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七个计数角度看中国方位角_八卦方位论文

从七个计数角度看中国方位角_八卦方位论文

从七种计数看中国方位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七种论文,方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两方、四方、五方、六方、八方、九方、十方等七种计数方位。这七种计数的方位表现出中国传统的方位观。从种方位观产生了很多具有方位意义的词语。这些词语广泛地运用于政治、军事、宗教、文学、科技、日常生活等各个领域。透过这些词语,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的传统文化观。

一、方位概念及其七种计数概述

时间和空间都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空间标示着运动的物质的广延性。方向、位置和方位是说明空间广延性的三个概念。

三维空间有六个方向,它们是由地心引力和地球自转运动而产生的。地心引力把人和物体吸附在地面上,于是朝向地面的方向为下,背向地面的方向为上。地球的自转运动反映在人们的知觉中,成为日月星辰的视运动,于是确定日出之方为东,日落之方为西,面向东方左为北右为南,面向西方则左为南右为北。这是宏观的方向。至于较小范围之方向,往往带有较大的相对性和变动性,难以说清楚某个方向一定是在哪儿,这就需要先确定参照点。有了参照点,上下四方、前后左右才是相对于作为参照点的某人或某物而言的具体方向。你、我互为参照点,你在我之东,我便在你之西。他走到我们中间来,以你、我为参照点,他既在我之东,又在你之西。若以他为参照点,便是你在他东,我在他西。

长、宽、厚的三维空间,如果在假设中撇开其中的一维,方向便是四个;撇开其中的两维,方向便剩下两个。这样一来,方向的计数便有二、四、六个之分。这三种方向计数的共同特点是:方向是两两对称的,计数都是偶数值。

位置是人或事物所在或所占的地方。位置的范围是很小的或较小的,一般来说是可以相当确切地加以指明的,平面上的定位根据某处到垂直相交的纵横两轴的距离来确定,立体中的定位根据某处到垂直相交于一点的三根轴的距离来确定。

在古代汉语中,方向和位置分别用单音词“方”和“位”来表示。我国还很早就出现了一个双音词“方位”,东汉天文学家和文学家张衡的《东京赋》中说:“辩方位而正则,五精帅而来摧。”方位这个词一直使用到今天,而且除了军事、政治、测量等少数专门的领域外,人们的日常用语中,说“方位”时比说“方向”还要多。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方位的含义有二,一是方向,二是方向和位置。第二种含义即包括位置这个意思在内的方位,与方向不同之外,是它可以包括“中”——中心、中央、中间,而方向中却没有“中”的地位。上面说过,位置是由到垂直相交的几根轴的距离来决定的。几根轴垂直相交之处,是坐标轴的原点,有了“中”这一原点作为参照点,方向便从漫无边际的浩渺空间中的宏观方向,转化为较小范围内的具体的方向,转化为伴随相对确定的位置的方位。

那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究竟有多少个方位(方向和位置)呢?答曰:有七种计数的方位,即两方、四方、五方、六方、八方、九方、十方。这些“方”都是方位的简称,可以大别为两类。

一类是偶数对称方位,包括两方、四方、六方、八方、十方。

两方是一维空间即直线的方位数,也是平面和立体只取一维时的方位数,“两间”用于表现三维空间。

四方是二维空间即平面的方位数。四方再分为八方。八方再分还有十六方,《沙家滨》中阿庆嫂的唱词中就有“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之语。不过,除了搞精密测量的人员,一般人是不知道或用不着包括东北东、东北北这类陌生词语在内的十六万的名称的。上述唱词中用了个“十六方”,显然是为了满足夸张方向之多和凑足音节等修辞上的临时需要。本文对于十六方以及再翻番的方位之数均不予讨论。

六方是三维空间即立体的方位数。如果其中的两维不以四方而以八方计,便成了十方。

另一类是奇数不对称方位,包括五方和九方,都是把中央、中间作为一种方位加进去了而形成的方位总数。

二维空间的四方加上“中”而成为五方,八方加上“中”而成为九方。

下面分述七种计数的方位及其表现的中国传统方位观。

二、两——直线、平面、立体兼时间的方位之数

两作为一维空间的直线之方位数,有两头、两端、两极等语。

两作为二维空间的平面之方位数,只取两个对称的方位,或前后,或左右,或上下,有两面、两边、两侧、两旁、两厢、两翼等语。

在中国地理概念中,或因一水(湖泊、江河)分南北、或将一地划分为二,或相邻二地用一个合称,也有一些同方位相关的“两”——两湖(湖南、湖北)、两淮(淮北、淮南)、两河(唐代安史之乱后称河北、河南二道,宋代合称河北、河东地区)、两江(南京附近长江两岸地区)、两浙(浙东、浙西)、两川(东川、西川)、两粤(广东、广西)、两广(广东、广西)。就连京城,西汉的长安和东汉的洛阳也合称两京或两都(西京和东京、西都和东都)。

两作为三维空间的立体之方位数,在我国产生了一个特殊的词语——两间,它的意思是天地之间,即古人能够直接感知的最大的空间。

我国最古老的数学著作《周髀算经》,同时也是一部天文学著作,它主张盖天说,认为“天象盖笠,地法覆盆”。天好比中央高悬在头顶,四周斜盖下来的大斗笠,地好比一只翻转过来的底朝上的大盆,人类顶天立地,生存在天笠地盆之间,于是产生了两间的概念。韩愈《原人》说:“形而上者谓之天,形而下者谓之地,命于其两间者谓之人。”《宋史·胡安国传》:“使信于诸夏,闻于夷狄者,无曲可议,则至刚可以塞两间,一怒可以安天下矣。”鲁迅先生在二十年代初期,由于新文学队伍发生分化,新的革命高潮尚未到来,他还没有接受马克思主义,没有与工农相结合,感到孤独、苦闷,前进方向未定,便写下了《题(彷徨)》一诗:“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

两间作为空间方位,只有上下两向,另外四向则消隐在视觉中下垂的天宇与地平线的浑然一体的紧相密接、天衣无缝的大圆周中。

我国古代“宇宙”这个词,是表示空间之“宇”和表示时间之“宙”的复合。战国时尸佼的《尸子》中说:“四方上下谓之宇,往古来今谓之宙。”(淮南子·齐俗训》也有这两句,次序互易。《庄子·庚桑楚》:“有实而无乎处,宇也;有长而无本剽者,宙也。”王夫之《庄子解》解曰:“宇则无可分畛之处矣,宙则前无本而后非剽矣。”剽即标,树梢。对宙即时间的界说是:时间具有延续性(“长”),它既无开始,也没有终结,就像一株无根无梢的树一样。值得注意的是,宇和宙的本义分别是屋檐和栋梁,两个字都属于“宀(mián)”部,“宀”的意思是深屋。可见古人对非常抽象的时间的理解,最初是通过对比较具体的空间的了解来进行联想和掌握的。这种认识过程在字源、词源上的表现,就是借用表示空间实物的字词或部首来构造或代替表示时间概念的字词,除“宙”外,常见的还有一个“处”。如柳永《雨霖铃》:“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方留恋处”即正留恋时;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凭栏处”即凭栏之时。

这种情况也表现在时间的方位词方面。时间也可区分方位,它只有一个往前的方向和两个位置。两个位置即一为前一为后,时间和空间共用“前”“后”两个方位词,时间前后的意义是从空间前后引申、借用而来的。早先有过周、汉、晋、梁、唐朝,五代时又出现这些国号,历史上便称为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北朝十六国中有前凉、后凉,前赵、后赵,前秦、后秦,前燕、后燕,唐宋之交的十国中有前蜀、后蜀。与“两间”近似,同姓的两个前后相继的王朝,如经过中衰又中兴,迁都重建的,也合称“两×”:两周——西周、东周,两汉——西汉、东汉,两晋——西晋、东晋,两宋——北宋、南宋。

三、四——基本的方位之数

除站在北极、南极两个极点外,整个地球上的人都能感知东、南、西、北这四个基本方位。汉语在这个方面的特点是,一是光用一个“四”,有时就可以表示四方、各处,二是“四”同名词、动词结合,产生了很多具有方位意义的词语,其中有不少同义词、近义词。

单纯地表示四个方位,有四方、四面、四向、四边。四边地表示物体、图形同一平面上的四条边界线。

四方本是四个方位或四个方向之意,但是从《诗经》的时代起,引申出表示各个地方、全国各地、各地的人、各诸侯国等意思,有时这些意思还交混为一体。《小雅·何草不黄》:“何草不黄,何日不行,何人不将,经营四方。”这个“四方”大体上是指除都城附近以外的和各处。《大雅·卷阿》:“岂弟君子,四方为则”,“岂弟君子,四方为纲”,其中的“四方”当泛指全国各地的人。《大雅·皇矣》中出现四次“四方”:“皇矣上帝,临下有赫。监视四方,求民之莫”,“四方以无侮”,“四方以无拂”,“受禄无丧,奄有四方”,这些“四方”所指不尽相同,有的则兼指四方之地、四方之人、四方之国。四方表全国或天下各地之意一直沿用到近代。

《诗经》中还有一些“四国”,如《小雅·青蝇》:“谗人罔极,交乱四国”,《大雅·民劳》:“惠此京师,以绥四国”,《大雅·皇矣》:“维彼四国,爱究爱度”。这些“四周”并不是指四个国家,而是指四方各国即各诸侯国或所有的诸侯。有时,“四国”还和“四方”、“万邦”互相对举,交替使用,表示相同的意思,如《大雅·抑》:“无竞维人,四方其训之。有觉德行,四国顺之”,《大雅·崧高》:“四国于蕃,四方于宣”,“揉此万邦,闻于四国”。

表示四方连在一起,有四周、四围、四周围等词语。由四周引申出处处、各个地方的意思又产生四处、四外(四周空旷之地)、四宇、四下、四下里等词语。西汉枚乘的《七发》有“今时天下安宇,四宇和平”,四宇等于天下。

四边的尽头、四方的交接之处,称四角、四隅、四维。

四边的近处,称四旁、四近。

四边的极远处,称四表、四极、四裔、四垠。白居易的《新制布裘》抒发兼济天下的博大胸怀:“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极远而又非常荒凉之处称“四荒”。《尔雅·释名》说“觚竹、北户、西王母、日下,谓之四荒”,东晋郭璞注说是“皆四方昏荒之国”,后世尊为女仙之首的西王母,原是西方荒凉之地一个蒙昧之国的国名呢。

就一户人家而言,所有邻居称为“四邻”。扩大言之,一地、一国之周边地区、周边国家也称“四邻”。拿居室建筑来说,有四合院。室内在座众人,不管多少,都叫“四座”,杜甫《羌村三首》:“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今天也还说:“语惊四座”。房屋、墓地、耕地地基与邻层的房屋、土地分界之处叫“四至”。形容家里很穷,说是“家徒四壁”。

一个城市,以前至少有四个城门。四门之外为四郊,再往远处称四乡。

大片荒野、人烟稀少之处,称为“四野”。“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是大草原风光。四方受敌,无险可守之处,称“四战之地”。

就一个国家而言,它的边境叫四境、四封,因为天幕从四周围垂下,所以也叫“四垂”。国境四面险要之地,称“四塞”。首都周围的州郡称“四辅”。四境之外的部族、国家叫“四夷”,具体的称呼为东夷、西戎、南蛮、北狄,这都是古代华夏统治者对周围各国、各族群体的蔑称。还有一个用得很多的“四海”下文再说。

就事物的存在和运动状态而言,各处潜隐未发叫“四伏”,如“危机四伏”,各处爆发、出现叫“四起”,如“谣言四起、歌声四起、群雄四起”。四面围扰叫“四合”,班固《西都赋》:“红尘四合,烟云相连。”现在也还说“暮色四合”。离开原处向不同方向散开,叫“四散”,如“四散逃奔”。人的动作行为,向各个方向进行的,有“四望”、“四顾”、“四出”等,如“四顾茫然、四出活动”等。

尽管有时具体方位可能是三个、五个,不一定是四个,尽管有时并不指方位的数目,而是指各处、所有的地方或这些处所、地方的人和事物,这些处所和事物之数通常都决不是四个,但以上这些双音词语都习惯用“四”,就因为四方是中国人观念中牢不可破的对方位的基本划分,于是往往赋予“四”以非四的数量意义,以及“一切、所有、各”的平面空间事物的意义。

四、八——二维空间的全方位之数

八是四的再分。把四方分细一些,将两个方面相交接之处的四角拉直,截取其一段,便有东北、东南、西北、西南,正四方加上位于四隅的这四方,合称八方,又称八面,古时还有八区、八镇等说法。从方位的八数派生出“八下里”,从八方和八面派生的词语,有“八方风雨”、“八方呼应”、“八面光”、“八面来风”、“八面威风”、“八面玲珑”等。“八面玲珑”的“面”并非脸孔,而是方位之意,这个成语形容处世圆滑的人,方方面面都能敷衍而不得罪人。

在日常实用的范围内,方位的分割至八而止,八是二维空间的全方位之数,八方、八面便是各方、一切方位。四方与八面合说成“四方八面”,四面与八方合说成“四面八方”,也还是八方、八面之意,不过更加强调囊括一切方位之意。

方位之八数广泛地应用到器物和建筑的构造之中。东汉张衡造地动仪,“中有都(大)柱,傍行八道(横杆),施关发机,外有八龙,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如有地动,樽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他用八杆、八龙、八蟾蜍来测定地震来自八个方向中的哪一个方向。亭子中有很多八角亭。井冈山茅坪有座八角楼,是毛主席当年居住和工作过的房子。革命军队很长一段时间盛行戴八角帽。我国旧时图案、器物的面、边、角的最大数就是八,没有什么九面体、十边形、十一角星的东西。

八方的重要性、神圣性还在于它与八挂图形相对应,成为《周易》的“方位之象”。《说卦》对八方与八卦所列出的对应关系是:乾——西北,坎——正北,艮——东北,震——正东,巽——东南,离——正南,坤——西南,兑——一正西。宋人称以上为后天方位,先天方位是:乾——南,坤——北,离——东,坎——西,震——东北,巽——西南,艮——西北,兑——东南。

八方各有其风,称为八风。八风各有其名称和性质,包括现在仍被称说的炎风、熏风、凉风、寒风、凄风、巨风等。《吕氏春秋·有始》《淮南子·地形训》和《说文》对八风的名称和方位所说不一,这里就不细说了。

古代神话中记述了先民关于天地相连关系的一种想象,以为地上八方各有一根大柱子,大柱撑天,天才不会塌下来,所以屈原《天问》对我国东南部地势低佳曾经发问:“八柱何当?东南何方?”

与“四”可表示四方相同,光一个“八”也常常可以表示八方,再同一个单音节名词构成表示八方事物或性质的双音节词。含“八”的这些词语,不少是同含“四”的意义相同、相近的词语配套成列的:四海——八海;四荒——八荒,贾谊《过秦论》说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抱四海之意,并谷八荒之心”;四宇——八宇;四表——八表;八表之外的极远处称为八遐;四极——八极,同义的还有八纮;四裔——八裔;四垠——八垠。以上是后一个字相同的,后一个字不相同,但整个词语词意基本相同的还有:四至——八到;四境——八宇。表示八方边际、界限的词语,还有八圻、八际、八垓、八埏等,八方幽远之地称为八幽。

“八×”系列的词语大多比较冷僻,不如“四×”系列的常用,这是不足为奇的,因为人们通常只要分辨四个方位就够了,若要表示到处、各地的事物之类的意思,有“四×”这套够用了。

五、五方和九方——强烈的中央观念的产物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或“工农兵学商,东西南北中”,曾是表示各界、各地的流行语,总合起来的意思就是全国各地各民族各阶层人民。东西南北中合称五方,其中东、西、南、北既是方向,又是位置,而中——中间、中央、中心——则只是位置,并非方向。中位加进四方之中,不仅使四方变成五方,而起着统领四方,突出和强调中央的作用。这一变化,来自“中国”观念的转化与中央观念的强化。

“中国”原指国之政治中心,即都城,是统治四方即全国的王权所在地。上古时代,华夏族兴起和建国于黄河流域中游一带,自以为居天下之中,故称中国,而把发周围其他地区称为“四方”,其他部族称为“四夷”。夏、商、周几朝,中国实际上只是一个众多小国组成的松散的联盟、联邦式国家,中央王权主要是各诸侯国名义上的领导,是威加“四夷”使之臣服的中央之国,而无法在全国版图上实行强有力的法令划一的治理。但是,经过春秋战国几百年间各地的频繁交往和兼并战争,我国境内的众多诸侯国终于逐步走向统一,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大一统的秦、汉帝国。这样一来,“中国”表示都城的意义消失,表示天下的中央大帝国的意义更加普及人心,空间上的和政治上的中央观念空前地强化。另一方面,由于政治上的需要,上古表示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元素的朴素的五行观念,在战国后期经过邹衍等人的改造,变成了说明世界的一切事物的无所不包的系统图式。按照五行学说构造体系的要求,方位之数也必须是五,于是四方加上中央成为五方,便是顺理成章的了。

《礼记·王制》中说:“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这是将东西南北中合称“五方”的较早之例。《汉书·地理态》中出现“五方杂厝”一语,后来改换一个意思相同但好懂得多的字,变成“五方杂处”,用来形容大城市的居民,各地(五方)来的都有,一直沿用到今天。

与方位总数由四方增加到五方相呼应,中部地区各个方位几座著名的高山的合称,也由“四岳”变成“五岳”。《左传·昭公四年》说“四岳三涂……天下之险也”,四岳是东南西北四座高山,三涂是河南的太行,轩辕、崤渑三山,都没有中岳嵩山的份。直到《周礼·春宫·大宗伯》及《大司乐》才开始有“五岳”的合称。

与五方相似,九方是四方四角共八个方向和位置加上中央这一位置的合称,也是强烈的中央观念渗入方位观念的衍生物。南朝梁简文帝的《七励》,有“情苞六合,德贯九方”之句。九方还曾是一个复姓,《例子·说符》中说,春秋秦穆公时有位善于相马的名人叫九方臬,受到伯乐的称赞。

与五方相似,九方这个词语虽然出现的频率不同,但是把方位划分为九数,却是古代非常普遍的一种观念。《周易·系辞传上》:“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河图和洛书是传说中两个神秘的由不同数目的点和圈组成的图案。其中的洛书,据说是神龟从洛水中浮出时背着的一组刻有一至九个圈、点组成的符号,这些符号分布在东南西北和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角以及中央共九个方位。后来《内经·灵枢经·九宫八风》、又旧题徐岳《数术记遗》等提到的九宫,即在九个方格组成的“九宫格”中,分别填上从一至九的九个数字,使每个纵行、横行、斜行的三个数字之各都是十五。这个属于数学上称为幻方的图形,好像是从洛书简化整理而成。取象于井上围栏之形的“井”字,也可看成九个方位划分的直观图。孟子宣称上古实行过井田制,实际上概是他的一种构想,他把方位的九分法运用到井田制的构想中,以九百亩为一“井”,中间一百亩为公田,周围八百亩为私田。相传大禹分天下为九州,九州的分布虽不如“井”字这样整齐有序,但也有一个豫州即今河南之地处于各州的中间,故豫州又称中州。可见,对方位实行九分法,全都是八方围绕中间这种格局。

有趣的是,方位的九分法还带到了天上。《吕氏春秋·有始》说:“天有九野,地有九州”。“何谓九野?中央曰钧天,其星角、亢、氐。东方曰苍天,其星房、心、尾。在北曰变天,其星箕、斗、牵牛。北方曰玄天,其星婺女、虚、危、营室。西北曰幽天,其星东壁、奎、娄。西方曰颢天,其星胃、昴、毕。西南曰朱天,其星觜隽、参、东井。南方曰炎天,其星舆鬼、柳、七星。东南曰阳天,其星张、翼、轸。”九天之中,把中央的钧天排在首位,隐约地透露了秦统一中国前夕力图加强中央政权地位的愿望。屈原《离骚》“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九天一般理解为九重天,但马茂元选注的《楚辞选》却认为是天的总称,并注出了各个方位之天的名称,除东方白皋天、南方赤天、西方成天外,均与《吕氏春秋》所述相同。

五方和九方之称,是中国方位观的独特之处。中国自古以来,具有相当鲜明、突出的中央观念,这一受到重视的观念用到对方位的观察和划分之中,自然会萌生围绕中央而形成的五方和九方的概念。

六、六和十——三维空间的方位之数

人们置身于三维空间之中,上下、左右、前后六个方向,很自然地会形成六个方位的立体空间观念。

就宏观而言,人类在天地之间,被上下四方所封闭和包围,好像置身于一个六面闭合的大铁盒子里面似的,由此产生出一个很形象的“六合”的词。六合是古人感受到的宇宙图象,六合是当时认识到的世界模型。六合这个大包围圈之外是什么状态和情景呢?古人不了解宇宙空间是无限的,也不可能进行了解,因此“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庄子·齐物论》)我们祖先对这个问题,采取了一种很聪明、很实际,同时也是较缺乏想象力和探究精神的态度。

与六合的意义和用法相近的词,还有“六幕”和“六漠”。汉代《郊祀歌·天门》:“专精厉意逝九阂,纷云六幕浮大海。”“幕”也是“合”,但可掀开,“六幕”比“六合”多一点开放性。《楚辞·远游》:“经营四荒兮,周流六漠。”“六漠”比“六合”似乎多一点荒凉性。

“六合”缩小范围的转义,又指天下(世界),特指中国全境,与“四海”差不多。对于秦始皇统一中国,贾谊的《过秦论》说他“履至尊而制六合”,李白的《古风》之三盛赞“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人们栖身的室内,也是一个小小的“六合”,打扫房间要求做到六面光。我国的玩具、赌具骰子是正六面体,其六面分别有一个到六个着色圆点,六点为满点,于是有“穷出七来了”、“说出七来也不行”等说法,出七即超过六点,表示出现非人间的奇迹。

平面的八方再加上下,即成十方。“十方”一词原是佛教用语。《宋书·诃罗单国传》:“眉间白豪,普照十方。”北宋道原《景德传灯录·湖南长沙景岑号招贤大师》:“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十方泛指整个天地之间,故有“天地三界十方万灵真宰”一类说法。十方与六合之意接近,但无封闭性。

十方也可泛指各地各处。禅宗寺院把丛林分为甲乙院、十方院、敕差院三种,其中十方院是公请各地方著名僧人住持的。通教仿效佛教丛林建立宫观制度,其中一种称十方丛林,其执事人由选举产生,房产归本教本派所公有,凡教徒经考核可在此挂单居留,但不招收弟子,有别于可收弟子但无权传戒的子孙庙,后者财产由师徒代代相传。此外,民间说“和尚道士,吃十方钱粮”,史称楚汉之战中对项羽设“十面埋伏”,后有此琵琶曲名。这些十方和十面,都是指二维空间的周围、多处、各处,和“四方八方”差不多,并不是上下加八方的“十方”之意,与其他的方位计数不同,其中的十数不能逐一确指是些什么方位的总和。

七、四海——导源于封闭意识的以偏概全的虚构

最后,专门讨论一下对于中国所处的地理空间位置的状况作了错误的概括的“四海”一词。四海是方位数“四”和实体“海”相结合的概念。它反映古人这样一种认识:人类——特别是和主要是中国人——生存的空间是大陆,大陆的四周被汪洋大海环绕。至于四面的大海有无边际,彼岸有无大陆和人烟,这一类的问题,上古的人既无法知道,也避而不论的。四海这一概念还意味着,我们居住在中央大陆,文明昌盛,充满优越感;海外起初是指四海之中的岛屿,这些地方或者是无人区,或者住着一些吃人生番,他们是野蛮、蒙昧的化外之民。这样的理解使“四海”派生出描绘地形、地貌以外的意义,即四海就是普天下,就是以中国为主体的全世界,甚至就是指中国,如“四海升平”、“志在四海”、“四海为家”中的四海,都是指中国。中国的边缘既然都是海,于是中国又可以说是:“四海之内”,简称“海内”。孔子的学生子夏有言:“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王勃对一位去四川做官的朋友临别赠言:“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显然,他们说的都是中国境内,鄙视外族,持有华夷大防偏见的古代中国士人,是不可能把海岛居民、中国境外的人视作平等的兄弟和邻居的。与“四海”有些相同的是“四溟”,不过后者只是地形、地貌概念,不带政治意昧、文化色彩。

四海是哪四海呢?为什么会认为中国处于四海之内呢?我国东方有大海,南方(主要是东南)有大海,西方和北方只有大片的高山、草原和荒漠,并无大海,这一点上古的人应该是大体知道的。即使先秦时不大知道,汉代北方同匈奴作战,西方开辟了丝绸之路远通西亚,当然知道我国西方北方是大陆而非海洋。奇怪的是,西汉时不仅四海、四海之内的说法继续沿用下来,而且开始出现了指实性的名不副实的北海和西海。

《左传·僖公四年》:“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惟是风马牛不相及也。”其中的北海和南海是说相距甚远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具体指北方的齐国和南方的楚国,与真正的海洋不相干,后来西汉、东汉在原齐国之地的潍坊、寿光、高密一带先后设北海郡和北海国,也与海洋、海岛无关。《庄子·逍遥游》说“北冥(同溟)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庄子·应帝王》说“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这都是虚构的寓言,其中的北溟、北海在何处,当然用不着查考,也无从指实。但是汉武帝时苏武杖汉节在北海牧羊,北海却是指现今俄罗斯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此湖虽大,但南北长而东西狭,尚不足以造成中国北方环海的印象。

西海在何处,似乎古人不大过问,更不追究称海是否恰当,甚至西海这一名称也很少提及。我国西部青海、新疆境内有些咸水湖,较大的如青海湖、罗布泊等,比起南方几个大淡水湖都小,大湖如洞庭、彭蠡(鄱阳湖)都不叫海,西方哪些小湖能叫海么?不过,西汉元始末年,王莽得到现今青海境内的鲜水海即今青海湖,后魏时始有“青海”之名)、允谷盐池,便把那里的金城郡改为西海郡,分明是称青海湖为西海。此事见清人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陕西》。

分明只东南两面有海,却依托中国四面环海的看法造出广为流传的“四海”之语,这在远古或许是由于不了解全面的情况而带有猜测性的成分在内,但后来(最晚也不过战国末年和秦汉)搞清楚了也不纠错,继续沿袭“四海”之说,这就可能同民族文化心理的深层因素有关了。华夏祖先以农耕为业,乐土重迁,如果想象和相信我国四周全是难以跨越的大海,四海之内是中华文明之邦,四海之外是未开化的蛮荒之地,是不是更可以心安理得地祖祖辈辈守土乐业,无须冒险远航,去海外开拓创业呢?(本文系《阴阳奇偶——中国数文化探秘》中的一节改写而成,该书将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

标签:;  ;  ;  ;  ;  ;  

从七个计数角度看中国方位角_八卦方位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