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医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研究论文_杨丽梅

浅析中医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研究论文_杨丽梅

(北京国医堂中医研究院恒康中医门诊 100007)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中医治疗对于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接受心律失常治疗的患者72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患者。观察组患者运用中医疗法进行治疗,照组患者运用西药进行治疗,其余的治疗方法相同,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80.6%;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明显对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的副作用发生率为2.7%,对照组患者副作用发生率为13.9%;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疗法对于治疗心律失常具有很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中医治疗;西药治疗;心律失常;疗效分析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CM Treatment on arrhythmia. The research object is the method of 72 patients from December 2010 to December 2012 to accept the treatment of arrhythmia in our hospital,the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36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hinese medicine,and the patients in the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The rest of the treatment methods were the same,and the treatment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4.4%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treatment efficiency was 80.6%;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with clinical symptoms disappear time significantly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observation group with side effects occurred in 2.7%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side effect rate was 13.9%;two groups have obvious effect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Chinese medicine therapy has a good effect on the treatment of arrhythmia,and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arrhythmia;curative effect analysis

心律失常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脏科疾病,主要是由于心脏冲动节律失调、频率紊乱、传导速度异常、激动或起源异常等因素造成的心率异常。主要的发病人群为患有冠心病、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常在心肌梗塞或心力衰竭时伴发,在亚健康患者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患者中也可出现[1]。心律失常在各年龄段均可发生,一般表现为心电异常,心脏泵血功能紊乱,严重者甚至中断泵血。由于心律失常多为多因素综合致病,应用中医疗法进行调理较为合适。本文选取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接受心律失常治疗的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探讨中医治疗对于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接受心律失常治疗的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0例,女性32例,年龄最大的为70岁,年龄最小的为32岁,平均年龄为47.4岁,所有患者均确诊为心律失常,并排除了脏腑功能衰竭的情况,均有心悸、气短、头晕舌质淡紫或暗紫色等现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患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病情的等基本情况上没有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于观察组患者进行中西治疗,根据中医辨证原则,可以将心律失常的患者分为心气两虚型、阴虚火旺型、心阳瘀阻型、脾肾阳虚型四个类型,对各个类型的患者进行分别治疗。心气两虚型,运用麦冬10g,五味子8g,陈皮6g,熟地黄10g,甘草3g,获菩9g,当归6g;阴虚火旺型,运用滋阴补血、清火降燥的方剂,熟地6g,甘草3g,获菩6g,构祀3g,麦冬6g,薄荷3g;心阳瘀阻型,运用活血经、扶阳救逆的方剂,丹参巧10g,川芍10g,当归10g,炙甘草10g,桂枝15g,桔梗5g;脾肾阳虚型,运用丹参巧15g,熟附子6g,熟地9g,枸杞6g,杜仲3g,甘草3g,桂枝3g。每种药方均用水煎服,每日两次。

对照组运用西药进行治疗,每日口服肌苷、辅酶Q10、消心痛、肠溶阿斯匹林等药物,每日三次,基础疾病用药按常规方法以西药为主。

1.3观察指标

对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观察,具体的观察内容为:患者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观察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详细的记录,以供分析。

1.4统计学分析

对数据库的录入及统计分析均通过 SPSS16.O 软件实现。其组间构成比较用卡方检验,组间疗效比较用等级资料的秩和检验分析,两组均数比较用 t 检验,治疗前后比较用配对 t 进行相关检验,P<0.05,表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共36例患者,治疗有效的为34例,治疗的有效率为94.4%;对照组共36例患者,其治疗有效的为29例,治疗的有效率为80.6%。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为11.2±3.4,对照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为16.5±4.6。观察组患者中有1例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7%,对照组患者中有5例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3.9%。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心律失常是伴有眩晕、心悸、气短、四肢无力等症状的心脏异常跳动,可由多种因素引发,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心脑供血不足而死亡[2]。对心率失常的治疗是一种缓慢的过程,西药治疗虽然可以达到治疗的目的,但是很可能引起反复,所以在对心率失常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运用中药进行调理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3]。

根据卫生部制定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把心律失常分为心气两虚型、阴虚火旺型、心阳瘀阻型、脾肾阳虚型四个类型[4]。中药根据每种类型的不同临床症状进行了不同的治疗。心气两虚型患者运用的麦冬、五味、陈皮、熟地黄、甘草等药可以缓解患者长期失眠、盗汗等现象;阴虚火旺型患者运用的熟地、甘草、获菩、构祀等药可以改善患者焦虑不安、心肌气短等现象;心阳瘀阻型患者运用的丹参巧、川芍、等药可以缓解患者呼吸急促、气短等现象;脾肾阳虚型患者运用的丹参巧、熟附子、熟地等药可以改善患者身困体乏、食欲不佳等现象[5]。

在本次研究中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中药对于治疗心律失常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孔德立.中医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期刊.2013,02(20):198-199

[2]黄富献,邓建春.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心律失常48例临床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期刊.2011,07(05):278-279

[3]刘振葳.炙甘草汤辩证论治心律失常的理论探讨与临床分析[J].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05(01):75-76

[4]常延平.中医治疗心律失常研究进展纂要[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1,03(20):435-436

[5]宗文静.中药联合针灸治疗气阴两虚型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J].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04(20):245-246

论文作者:杨丽梅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2

标签:;  ;  ;  ;  ;  ;  ;  ;  

浅析中医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研究论文_杨丽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