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教育的“后发外生”问题论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教育论文,当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以“后发外生”为特点的中国社会现代化,在经过了再启动近20年的进程后,业已步入了全面转型期。社会转型是一种整体性的发展,而整体性的发展势必包括从而也制约其种种社会子系统的发展,教育也不例外。作为“后发展社会”(late—developing society),与业已实现了现代化的“发达社会”(developed socicty)相比, 正在进行的中国社会结构转型又具有鲜明的特点。受其制约,中国教育在其发展进展中不无历史地出现了若干带有全局性的问题。由于这些问题的全局性,认识和分析也就尤为必要。本文基于对后发外生型现代化进程中的多方面分析,提出并简要地剖析教育现实中的若干主要问题,为进一步的问题解决之道的探讨作前期准备,并对这种探讨提供可能的启发。
一、发展模式的“清晰”与“虚幻”
已现代化国家现实形态的现代化模式中已有的经验及成果会对后发外生型现代化国家处于理想状态的现代化模式产生强烈的示范效应。后发外生型现代化本身在现代化过程中,确实需要大量的文化采借而引进一些异质性因素,这种示范效应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有其既存的历史和逻辑的合理性。表现在教育上主要是为我们的目标设计给出参照,并有助于我们摆脱原有非现代化教育观的桎梏。如:对教育先行观念的接纳使我们清楚地透视到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纠正了先富后教的传统思维定势的误导;建构终身教育体系所要求的学习社会化与社会学习化这一教育社会一体化的态势,使我们摆脱了就教育论教育的狭窄框架,从而能从整个社会的宏观背景中重新审视教育,既要学会生存,又要学会关心的时代呼唤为我们在物欲横流的世界中免于异化而敲响了警钟……,这些发端于已现代化国家的教育思潮,已成为我们制定教育改革长远规划的指导思想。而微观的诸如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和方式的引用无疑促进了我国教育、教学科学化的进程。
然而,教育发展的清晰远景却因示范负效应(对范例的盲目接受与模仿)而使我们在教育现实中屡屡模糊了视线,突出表现为:
第一,“学历饥渴”驱动下的“历”假与无“力”及相应的高等教育孱弱之躯的浮肿。
人的现代化以其适应现代生活和掌握现代化技能为显性特征,高学历为其表现之一。西方大学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普及教育展现的正是这一趋势。这本是中国(包括教育)可能的明天,而其强烈的示范光环使许多人误作了今天的必然。于是,一种学历饥渴出现了,将学历的拥有视作了人之“现代”的体现。而现实情况是:我国的大学教育依然处于精英教育阶段,无力尽解这一社会饥渴。假学历由此寻得肆虐的空间。与此同时,正规化大学教育因受此社会需求的感应,也浮躁起来。数量和规模的追求在经济利益(而非社会利益)的引导下成为事实上的主要目标。其结果是:学历与学力不符,本应高水平的教育蜕变成高“水”平的学历给予。这种片面追求数量和规模,忽视质量和效益的偏向,同时造成了高等教育孱弱之躯的浮肿。说其“孱弱”,指的是它自身能力的有限和现实中自身发展的艰难;说其“浮肿”指的是现实的“壮大”和“辉煌”的虚幻。学校的换牌而无与牌相应的实力、招生数额的求多、专业设置的求新、与本校或本专业不相符的校外班的开设,如此等等都好象证实着高等教育的辉煌,而真实情况并非如此。负其不当负、行其不当行、就会浮肿,认其为胖大则是一种十足的误诊。现代化了的社会中的教育现象摆在我们面前,但那不是处于现代化进程初期的我们的教育的当下之景;忽视质量、超越自身能力之阈的扩张,结果不会是别的,只会是日后自身的更加孱弱。
第二,非理想教育的目标理想化
受社会现代化的驱动,发达国家的教育基本上完成了自身的现代化,现在处于调整和完善期。对于“后发展”的中国教育而言,走现代化之路自然要以业已现代化了的教育作为一种模式,由此生发出的是教育的赶和超。如有的学者提出过本世纪末我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在人口中的比重赶上发达国家的口号;有的地区则把90年代在全体劳动中普及中等专业以上教育作为奋斗目标;更有将已现代化国家人口素质水平作为我国的培养目标提上日程者。蕴涵于此的,既有奋起者的急迫感,更有一种迫不及待的浪漫,或者说将我们的教育目标理想化了。理想化目标的实现,要有理想的教育作前提。这里的关键是,当代中国的教育远非理想,而是在刚清理完“文革”废墟后开始它的探索性发展。“穷国办大教育”是我们的基本国情。这一“穷”字便容不得我们浪漫,教育目标的实现无法脱离现实基础而超前。作为面向未来的事业,教育确实要有超越的一面,但超越要以适应为前提。我们是在现实中国办教育的,而不是在理想中的中国。理想的中国是现实中国的未来,因此要首先从现实出发,教育也是这样。对中国教育而言,发达国家的教育犹如那可望见的山,可以当作一种目标参照(假定这一目标也合中国实际),但“望山跑死马”,因此理智的选择只能是踏着中国的大地办中国的教育。
第三,思想品德教育的误导和低效
我国的现代化的自经济层面展开,而且主要在此层面进行。西方现代化模式首先示范于我们(并为我们认可)的也主要在这一层面。而国门洞开,犹如窗子打开,有清风袭来,也有苍蝇飞进,后者即西方腐朽的观念。人们一时没有将其认清,甚至误作了现代的进步观念。
如西方的(在某种意义上又被称为现代的)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都被拿来。另外市场经济中还存在着多种形式的短期行为和普遍的逐利心态。由于它们一时以现代的名义行世,再加上后发外生型现代化本身所固有的不足——物质主义、技术至上等等,致使精神文明建设言多行少。教育自身与“科举性”教育相应的唯科学教育也使人文精神日渐式微。这样,由于生存土壤养分的欠缺及人为淡视,合理而有效思想品德教育体系迟迟未能有效建立。学生有才少德甚至无德者大有人在,自私自利麻木不仁等社会等社会弊病已泛滥至有口皆叹。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已成为当务之急。
教育的从属性发展在世界许多后发展国家出现过,事实已证明了这种方式的不足。西方对传统现代化模式的批判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既要正视这种示范效应的存在,又要努力消除其负效应,在继承与创新、借鉴与扬弃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开放、多元、灵活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而教育如何处理好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培养既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现代化人才,无疑是一个大课题。
二、平等追求中不平等的加剧
战后,“教育民主化是全世界所有国家和所有与教育关心的问题”。(注:(瑞士)查尔斯·赫梅尔:《今日的教育为了明日的世界》,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3年版,第68页。)这在我国也形成了一股思潮。从本质上讲,社会主义教育应是民主的,受教育机会均等为其理中应有之义。平等追求是社会现代化和教育现代化的价值规定之一。然而,在其实现过程中却出现了悖反。因后发外生而缺乏自身现代性因素积累的先天不足,我国的现代化过程很能在较短时间内全面展开,现代化往往从某地区特别是那些条件较好的地区开始,结果就会形成一些规模和范围都极为有限的现代化孤岛。随着时间推移,现代地区与传统地区间既有的“二元结构”益发两极分化,这突出地表现在城乡差别的扩大和城乡关系的恶化,尤其是一类发达地区与三类地区传统农村间的两极分化。作为我们理想追求的教育机会均等在与严重二元失衡现象的巨大反差中似更遥不可及。
城乡教育严重失衡主要表现为:一方面城市教育形式丰富多样,现代化水平增高,形成了较完整的教育体系,教育增长基本上处于适应性增长阶段;另一方面,贫穷落后的广大地区却缺乏最起码的基础教育,有限的学校教育亦以“离农”为目的,教育增长仍停留在补偿性增长和人口性增长阶段。一方面国家对城市教育拨款基本到位,社会投资办学踊跃,城市居民将智力投资置于重要地位;另一方面,农村有限的财政投入被层层截流,集资办学未能落到实处,农民家庭很少投资于文化教育。一方面城市人口素质普遍提高,教育社会一体化趋势已见端倪,社会发展的开放性、多元性增强;另一方面农村义务教育普及率及办学效益依然很低,农村教育在经济与人口的推拉中艰难生存,农村社会仍处于封闭半封闭的边缘。以上对比表明,当前城乡教育失衡不仅突出存在且呈现出反差加剧的势态。如不及时加以制衡,不仅阻碍现代化进程,更会加深社会矛盾。
诚然,“二元结构”的加剧是后发外生型现代化过程中固有的内在矛盾,这种矛盾引发的教育严重不平等问题也非仅通过教育本身即可解决。这一问题的消解只能建立在教育改革与社会改革同步进行的基础上。“二元结构”的生成与发展中,教育与社会特别是与经济方面的高度相关已充分显示。社会全面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已使教育两极分化的解决成为当务之急。当今社会改革使我国传统农村社会长期的稳态结构已有不同程度的松动,正处于由落后的纯农业社会向多元的一、二、三产业相交织的社会过渡中。在这一过程中,乡镇企业的发展已使城乡经济的两极分化找到了一条合理的解决途径,同时也为教育二元失衡现象的解决提供了启示。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重点在于提高农村教育的现代化水平。立足本地、城乡沟通、引进外援、富教并行不失为明智之举。
三、教育运行的无序与多元
后发外生型现代化国家在对外部现代化的强大刺激挑战作出积极的回应时,其原有的自然演进的逻辑关系便被打破,而新的逻辑关系尚未理清,造成其特有的错位倾向。这种错位是及于社会的,自然也体现于教育。
由传统因素的瓦解和现代性因素的生成的异步性造成的错位,即传统因素瓦解的速度与现代因素形成的速度往往并不同步,是第一种类型。这种异步性给后发外生型现代化中的教育带来一系列危机或“真空”:1.传统的教育观念、体制、模式等还未消失,现代的教育观念、体制、模式等已然产生,使教育理论和实践产生一定程度的危机和混乱。如:义务教育尚未普及,建立终身教育体系的要求已广泛倡导;原有“科举教育的机制与提高民族素质教育呼唤发生猛烈碰撞,“科举性”教育在后发外生型现代化中产生的客观制约性致使素质教育多限于理论的探讨,切实的可操作性差。模式化、一体化的教育制度,“述而不做”的教育导向、家长制的教育管理、滞后的教育内容、机械填鸭式的教育方法,都与现代化所要求的教育的多样性、创造性、民主性、超前性、启发性的要求相悖等等。这种传统与现代混杂、落后与先进冲撞的错位对教育造成的混乱并不在于理念上的难以取舍,因为显然,教育应走向先进与现代是我们的共识,而在于现代教育如何迅速消解传统教育固有的体系,将其阻碍现代化进程的内容剥离开来,并代之以现代化的合理内核;在于教育观念的超前性与教育变革的滞缓性的矛盾。这种错位使教育原有的整合机制发生危机,而教育的现代因素还处于纷乱无序的状态,缺乏强有力的有机整合。2.旧的教育价值规范系统迅速消失和不能发挥规范作用,但新的教育价值和规范系统形成缓慢,出现了“价值真空”,随即造成自我认知、目标和手段的混乱。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与计划经济相应的整齐划一、上令下从循规蹈距的局面亦彻底转向。曾经不容置疑的论断纷纷被怀疑性提出并发现其诸多不合理之处甚或全面否定。在这种价值规范由一元向多元发展的背景下,教育理论问题的探讨亦不断向深度和广度拓展,教育研究方法论也日趋科学、丰富,视点更加多样。教育的本质、价值、功能等问题的探讨就正在经历着这样一个过程。但无理性督导和有机整合的多元往往与无序紧密相联。从教育本质的“上层建筑”说被否定后,至今教育的本质问题仍无定论,几至人言言殊。自教育的政治价值和功能不再唯一,众多的教育价值、功能观纷纷提出,以至把教育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并列,致使教育的功能趋向万能。这些理论的混乱表明在当前特定的转型时期,教育自我认知的迷失,这种理论上的迷失造成的“价值真空”必然引起教育实践的种种困惑,使之无所适从,最终滑向功利性。
在后发外生型现代化社会中,总体上代表着两个时代的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猛然相遇,现代性急于完成取代性位移,而传统性固守阵地或获得胜利的现代性一时无法胜任新角色,相对立、相冲突不可避免地出现。这种取代性位移并不必然意味着对传统的否定,因为一则现代化必须以传统因素为依托,二则传统因素中的合理内核能有效促进现代化进程并从中受到现代化的涤荡而闪现出新的光辉。因此,在现化教育与传统教育的错位引起的迷乱中保持清醒头脑,将民族传统的优秀基因与现代化合理的异质因素有机融合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突然提出的新任务与正在形成的能力之间的错位是第二种类型,它使我们的教育改革陷入困惑。其主要表现有:1.教育先行的战略指导与基础薄弱的客观现实。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教育先行”是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理论总结。对“教育先行”合理理解应是:教育观念的先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教育投入的按比例适度增加和教育的整体优化。全社会在教育效益远未发挥出来前形成重视教育的共识和指导教育本身运行的观念应具有超前性,这是教育观念先行的基本内涵。将教育先行理解成先发展教育再发展经济或大力发展教育以期迅速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是片面的、错误的。这种错误理解曾使一度掀起的尊师重教热潮在没有收到预期效果的现实面前很快降温,曾被高高抬起颇有优越感的教育又被无情地摔入商品经济的大潮。在我国后发外生型现代化进程中基础薄弱的现实国情却与教育先行所要求的条件格格不入:经济不发达、教育经费匮乏,使教育发展所需资金难以保证;人口素质低,小农意识中的目光短浅,急功近利使教育在战略上的重要性远没有深入人心。二者的错位造成了教育自身认识的迷惑及其实际地位的彷徨。2.人的全面发展内涵的扩展与人的片面发展的现实继续。普通教育培养方针中的总目标是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和一定的劳动技术方面得到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在现代化建设新阶段,随着知识转化周期和陈旧周期的加速,道德价值取向的更加多元,五育各方面的内涵都有了新的变化,而培养学生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主体意识、开放意识、竞争意识、效益意识和群体意识等方面的思想观念也已成为全面发展要求新的组成部分。但教育实践中的“片追”倾向导致“学科中心主义”甚至“主科中心主义”的泛滥,五育统一关系严重割裂,学生知识体系结构的整合困难和失衡,教育与社会生产和生活的脱节,造成学生发展的机械被动而日趋片面化。
以上两类后发外生型现代化中特有的充满传统与落后,旧与新激烈碰撞的错位现象归根到底是教育理论的超前性与教育实践的相对滞后性的矛盾使然。这一矛盾引起教育运行中的价值取向由绝对标准的一元向创造性迸发的多元,运行状态由原有僵化的有序向充满生机的无序转化,教育的诸多困扰与难题也由此产生。悲观失望在困惑面潜一无所措无疑是愚者之扰。盲目乐观以混乱与危机是必经阶段为借口任其自流发展也非智者所为。无序是新的有序的先导,缺乏理性核心的多元也将会在理性的指导下重组。但如若没有强有力的中介,无序向有序,此多元向彼多元在漫漫长路中自发地进行将导向更大的混乱。作为一种耗散结构的教育系统,通过增强开放性大力引进“负熵”(正信息)以抵偿和消除自生的结构熵(如:因组织结构的不健全等因素造成的增熵),经由“涨落”,可以由无序走向有序,由低序走向高序。当前,减熵的关键在于揭示教育理论与实践相互转化的规律,使教育系统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运行机制。
四、两难的策略选择与价值定位
后发外生型现代化处于全面缺失现代性因素积累与全方位实施社会现代化二者的相互掣肘之间,教育现代化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同样的问题,而使教育现代化推进的策略选择与价值定位陷于两难窘境。
由于教育也一如其大背景一样缺乏现代性因素的累积,而使我国教育现代化的推进策略处于四面出击,“毕其功于一役”,企图一步到位,还是分阶段进行,步步为营,将问题逐步解决的两难抉择。如若抉择不当,就会加剧各现代化因素之间的矛盾,如宏观上教育与社会其它现象的矛盾,微观上教育系统内部各部分间的矛盾,使现代化进程更加复杂。因而在宏观和微观、横向和纵向两方面同时确立恰当的现代化推进策略是必要的。后发外生型现代化教育的推进策略主要在两方面分别存在两种选择。
1.四面出击与分进合击。这是从横向上处理教育与社会其它现象以及教育系统内诸部分关系的策略。四面出击是指将教育、经济、人等社会发展诸方面的现代化任务及教育思想、管理、目标、内容等教育自身现代化的具体任务全面铺开,齐头并进。分进合击是指将教育全面现代化任务的蓝图在不同发展阶段逐渐展开,现代化任务逐个解决。
2.一步到位与分阶段推进。这一策略涉及的是某一方面教育现代化任务向前推进时所面临的纵向关系。一步到位是指通过直接采借早发国家的最新现代化成果,实现现代化的迅速完成。分阶段推进是稳扎稳打保守但妥当的策略,可通过渐进使前一阶段为后一阶段做准备。以上两种策略分别从纵横两方面反映出后发外生型现代化推进的可能道路,而事实上,社会以及包括教育在内的各方面发展过程都是纵横交织的。在教育现代化初期采取“分进”的策略分阶段推进有助于尽可能减小社会反现代化力量及集中力量重点突破,以使全面现代化任务得以较顺利展开。我国社会现代化的任务最初基本上是依次提出的,但发展到现阶段,由于国际化趋势的加强和国内基本发展条件的改善,四面出击已是客观态势,但四面出击不等于力量平均。应既综观全局全面进攻,又进行矛盾分清轻重缓急,并充分利用现有条件或分阶段实施或抓住时机一步到位。
公平与效益作为广泛存在于当今世界各种发展问题之中无法回避的两难块择,在后发外生现代化特有的矛盾冲突中表现的更为尴尬,从而导致我国教育发展的价值定位左右为难。如:一方面加速教育普及与实现教育机会均等是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的内在要求,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调节又使人才规格应保持最佳的梯度结构;一方面要求教育要培养竞争意识的呼声更为高涨,另一方面学校中的德育却要求学生团结友爱,无私助人等等。在这样鲜明的二律背反的惶惑中,存在着两种极端的主张:一种认为当前我国应把教育重点置于效益高的高等教育和英才教育;另一种认为应在我国现有条件下实现教育民主化的目标。显然这是将效益原则与公平原则绝对对立的典型。效益与公平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两个最基本的目标追求与价值选择是矛盾的统一体,追求公平固然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规定与内在要求,但若脱离社会现实条件,忽视我国“后发”型现代化教育效益的迫切要求,抽象地追求教育公平与普及,不仅这一目标不可能实现,还会造成整个现代化道路的曲折甚至回复。同样,一味追求教育的经济效益而置公平于一旁无疑也是根本方向上的误导。我国后发外生由外力推压而启动的现代化,既缺少现代化因素作基础,又要在短时间内走完早发内生型国家走过的漫长道路。要摆脱诸如此类左右为难的矛盾交织必然首先要求“经济中心”和“效益优先”。“中心”与“优先”显然不等于唯一,正如教育还要为政治、文化等服务一样,“效益优先”亦要“兼顾公平”。以全面质量意识为制衡点,正确处理教育的普及与提高,分散与集中的关系,在不同程度地普及义务教育,杜绝新文盲的基础上,办好重点学校,发展重点教育是合理协调公平与效益的重要举措。
同一问题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会得出不同方式的解决方案。本文正是立于这一基点,从我国后发外生型现代化进程中特有的无奈对教育的现实制约入手,对教育的热点问题进行再探讨,以求抛砖引玉征得更多的问题消解之道。
本文提出的诸多教育问题,从其生成的宏观背景看,在一定意义上具有不合理的“合理性”,因而其持续的滋生繁衍才有可能成为现实。只有追根溯源进行根本变革才能使复杂的问题相对易于把握。诚然,教育不仅具有社会制约性,还有相对独立的一面,如若同时从微观的角度对教育本体进行改造,无疑更有助于问题的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