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教育思想研究十七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想论文,邓小平论文,十七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综观1978年以来教育理论界开展的关于邓小平教育思想的研究,尽管在不同的阶段有所侧重,但大致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将邓小平教育思想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国家大政方针紧密联系在一起。从某种意义上说,对邓小平教育思想的研究,就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发生变化的缩影和投视。
1.邓小平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邓小平教育思想有一个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它是邓小平在探索巩固、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在对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毛泽东教育思想加以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对邓小平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的总体认识是:邓小平在探索和回答如何巩固、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始终特别关注教育;并在一个时期,亲自领导教育工作。在对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毛泽东教育思想的继承基础上,通过总结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实践经验,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教育思想,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内容丰富而深刻的社会主义教育思想体系;邓小平教育思想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科学的一般原理同我国教育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对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重大贡献(罗洛,93)。
关于邓小平教育思想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论及者不多,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三阶段说”(参见罗洛,93)与“五阶段说”(参见吴畏,94—6)。
——“三阶段说”
有论者认为,邓小平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文革”后期对教育战线的整顿。邓小平复出主持中央日常工作,针对“文革”中一系列倒行逆施,首先提出“教育要整顿”,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与“四人帮”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他一系列讲话的含义十分清楚:实现四个现代化需要人才,人才的培养依靠教育,而教育要消除拖“四个现代化”后腿的危机。
第二阶段,“文革”结束后,对“两个估计”的拨乱反正。这是邓小平对毛泽东教育思想继往开来的重要一环。他在全力纠正毛泽东晚年在教育思想和领导教育实践时的重大失误的同时,为下一步指导当代中国的教育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明确提出,教育必须以知识为本位,教育必须培养大量的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从而使教育更自觉地为经济建设服务。
第三阶段,亲自抓教育的改革。80年代以来,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大环境下,邓小平推动了教育领域的改革。他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是物化了的智力的观点,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依据这一理论,提出了当代中国教育发展战略:教育要“三个面向”。同时,提出了高素质教育劳动者的标准:“四有人才”。
——“五阶段说”。另有论者认为,邓小平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经历了以下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教育思想的发端(1930-40年)。这一时期,主要有下列几方面:重要的是武装战士的头脑(《动员新兵及新兵政治工作》,《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2版,第1页),这是邓小平教育思想(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发端;教育要为战争、生产服务,这是在《太行山的经济建设》(《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77页)一文中提出的一个重要的教育观点。
第二阶段,建国初期的教育思想(1952—57年)。邓小平在担任常务副总理期间,经常主持讨论教育工作,对新中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给予了具体指导。这一时期,围绕社会主义建设这个主题,在教育思想上提出了以下观点:教育计划要与国家经济建设密切配合。这是邓小平教育思想中的一条主线。办好学校,培养干部,才是最基本的建设。1954年7月,邓小平以《办好学校,培养干部》为题发表了重要讲话。教育是最基本的建设、教育是基础、教育是战略重点,构成了邓小平关于教育的基本逻辑。这篇讲话是邓小平建国初期教育思想的代表作。
第三阶段,1957—75年期间的教育思想。从1957年开始,由于党的指导思想发生了“左”的错误,导致教育工作出现了失误。在此期间,邓小平坚持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在可能的范围内,消除“左”的影响。邓小平教育思想在纠正“左”的错误的曲折过程中得到了发展。
第四阶段,拨乱反正过程中的教育思想(1977—78年)。邓小平亲自管教育、科学方面的工作,领导了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从1977—78年,先后就教育工作发表了4次讲话,彻底打碎了加在广大教育工作者头上的精神枷锁,极大地调动了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指出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
第五阶段,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1982年—)。在10年全面改革中,形成了邓小平教育思想的科学体系,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其主要内容是:确立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养“四有”新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要有新的发展;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从形式上看,“五阶段说”是“三阶段说”在时间上的延伸,但从实际上看,却反映出两种“邓小平教育思想”观,表现出对邓小平教育思想内涵有着不同的理解。前者的观点实质上是把邓小平教育思想界定为1976年之后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理论;后者把邓小平教育思想界定为在整个中国革命和建设历史时期的教育思想。这里存在着一个如何全面正确理解邓小平教育思想的认识论问题。从学术界对邓小平思想(包括其教育思想)的研究来看,人们更倾向于研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邓小平”,把邓小平与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
2.邓小平教育思想的体系
我国教育界在论及邓小平思想体系时,将其形象地归纳为“一二三四五”,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个面向、四有新人、五育并举。从一定意义说,这也是对邓小平教育思想体系的概括。从已有研究来看,学术界对邓小平教育思想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并无异义,但对体系构成的要素的研究却少有涉及。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一个中心、四大观点、十项要求”(李宗智,92—2)和“教育五观(刘在琳,94—2)。
(1)“一个中心、四大观点、十项要求”
这一观点把邓小平教育思想体系概括为:一个中心:以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三步走”的目标,教育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相适应为中心。四大教育观:教育经济观、教育改革观、教育质量观、教育投资观。十项要求:要求把教育确立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重点,要求各级党政领导象抓经济那样抓教育,要求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要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和教育业务水平,要求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要求加强学生的劳动技术教育,要求抓好重点示范,推动面上工作,要求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加速发展电化教育,要求教育有紧迫感。
(2)“教育五观”
有论者认为,邓小平教育思想由以下五个方面构成:第一,教育基础观。邓小平根据各国实现现代化的经验,并针对我国实际,提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大力发展生产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第二,教育超前观。“三个面向”既强调了教育与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发展的关系,更强调了教育改革不仅要着眼于中国,更要放眼世界;不仅要考虑当前,更要着眼于未来。第三,教育优先发展观。认为,在现代化建设事业中,要优先发展教育。教育发展落后成为各国困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个最大的制约因素。第四,教育条件观。提出必须努力增加教育投入,提高教师地位,认为这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条件和前提。第五,教育政治观。学校应当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
3.邓小平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
对邓小平教育战略地位思想的研究,是学术界研究其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主要涉及以下方面:
——战略思想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有论者认为,考察邓小平的教育战略地位思想的形成过程,必须与他整个教育思想的形成过程联系起来,才能认清全部脉络。它的形成与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阶段:萌芽生根(1951—61年)、倍受压抑(“文化大革命”期间)、幼芽欲出(1973—75年)、浓霜压顶(1975—77年)、初见端倪(1977年7月—77年8月)、日趋完善(1977年8月—79年4月)(周志平等,93年—1)。
——形成的历史背景
邓小平教育战略思想的形成,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主要有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从国内来看,国民经济急需恢复发展,现代化建设急需宏伟的战略规划;全国人民要求摆脱落后贫困,尽快搞现代化建设的呼声日益高涨。从国外背景看,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国际间军事对峙转变为经济拼搏。重视和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已成为世界性的潮流和趋势(参见罗洛,93)。
邓小平教育战略思想之能够在20世纪70年代形成与发展,除了他的思想理论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外,还依赖于以下方面:即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是最重要的因素;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和对“两个凡是”的否定,客观上为邓小平教育战略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国际间的激烈竞争和中国现代化建设工程为邓小平教育战略思想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参见罗洛,93)。
关于邓小平的教育战略思想形成与发展,还有以下观点:有论者认为,早在1977年邓小平主持中央军委工作时,他就把教育提高到战略地位看待了。他提出,四个现代化,有个国防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就是要把军队的教育训练提高到战略地位,包括把军队办成一个大学校使干部既学到现代战争知识,又学到现代科学知识和生产知识,还要学会做政治工作和管理工作(滕纯,95—1)。另有论者提出,早在1978年邓小平就指出:社会生产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如果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建设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曾长秋,93—1)。
——理论思路
邓小平教育战略思想从什么角度出发?是沿着什么思路形成的?有论者认为,是站在中国发展的战略高度,对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了深刻的分析,把发展教育看成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全党重视知识,重视人才,重视教育,并提出必须把教育改革放在一个优先发展的地位。(张燕镜,94—11)。另有论者指出,邓小平的教育战略是适应伟大时代和我国社会主义的伟大变革的要求而出现的。他是从宏观方面来阐述教育的规律,从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大局提出他的教育战略思想的(周志平等,93—1)。还有论者从国际大视角出发,认为邓小平从迎接世界范围的科学技术革命和和平演变两个挑战的战略地位考察、筹划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及时地提出了一些新思路和新观点,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曾长秋,93—1)。也有论者提出,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看问题的观点和方法。马克思主义一直强调教育在现代化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因为教育可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他也一再强调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并作了深刻的论述(黄学浦,91—4)。另有论者提出,邓小平对教育问题的许多精辟见解,往往反映在他论述经济或科技问题的文章中,总的指导思想是发展经济必须依靠科技、依靠人才、依靠教育(朱开轩,93—12—30③)。
——关于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
有论者认为,邓小平提出的教育战略思想和理论都是从宏观来论述的。教育战略思想本身是一个理论体系,邓小平提出的许多观点是这个理论体系的内容。教育战略思想是邓小平教育思想这一大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于邓小平教育战略思想的理论体系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方面:科技教育、军事教育、人才培养、三个面向、重视投资、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周志平等,93—1)。还有论者认为,培养和造就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问题,是邓小平教育战略思想的核心。教育的战略措施有以下方面: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三个面向的指导思想;教育要从体制入手,有系统地进行教育改革;教育与科研、生产劳动相结合;坚持开放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教育要两条腿走路,处理好普及与提高的关系,要办好一批重点学校,提高教育质量;教育要依靠教师,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教育要增加投入;教育工作要由领导亲自抓(黄茂春,94—4)。有论者提出,从战略高度看待发展事业的观点,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时机,分“三步走”,基本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任务的工作重点之一,也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成功、共产主义理想最终实现的必不可少的保证(朱开轩,93—12—30③)。
(2)关于“三个面向”的教育思想
自从1983年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5页)”以来,教育界关于“三个面向”的探讨一直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研究的热点。不少论者认为,“三个面向”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精髓”(万叔武,94—2)。从现有研究来看,人们对“三个面向”的认识自身也有个深化的过程。从最初对其涵义的诠释到从国际国内大背景下探讨其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进而探讨三者之间的相互联系。
——“三个面向”提出的历史背景研究
有论者认为,邓小平在胜利地领导了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使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重新走上了正轨之后,根据我国国情,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需要,适应世界新技术的发展而提出的(黄学溥,91—4;周立平等,92;曾长秋,93—1)。也有论者从另一角度阐述了“三个面向”提出的背景:1978年以来,景山学校恢复和开展了各项教育教学改革试验。1983年,景山学校的教改试验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即从恢复各项试验进入到全面改革中小学教育的新阶段。这个时期,也正是我国进入到一个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时期。我们又面对世界范围的新技术革命的挑战,要把握时机,迎头赶上世界发达国家水平。在这样一种形势下,教育工作应该怎么办,我国中小学的整体改革应该怎么办,以什么方向来设计,需要作出回答。
——“三个面向”的涵义
许多论者就“三个面向”的涵义进行阐述。关于“面向现代化”。有论者指出有两层含义,一是教育要服从和服务于新技术革命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合格人才;二是要逐步完成从传统教育到现代化教育的变革,实现教育自身的现代化(黄学溥,91—4;周立平等,92;曾长秋,93—1)。
关于“面向世界”。有论者指出,面向世界就是要吸取外国先进的文化科学和技术,对外开放,争取外援(杭苇,85—1;参见罗洛,93)。另有论者认为,面向世界的含义有:教育要培养能参与国际竞争的社会主义中国的现代公民,要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金世柏,85—1;周立平等,92;曾长秋,93—1)。还有论者提出,面向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金世柏,85—1;周立平等,92;曾长秋,93—1)。还有论者提出,面向世界就是用横向思维方式来考虑,把自己的国家放在全世界的范围内来和别的国家对比(王振中,94—2)。
关于“面向未来”。有关面向未来的理解比较丰富,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观点:一是以未来的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同时,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两个文明并举,这样就与资本主义的现代化区别开了(杭苇,85—1)。二是为了未来的建设,培养未来的人才(杭苇,85—1;金世柏,85—1;周立平等,92;曾长秋,93—1)。三是指教育不仅要适应当前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且要适应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需要,考虑到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黄学溥,91—4)。四是教育要为学生一生的幸福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张健,93—1)。五是对当今世界发展的总趋势,有一个周密的调查分析,准确的科学预测,然后,瞄准目标,来确定我们教育的战略布局和对策(王振中,94—2)。
——“三个面向”之间的关系
“三个面向”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有关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不少研究者论及的话题。有论者认为,“面向现代化”是基础和核心,没有现代化的教育,就不能培养现代化的人才。要培养现代化的人才,就必须“面向世界”与“面向未来”。从横向说,教育要“面向现代化”和“面向世界”有一致性,这是现代化经济和新技术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从纵向说,教育“面向现代化”和“面向未来”也有一致性。教育要超前于经济,通过智力投资,积累跨世纪的人才大军(曾长秋,93—1)。还有论者认为,“面向未来”是以最终理想的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面向现代化”是当前最直接的任务,它是“三个面向”的起点和基础,而“面向世界”是承上启下的中心环节,既是为我国当前的现代化建设,又是为长远过渡到共产主义未来的必经之地(杭苇,85—1)。
——“三个面向”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三个面向”为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指明了战略方向,是教育工作的指导方针,这已在教育理论界基本上达成共识。有论者从理论上对此进行了概括,认为1983年邓小平为景山学校的题词(即“三个面向”)进一步指明了教育发展的战略方向。“三个面向”的提出,既反映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教育的客观要求,又把握了改革开放的时代特征和对未来的科学预测;“三个面向”在时间上从本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在空间上立足本国,走向世界;“三个面向”是邓小平关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总体战略指导思想最集中的体现,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改革的基本思路;“三个面向”是对毛泽东教育思想的丰富和发展,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精髓(滕纯,95—1)。
(3)关于“四有新人”的人才教育观
加强对青少年进行“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教育,培养一代新人,确保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观点。因此,“四有”人才教育观就成为邓小平教育思想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从已有研究来看,人们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了探讨:
——形成过程
关于四有”教育思想的形成,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认为,1981年11月与来访的美国财政部长里甘谈话时,邓小平在谈到实现高度文明是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目标时指出,“所谓高度文明,就是人民要有理想,要个人利益服从整个国家利益、民族利益,要守纪律,要有道德,要坚持我们历史的艰苦奋斗的传统,否则我们的事业是不会有希望的(参见周立平等,92;滕纯,95—1)”。
1982年7月,在中央军委召开的会议上,邓小平进一步把这个观点明确化,他说,“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主要是我们的各族人民都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人民。”(《在军委座谈会上的讲话》,《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08页)
另一种观点认为,1980年,邓小平为《中国少年报》和《辅导员》杂志题词提出的“四有”是希望全国的小朋友,立志做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体力的人,立志为人民作贡献,为祖国作贡献,为人类作贡献。以后,邓小平提出的“四有”便成了“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了(周立平等,92)。1985年3月邓小平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又说:“我们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时,一定要坚持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坚持五讲四美三热爱,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1989年10月,邓小平为中国少年先锋队题词:“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参见《人民日报》89—10—11)。不难看出,邓小平的这一思想本身有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
——“四有”之间的关系
有的观点认为,“四有”是相互联系的整体,理想是核心,道德、文化、纪律是保证。邓小平特别重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进行理想教育(参见罗洛,93)。另有一种观点认为,“四有”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对需要的人才素质提出的一个综合要求;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是对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方面的要求,有文化则是对人的科学文化素质方面的要求。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这两个方面是紧密联系、不可偏执一方。在“四有”中,理想和纪律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有纪律是实现理想的保证,有了理想,还要有纪律才能实现(周立平等,92)。
(4)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从1978年以来对邓小平教育思想的研究来看,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教育理论界研究邓小平教育思想的一个重心,而且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果。于1994年9月在苏州召开的邓小平“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学术研讨会,是对已有研究的一个检视,同时也是对其进一步发展的推动。从已有研究来看,学术界主要探讨了邓小平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的渊源、精神实质、理论意义和现实作用。普遍认为,“教育要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是邓小平对马列和毛泽东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在新形势下的贡献。从最近一个时期学术动态分析,邓小平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将依然是教育理论界研究的一个热点和重点。教育理论界在探讨这一问题时,是紧紧联系到邓小平商品经济理论和市场经济理论展开的,是在“市场经济与中国社会主义”这一背景下进行的。
——思想渊源
有论者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邓小平的一贯主张;科学教育观的确立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的形成最早可追溯到他早期的革命活动和本世纪20年代初留法勤工俭学(参见张建新,94—12)。还有论者认为邓小平这一教育思想在50年代就已萌发。他曾说过,体力劳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轻视体力劳动是剥消阶级的残余对新社会前进的障碍(吴畏,94—6)。还有论者提出,邓小平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教劳结合思想的丰富和发展,他提出“现代经济和技术的迅速发展,要求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率的迅速提高,要求我们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内容上、方法上不断有新的发展。”他认为,要做到这一点,更重要的是整个教育事业要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邓小平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不再把“生产与劳动”简单地理解为具体的劳动项目,而是指整个社会经济建设的广泛领域,因此,它也不仅仅是培养人才的一种途径,而是教育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邓小平教育与生产相结合的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在新形势下的运用和发展(参见张建新,94—12)。
——精神实质
关于邓小平教育与生产相结合思想的精神实质,有论者认为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第一,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这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的核心。它不仅指整个教育事业需要与当前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趋势相适应,更重要的是指与未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趋势相一致,是一种全方位、全过程的适应。第二,应当以现代科学技术为结合点,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与教育的战略地位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视科学技术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与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的一个结合点。第三,根本目的是培养和造就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意义和作用
在这一问题上,有研究者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提高社会主义劳动者素质最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开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促进科学成果迅速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渠道;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有利于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推动整个教育制度改革的深入发展;实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技能和完善办学条件;它有力地推进了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新发展(参见郭戈等,94—7)。
从最近一个时期教育界的研究动态分析,邓小平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仍将是教育理论界关注的重心。教育理论界在探讨这一问题时,更多地是从邓小平与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上,与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上加以论述的,似乎还少把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论述与邓小平在这方面的论述进行比较研究。
4.邓小平教育思想的基本特点
有论者认为,邓小平的教育思想有两个明显的特点:全局性和战略性(滕纯,95—1)。这是教育界对邓小平教育思想特点的基本认识。在具体讨论中,还有着不同的概括:
(1)邓小平对教育工作的论述,足以一个伟大的政治家的眼光从大教育观出发,着眼于长远、全局的,是用宏观战略的视野来分析教育问题的,反映出他的教育思想立论高、意境深的特点,以及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的洞察力和深刻见解。这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一是在论述教育问题时总是站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局的高度,站在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和国家民族未来的高度,从实现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的高度看待教育问题。二是把中国的教育发展摆到世界的背景下加以考察。三是认为抓好教育的关键在于领导,因而他的许多言论的观点都是针对领导的;四是常常在论述国家建设、经济建设和科技文章中,论及教育问题。
(2)一是在新时期把马克思列宁等革命导师和毛泽东同志没有经历过和没有认识到的问题明确了;二是把毛泽东已经提出但没有做到或没有做好的事情做了;三是把毛泽东说的不够完整、不够全面的补充完善了,把毛泽东反对错了的纠正了过来(参见郭戈等,94—7)。
(3)着眼于全局,从事物的普遍联系上把握教育问题;着眼于本质,从现实的需要分析和解决教育问题;着眼于未来,从时代的发展趋势上思考和解决教育问题;着眼于宏观思维,是大教育思想(李宗智,92—2)。
(4)求实、辩证、系统、效益、改革、党性。求实,对待教育工作坚持求是作风;辩证,处理教育问题善于用辩证的方法;系统,运用系统思想,确立教育地位;效益,发展教育事业,重视效益观念;改革,在教书育人中,解决教育问题,倡导改革精神;党性,强调党性原则(周峰,94增)。
(5)另有论者认为,实事求是的精神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一大特色(汪锡玲,94—4)。
教育理论界探讨邓小平教育思想的基本特点,主要从1992年开始(参见郭戈等,94—7)。有关这一方面的研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邓小平教育思想研究的理论色彩日益加重。
5.对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毛泽东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有论者从以下两方面分析了邓小平教育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毛泽东教育思想的贡献:一是继承,即它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在基本观点上具有一致性;二是创新,即它是按照实事求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原则,对新时期、新情况做出正确的判断,提出创造性的观点,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和毛泽东教育思想,使马克思主义常在常新,成为不同时期的行动指南(参见郭戈等,94—7)。
1978年以来,教育理论界对邓小平教育思想的研究,在总体上,70年代末和80年代,主要是对邓小平有关教育论述的铨释;到了90年代,邓小平教育思想研究的理论色彩逐渐浓厚。要是对邓小平有关教育论述的铨释;到了90年代,邓小平教育思想研究的理论色彩逐渐浓厚。1994年连续召开了三次关于邓小平教育思想研讨会,1995年的报刊杂志有关邓小平教育思想的文章也呈上升趋势。
收稿日期:1996—06—26
标签:三个面向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邓小平论文; 邓小平文选论文; 四有公民论文; 现代化理论论文; 经济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