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敦煌市七里镇青海油田医院影像科 甘肃省酒泉市敦煌市七里镇 736202)
摘要:目的 探讨在基层医院如何利用普通设备进行恶性肿瘤的介入治疗。方法 对术前经影像学确诊、病理组织学证实的30例恶性肿瘤均在普通X线机监视下进行介入治疗,介入治疗成功率高。结果 全部30例患者均成功进行了介入治疗,无严重的并发症发生、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结论 利用普通设备对恶性肿瘤可以安全地进行介入治疗,这在基层医院具有一定的价值。
关键词:普通设备;恶性肿瘤;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学是现代医学领域的一门新兴学科,它借助影像学设备,运用微创操作技术,进行血管和非血管腔内治疗,解决一些单靠内、外科都难以解决的问题,尤其是一些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通过介入疗法:动脉药物灌注、栓塞及内支架置入、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①。近年来,我们在普通X线设备引导下开展恶性肿瘤介入疗法,初步取得了一些经验,现介绍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收集自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经我科诊治的资料保存完整的30例恶性肿瘤进行回顾分析,其中肝癌6例、肺癌4例、胃癌8例、食道癌3例、乳腺癌4例、肾癌1例、转移癌4例。
所有病例均经影像学确诊、病理组织学证实。除2例肺癌、7例胃癌做了手术切除,其余病例均采用介入治疗。男性22例、女性8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28岁。
1.2 治疗方法
1.2.1 引导设备及材料
所有病例均在日立TU—130KV850MA-X线机下进行,本机带近床操作台和监视器。介入器材采用日本TERUMO公司生产的导管和器械。
1.2.2 操作技术
患者行常规术前准备,并于术前30分钟在病房内作好静脉输液(左手或左脚,5%GNS500ml+地塞米松5毫克)后带入我室。患者仰卧于X线检查床,局部消毒铺巾,以2%利多卡因5ml局部麻醉,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穿刺成功后,将5F动脉鞘管埋入股动脉。在近台电视监视下,经此鞘管依选择部位插入相应类型5F导管达所需的靶动脉。当导管尖端进入靶动脉区后,即推入60%复方泛影葡胺(或优维显)3-5ml,证实导管已进入靶动脉后,在操作技师配合下,采用快速行手推连速点片进行造影,一般只能取动脉期。当确定肿瘤的大小、部位、数目、供血情况后,注入化疗药物,对肝癌、肾癌的病人采用灌注加栓塞的疗法。术后穿刺局部予压迫止血,加压包扎静卧8小时,常规予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
1.3 治疗措施
1.3.1 肝动脉灌注化疗加栓塞治疗 将导管选择性插入腹腔动脉干后即注入化疗药物,采用5-Fu1000mg+OHCPT40mg+EPB40mg灌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无门脉瘤栓、动静脉分留者注入碘油乳剂(8-10ml)、明胶海绵颗粒(2mm大小、20-40粒)超选择插管入左或右肝动脉行栓塞治疗;对弥漫型肝癌出现腹水、静脉曲张、脾功能亢进者,我们采用化疗后用明胶海绵颗粒及明胶海绵细条暂时性栓塞胃短动脉、脾动脉,目的是防止上消化道大出血,同时改善脾亢。
1.3.2 肾动脉灌注化疗加栓塞治疗 本组1例、78岁、左肾功能尚好,因不愿接受手术治疗,我们采用第一次灌注化疗(EPB30mg+OHCPT30mg)后,用碘化油栓塞肿瘤血管,术后20天行第二次灌注化疗,用15ml碘化油继续栓塞,再用明胶海绵细条栓塞右肾动脉中下部血管,然后用2%利多卡因4ml麻醉局部血管以减轻病人疼痛,最后用无水酒精8ml栓塞肾动脉,栓塞后造影见肿瘤增生血管消失。
1.3.3 肺癌、食道癌、胃癌、乳腺癌、转移癌灌注化疗 4例肺癌患者行支气管动脉插管灌注化疗(5-Fu1000mg+OHCPT40mg+顺铂80mg);3例食道癌病人予手术前主动脉插管灌注化疗(EPB40mg+CTX800mg);8例胃癌病人1例术前曾行3次胃左动脉灌注化疗加栓塞治疗,余7例术后采用腹腔动脉灌注化疗(EPB40mg+CTX800mg+OHCPT30mg);4例乳腺癌均为手术后行主动脉、左、右锁骨下动脉灌注化疗(5-Fu800mg+OHCPT40mg+顺铂60mg);1例肺癌骨转移行右股动脉灌注化疗(EPB40mg+CTX800mg);2例肺转移癌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5-Fu1000mg+OHCPT40mg+顺铂80mg);1例乳腺癌淋巴转移伴头部软组织转移行左右锁骨下动脉,无名动脉灌注化疗(5-Fu1000mg+OHCPT40mg+顺铂80mg).
2 结果
6例肝癌患者除1例为巨块型外,余5例均为弥漫型且均为晚期肝癌,出现腹水者3例,治疗前AFP阳性4例,治疗后AFP转阴2例,1例巨块型共行5次介入治疗,2次AFP转阴,5例弥漫型病人1例因上消化道出血、并发肝性脑死亡,1例转出院后死亡,其余均存活120-186天,1例食道癌患者于术后并发呼吸窘迫综合征死亡,1例转移癌患者行2次局部动脉灌注化疗后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头部软组织包块及肿大淋巴结消失,4例转移癌患者分别存活130-295天。其余肿瘤患者均存活1年至今。
3 讨论
介入放射学以影像诊断为基础,将诊断与治疗相结合,具有极高的诊疗效率和微创性。C型臂数字减影血管造影X线机(DSA)的出现,使诊治疾病有更好的硬件技术支持,但基层医院尚难以推广,多以普通X线设备引导治疗。介入治疗应遵从一般恶性肿瘤的治疗原则,即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减轻痛苦和延长生存期,因此慎重适度的治疗,以尽可能小的代价(生理和经济上)达到对肿瘤的控制是十分重要的②。通过我们的实践证明,只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和检查手段,在努力提高诊断水平的基础上,进行恶性肿瘤的介入治疗是可行的。普通设备引导恶性肿瘤介入治疗投入少、见效快、节约费用,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在无介入病房的情况下,我们采用整体管理的办法,即病人从入院、体格检查、病历书写、拟定治疗方案、介入手术、术后处理至病人出院都由放射科和临床科室医生共同负责,出现疑难问题会诊解决。介入治疗局部用药剂量大、周期短、副作用小、疗效迅速。它无疑是恶性肿瘤保守治疗的一种理想方法。但普通设备下开展介入治疗X线防护设备差,操作医师接受X线量大,且不能多轴位观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用于恶性肿瘤的介入治疗。这就要求基层医院介入放射医师在术前应仔细研究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术中能应付突如其来的意外情况和并发症。本组病人术前应用西米替丁、术中灌注先锋霉素V号,减少了上消化道出血及感染的发生,术后并发症主要为纳差(55%)、发热(68%)、恶心呕吐(70%)、腹痛(48%)、上消化道出血(3%),但均未发生脊髓损伤、大出血、胆囊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今后在恶性肿瘤介入治疗间歇时间、联合用药、栓赛剂的选择、设备应用、肿瘤综合治疗方面有待于进一步学习、探索。
参考文献
[1]张孟增。介入放射学基础与临床【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51
[2]李彦豪。实用介入诊疗技术图解【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151.
论文作者:文国良,兰海,丁启俊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2
标签:动脉论文; 恶性肿瘤论文; 栓塞论文; 介入治疗论文; 患者论文; 设备论文; 术后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