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民营企业中获取外资_民营经济论文

如何在民营企业中获取外资_民营经济论文

外资来势汹汹 民企如何分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来势汹汹论文,民企论文,外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2年以来,中国利用外资情况较去年形势更为良好。据1月份国家统计局分布的数字显示,中国2002年1月实际利用外资为29.7亿美元,同比(2001年1月)增长率高达33.5%。

2001年,中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是468.5亿美元,同比2000年增长14.9%。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在日内瓦报告的最新调查显示,中国去年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在亚洲名列第一,已经成为世界第二个最吸引外资的国家,仅次于美国。这项调查还显示,中国在三年前受到亚洲经济危机冲击,但由于人民币的持续坚挺,中国经济形势喜人,外资对中国经济有很强的信心。

外资流向变化民企利用不佳

虽然外商直接投资进入中国市场的总体形势较历年都好,但也存在一些潜在的危险倾向性。其中,据2001年实际利用外资的分布分析,外商直接投资的首选是外资企业,投资为235.5亿美元,较2000年增长23%。这类企业一般不受中国产业结构的制约,集中于外贸进出口领域,大体属于短线经营或出口加工等形式,所以在市场中具有不稳定性。

外资的第二个主要目标是合资经营企业,投资约162.5亿美元,同比增长11.4%。其经营范围一般都是技术含量相对较高、利润率高的行业,外商看重这些行业利润增长幅度,同时也利用外资的管理水平,资金优势和技术水平同国内同行业企业竞争,压缩市场运行空间。

而在合作经营企业方面,2001年外商投资约为60.6亿美元,比前一年下降了6.7%。这类企业,外商投资的主要目的是以远景投入为主,依靠优惠政策,进行长期持续投资。

目前,外商直接投资增幅最快的是股份制企业,2001年总计4.6亿美元,增长32.5%。另外合作开发项目也有5.1亿美元,其他为0.2亿美元。

从投资地域分析,中国15个副省级城市2001年外商直接投资达130亿美元左右,占总投资近3成,再加北京、上海、天津市中心城市,外资在东部地区占投资的总比率应在80%左右。

从以上数据中不难分析出,外资在中国经济中的投入越来越大,投入形式却越来越倾向于集中,涉及的投资领域和范围越来越小。另外,也说明客观上外商直接投资正朝着配合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方向转移。

从中国经济发展的结构性变化看,外资回避高风险、高投入的产业,同时也对中国的民营经济鲜有投入,原因在于,民营经济在国家经济结构中的总体技术和政策支持都落后于其他的经济类型。特别是西部地区,民营经济一般都是在各产业夹缝中生存,并远离经济结构主体,所以民营经济引资的难度更大。

政府引导外资流向

二十年来的招商引资一直都是以自由的投资方式来吸引外资来华投资为根本方式,但这种情况正在逐步改变,近年来,外资的流向正在向政府引导、鼓励投资的方向转移,其最直接的结果是外资真正为中国经济的发展、调整产业结构、扩大经济规模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中国二十年来改革所体现出的一些副作用证明,外商的投入只是集中在某些高产出、低风险的领域,同时也不是完全地、无条件地投入,他们只注意局部的、短期的合作。不仅如此,各地方政府更注意地方利益的本地化———这种只以规模定成绩的发展模式,随着外资投入加大,有成为投入主流的可能。

目前外资总体形式正在改观,正逐步从短期投资向长期投资过渡。这种情况的变化得益于政府注意到了短期投资的危害性,对这种投资给予警惕,并在地域性投资上进行了政策引导。短期投资的危害性在东南亚的金融风暴起到了很大作用。我国外资的短期投资大多集中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的地区,投入的主要产业结构大多集中在短期效益的产业上,这些情况如果持续下去,势必会影响到中国经济的总体布局,发展严重可能会造成“泡沫经济”,对国民经济形成整体危害。

由于中国西部大开发的实施,现在中国西部的外资投入较去年有高增长性,但由于基数小,目前,西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无论从比例还是数量上都远远低于平均投资比例。

我国政府目前鼓励投资的政策是要放宽引资的限制,扩大外资吸收的水平和作用。具体要引导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等科技产业,另外要适度引入基础性投资对我国的基础产业的投入。另外,外资对中国的内陆省份、西部地区有强烈的合作开发自然资源的要求,政府亦有倾向地鼓励外资对中国的内陆和西部的矿产、农产品的深加工、基础建设、自然环境等方面进行投入,并在政策上给予扶持。

国家计委主任曾培炎表示,中国将推进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城乡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同时也指出中国政府将把基础设施继续加强、入世后中国市场将进一步开放、发展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鼓励西部投资、把西部列入重要的发展日程。

根据中国政府的引导外资态度,可以肯定,外资投入的结构也会相对调整,地域投资、产业投入将会有更大的均衡性,这为包括民营经济在内所有经济类型的发展,和得到更高质量效益投资有很大的益处。

目前,西部大开发和中国大力改造投资环境,扩大内需,加大基础建设投入等一系列政策,就直接加大了外商直接投资的信心,并在很大程度上,正起到引导投资的作用,力图使外资投入进入良性循环。

外资流向呈现六大趋势

在政府积极引导外资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国际资本市场变动的双重作用下,外资主要流向形成了新的趋势,民营企业也可适时利用这些趋势,发挥自身所长,尽早促成外资的融入。

趋势一:从产业结构上,第一产业将会受到更多外资的关注和投入,第二产业外资将会避免规模投入方式,逐步强调全球经济与地域经济的互补性,改变目前外资投入全面占领中国市场的企图。这对中国第二产业的发展意义重大,可以加速第二产业的国际化。

一段时期内,第三产业仍然会是外资投入的主方向,但这种趋势会越来越向投资的次主流转移。这一变化是产业性质决定的,第三产业一旦成熟,就会具有很强的地域性,根据利润决定产品的经济规律,国际资本将会逐步丧失在地区经济的第三产业的主导权或弱化其在产业结构中的比例,同时其的竞争力也势必弱于所在国原有的第三产业,或低于地域经济的第三产业发展速度。

趋势二:近期,煤炭、石油化工、冶金、木材等原材料工业在吸引外资方面将不会有太大的改变,仍会以规模化、高技术的形式吸收外商的直接投资,但今后将以管理和技术投入,以及设备改造为主要引资方向,其主要形式是合作经营企业和合作开发。外营独立运营可能在一段时间内存在,但随着中国经济结构日渐完善,行业发展日趋成熟,国内资本的能力大大增强,其生存的可能性会越来越小。

伴随美国将钢铁进口关税提高30%,欧盟也将实施的钢铁产品进口关税临时配额限制措施,势必会影响到中国的冶金业的发展,但从远景来看,说明包括中国在内在发展中国家在冶金行业中已具有很强的竞争力。美国、欧盟国内钢铁生产单依靠“贸易壁垒”无法回避其行业弱点和发展的停滞,换一个角度来理解,就是美国、欧盟的这种行业资本将向我国转移,只要有市场竞争力,这个行业的引资就会有广阔的前景。

趋势三:表面上看,金属制品业、普通机械制造业和专有设备制造业由于产品销售成本过高,整体行业负债高,以及流动资产平均余额过高,目前受到外资的冷遇,但随着中国加入WTO,将会面临一个非常难得的高发展期。据国内经济数据分析,由于国际市场产品进出口限制的取消和弱化,中国在这三个行业中已有的部分价格优势、产品质量优势,国际竞争能力也将随国际市场的开放大大加强。

外资不会放弃如此好的投资机会,未来五年,这可能是对外商投资最有吸引力的几个行业。特别是,中国不仅在人力资源上有优势,同时还不乏相关高技术产业工人。外资的引入将会从引进技术、引进企业管理水平形式使行业得到整体调整,体现了“双赢性”。西部大开发对这些产业的引资也会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

趋势四:目前,外资根据利润最大化的原则,重点投资在食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等方面,从中国现实情况看,这些行业已完全进入了行业完善期,有些行业甚至已进入后发展期,市场动力对其发展的推动性正在减弱,外资利润率也显现出逐年递减的趋势,面临国内的竞争压力,外资的硬性投入基本上已呈现出停滞状态,软性投入也只是在市场上“拾遗补缺”。因此国内的此类行业期待外资进一步对此行业进行大量投资,已无可能。

趋势五:外资的投入形式将由原来以外资企业、合资经营企业的形式为主,向股份合作转移。这一趋势的出现与中国逐步放开外资对部分经济领域的投资限制有关。

国内贸易总局不久前决定,将允许外商有条件地控股商业企业,并将逐步取消对外方控股的限制,有关部门也取消了对外资零售企业数量和区域的限制,还正在研究对大型的连锁店、仓储商场是否还要对外资加以限制。目前,国内共有300家外商投资商业企业,其中经国务院批准的有二十多家,销售总额已占全国消费品零售总额近3%。

股价合作形式将集中出现在有价值的成熟产业,对于此类产业,外资只会在技术等软性投资上下工夫,而不会沿用在中国设立厂家,谋求扩大规模,取得规模效益的老做法。

趋势六:从经济类型上,外商直接投资在未来五年内,会将投资重点转移到民营经济上来。中国的民营经济自产生之日起就为中国经济的整体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成为中国经济各类型中发展最为迅猛的经济形式。在第三产业的某些领域中,甚至有超过主体经济形式的趋势。国际资本也注意这种趋势。英国《金融时报》、美国《华尔街日报》的对中国经济评论文章中都对中国的民营经济有较高的评价,并认为,跨国公司、投资基金和中小型投资者都应关注中国有民营企业的发展,文章认为,民营企业在中国的发展非常适应中国经济的现实情况。

1999年前后,中国兴起了“网络热”,

“外国风险投资+中国民营企业”的运作形式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也为民营经济与外资的大规模合作找到了一个契合点。

中国的民营经济还处于发展期,有其不成熟的一面,但这也意味着外资在民营经济中的投资会有更多的潜在机会。美国媒体认为,中国民营企业所缺乏的正是外商投资所具有的长处,海外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不会不认识到这是他们的一个进入中国市场的好机会。

这种观点也得到了外资与民营经济结合在中国市场成功动作的证实。随着民营经济逐步进入成熟期,海外中小型投资者的投资主体就会是中国的民营经济,2002年,中国的外资引入份额中,民营经济将有可能占到总额的2成。

标签:;  ;  ;  ;  ;  

如何在民营企业中获取外资_民营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