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媒体融合的新闻采编工作人员转型分析
张晓燕 南京广播电视集团新闻广播
摘要: 新闻采编工作人员有新闻通讯员、记者、编辑、发行人员,这些人应具备敏感的新闻探知能力、新闻价值的掌控力、思维的发散和逻辑能力、娴熟的文字表达力等能力。媒体融合的根本目的是利用新兴媒体补充、调和传统媒体的短板,从而进行“媒体再造”,它模糊了新闻采编工作人员之间的界限,要求着更强的专业素质,采编合一。这种情况下新闻采编工作人员要转型,一方面保有新闻采编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一方面转型成为全媒体新闻采编工作人员;传统媒体也要改变新闻采编工作人员的工作制度,探究新型媒体集合。
关键词: 媒体融合;新闻采编;转型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媒体融合时代,新闻采编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发生了许多变化,需要转型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新闻采编工作人员要怎样转型,才能适应这个媒体融合的时代,新闻媒体又应做出什么调整来实现其新闻采编工作人员的转型,是需要研究的问题。
一、新闻采编工作人员与媒体融合
(一)新闻采编工作人员
新闻采编工作人员是一个统称,它包括新闻通讯员、记者、编辑等从搜集新闻到报道的一系列工作者[1],比如新闻采访、内容、写作、编辑、发行的工作人员。不同媒体的不同性质对新闻采编工作人员提出了非常不同的具体要求,但总体上,新闻采编工作人员需要具备的素质有:敏感的新闻探知能力、新闻价值的掌控力、思维的发散和逻辑能力、娴熟的表达能力,等等。[2]
以上诊断依据中,1、2、3条是最重要而且是必具的。但是如就诊时的病程很短,则GnRH激发值可能与青春前期值相重叠,达不到以上的诊断切割值;卵巢大小亦然。对此类患儿应随访其副性征进展和线性生长加速情况,必要时应复查以上检测。骨龄提前只说明性激素水平增高已有一段时间,并非是诊断CPP的特异性指标,病程短和发育进程慢的患儿可能骨龄超前不明显,而外周性性早熟亦可能有骨龄提前。综上,CPP的诊断是综合的,核心问题是必须符合为GnRH依赖性,临床随访性征发育呈进行性有重要意义。
(二)媒体融合
新旧媒体的融合,是互联网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Andrew Nachison 曾在演讲中将“视频的、音频的、印刷的、互动性数字媒体之间的操作性、战略性、文化性联盟”称为媒体融合。我国许多学者认为“媒体再造”是媒体融合的根本,比如报纸与手机再造出的手机报,就是一种“再造媒体”,是新兴媒体补充、调和、整治传统媒体的产物。
(三)媒体融合挑战新闻采编工作人员
当下媒体社会化了,自媒体发展突飞猛进,信息的接受者与传播者变了,用户生产内容(UGC)大量出现在新闻媒体的报道中。于是,新闻采编工作人员的工作类型之间模糊了界限,工作内容发生改变,因此需要更强更全面的专业素质、采编合一的先进理念,从而发展多元的新闻内容。[3]
当今社会需要复合型人才,新闻采编工作也不例外。新闻采编工作人员应吸收全媒体的工作理念,熟练掌握不同平台受众群体画像和媒体平台的调性,多样化地生产新闻内容;还要在新闻中设计互动环节,使新闻具备商业化传播特征。因此,媒体融合时代的新闻采编工作人员需要完成多个方面的工作,包括设计新闻选题和新闻产品,采编新闻内容,塑造、营销新闻品牌,处理大数据等工作在内。
二、基于媒体融合的新闻采编工作人员的转型分析
(一)保有新闻采编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
网络环境中,新闻的传播者及其传播方式更加多元,但传播的新闻信息良莠不齐。因此,当前媒体市场需要高质量的新闻产品,媒体融合时代的新闻采编工作人员仍然需要专业素养,也就是用娴熟、高水平的写作表达能力,生动形象地展现深层新闻内容。这样的新闻采编工作人员才能在信息轰炸背景下得心应手,保住新闻的质量和媒体的公信力,赋予媒体融合意义。
(二)转型成为全媒体新闻采编工作人员
回来的路上,被雨水淋透的爷爷哮喘病犯了。爷爷捂着胸口咳嗽,踉踉跄跄地栽倒在地。阿鱼在爷爷的身上蹭了蹭脑袋,把脖子伸给了爷爷。爷爷左摇右晃地爬到了阿鱼身上。阿鱼没有像往常一样尥蹶子,而是晃晃荡荡地走了起来,一直把爷爷驮到了一个牧民家里。
在进行混合料摊铺施工时,首先应将施工作业面清理干净,扫除路面上的灰尘杂物等。由于SBS改性沥青施工温度较高,因此在进行摊铺时应控制混合料摊铺温度160~180℃,温度低于140℃的沥青混合料禁止使用[2]。另外,在进行摊铺作业时宜采用两台不同型号摊铺机阶梯式摊铺,其中两台摊铺机的前后间距不应超过20cm。
(三)改变新闻采编工作人员的工作制度
媒体融合的时代大背景下,新闻内容产生了同质化等质量问题,且由于上文所说的采编人员要成为复合型人才,需要做多个方面的工作,新闻内容的生成、采编流程也应相应地转变。比如说,新闻采编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原先是比较孤立的,现在应当改善,使新闻采编工作人员能够在全媒体的环境中工作,集中生产多个新闻内容,在外部运用多种方式生产新闻,在内部能够共享资源。共享资源有利于减少重复的生成工作,整合新闻生产过程;而外部生产多样的新闻,能够适应各个平台的文化调性和传播特点,提升新闻采编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例如新华网的超级编辑部,还有国外报刊普遍应用的Eidos Methode 系统,都用于完成全媒体采编等工作,能够整合全媒体的内容、技术资源,有效管理报纸和网站。
(四)探究新型媒体集合
媒体融合时代,新闻采编工作人员的转型,从根本上说,是为了形成影响力大、公信力强的新型媒体集团,再造媒体,生产多元的新闻。媒体融合作为一种手段,能够帮助传统媒体建设渠道、生产内容、改善并取得优势。新闻采编工作人员应对深刻地认识到,新闻采编工作人员在新兴、再造的媒体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南方报业的“南方+”客户端是一个新媒体集合的好例子,它同时注重、尊重专业采编工作人员和自媒体用户的新闻生产,整合分析资讯,但将二者区分开了。
三、结语
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新闻采编工作人员所扮演的角色在媒体中依然重要,对通讯员、记者、编辑的要求不降反升,大众传播者与受众都需要优质新闻。尽管媒体在融合,新闻采编工作人员也面临这生产环境孤立、难以引导舆论等困难,因此新闻采编工作人员仍然应认识到基于媒体融合的具体转型策略,以及自身肩负的重大使命,勇于探索开发新的新闻生产方式和产品,提升所在媒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陈祺.关于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采编工作人员的角色转型研究[J].传播力研究,2019,3(17):115.
[2]黄彬.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采编工作人员的角色转型[J].科技传播,2018,10(05):48-49.
[3]刘树云,杨磊,范晶.关于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采编工作人员的角色转型研究[J].国际公关,2019(05):38.
作者简介: 张晓燕(1977.9-),女,汉族,江苏南通人,本科,助理编辑。
标签:媒体融合论文; 新闻采编论文; 转型论文; 南京广播电视集团新闻广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