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第三医院老年科 湖南 410015
【摘 要】目的:探讨采用预防护理在呼吸内科压疮高危患者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呼吸内科住院压疮高危患者共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预防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防护措施落实率、患者及家属依从性、难免压疮发生率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防护措施落实率、患者/家属依从性高于对照组,难免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针对呼吸内科压疮高危患者采用预防护理措施能有效的提高护理人员防护措施落实率、患者和家属依从性,降低难免压疮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预防护理;呼吸内科;压疮;高危患者
压疮也称为褥疮,是指患者机体局部组织因长时间的受压和血液循环障碍所导致的局部部位持续性缺血、缺氧从而发生软组织溃烂及坏死[1]。压疮形成的主要机制为代谢障碍、微循环及再灌注损伤等[2-3]。目前临床常用的评价量表为Braden评分量表,分数越低则表明发生压疮的风险越高,有研究表明Braden评分量表为高危患者较其他患者压疮发生率高达3~4倍[4]。目前针对压疮高危患者的防护措施较多,但在临床中能否落实到位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次研究就呼吸内科高危压疮患者进行预防性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呼吸内科住院的压疮高危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Braden评分在12分以下;(2)住院时未出现压疮;(3)预计生存时间在1个月以上;(4)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依从性较低;(2)临床资料不完善;(3)精神疾病患者。将符合标准的84例患者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男29例、女13例,平均年龄为(71.12±7.02)岁,住院时间为(14.85±3.94)d;观察组男30例、女12例,平均年龄为(69.85±6.48)岁,住院时间为(15.01±4.21)d。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对比无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护理人员使患者保持皮肤干燥,护理人员2h帮助患者翻身一次,在患者的骨隆突出处进行按摩及赛肤润涂抹或PU保护贴。定期测定Braden分值及患者的病情进展进行局部皮肤护理。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护理,如大小便失禁则采用接尿器等,营养不良为压疮发生发生的原因之一,根据患者的情况提供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无法进食患者则给予鼻饲营养液。责任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Braden评分量表进行定期评估。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预防护理,主要步骤为:(1)护理人员在高危患者的床头上进行标记,在患者的床尾悬挂“防压疮”的警示标示;(2)护理人员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宣教,讲解压疮形成的原因及防护方法,正确的翻身时间及辅助护理道具使用方法,采用压疮图片及健康手册进行讲解,针对如肥胖、大小便失禁等特殊患者联合医生制定个体化的预防措施:大小便失禁则在肝周涂用鱼肝油等护肤,腹泻则采用造口袋缓解粪便对皮肤的刺激;针对建立人工气道患者采用10cm×10cm泡沫敷料经剪裁后环绕患者的颈部黏贴,减少气管切开套管的固定系带对患者皮肤的伤害。(3)翻身为有效缓解压疮的关键,在常规翻身的基础上,呼吸内科护理人员采用气垫床,间歇缓解压力,翻身后护理人员对患者实行按摩等,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4)呼吸内科患者因呼吸疾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日常,而压疮高危加重了患者的心理负担,长期心理处于不良应激状态对各种感染疾病呈现易患状态,护理人员在进行预防压疮措施实行的同时,还应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及时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针对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进行开导和指引,树立患者对抗疾病的信心,缓解患者恐惧不安的心理状态。
1.3观察指标(1)护士根据使用气垫床、护理垫等护理工具和翻身措施的实行度进行评估,落实率根据实际有效落实人数/总人数×100%;患者和家属依从性:患者是否愿意改变体位,使用气垫床、护理垫等护理工具,患者/家属依从性为患者或家属对预防压疮措施依从人数/总人数×100%;难免压疮诊断标准根据2009年NPUAP/EPUAP的分期诊断诊断进行[5]。患者满意率根据相关文献[6]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满意率采用满意人数/总人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 )进行,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百分比显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学意义。
2.结果
2.1落实率、依从性和难免压疮发生 观察组防护措施落实率、患者/家属依从性高于对照组,难免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患者满意度 对照组的满意人数为34例,满意率为80.94%;观察组满意人数为40例,满意率为95.24%;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X2=4.086,P=0.043),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压疮发生部位常位于足跟、骶尾部及股骨大转子等,压疮发生后患者的病情治疗及生活质量也会受到影响,延长了患者的卧床时间,从而影形成恶性循环。压疮高危患者实行有效的护理措施是临床护理管理的工作难点,护理人员的压疮知识掌握与态度对压疮的预防及治疗有较大的影响。本次研究中采用预防护理措施,在压疮高危患者床头采用标示能有效的提醒护理人员急性重点防护,保证压疮高危患者的预防护理措施的实施;根据患者的个体病情及医生的意见进行预防措施的实施,能有效的提高护士及患者的防护意识,使护士对患者的皮肤管理达到了全程监控护理,提高防护措施的落实率。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防护措施落实率、患者/家属依从性高于对照组,难免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施艳群[7]等纳入呼吸内科压疮高危患者采用医、护、患共同进行管理,调动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及家属患者的依从性,结果表明采用医、护、患进行共同管理能有效的降低压疮发生率,提高防护措施落实率及患者或家属的防护措施依从性。本次研究结果与其相似,并且针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发现采用预防护理措施能有效的提高护理满意度,表明预防护理措施的实施提高了护理质量,降低压疮发生率及落实率、患者家属的依从性。
综上所述,针对呼吸内科压疮高危患者进行预防护理措施能有效的提高患者家属的依从性,同时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满足了患者的护理措施的需求,保障了患者的满意度,从而在根本上降低了压疮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徐博媛,颜春铭,郭海玲,等.术中压疮发生危险因素的评价及预防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16):2474-2475.
[2] Agrawal K,Chauhan N.Pressure ulcers:Back to the basics[J].Indian J Plast Surg,2012,45(2):244-254.
[3] Thomas DR.Does pressure cause pressure ulcers?An inquiry into the etiology of pressure ulcers[J].J Am Med Dir Assoc,2010,11(6):397-405.
[4] Wilchesky M,Lungu O.Predictive and concurrent calidity of the Braden scale in long-term care:a meta-analysis[J].Wound Repair Regen,2015,23(1):44-56.
[5] 周玉洁,杨美玲,张洪君,等.压疮分期及其护理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4,14(7):683-686.
[6] 刘娟.结式铺床法在呼吸内科的应用[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4,(10):183-183,184.
[7] 施艳群,胡立芬,刘平平,,等.呼吸内科压疮高危患者防护措施的改进与效果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17):2423-2425,2426.
论文作者:唐梦辉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3月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0
标签:患者论文; 措施论文; 对照组论文; 家属论文; 内科论文; 呼吸论文; 发生率论文; 《中国蒙医药》2017年3月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