摘要:建筑工程中的全过程造价对管理有着很高的要求,项目的立项是管理的开始,随后在工程结束后便是活动的终止,这一整个过程就是全部的控制工作。这一管理能够帮助管理者完成资金运转与流动范围的有效性全控制。面对如今国内建筑业的不断发展,为了让建筑行业可以在此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进步,工程建设中必须重视资源配置的不断优化,做好成本投入方面的控制,这是全面提升建筑品质、建筑质量的关键。为此本文以全过程造价控制作用为依据,探讨管控的所有流程,讨论其中的关键性环节,以便建筑工程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全过程;造价控制
引言
建筑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需要提升建筑企业自身工程管理水平。因此,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同时,需要做好全过程造价控制,有效控制成本支出,优化资源配置。
1全过程造价控制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1.1预算作用
建筑企业需要紧跟市场政策的变化,才能确保工程的正常、有序的进行。全过程造价控制为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预算提供了可靠的资金保障,同时保障了资金的有效利用,最大限度的避免了资金、资源的浪费,提高了资金利用率。
1.2投资作用
全过程造价控制不仅有利于管理水平的提升,同时还能对建筑工程成本进行控制,对提升建筑企业管理水平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全过程造价控制可以为建筑企业提供可靠的、预见性的市场分析,帮助建筑企业更好的参与市场投资,提高自身综合实力水平。
1.3实现工程的综合管理
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全过程造价控制可以对整个工程的建设阶段进行管理和控制,包括工程项目的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通过各阶段的造价控制,提升建筑企业管理水平,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控制成本,保障企业经济效益。
1.4提高工程质量的作用
由上文可知,全过程造价控制可以对建筑工程的各阶段的造价进行有效的控制,实现造价的精细化管理,可以及时发现建筑工程管理及质量中存在的隐蔽问题,极大的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水平和效果,同时还对建筑工程质量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2全过程造价控制过程
因建筑工程本身有着非常特殊的特性,其造价独立性、多主体性、动态性突出。所以对于施工中所存在的多样化问题可以提出下述几种效果显著、操作可行改进的工作思路。
2.1可研阶段造价控制
结合对近些年的调查情报得知,建筑工程所有流程中造价成本最高的阶段在于投资决策时期,该时期的成本控制效果对于工程的整体影响可以达到80%。此外施工阶段与设计阶段对于工程最终的造价影响则拥有20%与30%的影响。竣工阶段对于工程成本的控制影响只有4%。从如上数据可以看出,所有阶段中,投资决策使其带给工程造价影响是相对来说比较大的,投资估价精准性影响着项目最终的投资效益。另外施工阶段与设计阶段对于工程最后的造价并没有过多的影响。为了做好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将造价结果控制在可控范围就需要从可研时期完成如下几项活动。首先,要与咨询单位进行深度交流达成合作共识,将工程的造价工作全权授权给对方,以便专业单位能够将工程的造价最终控制在合理、可控范围。其次,工程造价单位需要在该阶段了解施工所有的意图,并主动为工程建设提供工程用材料价格变动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外造价单位应当充分考虑项目的预算情况,并参照类似项目估算法,做好建筑工程项目的最终总体造价研究。最后,完整的考虑工程所有阶段的准备活动,内容包括施工、设计与准备时期的人力成本、设备成本以及维护费用等等因素。
2.2设计环节造价控制
在工程项目初始阶段,也就是其设计环节,造价管理能够分成图纸与设计两个流程。设计流程作为图纸流程的前提与基础,需要予以大量的关注,加强控制管理质量。早期设计中造价人员需要将工作的重心以及造价控制的重心放在如下几点。首先,初步设计的时候,设计师应当秉承高度责任意识,主动提升自身对于经济意识的理解。全面融合经济性原则与设计想法。确保工程的概算能够被控制在可控范围。其次,初步设计时,设计师需要充分考虑地质条件、地质结构因素,将过去的地质调查报告结果纳入考虑范围当中,应用概算定额法初步估算造价成本。工程设计环节需要充分考虑在工程后期可能会发生的变更工程费用的问题,认真的处理与分析设计阶段费用。结束初步设计之后妥善对比设计费用与估算费用。假设二者出现了过大的差异,就需要认真的分析差异形成的原因。
2.3建设工程施工阶段的全过程造价控制
施工阶段作为建筑工程成本投入和支出最为集中的环节,其管理周期相较其他阶段也较长,因此,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具有内容复杂、难度大等特点。施工阶段的全过程造价控制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控制:第一,需要加强对材料和设备的预算审核工作和质量检测工作,避免因材料、设备问题导致工程质量不合格,引发不必要纠纷,增加成本支出。做好材料的管理工作,避免重复领用或超额领用造成材料浪费,设备需定期做好维护管理工作,保证设备的使用性能。第二,加强对工程变更的控制及审核工作,若施工过程中出现变更,会给工程造成成本增加,严重甚至延长工期,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认真履行签证机制,尽量避免工程变更的出现。同时,健全责任机制,将变更管理责任具体到个人,对合理范围内的工程变更,也需要严格执行审批流程,同时审核工程款清单,为工程结算提供可靠的依据。第三,加强对工程质量的监督和控制,通过安排专业的监理人员,对工程施工中的各阶段、各施工环节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检查,排查隐蔽工程安全隐患,确保工程质量,同时,针对不合格的工程,需要及时予以指正,责令施工单位进行返工,保证工程施工质量。此外,落实相关监管政策,有效保障监理工作效率和效果。第四,采取跟踪审计措施,详细掌握设计金额的数值,时刻跟踪资金流向,对于跟踪审计反应出来的问题,找出工程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不断完善全过程造价控制措施,有效减少资金浪费。
2.4竣工阶段
从建筑工程管理实践来说,竣工阶段为全过程造价控制的尾部,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此环节开展造价控制工作,要注重工程造价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并且构建资料累积制度,使用信息化工具,来全面提高材料整体以及分析的效率。对于建筑工程各类造价资料和有关证明材料等,要进行统一整理,归纳到工程信息化管理系统内,为工程竣工结算审核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除此之外,要审查工作人员要加强和项目参与方的沟通,掌握工程相关资料,最大程度上保证工程竣工结算审查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结语
综上,全过程造价控制对建筑工程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加强全过程造价控制,积极协调各方面因素间的管理,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基础上,降低成本,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严红霞.建筑工程过程中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的应用[J].绿色科技,2019(02):145-146.
[2]吉怡衡.建筑工程的造价与管理问题探究[J].居舍,2019(03):146-147.
[3]严天涯.BIM在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22):44.
[4]齐炜.全过程造价控制在建筑工程领域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8(21):57.
论文作者:文庆香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8
标签:造价论文; 阶段论文; 工程论文; 全过程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成本论文; 《城镇建设》2019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