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政治课论文,教学模式论文,思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课题的提出
学校思想政治课教材既体现了思想政治课的性质、任务,又符合当代初中学生的思想、知识、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认识规律,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依据现代化教学理论,我们提出初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模式优化的问题,并着手进行不同教学模式的对比试验,以期获得效果的整体最优。
二、实践目标
1.总体目标。按照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构建起多种初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过程,进一步提高教学效能,以实现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
2.近期目标。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设计出不同的教学模式,在平行班级的对比试验中,检测其不同的效果,以确立几种基本的教学模式。
3.远期目标。(1)进一步弄清新教学模式在促进学生能力提升中的作用。(2)确立新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结构中的地位与作用。(3)探索新教学模式在促进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三、实践过程
1.实践对象;2.实践教材;3.实践变量;4.实践步骤,分为准备阶段、实践阶段。
四、结果分析与讨论
1.实践分析
(1)始终把学生作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现代教育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们(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方式,消化、融合新的知识点,从而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过程。我们设计的教学模式,以学生面临的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主动发展为核心,以各种教学传媒为工具,以教师为主体去创建一种易于同化与顺应的学习环境,是符合现代教育理论要求的新的尝试,而试验的结果也被证明是有效的。
(2)把培养能力、立足实践作为教学设计的根本点。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习者要想对所学知识达到意义建构,最好的办法是让学生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体验,而不仅仅是聆听别人(如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因此,在设计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始终铭记“能力的培养”,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注意揭示获取知识的过程;教学要立足于把学生的思维活动展开,辅之以必要的讨论和总结,并加以正确引导。另外,尽可能让学生到社会实践中去理解和掌握知识。
2.实践讨论
(1)对评价标准的评价。在本次实践中,我们进行了各种专题的讨论会、辩论赛、演讲比赛、时事综述等许多活动。即便如此,仅从知识传授的功能来讲,我们的试验表明,几种教学模式的施教,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和综合运用能力的。这与几年来政治的中考改革方向是一致的,与我们推行的素质教育也是一致的。试验表明,试验的时间愈长,学生的政治中考成绩愈好,这显然是一种正相关。
(2)实践本身需要系统完善。实践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的优化问题,应当是一个不断完善和发展的问题,我们这一轮试验仅仅是开了头,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在诸如如何确定教学模式的优化、对比标准上;如何在排除其他非教学因素的影响下,有效地获取试验数据上;如何界定各种教学模式所起作用的大小及关系上,我们还需要进行大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