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地下室刚柔防水止漏施工论文_李磊

探析地下室刚柔防水止漏施工论文_李磊

黑龙江嘉宇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高层建筑工程中常常会涉及到地下室,而且地下室的施工技术要求很高,在施工的过程中最容易出现渗漏问题,并且渗漏问题并非施工中小心谨慎所能避免,需要成熟的施工技术和专业技术,它影响着地基的强度的同时也给建筑物的强度带来了很大的隐患。为了建筑的安全,必须提高建筑的整体质量,这就要求施工单位必须做好地下室工程的防渗漏工作,将基础工作做到位。当遇到大面积的地下室,无论是施工单位还是广大群众都希望使用地下室的同时确保建筑的安全。本文介绍了地下室防水设计,同时阐述施工技术,提出一些防渗漏的相关措施,希望对地下室施工中的防水工程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地下室;防水止漏;施工技术;措施

一、地下室防水设计

1.地下室防水设计的目的

为室内创造正常的生产、生活、工作和储藏环境,确保地下水和滞留水不渗入室内。防水层保护好地下结构,不能让地下水浸泡钢筋混凝土结构。一旦结构渗水,会导致钢筋锈蚀、 横截面减小、膨胀,混凝土裂缝增大、抗压强度减弱,建筑基础受损,建筑寿命降低,最终危及安全。

2.地下室防水设计原则

地下室防水设计遵循“防、排、截、堵相结合,刚柔相济,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努力达到防水可靠、经济合理的目的。在设计前充分掌握地下工程所在地及其附近地下水运动规律和状况(近期和远期),确定最高地下水位标高,同时结合地质、地形、地下工程结构、防水材料供应及当地施工条件等,全面研究地下工程防水方案。地下钢筋混凝土外墙、底板均采用抗渗混凝土,抗渗等级根据防水混凝土的设计壁厚和地下水的最大水头比值来决定。

3.独立式全地下室工程做全封闭,附建式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防水设置则高出室外地平标高以上,卷材防水和涂膜防水层在室外平坦处改用防水浆完成设防高度。

4.地下室最高水位高于地下室地面时,地下室设计考虑整体钢筋混凝土结构,保证防水效果;在特殊要求下采用架空地面和夹壁墙。

5.地下室外防水层采用软保护层,如聚苯板或聚乙烯板等。

二、地下室防水混凝土施工技术

1.混凝土的配合比

在配制混凝土的过程中,主要采用了强度等级为42.5MPa 的普通盐酸水泥,其用量为388kg/m3,砂石的选择应该以细砂为主,并且细度模数为2.3,其中含泥量不应该超过3%,除此之外,还要加入适量的中砂,其含泥量在2% 以内,以确保混凝土的配合比达到标准的状态。在石子的选择上,石子的粒径应该在5mm至35mm之间,其中含泥量不应该超过0.5%,碎石的含泥量应该在0.4% 以下,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在外加剂的选用上,大多采用了高效防水剂,防水剂的掺加量为水泥用量的3%,这样可以起到防止水泥出现水化热的效果。为了将混凝土级别达到二级以上,还要在混凝土配制的过程中加入适量的粉煤灰,在本工程的施工中,共加入粉煤灰量为水泥使用量的12% 以上。

2.混凝土施工工艺

在地下室底板施工中,需要应用大量的混凝土,这项施工属于大体积施工,为了保证施工的质量,需要采用分段定点的施工方式,先进行薄层浇筑,然后循序推进,保证施工一次性完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种分段定点的施工方法符合泵送工艺的要求,可以简化使用操作,避免对混凝土管道进行拆卸,提高了泵送的效率。这项施工还简化了混凝土泌水处理工艺,缩短了混凝土初凝的时间,有利于保证地下室底板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在墙体混凝土的浇筑施工中,施工人员可以采用分层浇筑的形式,保证每层浇筑的厚度在0.5m,墙体的长度不宜超过30m,施工人员还要保证浇筑的连续性,否则会影响混凝土浇筑的质量。

三、SBS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地下室卷材防水层的施工方法基本上有两种:外防外贴法和外防内贴法。本工程采用外防外贴法,即待墙体围护结构施工完成后,将立面卷材防水层直接铺贴在围护结构的外表面,最后采取保护措施的方法。

1.施工工艺流程

基层检查、清扫、修理→涂刷基层处理剂→细部构造(节点)附加增强处理→定位弹线放样→铺贴防水卷材→收口处理、细部构造(节点)密封→检查、修整→保护层施工

2.施工技术要点

施工前要将基层清理干净,涂刷基层处理剂时,基层应平整牢固、清洁干燥,基层处理剂应与卷材的材性相容,涂刷时要均匀一致;基层处理干燥后,先按设计要求对有特殊部位做防水附加层,如阴阳角处应做成圆弧或135°(45°)折角,并贴上1~2层相同材性的卷材,宽度不小于500㎜;卷材铺贴采用全粘贴热熔法施工,即采用喷火器熔化热熔型卷材底面的热熔胶进行粘结的施工方法。施工时,火焰喷嘴与卷材底面的距离要适中,幅宽内加热应均匀,以卷材底面沥青熔融至光亮为度,不得过分加热或烧穿卷材,卷材底面热熔后应立即滚铺,并进行排气、辊压、粘结,用铲刀将缝边封好,再用喷火均匀细致地加热密封一遍;铺贴卷材时应先铺贴平面,后铺贴立面,交接处应交叉搭接,从平面折向立面与临时保护墙的接触面,应临时贴附在该墙上或模板上;围护结构完成后,铺贴立面墙体卷材之前,应先将临时性保护墙区段内各层卷材的接搓揭开,并将其表面清理干净。如卷材有局部损坏,应进行修补后方可继续施工。铺贴卷材时必须满粘法施;卷材防水层经检查合格后,应及时做好保护层。底板卷材防水层的细石混凝土保厚度不应小于50㎜,侧墙卷材防水层采用20厚1:3的水泥砂浆保护层。

3.质量保证措施

材料要求SBS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应具有良好的耐水性、耐久性、耐刺穿性和耐腐性。防水层的厚度不应小于3㎜,单层使用时,厚度不应小于4㎜;双层使用时,总厚度不小于6㎜;构造要求:(1)地下室底板卷材长边搭接宽度不小于100㎜,短边搭接宽度不小于150㎜。(2)同一层相邻两幅卷材铺贴时,短边搭接处应错开1500㎜以上。上下两层卷材禁止垂直铺贴,且搭接缝宽应错开1/3幅宽以上。(3)地下室侧墙铺贴双层卷材接长时,应采用交叉法接缝,上层卷材接缝位置盖过下150㎜以上。(4)在立面与平面的转角处,卷材的接缝应留在平面上,距立面不应小于600㎜。

结束语:地下室的防水性能完全取决于防水施工的好坏,地下防水工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又备受关注的综合性系统性工程,他涉及了很多方面,包括设计、施工和材料。避免地下室渗水的关键一个环节就是设计,他可以防止裂缝的产生和产生的裂缝的大小,其次是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尽量避免裂缝的产生。因此,对于结构防水的要求及所处环境,强化地下室结构自防水能力,并用动态的观点从材料的耐久性、材料的适应性以及不同防水材料之间的相容性的全局选择适用的防水材料,按照设计要求施工,才能有效提高地下结构防水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参考文献:

[1] 王铁梦.工程结构裂缝控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2] 李慧民.土木工程施工技术[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

[3] 沈春林.建筑防水工程施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4] 胡红梅,马保国,钱刚等.海底隧道衬砌混凝土抗蚀影响因素分析与模拟[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Vol.29,No.3,2007(3):46~49.

[5] 王廷臣.环氧树脂涂层钢筋在桥梁结构中的应用[J].河北交通科技,2006年01期.

[6] 袁晓伟.水胶比对高性能混凝土的强度影响试验[J].青海科技,2005年03期.

论文作者:李磊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9

标签:;  ;  ;  ;  ;  ;  ;  ;  

探析地下室刚柔防水止漏施工论文_李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