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的有效方法分析论文_曾毅阳

基于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的有效方法分析论文_曾毅阳

(网泉州供电公司 3620009)

摘要:文章首先分析了现阶段针对智能变电站所开展运行维护工作存在的不足,接下来又介绍了对其进行运行维护时,较为常见的技术,最后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围绕着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维护工作展开了讨论,提出能够提高运维质量的方法,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有效方法

引言:智能变电站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数字化技术,信息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这四个方面,可以说随着智能变电站的出现,我国电力事业也加入了快速发展的阵营。在对智能变电站进行建设和管理时,需要工作人员引起重视的问题主要有两点,首先是如何保证变电站高效运行,其次是如何保证运行维护工作的高效开展,本文便围绕着这两个问题展开了分析,以期能够在某些方面给相关人员以启发。

1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的不足

1.1运行环境故障

智能变电站存在大量交换机以及微机系统,如果对这些智能装置随意进行摆放,就会导致散热较大的情况出现,进而对风机、热交换机的散热降温带来影响。在高温环境中开展合并单元、智能终端运行等工作,极易导致安全问题的出现,基于此,合理安置各类装置,定期检查设备运行环境,使其满足散热要求就显得很有必要。

1.2电源管理故障

作为针对智能变电站所开展运行维护过程中,十分重要的部分,电子式互感器的作用主要是保证继电保护及测控装置能够对设备运行情况进行精准描绘,换句话说,如果没有电子式互感器的辅助,围绕着一次设备开展的保护工作就无法获得应有的成效。通过研究可以发现,该类互感器以两组直流电源作为工作电源,因此,一旦在某组电源中存在断电或相关故障,互感器就会进行自动闭锁,用以对装置进行保护,对处于直流接地状态的电子式互感器而言,随意检查电源回路是需要被杜绝的,在某些特殊条件下,工作人员需要关停互感器电源,在此之前首先需要对保护装置进行停用[1]。

1.3运行维护故障

通过调查不难发现,现阶段,全光纤电流互感器在智能变电站得到了广泛应用,该类互感器的特点在于,将传统非模拟量的输出方式用数字量的输出方式进行了替代,具有更高的环保性、安全性和精准性。但由于该类设备投入应用的时间较短,无论是运行时间还是运行经验都有所欠缺,因此,如何保证该类设备的稳定性就成为了现阶段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

2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维护技术

2.1智能告警功能

该项功能主要应用于变电站监控系统中,作用则体现在对智能设备故障进行判断和处理方面。以变电站推理模型、装置动作过程为依据,对告警信号进行分类与汇总,根据所获得变电站信息明确变电站内部存在的异常,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辅助工作人员完成决策的制定工作。

2.2状态与顺序监控功能

状态与顺序监控是智能变电站有别于传统变电站的特点之一,该项功能的实现,主要依托于顺序监控高压设备,也正是因为如此,顺序监控所对应中心管理机的模式如下:对传统变电站而言,主要应用的是执行监控指令,通过自动校核额的方式对运行方式有所改变的设备进行控制,配以相应的图形界面,实现操作可视化的目标;对智能变电站而言,则以所监测参数信息和设备结构信息为依据,通过对历史运行记录进行分析的方式,评估并诊断设备运行状态。智能变电站所应用智能组件能够对各项设备进行智能监测,由此而得出的运行状况和数据自然具备应有的系统性和准确性。

3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的方法

3.1运营环境的构建

由于智能变电站较常规变电站而言,更易被运行环境所影响,因此,对运营环境引起重视是很有必要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智能变电站内部往往存在着数量极多的交换机以及微机系统,只有保证规划与布局的科学性,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满足智能装置在散热方面具有的需求;定期检查散热装置的实际运行情况,保证通风良好,从源头处避免高温情况的出现,降低电力设备发生故障的几率;对智能变电站进行规范管理,结合实际情况确定管理标准与作业流程,并保证其科学性;工作人员在对电力设备进行操作时,应严格遵守所制定作业流程,通过定期维护设备厂区和重要设备的方式,为电力设备提供干净的运行环境。

3.2加强对智能变电站进行建设和管理的力度

无论是在对智能变电站进行建设还是管理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都应当将“安全可靠”放在首位,通过对自身工作效率进行大幅度提升的方式,保证站内设备水平能够得到应有的提高;加大技术资金投入,对电子式互感器进行深入研发,在提高研发水平的基础上,保证所研发设备具有更加优异的稳定以及可靠性能;对工作人员而言,科学利用检测信息,通过信息共享的方式,提升自身包括在线检测在内的技术水平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

3.3标准体系的构建

虽然智能变电站在我国出现的时间较晚,相关经验稍显匮乏,但是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标准体系同样得到了应有的完善。在对标准体系进行构建时,工作人员应对不同环节在操作时需要注意的细节和要点进行详细规定,明确可能遇到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完成处理方案的制定工作。对于电子互感器的维护工作而言,首先需要保证外观完好、连接牢固;然后再保证绝缘外壳清洁,不存在放电、裂痕等问题;最后保证仪表指示具备应有的准确性。实践结果表明,只有构建符合实际需求的标准体系,才能为后续针对智能变电站开展的运维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3.4对日常运维工作引起重视

在诸多可能给变电站运行带来影响的因素中,最具代表性的应为日常运维工作是否顺利开展,而想要保证运维工作具备应有的科学性,以下几点内容是需要工作人员引起重视的:首先,制定维护制度,编制巡视卡,强化对设备进行管理的力度,任意操作环节都需要根据规程要求开展,以此来保证在短时间内确定潜在隐患,并对其加以解决;接下来,更新监控设备,保证针对智能变电站所应用设备开展的监控工作具备应有的实时性和准确性,再将运营情况向集控室进行传送,为后续分析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便利;最后,定期围绕着各个环节开展检测工作,合理应用包括设备红外测温在内的检测技术,避免故障的出现,保证智能变电站需要应用到的设备都能够正常运行。

3.5对工作人员进行科学管理

近几年,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所拥有智能变电站数量不断增加,各电力企业均面临着人才稀缺的情况,因此,对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在技术水平方面提出的要求也更加严格。无论是基层人员还是一线人员,都应当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具体来说,就是强化工作人员具有的安全意识,杜绝由于人为因素而引起的安全事故,保证每位工作人员对安全生产规程均具有系统、准确的掌握;通过实时更新培训理念的方式,保证每位工作人员都能够具备满足发展需求的专业能力及水平[3]。除此之外,加强不同智能变电站间的交流与合作也是很有必要的,这有这样才能通过总结经验及教训的方式,保证能力的大幅度提升,也就是说,职能部门应将设备运行时较易出现的问题进行收集和总结,并将其进行共享,以此来推动我国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

3.6对网络交换机进行运维管理

由于大部分智能变电站都会应用到光纤,因此,交换链接数量较过去相比具有明显增加,另外,交换机端口数量较多,连接过程中出现失误是无法避免的,对光纤连接而言,一旦存在连接失误的情况,就会导致后期维护工作量以及工作难度的增加,进而给设备运行带来影响。基于此,对端口光纤进行科学定位与管理就显得很有必要,在绘制施工图纸时,工作人员就应当对相关内容进行详细介绍,在此基础上对环境进行管理,从源头处杜绝杂物给光纤设备接口造成损伤等问题的出现。

结论:通过对上文所叙述的内容进行分析能够看出,智能变电站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由于投入使用的时间较短,实践经验匮乏,智能变电站的作用无法被最大化的呈现出来,想要解决这一问题,关键在于明确变电站在运行过程中较易出现的问题,并针对相关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在提高运维水平的同时,深化智能变电站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参考文献:

[1]王冬霞,纪陵,檀庭方,王涛.智能变电站二次虚回路运行维护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华电技术,2016,38(08):19-24.

[2]彭晓,李伊花.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有效方法探析[J].科技传播,2015,7(24):102-103.

[3]王东夏.浅谈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的有效方法[J].机电信息,2014(09):132-133.

论文作者:曾毅阳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0

标签:;  ;  ;  ;  ;  ;  ;  ;  

基于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的有效方法分析论文_曾毅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