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畜禽法制管理中的突出问题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陶君颖[1](2020)在《基于UTAUT模型的畜禽废弃物处理与补偿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畜禽养殖业是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最大污染源,伴随着畜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畜禽粪污问题越发严峻。2017年我国畜禽粪污产生量约为38.18亿吨,相比2010年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的数据32.52亿吨,上升了5.66亿吨,其中畜禽养殖的化学需氧量排放量约为1080.10万吨,总氮和总磷排放量分别为85.36万吨和13.37万吨,畜禽污染物的大量排放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给环境治理带来了巨大压力,也影响着农民生产生活质量的提升和畜禽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与产业转型。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处理与利用是畜禽粪污治理的根本途径,近年来,虽然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畜禽污染控制与粪便资源化利用的政策条例,但直至2017年,畜禽养殖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仅为60%,总体仍然偏低,现有政策效用的发挥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实际的政策效果距目标也存在较大的差距。养殖户是畜禽废弃物最直接的处置者,也是畜禽养殖产业中最基本、最庞大的微观主体,从源头上改善养殖户的生产行为,引导其进行畜禽废弃物的资源化处理与利用是改善畜禽粪污问题,引导畜禽养殖循环发展的有力途径。但由于畜禽废弃物处理的公共物品属性与非排他性,养殖户缺乏废弃物资源化处理与保护环境的内在动力。不少学者研究指出,只有在充分利用政府生态补偿政策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调动养殖户资源化处理畜禽废弃物的积极性,提升畜禽废弃物处理的正外部性,实现畜禽养殖的绿色转型。因此,本文以畜禽废弃物处理的“环境影响研究—潜在价值评估—行为意愿分析—补偿意愿估计—补偿标准讨论—补偿机制构建”为逻辑主线,系统分析畜禽养殖户的废弃物处理方式与行为意愿,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生态补偿标准的估计与补偿机制的设计,以期为政府的畜禽粪污治理给予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本研究的主体主要由五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主要以国家的统计资料数据为基础介绍畜禽养殖的发展概况以及畜禽废弃物的排放现状与环境影响,同时对其资源化处理的潜在价值进行测算与估量;第二部分主要基于实地调研数据揭示畜禽养殖户的废弃物处理现状,分析其行为特点,并借助UTAUT模型与无序多分类Logit回归分析养殖户畜禽废弃物处理方式的主要影响因素;第三部分对养殖户三种不同程度的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处理意愿进行了现状描述与原因分析,并以UTAUT模型为基础,基于二元Logit回归进一步识别影响养殖户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处理主观意愿与资金投入意愿的主要因素;第四部分主要依靠条件价值评估法与Heckman两阶段选择模型对养殖户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处理的补偿意愿进行讨论与估计,同时以UTAUT模型为研究框架分析影响养殖户资源化处理补偿意愿和意愿补偿水平的主要因素;第五部分则是在前文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对影响养殖户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处理意愿、处理方式、补偿意愿及其水平的相关因素的综合分析考量,结合养殖户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处理补偿意愿的偏好描述与补偿标准估计结果,参考以往学者的研究结论与我国实际情况,从基本思路与原则、基本框架、配套措施与保障等方面进行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处理生态补偿机制的优化设计。通过本文研究,主要得出了以下结论:我国畜禽废弃物排放的环境污染严重,但其资源化利用的价值潜力巨大,畜禽粪尿肥料化与能源化利用的价值空间与发展前景均十分可观;现阶段养殖户畜禽废弃物的资源化处理水平很低,资源化利用的相关知识与技术在推广和应用上也缺乏力度,畜禽废弃物的处理总体上还处于低效利用阶段;养殖户大多具备资源化处理畜禽废弃物的意愿,但主要考虑到处理成本与家庭的经济压力难以将意愿转变为实际行动,而政府提供相应的生态补偿可以有效弥补养殖户的费用开销,激励畜禽废弃物的资源化处置;养殖户补偿意愿和意愿补偿水平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处理的绩效期望、努力期望、社会影响、便利条件与自身基本特征和养殖特征的影响,在消除样本选择性偏误后,养殖户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处理的补偿意愿期望值为98.02元/月·户;构建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处理生态补偿机制需融合经济、行政、法律、技术、文化等多方面的努力,坚持公平性、普惠性、多样性、及时性、差异化、透明化、市场调节与政府引导相结合等基本原则,明确补偿主客体、确定补偿对象及范围、丰富补偿方式与形式、扩充资金来源、细化补偿标准与定价方式,进一步完善补偿相关条例,同时通过完善相关政策与法律法规、设立和优化相关组织机构与管理体制、加大教育宣传与社会监督、进行技术研究与示范工程建设等工作,进一步落实配套辅助措施,加强多方位保障。
杨玉洁[2](2020)在《中国陆海跨界污染统筹治理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社会经济活动广度、强度空前加剧,以致近海环境持续承受巨大压力。中国近海海域主要污染物80%以上来自于陆源排放,由于陆源污染物排海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海洋环境依然遭受显着影响。陆源污染排放过程既跨越自然边界又跨越行政边界,所涉及的治理主体复杂多样,陆海统筹视角下跨界污染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主要从陆域研究环境公平的社会经济影响因素,从海洋研究海洋功能区划的约束机制,进而统筹陆海,研究沿海地方政府入海流域管理机制以及中央政府跨界治理激励机制,期望通过相关制度安排,规范陆域社会经济活动,有效调控沿海地方政府行为,对陆海跨界污染形成制度约束与治理激励。本研究旨在丰富陆海统筹等相关理论,为协调沿海地区经济与环境关系提供思路和依据,为合理制定环境经济政策,实现陆海整体环境优化提供参考。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从环境公平角度切入,以辽宁省为研究区,选取畜禽业作为典型陆域经济活动,以化学需氧量COD为污染物指标,测度2000-2016年辽宁省畜禽业环境不公平状况并构建面板阈值模型研究环境公平的社会经济影响因素,识别陆域活动关键控制点。研究表明,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畜禽业环境公平的重要因素。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区间内,农业产业结构对辽宁省地级市畜禽业环境公平具有差异化影响,对畜禽业环境空间分布公平具有单一阈值效应,对畜禽业环境经济效率公平具有双阈值效应。农业产业结构的数量型升级并不能有效缓解辽宁省内中等经济发展水平和较高经济发展水平区间的畜禽业环境不公平。加强对科学技术的公共财政支持有助于提升畜禽业环境公平程度。(2)从政策角度出发,在对海洋陆源污染治理政策系统梳理的基础上,研究海洋功能区划实现陆域社会经济活动约束的基本途径,并探讨未来即将实施的4.0版海洋功能区划所需承载的生态环保任务。研究表明:海洋功能区划是实现陆海环境统筹约束的有效途径,其约束力来自于自身生态环境要求和所体现的生态环境政策意志。未来即将实施的4.0版海洋功能区所需承载的生态环保任务包括:继续开展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功能区划研究,纳入更多量化生态环境指标以加强量化控制,进一步与海洋生态环保制度、机制、管理相协调,为海洋生态政绩考核提供有力支撑与科学依据。(3)建立了入海流域跨界水污染治理博弈模型,分析了海洋环境管理权不同归属情景下沿海地方政府污染治理行为与策略选择,通过引入陆海结合的生态补偿机制,研究如何构建陆海跨界水污染管理机制。结果表明,引入沿海省级政府对海域环境的管理是实现跨界污染有效治理的关键。在沿海省级政府管理下,通过建立陆海结合的生态补偿机制,采用分段生态补偿系数,能够实现入海流域的源头污染减排,但对入海末端污染减排存在不确定性影响,在海陆生态补偿系数比值满足临界条件情况下能实现末端污染减排。生态补偿机制对产污削减量存在分配效应,海洋与陆域生态补偿系数比值会影响地区产污削减量在上游内陆和中游近岸之间的具体分配。沿海省级政府在构建陆海结合的生态补偿机制时,既要关注海洋、陆域生态补偿系数绝对量,又要考虑二者的相对量。(4)建立中央—沿海地方政府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研究了中央政府如何通过激励契约促使沿海地方政府在单任务层面重视海洋污染治理,在多任务层面兼顾经济发展与陆海污染治理。研究结果表明,在单任务层面,中央政府设计激励机制时要将沿海地方政府风险态度纳入考量,考察其激励强度对努力水平影响的敏感程度,并提高海洋污染治理努力的可观测程度。在多任务层面,中央政府要促使沿海地方政府兼顾经济发展与陆海污染治理,多任务间的关联关系是设计有效激励机制的前提。中央政府需要考虑通过政绩考核等配套政策引导沿海地方政府,将经济发展、陆域污染治理两项任务与海洋污染治理任务的努力成本关系由“互相替代”调整为“互补”,从“临界型激励”转换为“增强型激励”,促进沿海地方政府兼顾经济发展与陆海污染治理。
韩帅[3](2019)在《四川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文中提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是政府针对农业领域行使的一系列法律行为,由政府成立专门的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机构,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代表政府行使法定的检查权、处罚权。深化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是全面依法治国、加快推动法治政府建设的内在要求,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完善乡村治理体系的迫切需要,是加快农业农村部门职能转变、全面提升农业执法监管水平的重要措施。近年来,通过全面推进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就,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多年来困扰农业系统执法的体制不顺、职责不明、保障不力等问题,有效维护了农民合法权益。但当前农业综合执法机构人员身份混乱、执法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执法保障能力欠缺、执法行为不规范等问题依然亟待解决。本文立足实际、着眼于问题解决,选择以四川省农业综合行政执法现状为研究支撑,通过分析有关理论、回顾当下存在问题,探索问题原因,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提出完善路径和方法,力争为今后切实提高我省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效能提供参考。文章第一部分为绪论。通过分析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体系的研究背景,梳理相关方面的研究文献,简单阐述研究目的。第二部分是阐述概念和理论。首先对行政执法、农业综合行政执法等概念进行详细界定,以了解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的内涵和外延;然后阐述政府规制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和行政效能理论等理论,作为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是现状分析。本章首先对四川省农业综合行政执法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简单回顾,介绍了其建设及运行现状,通过进行进一步的描述性分析和因子分析,指出四川省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取得的成效。第四部分是问题及原因分析。这一章在第三章结论的基础上,深入进行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问题分析,指出了目前四川省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工作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剖析了以上问题产生的原因。第五部分是提出对策建议。本章主要根据第四章的研究结论,在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工作问题及问题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张哲飞[4](2018)在《科技风险规制过程中的行政法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世纪以来,不断涌现的科技发明与急速发展的新兴科技产业给国家经济事业带来蓬勃动力,但与此同时,科技背后蕴含的风险及造成的科技风险事件也随之进入国家、社会与公众视野。在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背景下,如何在规范行政权力合法运行的同时有效应对科技风险,回应公民对健康、环境与安全权利的诉求成为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重要课题。从行政法视域研究科技风险规制过程问题旨在回应科技风险给国家、社会与公民带来的诸多问题之现状,实现行政机关科技风险规制活动的“有法可依”,为行政机关规制科技风险提供法治化路径并助益其科学、合法、民主、高效地应对科技风险,也希冀扩展行政法的学科理论分支与实践研究领域。明确科技风险规制过程的概念前提、理论基础与主要内容是研究科技风险规制过程中的行政法问题研究的前提。科技风险与科技风险规制过程具有独特的内涵、特征,并经历了较长时期的概念与体系演进,国家任务理论、合作规制理论与风险行政法理论为科技风险的国家干预与行政机关规制提供了宪法依据与行政法原理。运用行政基础理论与行政过程方法论可以将科技风险规制过程类型化为科技风险议题设置、科技风险标准制定、科技风险评估、科技风险沟通与科技风险管理五大过程,并抽象出正当性、效率性、科学性、民主性与实效性五大问题。此外,科技风险规制中的行政法问题研究还需妥善处理的作为部门法的行政法与作为领域法的科技法、公权力规范行使与行政效率及目标间、社会主体权利与国家与公共利益间等关系问题。议题设置是科技风险规制过程的起始环节。依据风险议题设置实践与主推主体的不同,可以将科技风险议题设置类型化为行政主体主导、民意聚推、专家论证与媒体呼吁四种。从权责与权义两个视角剖析可以发现我国行政主体主导型科技风险议题设置制度存在诸多正当性问题,风险认知因素、政治因素与法制因素是科技风险议题设置制度正当性问题的内在根源,其中政治因素中社会观念是影响行政机关科学、公正地设置风险议题的深层次因素。我国科技风险议题设置制度的行政法重塑可以在考察美国与欧盟科技风险议题设置法制及其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从片面追求经济发展转变到兼顾公民权利保障,从现实主义的科技风险观转变到综合主义科技风险观,并重塑科技风险议题设置法制的依法行政、透明性、协商性与科学性原则,建构科技风险议题设置法制的主体性制度与动态的科技风险议题设置制度。标准制定是科技风险规制过程的基础环节。科技风险标准制度应被归为“技术法治”范畴,我国科技风险标准制度存在的残缺不全、整体滞后与效率不足等问题大大影响了科技风险标准制度的效率性,科学的不确定性、科学理性与社会理性的冲突以及科技风险与传统风险规制逻辑间的失配是科技风险标准制度缺陷的内外部原因。科技风险标准制度的行政法重构应从原理层面确立科技风险标准制定的效率性、公正性与科学性原则,从理念层面实现可接受标准的革新、标准层级的全球化与标准性质的公共化,从制度层面重构我国科技风险标准的主体性制度与关联性制度,包括发挥科技风险规制协商委员会下属科技风险标准制定小组之功用、改革标准层级制度、健全标准制定具体机制等。评估是科技风险规制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总结我国现行科技风险评估制度的法律规范体系及其制度运行中的成绩与不足可以发现,科技风险评估体系不健全与专家委员会中立性不足等因素严重影响了科技风险评估制度的科学性。科技风险评估制度的科学性困境在于科学难以为风险评估提供确定性结论与科技风险的“社会建构”。科技风险评估制度的行政法优化应当遵循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并确立科技风险评估的独立性、科学性、安全性与公开性原则。具体内容的优化包括行政机关、专家委员会等组织机构之优化、独立性与契合性程序制度之优化以及风险识别、信息收集、监测和管理、评估指标体系、评估纠错与评估责任等运行机制之优化等。沟通是科技风险规制过程中的必要环节。科技风险沟通有助于实现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选择权,消弭各方利害关系人之间因对风险认识差异导致的不信任,促进科技风险规制过程的民主性等功能。但是,处于萌芽阶段的科技风险沟通制度存在规定缺乏可操作性、部分领域规范空白、结构失之偏颇与权义配置失衡等问题。从实质法治考量,科技风险沟通制度的行政法定位应当在适用行政法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引入科技风险沟通的明确性、有效性、民主性与安全性原则,在具体制度再定位中应明确行政主体、社会主体、私人企业与公民等主体的法律地位及其在科技风险沟通中的权利与义务,建构科技风险沟通制度的信息共享、定期交流与多元互信机制。管理是科技风险规制过程中的最终环节。我国现行科技风险管理制度存在重科技经济创新与发展、轻科技风险管理的理念偏差,行政机关、社会主体、私人企业与公民等主体间的权义分配不均的规范困境以及部门行政与综合管理矛盾、民意诉求与制度实践脱轨与交互式失配下的法治难题等实践困境。科技风险管理制度应当从注重安全价值、确立稳健预防型管理理念与明确差异化行政目标、部门职责与措施实效等方面实现理据再造,从建构科技风险管理中的权利保障、多元主体参与、预防性与必要的强制性原则等方面实现原则再造。具体制度再造中应当建构起科技风险管理主体专责化与协商主体责任化的科技风险管理主体性制度,开放决策与柔性管理的科技风险管理程序性制度并完善科技风险管理的协调联动、责任承担、规制补偿、动态登记、风险标识、多元主体参与协商、措施反馈与资源准备机制。
冯之欣[5](2017)在《基层治理中街道办事处的角色困境与行动逻辑研究 ——以肇庆市南岸街道办事处为例》文中指出我国城乡统筹战略的实施,推动了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对国家治理与地方治理的现代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我国的城市社区以及城乡结合型社区里,由区政府、街道办事处、社区(包括村/居委会和社区居民)组成的“区街社”三级基层治理模式对基层社会进行治理。街道办事处处于基层政府与基层社会之间,对上承接着区政府,帮助区政府完成行政管理任务;对下指导着各个社区,面向村/居委会以及所有的社区居民,促进社区自治。可见,街道办事处的作用不容忽视。在“区街社”三级主体中存在着双重“委托-代理”关系,街道办位于区政府和社区之间,不仅是区政府行政事务的代理人,同时也是社区自治的委托人。街道办属性的两重性——行政性与社会性,相互矛盾,再加上目前的行政体制与社会体制,导致了街道办事处陷入了角色困境之中,严重倾向行政性,使得国家管理控制与基层社会自治还没能达到平等对话与无缝对接的水平。本文在我国街道办事处的变迁历史和我国基层治理现实的基础上,选取了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及其下辖的南岸街道办事处与街道办下辖的各社区的互动为案例,详细分析街道办事处在“区街社”三级互动中的博弈过程和行动逻辑,建构了“区→街→社”任务下达时的博弈模型A和“社→街→区”民意上传时的博弈模型B,并以南岸街道办事处为具体研究对象,使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构建了评价体系,测评了该街道办在现实中的协同治理效用,进而揭示出现实中街道办事处的角色困境,从制度、权责、资源以及能力四个角度分析街道办事处出现角色困境的原因,并根据街道办的实际运行情况以及街道办事处应有的组织性质与存在价值,提出:街道办事处应承担起“谈判桌”+“对接台”的正确角色,担任起国家管理控制与基层社会自治之间的扭合平台,并为了进一步强化街道办事处在基层空间所发挥的政社协同治理效用,改善街道办的工作效能,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和对策。
廖祺[6](2017)在《动物疫病防控策略经济学评估研究》文中指出当前,动物疫病的病种越来越多,流行范围和规模越来越大,严重威胁着畜牧业安全、畜产品质量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和生态安全。作为社会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直接关乎着畜牧业发展、农民增收,对公民的身体健康、公共卫生安全和社会稳定有着重要的影响。如何做好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实现防控计划目标是各国政府高度重视的时代课题。为了实现不同疫病防控计划目标,减少动物传染病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而采取的技术投入、制度安排等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方案或措施被称为动物疫病防控策略。每种防控策略包括多种具体的防控措施,即动物疾病防控策略是宏观、笼统的措施束,是一系列具体防控措施的统称。动物疫病防控策略的经济学评估是指在既定的防控计划目标要求下,根据动物疫病实际所处于的疫情阶段,对当期策略与方案策略进行评估,以科学地判断方案策略是否可行及其经济性,为当前防控策略是否延续、调整或终结提供良好的实证基础和理论指导,也为防控计划的逐步实现提供理论支撑。进行动物疫病防控策略经济学评估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主要有:1.随着动物疫病防控的形势、任务和理念发生变化,动物疫病的控制和消灭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兽医事业的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科学制定并且有效地实施动物疫病防控计划是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以及FAO、OIE等国际组织控制、扑灭重大动物疫病的重要方式。同时,由于动物疫病防控计划具有阶段性,新疫病也在不断涌现,为了实现不同防控计划目标,需要对各种方案性防控策略进行及时的评估、修订和调整。实施新的策略需要有科学的理论作为指导,因而,开展我国动物疫病防控策略经济学评估的议题具有一定的时代紧迫性。2.一些发达国家在动物疫病经济学评估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和实践方面已有一定的成果,但从经济学的角度对防控策略进行评估的研究并还比较少。而且由于国情不同,在借鉴国外动物疫病经济学评估理论与方法的同时,还需要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当前,采用风险分析方法进行动物卫生评估和动物产品安全性评价是一种国际惯例,国内现有有关动物疫病风险分析与防控策略的研究具有一定局限性,动物疫病风险损失经济学评估理论与方法的科学性、权威性、可操作性仍旧有待提高。本文在国内外动物疫病防控规则和各国动物疫病防控实践指导的基础上,对已有动物疫病防控经济学评估的理论基础进行分析归纳,以动物疫病防控成本评估、暴发损失评估、与风险损失评估作为动物疫病防控策略经济学评估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动力学模型、成本收益分析法为主要方法,从理论上构建动物疫病防控策略经济学评估方法和内容体系,具有一定理论意义。3.随着我国动物疫病防控资金的投入不断加大,如何有效整合各类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对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进行动物疫病防控策略经济学评估研究,有助于合理配置防控资源、寻求和确定防控策略的优先顺序,实现最佳配置。本文构建了一套系统的动物疫病防控策略经济学评估理论与评估方法体系并且进行了实证分析,为制定畜牧业发展规划和措施,以及制定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计划提供决策参考,因而,具有一定实践和理论指导意义。本文从经济学的视角,以优化动物疫病防控策略为研究目标,以正在实施的动物疫病防控策略与方案策略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实验数据、统计数据,采用实证检验等研究方法,以评估防控策略在一定暴发风险概率下的经济效果为切入点,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具体而言,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1.对动物卫生经济学、政府管理理论、疫病风险分析理论以及传染病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总结,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包括对动物疫病的影响以及防控策略分析、动物疫病风险评估、风险损失评估等研究的现状与不足进行了归纳分析,从而为构建动物疫病防控策略经济学评估的创新方法与主要内容提供了理论基础。2.对国内外动物疫病防控策略实践进行归纳,并总结了国内外动物疫病主要防控计划与策略种类;分析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的国际规则与发展趋势;厘清了防控计划与防控策略之间的阶段性相关关系;对我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策略实施的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定性分析。3.依据防控策略评估在防控策略制定步骤中需要承担的功能目标,提出了扩展的成本收益分析法(EBCR分析法)。用动力学模型对防控策略的风险大小进行预测,并将风险损失纳入到传统的成本收益分析计算中,最终对防控策略进行了成本效益分析,从而实现了从分析防控问题到评估方案策略的过程,构建了动物疫病防控策略经济学评估的方法与内容体系。4.以亚洲Ⅰ型口蹄疫为例,对继续强制免疫和退出强制免疫的综合防控策略进行防控策略经济学实证分析。按照构建的EBCR评估方法和评估内容,对亚洲Ⅰ型口蹄疫的不同防控策略基础成本、不同防控策略的成本效益、不同防控策略的风险损失分别进行了实证评估分析。该方法主要是以传染病学、病理学、免疫学、公共卫生学及相关自然科学的学科知识为基础,评估了不同策略的防控基础成本,对疫病暴发损失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经济学评估;然后,利用动力学模型,对不同策略的风险损失进行预测评估;接着,将某种防控策略实施而增加的风险损失值定义为该防控策略的成本增量,将某种防控策略实施而导致减少的风险损失值定义为该策略的收益增量;最后,评估在未来不同年份采取退出免疫策略的成本效益率,即得出全国边境与内陆地区2017-2022年采取退出免疫策略的EBCR值,据此提出亚洲Ⅰ型口蹄疫的当前强制免疫策略可适时转换的决策建议。5.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按照目前的防控措施,即继续强制免疫,全国自2017年起,未来5年每年亚洲Ⅰ型口蹄疫引起的风险大小可以忽略不计。不论边境地区或内陆地区,在2017-2019年三年内退出免疫策略的EBCR>1,退出免疫具有可行性,且越早采取退出免疫措施,该策略的EBCR值越高。建议中国尽早退出对亚洲Ⅰ型的强制免疫策略,并采取以加强监测与扑杀结合为主的综合净化措施。本文的创新主要有以下三点:1.完善并扩展了动物疫病风险损失经济学评估理论与方法,提出了扩展的成本收益率分析法EBCR分析法。该创新方法将风险评估纳入到防控策略的成本收益分析中,提高决策结论科学性。并且,该方法从经济学的角度尝试构建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动物疫病经济学评估理论与方法体系。对动物疫病防控成本评估、暴发损失评估、风险损失评估三大内容进行了系统研究,特别是对动物疫病防控策略和动物疫病暴发风险进行了评估研究;2.本研究通过交叉学科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动物疫病的研究内容。现有关于动物疫病的理论研究文献中,社会科学的研究重点是探讨动物疫病暴发对全球或者区域宏观经济的影响、传播风险性、防控机制的建立以及对补偿标准等,动物疫病防控策略经济学评估的研究成果还不多。本文结合自然科学领域的知识,包括疫病发病原因、传播途径、病原特征以及流行特点,对动物疫病发生的风险大小和可能造成的经济社会损失后果进行估计,从而制定适当的防控策略,是一种交叉学科研究创新。3.对我国亚洲Ⅰ型口蹄疫防控策略进行实证分析,为优化该种疫病的防控策略提供了有力的经济理论依据,证明了 EBCR分析法具有风险预测与策略优选功能,并提出该分析方法不仅能为动物疫病防控策略的评估与选择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和实践范例,对其他风险策略的经济学评估也具有一定的参考性。
夏国华[7](2017)在《内蒙古赤峰市现代农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家的现代化离不开农业的现代化。现代农业是中国农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发展现代农业是解决我国当前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有效途径和必然选择。赤峰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是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京津、辽沈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但是,近年来赤峰农业生产环境恶劣,水土流失严重,水资源短缺,严重制约了农业发展,农业生产效率很低。赤峰市农业基础比较薄弱,属经济欠发达地区。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建立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发展现代农业生产是解决赤峰市资源环境约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有效途径和必然的解决手段。本研究以比较优势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技术进步理论、产业结构理论、经济增长理论等理论为指导,主要研究了以下内容:一是总结国外现代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二是系统介绍赤峰市农业发展现状。三是全面评估赤峰市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四是分析赤峰市农牧产品比较优势,并进行优势农业产业的区域布局。五是分析赤峰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六是探讨赤峰市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实现策略和政策保障。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赤峰市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低产耕地面积大,高质量耕地少;农科创新能力不强,农技服务不到位;水资源短缺严重;农业资源利用率低;农民文化素质较低;没有建立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赤峰市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主要有:农牧业基础设施薄弱,抗旱抗灾能力弱;农牧业面源污染渐趋严重;资源条件约束日趋紧张,农牧业生产条件受到限制;农牧业比较效益低下;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形势不容乐观。(2)赤峰市还处于现代农业的初步发展阶段,农业发展总体水平较低。表现在:现代农业投入水平、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均很低,处于现代农业起步阶段;现代农业产出水平较高,处于现代农业的基本实现阶段;农村社会发展水平还较低,处于现代农业初步发展阶段。(3)与全国、内蒙古自治区水平相比,赤峰市均具有农产品效率比较优势的作物有6种:谷子、玉米、荞麦、马铃薯、烟叶、蔬菜,均具有种植规模比较优势的农作物有7种:谷子、甜菜、莜麦、高粱、绿豆、荞麦、玉米,均具有综合比较优势的农作物有7种:谷子、莜麦、高粱、甜菜、绿豆、荞麦、玉米,同时具有农产品效率比较优势、规模比较优势和综合比较优势的农作物有3种:谷子、玉米、荞麦。在赤峰市畜禽产品中,均具有存栏规模比较优势的畜禽有3种:驴、骡、肉牛,均具有产品效率比较优势的畜禽产品有6种:牛皮、绵羊毛、羊绒、牛肉、禽蛋、禽肉,均具有综合比较优势的畜禽产品有10种:驴、骡、绵羊毛、牛皮、羊绒、绵羊皮、羊肉、禽蛋、牛肉、禽肉。(4)基于赤峰市优势农牧产品,对赤峰市现代农业发展进行区域布局:粮食产业、蔬菜产业、畜禽产业、饲草饲料产业、特色农牧业产业。(5)赤峰市大部分区(旗、县)的农业生产条件水平较差,特别是阿鲁科尔沁旗、巴林左旗、喀喇沁旗、林西县、元宝山区、克什克腾旗、巴林右旗、红山区这8个区(旗、县)需要加大对农业生产资料和科技的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6)赤峰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49%,比2014年国家公布的农业科技进步率56%低7个百分点。(7)赤峰市属于典型的水资源缺乏地区。预测了2020年赤峰市各区(旗、县)水资源的供需情况。结果显示2020年仅有宁城县、林西县、元宝山区三个区县不缺水。本研究的创新之处有以下几点:(1)构建了赤峰市现代农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2)测算了赤峰市种植业产品的农产品效率比较优势、种植规模比较优势、综合比较优势以及赤峰市畜禽产品的畜禽存栏规模比较优势、畜禽产品产量比较优势、畜禽农产品综合比较优势。(3)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分析了赤峰市12个区(旗、县)农业生产条件水平,探讨影响赤峰市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影响程度;采用C-D生产函数,评价了赤峰市农业科技水平。
覃姗[8](2016)在《乡镇动物疫病防治的管理对策研究》文中提出畜禽养殖是我国农业乡镇经济的重要产业支柱。近年来,SARS事件的影响,禽流感的屡次爆发,使人们对动物疫病引起的警惕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本文摘取乡镇这个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地点,它有它特定的人物,地点和行为方式。我们把其中能影响的动物疫病的方方面面整合起来进行分析探讨。乡镇基层的动物养殖实施的主体有三个,其中数量最大,占主导地位的便是乡镇养殖户,其次便是动物防疫检疫站,每个乡都会设置一个行政站点,最后就是动物品种改良站。本文用一条养殖生产线把它们串联起来,这条养殖生产线由源头往下分,可以分为动物品种的引进,乡镇养殖场的建设,生产养殖和经营管理,疫病的防治和卫生管理,养殖后的污染,这里每一步都直接作用于乡镇基层。文章先剖析各个步骤与动物疫病之间的联系,再阐述每各部分的实行现状,最后结合案例,提出政策建议。由于乡镇养殖人员文化水平较低,对生态保护的意识淡薄,获得新信息新技术的渠道又较为缺乏,再加之养殖行业本身就是利润低的传统行业,基层动物防疫检疫队伍上的问题,经济投入上不可观,人员业务素质不高,使得乡镇养殖从经济建设投入上和知识技术投入上都陷入一种尴尬的处境。一旦出现重大的动物疫病,疫病大范围的扩散,不但严重危害到人们的生活健康,对乡镇养殖户来说也是灭顶之灾,经济损失极为严重,更甚影响到生机。本文所研究的管理对策都是作用于乡镇养殖户和基层防疫检疫队伍,能因地制宜,把管理对策和实施主体和实施环境有利的结合起来,更全面更贴切乡镇这个特殊环境。以期对乡镇动物养殖业的发展做出一些贡献。
王宝东[9](2016)在《辽宁省种畜禽监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种畜禽监管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将在相当长时期内享受到改革带来的巨大红利,同时也在转型时期内面临诸多挑战。如何有效解决转型中的问题,实现种畜禽质量、数量健康发展是目前的主要问题,文章从种畜禽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及其执行、管理及监督等环节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可能的解决办法。
李鑫[10](2013)在《论我国《畜牧法》的完善》文中认为2006年,我国出台了《畜牧法》,可以说是我国畜牧业发展历程中的项重大事件。长期以来由于统一的《畜牧法》的缺失,我国畜牧业发展缺少必要的规范和指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畜禽产品的需求逐步加大,我国畜禽产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但伴随而来的诸多问题也日益凸显,如畜禽养殖中的污染问题、屠宰行业的卫生检疫问题、畜禽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等等。当然这些问题的出现是由于我国畜牧业法律体系的不健全所导致,那么问题的解决也就必须从加快建设畜牧法律体系开始。首先,细化法规,即从畜禽外贸、养殖专业户污染、产品质量安全、屠宰法律规范、动物福利等方面着手改进和完善;其次,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并完善法规,即通过研究贯彻实施中暴露的实际问题寻找立法源泉。全文可以说是一个通过中外畜牧法比较,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的学习研究过程。
二、种畜禽法制管理中的突出问题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种畜禽法制管理中的突出问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UTAUT模型的畜禽废弃物处理与补偿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述评 |
1.3.1 畜禽废弃物排放与环境影响研究 |
1.3.2 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式研究 |
1.3.3 养殖户畜禽废弃物处理行为与意愿研究 |
1.3.4 养殖户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处理的补偿意愿研究 |
1.3.5 畜禽废弃物生态治理政策研究 |
1.3.6 研究述评 |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畜禽养殖户 |
2.1.2 畜禽养殖废弃物 |
2.1.3 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处理 |
2.1.4 生态补偿 |
2.1.5 相关概念对本研究的借鉴 |
2.2 理论基础 |
2.2.1 行为经济学理论 |
2.2.2 外部性理论 |
2.2.3 激励理论 |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循环经济理论 |
2.2.5 整合型技术接受与使用模型 |
2.2.6 相关理论对本研究的借鉴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畜禽废弃物的排放现状与环境影响 |
3.1 畜禽养殖的发展概况 |
3.2 畜禽废弃物排放的环境影响 |
3.2.1 畜禽粪尿的排放量与污染物产生量测算 |
3.2.2 畜禽粪尿排放的环境承载力评价 |
3.3 畜禽废弃物处理的潜在价值评估 |
3.3.1 畜禽粪尿的可收集利用量测量 |
3.3.2 畜禽粪尿肥料化利用的潜在价值估算 |
3.3.3 畜禽粪尿能源化利用的潜在价值估算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养殖户畜禽废弃物处理行为研究 |
4.1 养殖户畜禽废弃物处理行为研究的样本来源 |
4.1.1 数据来源 |
4.1.2 调查区域与抽样方法 |
4.2 养殖户特征的描述性统计 |
4.2.1 养殖户基本特征 |
4.2.2 养殖户养殖特征 |
4.2.3 养殖户相关态度与认知特征 |
4.3 养殖户畜禽废弃物处理的行为特点与现状描述 |
4.4 养殖户畜禽废弃物处理方式的影响因素研究 |
4.4.1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
4.4.2 研究方法与变量说明 |
4.4.3 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养殖户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处理意愿研究 |
5.1 养殖户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处理意愿的现状描述 |
5.2 养殖户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处理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 |
5.2.1 研究方法与模型构建 |
5.2.2 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处理补偿意愿与生态补偿标准研究 |
6.1 研究方法 |
6.1.1 条件价值评估法(CVM) |
6.1.2 Heckman两阶段选择模型 |
6.2 养殖户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处理补偿意愿的非参数估计 |
6.3 养殖户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处理补偿意愿的参数估计 |
6.3.1 养殖户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处理补偿意愿及水平的影响因素研究 |
6.3.2 养殖户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处理补偿意愿的参数估计结果 |
6.4 养殖户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处理生态补偿标准的估计与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处理生态补偿机制的优化设计 |
7.1 畜禽废弃物资源化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与概念内涵 |
7.2 国内外畜禽废弃物管理生态补偿的实践经验 |
7.2.1 国外实践 |
7.2.2 国内实践 |
7.2.3 启示与建议 |
7.3 构建畜禽废弃物资源化生态补偿机制的基本思路与原则 |
7.3.1 基本思路 |
7.3.2 基本原则 |
7.4 畜禽废弃物资源化生态补偿机制的基本框架 |
7.4.1 补偿主体与补偿客体 |
7.4.2 补偿对象与补偿范围 |
7.4.3 补偿方式与补偿形式 |
7.4.4 资金来源与支付模式 |
7.4.5 补偿标准与定价方式 |
7.5 畜禽废弃物资源化生态补偿机制的配套保障措施 |
7.5.1 法律法规与政策条例保障 |
7.5.2 组织机构与管理体制保障 |
7.5.3 教育宣传与社会监督保障 |
7.5.4 技术研究与示范工程建设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不足之处与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B:养殖户畜禽废弃物处理行为与生态补偿意愿调查问卷 |
附录C:论文图表清单 |
(2)中国陆海跨界污染统筹治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标及意义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问题的描述 |
1.4 研究范围及数据来源 |
1.4.1 研究范围 |
1.4.2 数据来源 |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2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2 陆海统筹理论 |
2.1.3 环境外部性理论 |
2.1.4 系统工程理论 |
2.2 相关研究进展 |
2.2.1 陆海环境统筹相关的研究综述 |
2.2.2 环境公平相关的研究综述 |
2.2.3 跨界水污染治理的研究综述 |
2.2.4 环境治理激励机制的研究综述 |
2.2.5 现有研究评述 |
3 陆域环境公平的社会经济影响因素研究 |
3.1 环境公平概述 |
3.1.1 环境公平的基本概念 |
3.1.2 陆域环境污染与环境不公平 |
3.2 畜禽业环境不公平测度 |
3.2.1 畜禽业概况 |
3.2.2 畜禽业污染排放量估算与特征分析 |
3.2.3 环境不公平测度指标与方法 |
3.2.4 畜禽业环境不公平测度结果与分析 |
3.3 畜禽业环境公平的社会经济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
3.3.1 面板阈值模型 |
3.3.2 数据来源与变量描述 |
3.3.3 阈值效应检验、识别与估计 |
3.3.4 面板阈值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海洋功能区划对陆域社会经济活动约束机制研究 |
4.1 我国海洋陆源污染治理政策框架、新探索与特征 |
4.1.1 现行政策框架 |
4.1.2 治理政策新探索 |
4.1.3 治理政策特征 |
4.2 海洋功能区划实现陆域活动管控的基本路径 |
4.2.1 区划依据 |
4.2.2 我国海洋功能区划实施过程 |
4.2.3 区划对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管理的作用 |
4.3 我国海洋功能区划与生态环境政策关系分析 |
4.3.1 区划是实施生态环境政策的重要平台 |
4.3.2 区划中生态环境政策不断强化 |
4.3.3 现有区划存在生态环境政策滞后性困境 |
4.4 4.0版海洋功能区划所需承载的生态环保任务 |
4.5 本章小结 |
5 入海流域跨界水污染管理机制研究 |
5.1 中国入海流域水污染现状与问题 |
5.1.1 入海河流污染排放状况变化趋势 |
5.1.2 近岸海域环境质量变化趋势 |
5.2 流域水环境管理体制与主要政策工具 |
5.2.1 水环境管理体制与组织结构 |
5.2.2 水污染治理环境政策工具 |
5.3 陆海统筹视角下跨界水污染治理的特殊性 |
5.3.1 近岸陆域兼具多重身份 |
5.3.2 补偿性支付有待纳入考量 |
5.3.3 海域环境管理“代理人”存在不同选择 |
5.4 入海流域跨界水污染治理博弈研究 |
5.4.1 海域环境管理权归属于近岸陆域市级政府 |
5.4.2 海域环境管理权归属于省级政府 |
5.4.3 主要结论及政策启示 |
5.5 本章小结 |
6 陆海跨界污染统筹治理激励机制研究 |
6.1 激励机制运行特征 |
6.1.1 沿海地方政府承担多项任务 |
6.1.2 陆海环境治理密切关联 |
6.1.3 激励形式逐步丰富 |
6.2 陆海污染治理多任务委托—代理激励模型 |
6.2.1 委托—代理理论 |
6.2.2 多任务委托—代理关系框架及模型设定 |
6.2.3 模型构建 |
6.2.4 模型求解 |
6.2.5 模型结果分析与主要结论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四川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框架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和框架 |
1.3.2 主要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行政执法 |
2.1.2 农业综合行政执法 |
2.2 理论基础 |
2.2.1 整体性治理理论 |
2.2.2 组织结构理论 |
2.2.3 行政效能理论 |
第三章 四川农业综合行政执法的现状 |
3.1 四川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体系的建设从无到有 |
3.1.1 起步阶段 |
3.1.2 优化发展阶段 |
3.1.3 全国行业综合行政执法推广完善阶段 |
3.2 四川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有序开展、效果显着 |
3.2.1 查处涉农违法案件数量、质量均有提升 |
3.2.2 高度重视重大案件查处,多次开展大规模整治活动 |
3.2.3 重点开展农资市场监管 |
3.2.4 做好涉农法律法规宣传 |
3.2.5 加强农业行政执法培训,全面持证上岗 |
3.3 四川农业行政执法工作取得的成效显着 |
3.3.1 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体系逐步健全 |
3.3.2 农业行政执法水平稳步提高 |
3.3.3 日常执法行为一定程度上获得规范 |
3.3.4 农业生产经营秩序有效好转 |
第四章 四川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 |
4.1 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机构法律地位、职责有待进一步明确 |
4.2 农业综合行政执法运行机制不健全 |
4.3 农业行综合政执法行为需进一步规范 |
4.4 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保障有待提高 |
4.5 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
4.5.1 执法人员编制不足,人数不够 |
4.5.2 执法队伍结构不合理,身份混乱,专业性欠缺 |
4.5.3 综合执法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 |
4.5.4 执法人员奖惩激励机制缺乏 |
4.6 农业综合行政执法监督不到位 |
4.6.1 内部监督缺乏 |
4.6.2 外部监督不足 |
第五章 完善四川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的建议 |
5.1 整合职能职责,明确法律地位 |
5.2 理顺执法层级,明确执法权限 |
5.3 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效能 |
5.4 落实执法经费,夯实执法保障 |
5.5 加强队伍建设,统一人员身份 |
5.6 强化重点执法,加强执法监管 |
5.7 严格队伍管理,严肃监督问责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科技风险规制过程中的行政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方法及重点 |
四、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
第一章 科技风险规制过程中的行政法问题之厘定 |
第一节 科技风险规制过程之厘定 |
一、科技风险规制的基本内容 |
二、科技风险规制过程的基本内容 |
第二节 科技风险规制的合理性基础 |
一、政府规制风险理论 |
二、行政过程论 |
三、风险行政法的基本理论 |
第三节 科技风险规制过程中的行政法问题 |
一、行政法调整科技风险规制过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二、科技风险规制给行政法带来的主要挑战 |
第二章 科技风险议题设置制度的行政法之重塑 |
第一节 我国科技风险议题设置实践及其类型化 |
一、我国科技风险议题设置的历史 |
二、我国科技风险议题设置的类型化 |
第二节 科技风险议题设置的正当性审视 |
一、权责视角之正当性审视 |
二、权义视角的正当性审视 |
第三节 科技风险议题设置实践困境之根由 |
一、风险认知因素 |
二、政治因素 |
三、法制因素 |
第四节 域外科技风险议题设置法制实践之借鉴 |
一、美国科技风险的议题设置法制实践 |
二、欧盟科技风险的议题设置法制实践 |
三、美国与欧盟议题设置法制实践之借鉴 |
第五节 我国科技风险议题设置法制之重塑 |
一、转变科技风险议题设置法制的基本理念 |
二、重塑科技风险议题设置法制的基本原则 |
三、科技风险议题设置的主体性制度之设计 |
四、建立动态的科技风险议题设置制度 |
第三章 科技风险标准制度的行政法之重构 |
第一节 科技风险标准制度的合法性审视 |
一、科技风险标准的含义及其法制现状 |
二、科技风险标准制度的主要缺陷 |
第二节 科技风险标准制度缺陷的原因分析 |
一、内部原因:科技风险标准属性的影响 |
二、外部原因:科技风险与传统规制逻辑间的失配 |
第三节 科技风险标准制度重构的基本内容 |
一、基本原则之确定 |
二、科技风险标准制定理念之革新 |
三、科技风险标准具体制度之完善 |
第四章 科技风险评估制度的行政法之优化 |
第一节 现行科技风险评估制度的合法性审视 |
一、科技风险评估主要法律规范之梳理 |
二、科技风险评估法律制度的成绩与不足 |
第二节 科技风险评估制度困境之缘由 |
一、内因:科学难以为风险评估提供确定性结论 |
二、外因:科技风险的“社会建构”影响评估过程 |
第三节 科技风险评估基本原则之建构 |
一、科技风险评估基本原则的作用 |
二、建构科技风险评估原则的基本内容 |
第四节 优化科技风险评估制度之内容 |
一、科技风险评估的组织机构之优化 |
二、科技风险评估程序性制度之优化 |
三、科技风险评估运行机制之优化 |
第五章 科技风险沟通制度的行政法再定位 |
第一节 科技风险沟通制度的主要功能 |
一、有助于实现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选择权 |
二、有助于消弭各方利害关系人间的不信任 |
三、有助于提高科技风险规制过程的民主性 |
第二节 科技风险沟通制度的合法性审视 |
一、科技风险沟通主要法律规范之梳理 |
二、科技风险沟通法律制度存在的主要缺陷 |
第三节 科技风险沟通制度再定位的基本原则 |
一、行政法基本原则之适用 |
二、科技风险沟通中的明确性原则 |
三、科技风险沟通中的有效性原则 |
四、科技风险沟通中的民主性原则 |
五、科技风险沟通中的安全性原则 |
第四节 科技风险沟通制度再定位之内容 |
一、科技风险沟通主体制度之再定位 |
二、科技风险沟通结构制度之再定位 |
三、科技风险沟通内容制度之再定位 |
第六章 科技风险管理制度的行政法之再造 |
第一节 科技风险管理制度的合法性审视 |
一、现行法律制度及其实践 |
二、现行科技风险管理制度的困境 |
第二节 科技风险管理制度再造的基本原理 |
一、科技风险管理制度的基本理据之再造 |
二、科技风险管理制度再造的基本原则 |
第三节 科技风险管理制度再造的基本内容 |
一、科技风险管理主体性制度之再造 |
二、科技风险管理的程序性制度之再造 |
三、科技风险管理具体机制之再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5)基层治理中街道办事处的角色困境与行动逻辑研究 ——以肇庆市南岸街道办事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创新之处 |
2 街道办的历史沿革与相关理论概述 |
2.1 街道办事处的历史沿革 |
2.1.1 起步阶段:1949年-1957年 |
2.1.2 探索阶段:1958年-1978年 |
2.1.3 改革阶段:1979年至今 |
2.2 相关理论概述 |
2.2.1 博弈论 |
2.2.2 角色理论 |
3 南岸街道办个案研究:“区街社”之间的互动及其角色困境 |
3.1 个案选取 |
3.1.1 选取缘由 |
3.1.2 南岸街道办事处的概况 |
3.1.3 街道办现存的管理问题 |
3.2 城乡基层空间中的多元主体互动样态分析 |
3.2.1 博弈模型的构建 |
3.2.2 街道办事处在政社协同治理中的效用分析 |
3.3 街道办事处目前的角色困境——角斗场 |
3.3.1 组织属性:矛盾、冲突的结合体 |
3.3.2 街道办角色困境的具体表现 |
4 街道办角色困境背后的深层原因及角色整合 |
4.1 角色困境产生的原因分析 |
4.1.1 法律法规的滞后性 |
4.1.2 权与责的不匹配 |
4.1.3 对行政资源的需求 |
4.1.4 基层治理能力与社会自治能力的失衡 |
4.2 街道办事处的正确角色:“谈判桌”+对接台 |
4.2.1 街道办事处的价值与性质 |
4.2.2 政社合治下的街道办——谈判桌+对接台 |
5 “区街社”实现基层协同治理的路径选择——以街道办事处为视角 |
5.1 街道办事处内部管理方面的对策 |
5.1.1 合理设计街道办事处的职能与机构 |
5.1.2 促进街道办与社区的人员流转与培训 |
5.2 街道办事处行政管理方面的对策 |
5.2.1 确保“区街”关系中的权责统一 |
5.2.2 承接上级政府下放的行政权力 |
5.2.3 有效上传来自社区的意见建议 |
5.3 街道办事处社会管理方面的对策 |
5.3.1 缓解“街社”关系的行政化问题 |
5.3.2 给予社区更多的指导与支持 |
5.3.3 推动社区精英参与人大代表的选举 |
5.3.4 强化社区居民的政治参与意识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动物疫病防控策略经济学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意义与主要内容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2.3 主要研究内容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分析 |
1.3.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2 动物疫病经济学评估理论基础 |
2.1 动物卫生经济学 |
2.1.1 主要研究内容与应用领域 |
2.1.2 动物卫生经济学主要分析方法与工具 |
2.2 政府管理理论 |
2.2.1 动物疫病危机管理 |
2.2.2 政府决策理论 |
2.3 动物疫病风险分析理论 |
2.3.1 动物疫病风险分析 |
2.3.2 动物疫病风险评估 |
2.3.3 动物疫病风险管理 |
2.4 传染病动力学 |
2.4.1 传染病动力学概述 |
2.4.2 传染病动力学模型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3.1 动物疫病暴发损失研究 |
3.1.1 暴发影响分析 |
3.1.2 暴发损失评估方法 |
3.2 动物疫病防控策略研究 |
3.2.1 防控策略效果评估 |
3.2.2 动物疫病防控策略比较分析 |
3.3 动物疫病风险研究 |
3.3.1 动物疫病暴发风险评估 |
3.3.2 动物疫病风险损失评估 |
3.4 本章小结 |
4 国内外动物疫病防控策略实践 |
4.1 国内外动物疫病疫情形势与影响 |
4.2 动物疫病防控的主要规则 |
4.3 我国动物疫病防控法规体系 |
4.4 我国动物疫病防控措施 |
4.5 动物疫病防控计划与防控策略 |
4.5.1 防控计划与防控策略的关系 |
4.5.2 动物疫病防控计划调整与防控策略评估 |
4.6 本章小结 |
5 动物疫病防控策略经济学评估总体构架 |
5.1 动物疫病防控策略的制定 |
5.2 动物疫病防控策略经济学评估的方法构架 |
5.3 动物疫病防控策略经济学评估的内容构架 |
5.4 本章小结 |
6 动物疫病防控策略经济学评估方法应用 |
6.1 亚洲Ⅰ型口蹄疫疫情与防控策略 |
6.1.1 亚洲Ⅰ型口蹄疫疫情 |
6.1.2 当前亚洲Ⅰ型口蹄疫防控策略 |
6.2 防控的关键性问题、目标与策略方案 |
6.2.1 防控的关键性问题 |
6.2.2 防控计划目标与策略方案 |
6.3 EBCR分析法评估框架与内容 |
6.4 免疫策略评估指标体系 |
6.5 本章小结 |
7 动物疫病防控策略经济学评估实证研究 |
7.1 数据及来源 |
7.1.1 数据来源 |
7.1.2 数据说明 |
7.1.3 主要数据分析方法 |
7.2 动物疫病免疫退出策略下的基础防控成本评估 |
7.2.1 动物疫病监测调查成本 |
7.2.2 年均应急储备成本 |
7.3 动物疫病继续强制免疫策略下的基础防控成本评估 |
7.3.1 动物疫病免疫计划实施成本 |
7.3.2 动物疫病监测调查成本 |
7.4 动物疫病暴发损失评估 |
7.4.1 损失评估方法 |
7.4.2 动物疫病损失评估指标体系 |
7.4.3 历史暴发损失值评估 |
7.4.4 疫点数与损失值 |
7.5 动物疫病风险疫点数预测 |
7.5.1 模型构建 |
7.5.2 系统演化 |
7.5.3 参数估计 |
7.5.4 数据拟合 |
7.5.5 基本再生数 |
7.5.6 免疫退出后风险计算公式 |
7.5.7 动物疫病风险疫点数预测结论 |
7.6 不同策略下风险损失值预测 |
7.7 EBCR分析法评估结果 |
7.8 本章小结 |
8 主要研究结论、建议与启示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建议 |
8.3 研究启示 |
8.3.1 EBCR分析法在风险决策中的应用价值 |
8.3.2 构建我国动物疫病防控评估系统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7)内蒙古赤峰市现代农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1.1 现代农业是中国农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
1.1.2 发展现代农业是实现赤峰市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现代农业内涵的研究 |
1.3.2 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
1.3.3 现代农业发展评价水平研究 |
1.3.4 现代农业发展阶段研究 |
1.3.5 农产品比较优势研究 |
1.4 研究目标、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1.5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数据来源 |
1.6 小结 |
第二章 现代农业发展的相关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现代农业的概念 |
2.1.2 现代农业特征和理念 |
2.1.3 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的对比分析 |
2.1.4 现代农业的发展阶段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比较优势理论 |
2.2.3 区位理论 |
2.2.4 交易费用理论 |
2.2.5 产业结构理论 |
2.2.6 产业组织理论 |
2.2.7 技术进步理论 |
2.2.8 经济增长理论 |
2.3 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模式 |
2.3.1 集约型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
2.3.2 城郊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
2.3.3 产业化型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
2.3.4 特色型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外现代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及启示 |
3.1 美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 |
3.1.1 发展了大批商业化的家庭农场 |
3.1.2 政府对农业的有力支持 |
3.1.3 成熟的农业服务体系 |
3.1.4 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产业化程度高 |
3.1.5 完善的农业信息网络 |
3.1.6 农业生产高度机械化 |
3.2 日本现代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 |
3.2.1 注重发展“特色农庄”和“一村一品”农业模式 |
3.2.2 完善的农业法律体系 |
3.2.3 健全的农业协作组织 |
3.2.4 完善的农业科研、科技教育培训和推广体系 |
3.2.5 建立了政策性金融与农协金融紧密联系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 |
3.2.6 优良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系 |
3.3 法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 |
3.3.1 重视生态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
3.3.2 重视发挥农业合作社的作用 |
3.3.3 重视发展“生态村庄”农业模式 |
3.3.4 注重农业的高度专业化生产和区域化布局 |
3.3.5 注重建设农业培训教育、科研和推广的一体化体系 |
3.4 以色列现代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 |
3.4.1 广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高效利用水资源 |
3.4.2 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智能农业 |
3.4.3 农业科研投入大,非常重视农业新品种的研发与推广 |
3.4.4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类型多、参与主体多 |
3.4.5 注重发展“区域循环”农业模式,提高资源利用率 |
3.5 国外成功经验对赤峰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启示 |
3.5.1 政府政策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扶持至关重要 |
3.5.2 开展适宜本地气候条件和资源禀赋的专业化、规模化农业生产 |
3.5.3 金融资本支持对现代农业发展至关重要 |
3.5.4 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建设 |
3.5.5 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
3.5.6 提高农业的信息化水平 |
3.5.7 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赤峰市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
4.1 赤峰市基本情况 |
4.1.1 交通区位 |
4.1.2 地形地貌 |
4.1.3 文化历史 |
4.1.4 经济概况 |
4.1.5 矿产资源 |
4.2 赤峰市农牧业资源概况 |
4.2.1 气候资源 |
4.2.2 温泉、冷泉资源 |
4.2.3 森林资源 |
4.2.4 草场资源 |
4.2.5 河流水文资源 |
4.2.6 土壤资源及耕地类型 |
4.2.7 野生植物、畜种资源 |
4.2.8 农作物品种资源 |
4.3 赤峰市农业发展现状及成就 |
4.3.1 农牧业经济稳步增长,农牧民收入明显提高 |
4.3.2 农畜产品产量快速增长,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显着提高 |
4.3.3 农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畜产品区域布局和主导产业已经确立 |
4.3.4 农畜产品加工能力明显增强,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进一步提升 |
4.3.5 农牧业科技水平逐步提高,支撑和保障作用明显增强 |
4.3.6 动物疫病防治成效显着,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高 |
4.3.7 农牧业新型经营主体初步建立,农牧业经营体制改革进展顺利 |
4.3.8 农牧业基础设施明显加强,农牧业机械化装备水平显着提高 |
4.4 赤峰市农业发展的特点及优势 |
4.4.1 赤峰市农业发展的特点 |
4.4.2 赤峰市农业发展的优势 |
4.5 赤峰市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4.5.1 低产耕地面积大,高质量耕地少 |
4.5.2 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农技服务不到位 |
4.5.3 水资源短缺现象严重 |
4.5.4 农业资源利用率低 |
4.5.5 农民文化素质较低 |
4.5.6 没有建立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 |
4.6 赤峰市农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4.6.1 农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
4.6.2 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赤峰市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 |
5.1 评价方法 |
5.2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
5.2.1 构建原则 |
5.2.2 指标选取 |
5.2.3 指标解释 |
5.3 确定各级指标权重 |
5.3.1 层次分析法(AHP) |
5.3.2 确定各级指标权重 |
5.3.3 数据标准化处理 |
5.4 评价结果分析 |
5.4.1 评价结果 |
5.4.2 赤峰市现代农业发展阶段评价 |
5.4.3 结论分析 |
5.5 小结 |
第六章 赤峰市农牧产品比较优势分析及区域布局 |
6.1 赤峰市农牧产品产量构成——外部对比分析 |
6.1.1 赤峰市种植业产量构成 |
6.1.2 赤峰市畜禽产品产量构成 |
6.2 赤峰市农牧产品比较优势评价 |
6.2.1 种植业农产品比较优势测算方法 |
6.2.2 畜禽产品比较优势的测算方法 |
6.2.3 赤峰市种植业产品比较优势测算结果 |
6.2.4 赤峰市畜禽产品比较优势测算结果 |
6.3 赤峰市各区(旗、县)农牧产品生产情况——内部对比分析 |
6.3.1 赤峰市各区(旗、县)种植业产品生产情况 |
6.3.2 赤峰市各区(旗、县)畜禽产品产量构成 |
6.4 基于优势农牧产品的赤峰市现代农业发展区域布局 |
6.4.1 粮食产业优势区域布局 |
6.4.2 蔬菜产业优势区域布局 |
6.4.3 畜禽产业优势区域布局 |
6.4.4 饲草饲料产业优势区域布局 |
6.4.5 特色农牧业产业优势区域布局 |
6.5 小结 |
第七章 赤峰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分析 |
7.1 赤峰市各区(旗、县)农业生产条件水平分析 |
7.1.1 各区(旗、县)农业生产条件水平的因子分析 |
7.1.2 赤峰市农业生产条件的灰色关联分析 |
7.1.3 赤峰市农业生产条件现代化的发展策略 |
7.2 赤峰现代农业科技水平分析 |
7.2.1 赤峰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 |
7.2.2 赤峰市农业科技水平与农业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
7.3 赤峰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分析 |
7.3.1 水资源及其分布特征 |
7.3.2 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
7.3.3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面临的形势 |
7.3.4 2013 年赤峰市用水情况分析 |
7.3.5 2020 年赤峰市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赤峰市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策略及保障措施 |
8.1 赤峰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总体思想 |
8.2 赤峰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原则 |
8.2.1 龙头企业带动型的农业模式 |
8.2.2 农业科技园区模式 |
8.2.3 专业合作社带动型农业模式 |
8.2.4 外向型创汇农业模式 |
8.2.5 山地园艺型农业模式 |
8.3 赤峰市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 |
8.3.1 加快农牧业科技进步,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 |
8.3.2 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努力增加农牧民收入 |
8.3.3 加强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 |
8.3.4 加快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农牧业生产力布局 |
8.3.5 积极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加快三个产业的融合发展 |
8.3.6 加强农牧业安全生产管理和防灾体系建设,提高农业发展保障能力 |
8.3.7 加强农牧业标准化建设,提高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
8.3.8 加强农牧业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促进农牧业可持续发展 |
8.3.9 强化农牧业面源治理,改善农牧业生产环境 |
8.3.10 树立开放发展理念,提高农牧业对外开放水平 |
8.4 赤峰市现代农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
8.4.1 深化农村牧区、农牧场和农牧业改革 |
8.4.2 建立农牧业投入稳定增长机制 |
8.4.3 强化科技人才支撑 |
8.4.4 强化依法治农治牧 |
8.4.5 实行目标化管理和差异化考核 |
8.4.6 构建完善现代农牧业支撑保障体系 |
8.5 小结 |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创新之处 |
9.3 不足之处与研究展望 |
9.3.1 不足之处 |
9.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乡镇动物疫病防治的管理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我国动物疫情的现状 |
第一节 新型疫病的不断出现 |
第二节 动物疫病的跨地域传播迅速 |
第三节 人畜共患的危害加剧 |
第二章 动物疫病防治的必要性 |
第一节 造成了经济上的损失 |
第二节 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
第三节 对环境的严重污染 |
第三章 乡镇动物疫病防治的综合分析 |
第一节 乡镇动物养殖的源头---种畜禽的引进 |
第二节 乡镇动物疫病的物理屏障--养殖场的建设 |
第三节 乡镇动物疫病防治的核心—生产养殖经营 |
第四节 河北省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案例分析 |
第四章 对乡镇动物疫病防治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种畜禽引进的对策建议 |
第二节 养殖场建设的对策建议 |
第三节 生产养殖经营的对策建议 |
第四节 抓好人财物健全完善长效机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辽宁省种畜禽监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论文提纲范文)
1 辽宁省种畜禽行政许可现状 |
1.1 种畜禽场(站)分布 |
1.2 种畜禽行政许可现状 |
2 种畜禽发证与监管存在的问题 |
2.1 种畜禽发证程序、范围需要进一步明确 |
2.2 一场多证 |
2.3 种畜禽许可证填写不规范 |
2.4 种畜禽许可证审批档案管理不规范 |
2.5 缺少省级质量监督检测机构 |
2.6 政府绩效考核制度仍不完善 |
3 解决种畜禽发证与监管问题的有效措施 |
3.1 加强自身学习与培训 |
3.2 做好简政放权改革过程中的有效衔接 |
3.3 明确发证许可程序、监管责任 |
3.3.1 明确部门内部分级、分工 |
3.3.2 明确不同部门分工,建立协调机制 |
3.4 转变审批、监管的工作重点 |
3.5 建立行政审批与备案并行制度,树立为种畜禽场站、广大企业服务的理念 |
3.6 进一步完善政府绩效考核制度 |
3.7 建设以第三方检测为主的省级种畜禽质量监督检测中心 |
4 小结 |
(10)论我国《畜牧法》的完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国内畜牧业立法现状 |
(一) 2006年《中华人共和国畜牧法》的出台 |
1. 《畜牧法》出台的历史意义 |
2. 立法的必要性分析 |
(二) 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
1. 指导思想 |
2. 基本原则 |
(三) 主要内容 |
1. 适用范围 |
2. 遗传资源保护 |
3. 种畜禽繁育与生产经营 |
4. 畜禽养殖 |
5. 畜禽交易与运输 |
6. 畜禽产品质量和安全保障 |
7. 问责制度 |
二、国外畜牧业立法概述 |
(一) 国外立法介绍 |
(二) 国外畜牧业立法成果 |
1. 种畜禽生产与遗传资源保护 |
2. 畜禽生产监管 |
3. 畜禽屠宰及动物福利 |
4. 卫生防疫 |
5. 生产互助组织 |
6. 废物处理与环保 |
7. 对外贸易 |
三、我国《畜牧法》存在的问题 |
(一) 各项配套制度不足 |
1. 关于畜禽产品外贸方面的法律规定不足 |
2. 缺少对农户庭院式散养模式的保护 |
3. 畜禽屠宰方面的立法不足 |
4. 对于畜牧业废物处理和环境保护的力度不够 |
5. 畜禽产品的质量安全立法不足 |
6. 对于动物福利问题不够重视 |
(二) 《畜牧法》在贯彻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
1. 相关支持保护体系仍不健全 |
2. 产品安监与卫生防疫工作压力大 |
3. 生产方式较为落后 |
四、我国《畜牧法》的完善 |
(一) 完善配套法规 |
1 推进有关畜禽产品进出口贸易的法制建设 |
2. 加强对农户散养模式的立法关注 |
3. 加强畜禽屠宰方面的立法 |
4. 加强畜牧业废物处理和环境保护法规建设 |
5. 畜禽产品的质量安全立法 |
6. 推进动物福利立法 |
(二) 对于贯彻实施的各项建议 |
1. 建立支撑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
2. 加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和疫病防控能力建设 |
3. 寻求畜牧业发展模式的转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种畜禽法制管理中的突出问题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UTAUT模型的畜禽废弃物处理与补偿机制研究[D]. 陶君颖. 江南大学, 2020(01)
- [2]中国陆海跨界污染统筹治理机制研究[D]. 杨玉洁.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
- [3]四川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D]. 韩帅. 西南财经大学, 2019(07)
- [4]科技风险规制过程中的行政法问题研究[D]. 张哲飞.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08)
- [5]基层治理中街道办事处的角色困境与行动逻辑研究 ——以肇庆市南岸街道办事处为例[D]. 冯之欣.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6]动物疫病防控策略经济学评估研究[D]. 廖祺. 武汉大学, 2017(06)
- [7]内蒙古赤峰市现代农业发展研究[D]. 夏国华.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7(02)
- [8]乡镇动物疫病防治的管理对策研究[D]. 覃姗. 湖南师范大学, 2016(02)
- [9]辽宁省种畜禽监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 王宝东. 饲料博览, 2016(02)
- [10]论我国《畜牧法》的完善[D]. 李鑫. 内蒙古大学, 2013(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