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美托咪定两种给药方式对全麻苏醒质量的影响论文_陈爱香,周红梅,支平

南京中医药大学无锡附属医院无锡市中医医院 江苏无锡 214071

摘要: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两种给药方式对全麻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4例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右美托咪定持续静脉泵注给药,实验组则采用右美托咪定单次静脉注射给药,观察并记录患者术毕BIS值达85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PACU停留时间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术毕BIS值达85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PACU停留时间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患者麻醉中采用右美托咪定单次静脉注射给药麻醉苏醒期效果良好,明显缩短了患者麻醉恢复时间,且不良反应少。

关键词:右美托咪定;腹腔镜手术;麻醉复苏

腹腔镜手术属于妇科疾病广泛应用的治疗方式,术中气腹的建立可能会引起患者出现多种应激性反应,对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具有一定的影响,不利于手术顺利进行及术后恢复[1]。因此术前依据患者情况选取合适麻醉药物,以达到减轻机体应激反应,促进术后麻醉恢复的作用,此外同种药物给药方式的不同,麻醉效果也具有一定差异[2]。本次研究选取了2015年9月-2017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4例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一步分析了右美托咪定采用单次静脉注射和持续静脉泵注两种给药方式对全麻苏醒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9月-2017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4例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实验组患者的年龄介于18-59岁,平均(38.74±2.56)岁,体重41-75kg,平均(57.64±3.26)kg;对照组患者的年龄介于17-58岁,平均(37.94±2.62)岁,体重43-78kg,平均(58.94±3.43)kg,所有患者的手术时间均为1-2h,ASA分级均为Ⅰ-Ⅱ级,所有患者均符合腹腔镜手术治疗指征,且无相关禁忌症,将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均无术前用药,患者入手术室后,常规建立外周静脉通道,为患者连接监护仪,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呼末二氧化碳等生命体征,连接BIS监测麻醉深度,补充10-15ml/kg的乳酸林格液,静脉注射0.02mg/kg剂量的咪达唑仑,并以2-2.5mg/kg剂量丙泊酚、4μg/kg剂量芬太尼以及0.15mg/kg剂量顺阿曲库铵对患者实施麻醉诱导。其中实验组患者于麻醉诱导前采用单次静脉注射给药方式静脉注射0.6μg/kg剂量的右美托咪定,并于15min内缓慢完成注射。对照组患者则于麻醉诱导前15min,以0.3μg/(kg.h)速度持续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并于术毕前20min,停止泵入。术中采用七氟烷吸入维持,使BIS值保持在50±5,间断静注0.05mg/kg顺阿曲库铵维持肌松,以维持最佳麻醉效果。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术毕BIS值达85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PACU停留时间。

(2)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本组研究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术毕BIS值达85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PACU停留时间比较

实验组患者术毕BIS值达85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PACU停留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妇科疾病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优势包括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患者的痛苦大大降低,同时更符合女性对美观的要求[3-4]。虽然妇科腹腔镜手术对机体创伤小,但腹腔镜气腹压力形成的刺激,还是可导致机体出现强烈的应激反应,临床上大多表现为患者血压上升,反射性的导致心率减慢。因此,合理的选择麻醉用药以及用药方式十分重要。右美托咪定属于高选择性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选择性较高,分布与消除半衰期分别为6min、2h,在体内分布容积较大,与蛋白结合率高。本次研究中,患者手术时间均在2h以内,而右美托咪定的血药浓度变化为一个半衰期内,因此,采用单次注射,可以使患者血药浓度快速达到峰值,之后缓慢降低,而采用持续泵注其血药浓度为缓慢上升,在2h内也达不到稳定状态。此外右美托咪定还具有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降低血压、减慢心率,减轻术中应激反应,减少术后躁动发生的作用。右美托咪定常用的给药方式包括单次静脉注射和持续静脉泵注两种,本次研究中采用右美托咪定单次静脉注射的实验组患者,麻醉复苏期间BIS值达85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PACU停留时间均明显缩短,心动过缓、恶心呕吐、寒颤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说明单次静脉注射给药方式更利于患者麻醉恢复,用药安全性更高。

综上所述,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手术患者全麻中应用右美托咪定,采用单次静脉注射方式给药效果良好,患者复苏质量更高,舒适度更佳,有利于患者手术治疗和术后转归,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加以使用。

参考文献:

[1]静广建,王耀岐,王颖等.右美托咪定两种给药方式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13,53(47):40-42.

[2]邵娴,张瑾,邢玉英等.右美托咪定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4,30(1):49-51.

[3]郭文龙,宋畅.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妇科腹腔镜手术围术期炎症因子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5,31(4):343-345.

[4]张焕焕,李阳,滕秀飞等.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6,45(4):333-336.

论文作者:陈爱香,周红梅,支平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7

标签:;  ;  ;  ;  ;  ;  ;  ;  

右美托咪定两种给药方式对全麻苏醒质量的影响论文_陈爱香,周红梅,支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