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工民建施工过程中,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渗漏现象比较突出,其严重影响到建筑物的使用年限,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工民建工程防水防渗的重要性以及工民建施工中的主要渗漏部位,对工民建施工中防水防渗技术的实践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工民建施工;防水防渗;重要性;渗漏部位;防水防渗技术;实践
工民建工程发生渗水漏水现象不仅会给整个工民建工程的完整带来破坏,损害管道设备等,还会给物业管理及维修等带来很大困扰。因此为了保障工民建工程质量,以下就工民建施工中防水防渗技术实践进行了探讨分析。
一、工民建工程防水防渗的重要性
无论是工业建筑,还是民用住宅建筑,如果出现渗水或者是漏水都会使建筑物内部结构遭受破坏或受到影响,因为建筑结构受到水蚀,会使钢筋生锈,破坏了钢筋自身的强度,这样就会使建筑物的寿命减少。另外,水的渗漏还可能会使居民的生产生活受到影响。从这一点上来看,建筑防水防渗是影响建筑物耐久性、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因此为了更好地保证建筑物的使用,必须要提高防水防渗技术,从根本上提高建筑结构的抗渗性能,确保居民的生产生活质量。
二、工民建施工中的主要渗漏部位分析
1、屋面渗漏。工民建工程的屋面是渗漏的高发部位,渗漏一般发生在屋面设施与现浇层之间的一些节点位置。这个部分的漏水主要是因为钢筋变形,混凝土冷缝、现浇面浇筑不均匀以及漏浆等问题而产生的。屋面设施与现浇层之间节点部位渗漏,女儿墙和墙角部位温度应力裂缝造成墙角部位渗漏,现浇面浇筑不均匀,沉降裂缝造成条状渗漏,卷材屋面的空裂开裂渗漏,屋面出入孔渗水,防水层脱落等原因引起的渗水。
2、外墙面渗漏。工民建工程的外墙面也是一个很容易渗水漏水的地方,并且其发生率也较高。以往外墙面是外墙与门窗等交接的部分,所以会有很多裂缝出现,并且这个部分还会出现很多材料装饰,所以也就让渗水的几率很大。外窗台渗水漏水是一重要部位,加强外窗台细部做法,杜绝渗漏出现。
3、地下室渗漏。地下室工程防水也是工民建工程防水中一个主要组成部分,许多地下建筑基础底板和剪力墙都出现渗漏水,有的治理不好,长期不能使用,成为“地下水牢”;有的虽勉强使用,但室内墙壁发霉变质,恶化了人们的生活条件,缩短了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地下工程常见渗漏现象有变形缝渗漏,穿墙管穿墙螺栓渗漏水,预埋铁件渗漏水,防水混凝土主体结构蜂窝麻面孔洞渗漏水,混凝土结构自防水施工缝渗漏,后浇带渗漏,水泥砂浆防水层渗水。
4、卫生间渗漏。卫生间也是容易发生渗漏的一个地方,因为这个部位往往有很多水管,所以在沿墙等地方都会不同程度的出现一些渗漏,并且浴缸底部等也会出现重力渗透。排水管洞口混凝土浇筑应采用二次浇筑确保浇筑密实。
三、工民建施工中防水防渗技术的实践分析
1、屋面施工中的防水防渗技术实践分析。主要体现在:(1)屋面找平层技术。在对屋面找平层进行浇筑时,可以通过利用滚筒或是其他设备通过滚动、压实以及赶动等进行压实处理,并找到合适的找平层进行抹平。在压实工作进行一昼夜之后再用水进行浇筑养护,待其干燥以后,就可以设置防水层找坡,但是要注意准确发现渗漏的坡度,以及水流的去向,并要在最高点与水流的出口地方用鱼线绷紧。(2)屋面隔离层技术。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对隔离层进行处理,但是要依照建筑建设的环境与施工条件来针对性的进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按照科学的石灰水与泥浆比例1:3,来填抹十毫米到二十毫米高,待其晾干牢固以后再涂抹二至三毫米的纸筋灰,这样做的良好效果是保持温度与隔离高温。(3)科学设置分割缝。要掌握好分割缝之间的距离,不能太大或太小,如果超过六米就要在中间添加一个V形分割缝,而且这一缝的深度要有保证,科学的深度是要达到防水层的厚度。而且要将分割缝放在屋面板的支撑端和拐角处,还要确保和屋面板缝达到一致高度,这样才能确保防水层由于温度以及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产生的破损全部集中在分割缝的地方,防止屋面出现裂痕,如果排气管道与分割缝融为一体时,就可以将这一缝隙进行适当放宽,保证气流的排除。
2、外墙施工中的防水防渗技术实践分析。建议外墙材料选用那些保温节能型材料,以此来满足建筑设计要求。并且在混凝土结构与墙结交之处最好加一层电焊网,以此来保证墙体因为温度不开裂的现象。同时在进行墙体处理时还需要对一些应力裂缝、伸缩缝等进行认真处理,做到防水等等。(1)小砌块的防水防渗技术。小砌块具有着其收缩能力较强的特点,但是若是在使用过程当中出现不合理的现象就会容易造成裂缝,所以当施工工程进行使用的时候,需要先安装规定在进行,小砌块的养护时间需要在四周左右,在入场以后的材料就需要进行合理的覆盖和隔离,避免发生潮变的现象,而且在使用之前防止和水源的接触,一旦材料碰到水源就会在形状上产生变化,促使在日后的使用当中效果变差,没有有效的发挥出其作用。(2)混凝土墒板的防水防渗技术。针对混凝土墒板进行防水防渗的时候,应该在每一个层楼面的100mm就进行创设外墙的模板,而且在创设外墙翻口和各个楼层中都应该进行浇筑混凝土,防止出现裂痕的现象,那么在最后封膜的时候,需要先处理在施工中所出现的浮浆和松动的混凝土,然后在使用高压机对其内部进行冲洗,确保混凝土能够和裂缝进行有效的结合。
3、地下室施工中的防水防渗技术实践分析。建筑地下室防水防渗工程施工时,必须优选防水材料,加强防水混凝土施工,对防水卷材的施工严加控制,并对特殊部位进行重点防水处理。在处理地下防水工程时,首先了解结构的强度刚度是否满足要求,以及地基是否存在不均匀沉降问题,治理渗漏水必须治理好结构渗漏水,结构治水是根本;同时选择“多道防线、刚柔结合”的全封闭防水方案。所谓“多道防线”,是指把回填土、结构自防水和附加柔性防水层、地面排水措施等都看成防水的防线,认真做好;所谓“刚柔结合”,是将结构自防水混凝土作为主要防水屏障,同时以柔性防水预以补充,以适应各种外力和内力可能带给混凝土结构的不利影响,避免混凝土结构产生有害裂缝而导致渗漏水,地下室防水柔性防水要做好细部附加层,混凝土自防水加强混凝土振捣防止漏振确保混凝土密实防止渗漏,做好后浇带处的防水细部做法,止水钢板,止水膨胀条安装,接缝处新旧接茬凿毛,确保混凝土不渗漏。
4、卫生间施工中的防水防渗技术实践分析。卫生间的部分管道需要穿孔,整个过程中要做好密封处理工作,通常预留孔洞比管道外径略大,其保证在12㎝范围内。使用倒锥形,在管道施工完成后,再进行密封作业。在进行卫生间防水处理时,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高性能的防水材料,规范施工流程,施工前仔细检查材料完整性,避免将存在损坏的材料用在施工中,施工完成后一定要进行漏水检验,确保施工质量。地下室施工时不能过于依赖材料性能,尽量不设置施工缝,必要时采取防水层。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保障工民建工程安全,工民建施工中的防水防渗技术实践必须坚持以设计为先导,施工为基础,监理为保证的管理方针,采用“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复合防水,多道设防,刚柔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从而确保工民建工程防水防渗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潘孝华.工民建施工中防水防渗技术的应用探析[J].江西建材,2017
[2]钦建.论述工民建施工中防水防渗技术的应用[J].门窗,2017
[3]韩召春.工民建中防渗漏技术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
论文作者:田晶晶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6
标签:防渗论文; 工民建论文; 屋面论文; 混凝土论文; 渗漏水论文; 技术论文; 防水层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