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缺失”对我国管理的侵蚀及对策_市场经济论文

“信用缺失”对我国管理的侵蚀及对策_市场经济论文

论“信用缺失”对中国管理的侵蚀及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缺失论文,中国论文,对策论文,信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和灵魂

信用(Credit)是一种信念,一种社会共识和价值观,是指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 个社会经济过程中,所有的人与组织,包括自然人、法人、政府和国家必须遵守的诚实无欺 、信守然诺、不损他人、正当获利的道德规范,是指合作的一方对他方的可靠性和诚实度有 足够的信心,从而愿意依赖对方。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和灵魂 。古人云:“无信不立,信者行之基”。守信用,讲信誉,重然诺,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 德,又是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资源和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无形资本。

信用是从属于商品和货币关系的一个经济范畴,不是任何特定社会经济形态的专利。在市 场经济条件下,一个人失去信用,就无人与之交往;一个企业失去信用,便无法在市场中生 存;一个国家失去信用,正常的经济秩序就无法建立,就会影响社会稳定和政治安定。我国 已经加入了WTO,经济全球化使得我国的经济发展环境更加复杂,竞争更加激烈,加快建立 与 国际接轨的社会信用体系,铸造一个黄金信用链,对于中国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增强入世以后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良好的信用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我国正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资源配置的社会化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本质特点,利益成为决定资源配置流向的 主要因素和动力。如果信用缺失,在利益的追求上就会出现偏差,利益就会扭曲,资源就会 流向能够获取暴利的非法领域,如制假、贩假、假冒伪劣、甚至贩毒走私等。尽管人们 在经济活动中的行为可以通过法律法规这种外在的硬约束来加以规范,但是法律法规在制定 过程中总是有不可能穷尽的领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全社会建立起信用软约束体 系,使 得整个社会成员和组织自觉地利用信用约束自己的各种经济行为,守信用,重信用,不损害 他人和社会利益,用正当方式获取正当利益,社会资源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优化配置。

其次,良好的信用是我国企业健康发展和整个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基本保证。随着 我国经济总量的扩大,市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以及与世界经济的进一步接轨, 竞 争将进一步激烈。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取得胜利,生产、消费、贸易、金融、投资等各个环 节将广泛运用信用手段,来促进经济增长。不仅生产型企业通过直销窗口或委任代理商, 对企业客户或消费者个人进行信用销售,还将通过信用卡和银行信贷进行销售,信用关系高 度发展的产物——现代金融业,也将采用一种比较宽松的金融政策,各种不同的金融工具或 衍生金融工具广泛采用。

信用体系作为市场经济的神经,是经济交往主体之间的联系纽带。只有信用管理体系健全 ,有信誉且公平的征信服务在全国普及时,才能保证以信用交易为主要交易手段的成熟市场 经济的健康发展。没有信用,市场经济秩序就难以得到保证。在发达国家,由于有完善的个 人信用管理(Credit Management)体制,企业可以根据顾客或销售对象的信用度,决定是否 向其进行信用销售;银行可以根据每个人的资信状况和信用消费记录,来决定是否向客户发 放贷款。良好的信用是市场经济体制正常、健康运行的基石。因此,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 对于拉动消费需求,刺激经济增长,扩大我国的市场规模,间接增加就业,防范交易风险, 指导企业赊销,方便消费者等,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我国未来市场的扩大和经济的增长, 需要内需拉动,而内需的扩大,又寄希望于信用销售的扩张。信用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 一个重要决定因素。

最后,良好的信用是实现我国市场的运营规则与世界接轨、提高我国经济在国际上的竞争 力的重要途径。西方企业信用管理是西方学术界和企业界100多年理论与实践的结晶,中国 作为WTO和其他世界经济组织的成员国,要求一个正常交易活动的环境和保护自己的知识产 权,并希望通过平等的机会,互利、互惠、互助的公平秩序来寻求发展,同时也必须为其他 贸易伙伴提供良好的信用环境,以避免本身的交易行为受到对方的抵制。只有这样,才能使 各种交易和消费变得更有信心,才能扩大交易量和获得更大的市场。

二、“信用缺失”对中国市场经济的种种危害

近年来,我国信用缺失十分严重,形成了“失信是失信者的通行证”的信用缺失环境。商 业信用危机、金融信用危机、产品信用危机、科学技术信用危机、官员信用危机、乃至政府 信用危机等,直接危害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危及到企业的生存、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整个 市场经济秩序的维持。信用关系混乱,造假售假、坑蒙拐骗、合同欺诈、毁约违约、恶意骗 约、拖贷逃债、赖账等商业流氓的失信行为频频发生;合同签了不算数,借钱、贷款不还、 财务失真、假账满天飞等不讲信用的作法和行为屡见不鲜;经理人缺乏诚信,各种恶性的经 济欺诈层出不穷;在日常生活中,漠视人民生命安全的注水肉、黑心棉、毒大米、毒瓜子、 毒猪油,以及近期被曝光的陈馅月饼等比比皆是;产品虚假的广告宣传,营销人员的信口雌 黄,服务、质量保证承诺如一纸空文,使得消费者和经营者苦不堪言;基金、股市上的黑幕 ,中科系翻船,亿安、郑百文、猴王、银广夏等作假欺骗,上市公司披露不实信息,相关中 介违背职业道德,股市信誉丧失殆尽,等等。这些失信行为毒害了人们的心灵,毁坏了企业 的声誉,败坏了社会风气,使得失信者牟利,守信者吃亏,对市场经济和整个社会生活造成 了极大的损失和危害。有人惊呼:中华民族这个礼义之邦,已经到了“信用缺失”最危急的 时候。信用缺失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第一,信用缺失增加了交易成本,降低了效益,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人类的相互交 往,包括经济生活中的种种交易行为,都依赖于某种信任。如果一个社会没有形成一种信用 共识,这个社会中的成员就不可能与另一个社会成员进行交易。个人和企业只有在确信他们 的预期能够兑现的情况下才可能购买、销售、雇佣劳力、投资和进行创新。个人间和厂商间 的大量交易,都是在与许多陌生人和组织打交道中完成的,都是基于信用基础上的重复性运 作 ,摩擦和不确定性比较小,交易的后果可以预见。诸如德国学者在其《制度经济学》一书中 所言,在银行,我们对其储备和管理一无所知,但却将辛辛苦苦挣来的钱交给出纳员,并可 能在数秒钟之后便将他的面容忘得一干二净;在我们以前从未进过的医院里,我们却会答应 由医院中从未谋面的医生给我们做手术;我们会向轿车送货商预付车款,而这些轿车却要在 外国工厂中由根本不会与我们见面的工人们来制造。然而,在这些场合,我们都相信,我们 肯定能得到值当的服务……如果这些规则得不到普遍的遵守——就像一次战败或内乱后社会 陷于崩溃时的情形——那么我们的良好生活所赖以维系的大量人际交往活动就再也不可能展 开;于是,我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将骤然下降[1]。简·雅各布斯在《生存的系统》中 说过,在将一笔很大的钱存入外国的一家银行之后,我突然发现,我将我的资金交给了银行 中一个素不相识的人。我对这家银行一无所知,而且它还处于一个我举目无亲的城市之中… …而换回的仅仅是一张带有潦草字迹的薄纸,上面写着我看不懂的语言。我明白,我为自己 所启动的是一个商务诚实方面的巨大信托网。它使我忐忑不安地意识到,那么多被我们在商 务交易中视为理所当然的事竟然是悬垂在一张如此脆弱的网上[2]。

市场经济依靠信用来维持,如果这个社会缺乏信用,就意味着维系市场经济基础的契约失 衡,共同投入、共担风险并共享收益的制度安排遭到破坏,市场经济就无法正常运行。要维 持 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转,一是合作伙伴之间在交易过程中的许多细节问题上达成一致所需要的 谈判成本增加;二是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为判断原有的合作关系能否存续、如何对原有 的合作关系进行调整也将增加信息搜索成本;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和契约的不完备性,交 易过程中需要加倍的监管,对那些可能奉行机会主义的代理人施加直接的防范和控制,就需 要付出高昂的监管成本;同时信用缺失,就会导致大量的自利行为和动机的出现,交易道德 水平下降,从而使得交易活动中利益冲突和决策争端不可避免,摩擦增大,无形中增加了沟 通和润滑成本。这些类型的成本都是交易过程中的交易成本,在信用健全、信息沟通坦诚和 有效的情况下,对于详细的契约和完善的监督依赖程度较低,交易成本也就很低,以致难以 对其进行精确的定量计算。但一旦信用缺失,交易过程中的运作就变得十分困难,就必须应 付无信用状态,成立专门的清欠追帐队伍、打假队伍、法律维权队伍等,这就实际上增加了 生产过程中的开支,造成企业运行成本的急剧上升,从而造成企业经济效益下降。据学者胡 鞍 钢的研究,仅违反公平竞争的失信行为造成各种合法税收减免引起的海关税收和其他税收的 流失损失就达5700—6800亿元。信用缺失已经成为中国市场经济的“败血症”。

第二,信用缺失大大阻隔了中国市场化的进程。一个国家的市场化程度如何,在很大程度 上取决于这个国家的信用秩序和信用发育状况,取决于信用工具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的使用频 率,取决于这个国家的市场主体对信用工具的信任度。而作为交换媒介和交易凭证的金融和 票据的发育状况,又是一个国家市场发育状况的晴雨表。我国票据市场的失信和欺诈已经使 票据成为资金风险的承载体和聚焦点,仅2000年全国公安机关立案侦察的伪造金融票据、违 法票据承兑的犯罪案件就达7419起,涉案金融高达52亿元。

利用合同进行欺诈已经成为市场经济的一大毒瘤。有关资料显示,2000年上半年,我国合 同违法案件共有5338起,涉案金融达到16.3亿元,仅在商品经济发达的广东省立案查处的利 用合同违法案件就有37起,涉案金额达14398万元。就是在以发展高科技产业、培育风险著 称的北京中关村,失信和欺诈也已经成为一个极为普遍的问题。

在中国的证券市场上,各种形式的造假层出不穷。从琼民源开始,到东方锅炉、ST红光、 大庆联谊的财务造假,一直到最近揭露的银广夏问题,我国证券市场上虚增利润、有目的地 编 造上市公司前三年的报表,涂改银行对账单等各种形式的财务造假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 [3]。

更令人惊讶的是被称之为“经济警察”的会计师事务所的失信和造假。郑百文是一家根本 不具备上市资格的公司,但经过企业的包装和中介机构的“审计”,居然变成了一家10年间 销售收入增长45倍、利润增长36倍、上市当年实现销售收入41亿元的名牌企业。银广夏的惊 天造假也是由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操作的。作为监管部门之一的行业自律组织中国注册会计 师 协会,2001年上半年在行业检查中,已经有100多家事务所、400多名注册会计师因种种失信 与造假行为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处理。据深圳注册会计师协会近期的一项调查,1997年在深圳 登记造册的各类公司达1.2万余家,仅有5900家是经过法定会计师事务所验资的,也就是说 ,有6000余家公司注册资金存在问题。至于各种证券与期货诈骗,以及利用互联网和电子 商务进行的非法集资行为或者经济诈骗,使大批中小投资者血本无归,更是严重地影响了社 会稳定。社会腐败中的大部分也是根源于官员对于社会公众的失信。由于信用缺失,大大减 缓了中国的市场化进程,甚至直接威胁到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第三,信用缺失制约了中国企业的发展,尤其是制约了中小企业规模的扩大。从经济学的 意 义上讲,信用是在商品交换过程中,交易的一方以将来偿还的方式获得另一方财物或服务 的能力。信用的根据是获得财物或服务的一方所作出的给付承诺。显然,信用作为买卖双方 交易完成的基本保证,构成了契约关系的最重要基础。信用作为企业的一种生产力,主要体 现在可以使企业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效率,摆脱诉讼,提高竞争力上,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长期以来,中国企业饱受信用缺失之苦,以致于有人说中国经济是“赖账经济”。根据东方 国际保理中心对我国数千家企业拖欠和亏损的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后发现,80%的企业是因为 信用缺失造成亏损的。2000年美国管理协会的专家曾尖锐指出,中国企业在信用管理上的空 白,将是今后在新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发展的最大障碍之一。由于信用缺失所引起的抽逃资 金、拖欠账款、逃避银行债务、恶意偷税欠税、产品质量低劣等问题,不但影响我国企业整 体形象,更成为困扰和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障碍。据最近的一项商业信用调查显示,因商业 伙伴不守信用而遭受亏损的企业竟高达89%以上。一方面,在以买方市场为主的竞争格局中 ,信用交易成为企业获得市场竞争力的必要手段和经营方式;另一方面,巨大的信用风险又 使得企业面临严重的亏损。企业面临两难境地,惟有“找回信用”。

在现代市场运行中,信用是一项最重要的资源。据统计,在发达国家中,企业间的信用支 付方式已占到80%以上。在发达的市场经济体系中,一个成功的企业可以凭借信用使其经营 规模超出自身拥有现金的几倍。企业通过银行信贷、客户赊销(信用销售)、应收账款的代理 出售以及信用保险等多种方式,创造出远远大于其现金规模的价值。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 我国目前的企业运行中,信用的价值被严重地忽略了。作为信用的拥有者,企业往往在无形 中 无偿地将信用轻易地赠与交易的另一方,却没有认真地计算对方应该承担的信用成本(如利 息损失)、机会成本及坏账风险,更没有对信用销售进行单独的管理和财务预算,导致业务 部 门为了扩大销售而不顾风险盲目放账,滥用信用资源,从而遭受巨大信用风险。获得信用 资源的企业由于不付成本,反而拖延支付对方的应付账款,甚至长期占用,干脆赖账不还。

在信用价值被严重忽视的情况下,企业不能利用宝贵的信用资源来增强自己的实力,也不 会注意自身的信用形象和地位,不守信用就必然成为企业经营的一种选择。同样,由于担心 风险,企业也就无法、甚至不敢使用信用资源作为工具来增强实力,又造成宝贵的信用资源 被 闲置和浪费。正如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高尚全所说,信用如水,市场体系中缺乏信 用,犹如洗脸盆养鱼,大企业养不活,小企业养不大,市场也繁荣不起来[4]。

信用缺失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尤其不利,直接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发展,特别是制约着中小企 业融资和贷款。众所周知,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实力弱,资金缺乏,需要融资和利用银行 资本。我国企业总数中99%是中小企业,它们的发展状况直接决定着我国国民经济能否健康 持 续快速发展,也影响着整个社会的信用状况。据有关资料显示,以高科技发展著称的中关村 的9000家企业中,95%以上为中小企业,它们普遍资金严重缺乏,2000年度未按规定参加新 技 术企业资质复核的838家新技术企业资格被撤销。中关村每年因风险过高而倒闭的企业就 高达30%。由于整个社会信用缺失,信用环境差,造成中小企业贷款难、担保难、抵押难、 融资困难。据调查,2001年1—9月,我国县级中小企业共申请贷款632.56亿元,实际获得只 有433.57亿元,贷款满足率只有68.5%,其重要原因就是因为信用缺失。

第四,信用缺失导致中国经济在世界上的竞争力下降。信用也是生产力,信用度高就能带 来高效率和滚滚财富,而在一个信用危机的市场环境中,信用高的企业或个人的成本非常高 ,也非常痛苦,严重时可能无法正常经营。中国已经加入WTO,WTO最核心的价值是其公平、 公正、公开的市场机制和一整套信用体系。中国市场经济中由于信用缺失,就会使得外国商 人和企业不敢与中国做生意,不敢来中国投资办厂,就会吓退资本,从而导致中国企业开展 国际贸 易困难,许多贸易机会就会白白丧失。

信用缺失也会导致中国企业惧怕风险,不敢采用灵活的贸易结算方式,有些甚至不得不退 回 到现汇结算甚至以物易物的原始状态上去,严重地影响了中国企业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的竞争 力。全国政协副主席孙孚凌认为,我国企业在质量和价格方面的竞争优势正在逐步丧失,靠 这 两方面来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潜力不大,提高信用销售(赊销)的能力,即更多地采用信用结算 方式成为增强企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西方国家中所有商业贸易的90%采用信用方式进 行交易,只有不到10%的贸易采用现汇结算,信用结算方式已经成为商品交易中的主流。 而反观我国,信用交易方式仅占所有交易的20%左右,现汇交易达到80%。中国的企业只能采 取保守型的销售模式,企业只开展无风险贸易,很少开展信用销售。开展信用销售,由于信 用缺失,导致大量逾期应收账款,有的企业坏账率高达30%以上,远远高于西方企业平均0.2 5%—0.5%的坏账率。西方企业在高比例信用销售的同时,能够保持极低的坏账率,得益于西 方国家已经建立起了完善的信用管理体系。中国落后的交易方式严重地阻碍了我国贸易的扩 大和企业的发展,大大降低了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三、建立完善的信用管理体系刻不容缓

西方有句名言:“诚信是最好的竞争手段”。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和生命线。中国经济 是 由计划经济脱胎而出的,市场经济发展到现在,信用基础十分薄弱。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各 经济资源都是由政府通过直接行政命令的方式在所属单位之间配置的,信用只是一种微不 足道的辅助手段,而且这种手段只能由作为政府出纳机构的国家银行掌握,企业之间的商业 信用被严格禁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信用制度和信用管理体系的基础建设已经远远落后 ,造成整个社会经济活动中信用严重缺失,严重阻碍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在全社 会重建完善的信用管理体系刻不容缓。江泽民总书记在200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 要在全社会强化信用意识。国家已经把加快健全全社会信用制度列入“十五”计划的重要任 务。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公安部、财政部等十部委,日前还联合 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小企业信用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2001年9月19日,一些专家学者联 名并郑重向全社会发出倡议,建议将每年的9月19日确定为“诚信日”。这些均标志着我国 社会化信用体系建设开始启动。2000年上海首次推出了个人信用征信系统,建立和储存了20 0万个个人信用信息数据,运行以后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分行2000年底作 了一个抽样调查,2000年在这家银行申请住房、汽车、耐用消费品贷款的9万多户被调查的 上海居民中,按合同及时还款的比例已经达到了99.91%。这个结果表明,个人信用征信制度 的实施功不可没。信用管理系统的建立,不仅方便了居民贷款,简化了手续,也提高了银行 防范风险的能力,对于诚实守信的社会风气的形成,也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在今天的上海居 民中,“爱信用如爱眼睛”的观念正在悄然形成。

信用是法治和行为的有机结合。建立完善的信用管理体系,实际是社会的一种抑恶扬善, 它必须从法治和德治的角度双管齐下,一方面建立严格的法规,另一方面建立强大的舆论体 系 和道德约束力。具体地说,建立我国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必须从下列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在各种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微观经济主体中建立起完善的信用管理体系,对有关的 信用关系进行严格的管理,以便规避风险和降低交易成本。微观经济主体的信用风险存在于 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之中,如果采取事后控制的方式,就会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收效甚微 。因此,企业需要建立起全程信用管理模式,即采取“过程控制”的方式,全面控制交易过 程中的每一个关键业务环节,从客户开发、签订合同、发货直到催款催收,尤其重视在正式 签订合同之前对客户进行资信调查,实施“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的信 用管理流程,在信用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管理手段的选择、风险管理效果评估等各个 方面实施有效控制,极大限度地降低信用风险。

个人信用是完善的信用体系的基础。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个人信用的建立表现为三 个方面:一是个人信用能力,如职业、收入、财富、品格、信誉、行为表现、遵章守法情况 的记载等;二是社会对个人信用的运作程序、管理方式和执行规范;三是对违反信用规则的 败德行为的惩罚措施。我国应该尽快实行个人信用实码制并逐步扩展个人基本账户制度,将 证 明、解释和查询的个人信用资料锁定在一个固定的编码上,居民在指定的商业银行开办个人 基本账户,个人的工资、退休金、养老金、保险、医疗保障等全部纳入该基本账户,从而改 变信息收集的被动局面,保障信贷双方的共同利益,扩大信用体系的覆盖范围。

第二,建立社会化的信用管理支持体系,由社会化的机构来为信用当事人服务。信用管理 行业的发育,是衡量一个国家的信用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解决信息不对称的唯一方式 ,就是建立完善的信用制度,通过信用报告机构调查、汇总、分析客户的资信状况并及时 出具信用报告,为商业银行提供真实充分的信息以改变其信息劣势。我国虽然也有一些为企 业 提供信用服务的机构,如征信公司、资信评级报告等,但其市场规模小,信用数据的市场程 度还很低,信用市场存在严重不足。具体表现为:信用管理行业的需求不旺,社会和企 业对信用产品的需求十分有限,企业缺乏使用信用产品的意识,没有资信调查的概念,风险 意识淡薄,社会其他主体在经济交往中未能利用信用产品来保护自己的利益,同时国内也没 有出现像美国郑百氏那样有实力提供高质量信用产品的机构或企业;整个信用服务业缺少快 速健康发展的市场化环境,资信调查机构渠道蔽塞,企业之间、个人之间的信用信息严重不 对称,监管也不力。因此,这就要求在我国创造条件,使一批按市场游戏规则运作的从事征 信(Credit Consulting)、评级、调查的企业成长起来,实现征信数据的开放和征信数据的 商业化、市场化,再通过征信数据和信息产品的市场化,达到社会信息相对对称,从而尽可 能减少因信息不对称而损害交易主体利益的情况发生,然后在此基础上发展社会化的信用服 务行业。

第三,加强信用方面的立法和执法,发挥政府在信用管理上的宏观指导、调控、监督的作 用和职能。参照发达国家的经验,建设社会信用体系首先要立法先行,加以规范。立法包括 多种多样,如有关银行的立法,非银行的立法,企业合同的立法等,尤其要建立和完善失信 惩罚机制,通过失信惩罚机制的设立,以制度拒绝“失信”,做到“闯红灯者受罚”,使不 讲信用者或信用不佳者难以立足,难以在市场上生存,如让信用欠佳者不得担任企业的厂长 经 理,违信经营者吊销其营业执照,在一定年限之内不得从事经营活动等,加大企业或个人失 信的成本,迫使企业或个人的行为趋向守信,让守信成为守信者的通行证。

与此同时,中央政府有必要设立专门机构负责信用制度建设工作的统一组织与推动。政府 作为市场经济秩序的设计者、缔造者和维护者,应该率先垂范,塑造合格独立的信用主体, 使 得个人、企业、银行都能以独立信用主体的身份进行平等、规范的信用活动。为此,政府应 该加强电子网络建设,建立起覆盖全社会的信息查询网络系统,以高效的电子信息传递系统 作为硬件支持,用先进的现代化手段加强信用的监督和管理,制定关于信用的国际化标准, 在政府职能部门如人民银行、工商、税务、质检等发挥监督作用的同时,注重调动行业协会 等民间专业机构的积极性,促使其加强对本行业的自律管理。

第四,加强全社会范围内的信用教育、科研和培训,通过多种方式强化市场主体的信用观 念和意识。社会信用体系建立固然需要法律体系的支持,但信用的基础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 社会的信任和诚信的道德理念来维系。讲信用实际上是一种社会公德。在市场经济环境下, 市场主体的行为准则首先是讲信用,无论是个人或法人主体,都必须树立守信的公众形象。 这就要求全社会成员都要树立信用是一种财富,是市场经济的通行证的守信共识和理念。

守信的共识和理念的形成,又需要全社会加强信用教育和宣传。从基础教育到大学教育, 对 信用观念、信用意识、信用道德的宣传和教育应贯穿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全过程。提高社会 信用度,首先要增强制定各项政策法规的政府官员的信用意识,因为他们是市场经济的“仲 裁人”,他们的责任心如何,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信用度的提高。因此减少政府官员对待国 内外企业界、商务接待和处理具体事项的随意性、任意性和不稳定性,提高商业界对政府官 员承诺的信任度,保护工商企业的共同利益。其次是企业,应大力加强对员工进行信用观 念的培训和教育,在企业内部增强信用管理,形成一种讲信用、守信用、以信用求生存的良 好风气,优化企业的信用环境,与经销商、顾客、社会一道,打造出一条黄金信用链。

总之,政府要尽快制定关于信用管理的游戏规则,扩大信用需求,改善信用供给,完善信 用市场环境,加大信用的监管力度,发展信用社会组织,从而建立完整的社会信用体系链。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信用缺失”对我国管理的侵蚀及对策_市场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