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市水利建筑安装工程公司 山东即墨 266200
摘要:近年来,水利工程项目不断的发展,各种技术手段不断革新。为了减少生态环境的破坏,加强人们节能环保意识,使得生态水利在河道整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当今恶劣的生态环境下,需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共同效益。
关键词:生态水利;河道治理;应用
一、生态水利工程理念在河道治理中需遵循的原则
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保持生态水量。河流的主要元素是水,河流自身的基本生态也需要足够的水量才能保持生态平衡。例如,河流中和河岸上的生物的生存依赖于河流中的水,与此同时,要保持河流中水盐之间的动态平衡也必须保持河流中的一定水量。二是要坚持以人为本。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生态水利建设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思考和举措,是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有力体现,其根本意义在于创建有利于人类生活、生产的生存环境,河道治理中坚持资源的开发持续与保护相互协调的原则,最大化地服务于人类社会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有力体现,所以在河道治理中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认识河道、改造河道。其三,秉持河流自然化的建设理念。自然化的河流建设具体有护岸治理以及河道治理,河流的建设既要充分认识到自然环境河流的特性也要重视民族区域文化。河流自然化简而言之就是要实现河流的自净能力,改善河流的水质,保护水边的环境,治理中应当按照自然体系的自身动力进行河道建设。其四,做到朴实节约。河道治理自古以来关系到民生百姓的生活,其治理是一个长期而又复杂多变的过程,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不仅要有科学技术作为强有力地支撑,而且必须要有雄厚的经济基础作为后盾才能实现河道有效治理,因此,要最大化的使用物力、人力、财力,实现生态水利建设高质量发展。
二、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河道治理责任划分不清晰。目前,我国由多部门负责综合治理河道,多头管理的情况导致无法制定统一管理制度及要求,进而无法明确各部门职责,导致职责漏洞,当问题出现时就会出现无人负责、推诿的情况,严重降低了河道治理效率。同时,因河道治理中污水排放依旧为主要问题,但因为相应的监管处罚机制并不完善,因此,面对污染问题一直处于无人管、不想管的局面。以上情况严重制约着河道治理效率,导致河道污染及其他问题长期无法得到解决,严重影响了城市水质及环境。
2、河道防洪排涝能力还需提升,河道淤积情况未有改善。近年来,河道受水土流失及自然灾害影响,防洪排涝功能越来越差。部分河岸因受建设能力影响,并没有加设护岸或堤身比较单薄,导致河道无法达到防洪设计标准,尤其是对有通航功能的河道来说,在常年运行情况下,受自然灾害影响,河道难免出现坍塌、凹陷等情况。此外,由于河道护岸建设力度不足,河道绿化能力较差,更加重了水土流失情况。一旦河道长期超负荷运行,就可使河道淤泥越积越多,进而严重影响河道整体的防洪排涝功能。
三、生态水利工程理念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
1、构建生态保护系统。在河道治理过程中生态水利工程理念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了实现对河道生态体系的有效保护,改善水生态环境,在河道治理过程中需要重视对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尽量选择对周边生态环境发展有利的建筑材料和方法。在具体治理过程中需要做好清淤除障及滩涂围垦等工作。通过河道治理构建良好的生态保护系统,有效的实现对水体环境的保护。
2、恢复河道自然状态。在河道治理过程中,需要在保证河道基本功能的基础上,有效的恢复生态水利工程河道的自然状态,实现河道水生生物多样化,为河道浅滩生物提供良好的栖息场所。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求根据河道的具体情况进一步丰富河道结构,为河道生态环境恢复打下良好的基础。在针对河道工程进行具体设计时,还要针对周边环境和河道生态网络进行合理搭配,使二者有效的结合起来,进一步对自然生态系统的范围进行拓展。另外,还需要对混凝土河岸进行改造,使其恢复为土质河岸,并在沿岸种植绿色植被,使水环境生态系统能够与陆域生态环境实现有效融合,打造更为稳定、和谐的河道生态环境体系。
3、生态堤施工。根据目前的具体分析,生态堤防的建设是生态水利在河道整治中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从目前的分析来看,所谓生态堤防主要是指天然堤防的人工护岸,它既保持了河床的原有功能,又具有渗透性,并能维持河床间的水交换功能和调节功能。此外,生态河床还具有较强的防洪功能。从目前的具体分析来看,生态堤有三种基本类型:①自然原型护岸。这种护岸模式主要是利用各种植物来保护;②人工天然护岸,在自然护岸的基础上,增加混凝土等材料,增强防洪功能。从生态堤防的具体建设来看,需要遵循四个基本原则:第一,遵循经济原则,既要保证其基本功能,又要有效降低护岸工程造价。第二,协调原则,所谓协调原则,就是护岸的施工需要与周围环境协调,美化环境,减少刚性结构。第三,多孔结构原理。利用这一原则的主要目的是确保护岸、河堤与水充分接触。第四,自然性原则。建立护岸时采用自然材料,保护生态环境不被破坏。
4、维护好城市河道生态目标。在治理河道时,应注意治理措施不可破坏自然环境及生态系统,并应充分结合生态目标要求与服务对象需求进行治理,以此实现城市河道生态目标的维护。在进行生态水利设计时,应协调好自然、人与工程间关系,确保生态水利设计的实用性与针对性,以此实现河道治理的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河道治理是较为重要的一项内容,通过提高河道治理水平,可以有效的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并实现对对生态环境的有效调节。在当前河道治理过程中运用生态水利工程理念,可以打造生态型河道,实现对生态系统的有效保护。
参考文献
[1]赵超.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8,45(05):62-63+96.
[2]徐凯.生态水利设计理念在城市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13):196.
[3]马荣杰,李子健.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存在问题及管理[J].科技经济导刊,2018(06):62-63.
[4]张玲.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存在的问题管理和生态水利建设的应用[J].湖北农机化,2018,210(09):66.
论文作者:金菲菲,谭琳平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5
标签:河道论文; 生态论文; 护岸论文; 河流论文; 自然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