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工程变更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及控制策略论文_祝志成

探析工程变更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及控制策略论文_祝志成

湛江市建设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建筑市场的快速发展,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日益增多,特别是对财政投资项目对造价控制有着严格要求,如何严格控制在建工程项目不超预算,本文对引起工程变更的原因进行查找,分析变更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并提出施工阶段和设计阶段的变更控制策略,促使项目优化造价控制。

关键词:工程变更,影响控制,控制策略

前言

建设工程项目一般都会有比较长的建设周期,在建设周期中对工程变更的影响来自于自然条件、地质条件、不可抗力、不可预见因素导致的变更,此外还包括建设单位、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各参与方的主观原因可能引起的变更,工程变更的发生进而引起工程造价增加、施工进度延后、施工质量问题。

1.工程变更的原因

1.1客观因素

从自然条件上,未能预见的自然条件和地质条件等方面原因引起的变更,还有不可抗力,不可预见性的事件。如:地下未勘察到的不明线管,受国家政策、政治、法律法规及社会环境,市政配套设施及相关配合环境对项目建设产生的影响;在经济方面,市场的价格波动对人工费、材料费的影响;在项目投资建设过程中项目资金不能及时到位引起项目垫资。

1.2建设单位因素

一是建设单位在项目实际实施过程中,擅自提高建设项目的建设标准,从而出现变更工程项目、增加施工材料价格、引起施工进度变化等问题。这样做的后果使工程造价远远超过投资限额;

二是建设工程项目前期可行性研究依据、深度不充分,对项目的功能需求调研不到位,为满足要求边修改设计边施工。

三是招标阶段对技术招标文件中的技术标准、施工技术要求不完善,施工范围和界面不清,工程量清单特征描述和图纸不对应,导致后面的投标清单出现缺项漏项。

1.3勘察设计因素

依照设计单位的图纸在施工的过程中,各专业之间的图纸出现交叉、配合,设计说明不详尽,详细的构造做法描述不明确,比如没有具体详细的尺寸,构造做法,来满足施工要求,以及某些部位对图纸的遗漏引起矛盾。

1.4施工单位因素

施工单位未优化建筑的功能性、使用性、安全性合理方案,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工艺机械条件、环境因素影响到其他工序或其他分部分项工程的进行,从而导致费用和工程量的增加。

2.工程变更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2.1投资控制造成影响

从项目开始以招投标文件以及项目合同为投资预算,投标收益以及投资风险决策,特别对工程质量性质或类型的改变,以及招标合同中没有的项目范围,增加而引起的变更,增大工程结算的难度。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一旦处理不好常会发生纠纷,损害业主和承包人的利益,对项目的投资控制很容易失控,因此产生的实际造价等于合同价与索赔额的总和。

2.2进度、质量的影响

过于频繁的工程变更,更容易引起停工、返工现象,施工阶段由于频繁的变更在人员、材料、机械设备上应重新安排,工序调整会打乱进度计划,最后频繁的变更增加组织协调工作量,降低工作效率,造成施工现场停工或半停工状态,使施工周期延后增加造价。

项目前期各方不重视施工图纸的会审和招投标清单复核不仔细,导致施工阶段工程变更的增多产生二次拆除,搬运,停工待料,二次返工,修复对后期的工序、工艺控制带来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工程结算的影响

在结算阶段,导致工程费用的索赔和反索赔。如果是施工单位的自身原因导致的错误,产生的费用由施工方自己承担;由于设计原因引起的变更费用,建设方应向设计单位进行索赔;由建设方的原因改变原有设计意向、建筑部分用途、规模,从而延误施工工期,停工、窝工施工方可以向建设方进行索赔。随着较长周期索赔和反索赔,设计变更和签证不光是工程量的变化,材料价格也会变化,包括变更依据的不完整,文字描述的模糊,双方的分歧不断,对工程结算带来难度。

3.减少工程变更的控制策略

3.1重视前期论证工作

3.1.1加强图纸会审。结合审图机构已经审核的施工图纸、施工组织设计标准,招投标清单,以及施工现场情况,由监理组织各方对施工图进行会审,并认真核对施工图纸和工程量清单,减少设计失误和工程量清单的缺项、漏项,尽量减少工程变更对造价的影响。

3.1.2加强设计人员和概预算编制人员与现场施工管理人员的互动交流。特别是建设项目前期,设计单位和概预算编制单位可派驻熟悉本项目设计方案和概预算编制情况的工作人员常驻施工现场,以便实际施工现场情况与设计文件、项目清单相结合,遇到问提时方便沟通。

3.1.3重视前期资料收集的工作,为项目的建设提供必要依据。在施工阶段严禁通过工程变更扩大规模、增加成本,实现对工程造价的合理控制,在前期建设单位在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和项目建议书之前,应对项目建设的使用价值进行资料收集和充分调研,完善项目的建议书和可研报告,尽量做到建设理由充分、必要,减少施工过程的变更,更加有利于造价控制。

3.1.4施工图设计严格按照初步设计批准的确定的原则、范围、项目、内容和投资额进行。施工图阶段限额设计的重点是对初步设计工程概算量的控制,作为施工图设计的最高限额,初步设计受其它条件影响的因素很多,如地质报告、设备、材料的供应等,会造成施工图设计阶段乃至在建设施工过程中的局部修改、变更,引起已经确认的概算价值的变化,这种正常的变化在一定范围内允许,但须经认真核算与调整,并在能够保证使用功能前提下,将重点放在工程量控制和技术设计上,使投资限额不被突破。做好限额设计的同时,建设单位对设计人员进行奖惩考核制度,并将此制度列为设计合同条款,对于节约投资优化功能设计的给予奖励,对于施工阶段设计变更造成投资价款增加的扣除一定比例设计费,尽可能将设计变更控制在设计阶段。

3.1.5施工单位开工前做好盈亏评估分析。在施工阶段,材料费约占工程总造价的50%-70%,人工费占到30%-50%,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应根据自身的施工能力、设计文件、招投标清单和当地市场的材料、工人价格进行调查,充分做好盈亏评估分析,避免开工后因地方材料价格较高,达不到预期的盈利目标想方设法通过工程变更,改变设计方案,更改材料型号、品种,进行工程变更。

3.2施工阶段严格规范变更程序

严格遵循变更审查流程,做到及时、准确、实事求是的管控手段。一是一般情况下由建设和监理单位对变更的必要性进行审核,如遇到重大技术工艺,施工范围,设计图纸不满足现场施工要求的,需要优化设计,涉及变更范围较大等,监理或建设单位应召集各方代表和相关技术人员,召开专题会议进行论证分析,指导变更方案的可行性。工程监理单位负责变更量的核实和监督并办理签发手续。二是严格区分变更的类型与责任。由于施工不当或施工错误造成的变更,建设方不能予以办理,由此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损失,建设方应进行反索赔。由建设方或设计单位造成的变更,建设方应按合同规定予以办理,但由于设计变更造成的损失应向设计单位索赔。三是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必须“随做随签、经济合理、一事一变、一事一单、工完签完”有的单位甚至分项已经验收设计变更、签证手续仍未办理完成,由于依据资料的缺失和设计变更、签证资料的办理不及时,会给结算带来难度,所以完善变更手续再施工,应保留拍照以及录像资料作为证据材料,严禁先变更后申报。

4.结语

工程变更是建设工程中的常见现象,对工程变更频率的控制,以及避免在结算时,因工程变更出现的纠纷,反映管理者的造价控制水平。要控制好工程变更减少对造价的影响,必须建立完善的,科学的管理体制,项目各方形成一种互相约束、监督机制;提供充足、可靠地前期建设依据,防止人为提高建设标准,超额设计;提高勘察设计单位编制施工设计文件的质量,才能尽可能减少变更,有效控制工程造价,达到提高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田威.FIDIC合同条件应用实务(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109-116

[2]李维芳.工程变更确认与控制[J].建筑经济,2007(3)

[3]董春山.工程变更管理的研究[D].南京:同济大学,1 999

论文作者:祝志成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2

标签:;  ;  ;  ;  ;  ;  ;  ;  

探析工程变更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及控制策略论文_祝志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