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旗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省德州市 2511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的运用也越来越普遍,特别是工程建筑行业,只有正确的运用信息技术才能保证企业管理能力的提高。因此建筑企业不仅要革新技术,不断创新管理模式,还要突破管理层次,打破国有模式,建立现在信息理念,带动建筑工程逐步走向现代化。虽然目前有所成绩,但仍需努力,确保真正的实现信息技术的现在化。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探析
1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
1.1工程项目管理
项目是为完成某一独特的产品或服务所做的一次性努力。项目管理是将知识、技能、工具和技术应用到项目活动中的综合过程,目的是为了满足或超越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和期望。利益相关者对项目的需求和期望不可避免地包含有竞争性需求之间的平衡,包括有项目的范围、时间、成本和质量。
工程项目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业主方的项目管理的工作内容包括有投资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安全管理、组织协调,项目管理的核心就是项目的计划和项目的控制。就是在以往的经验数据为基础,前瞻分析与计划,执行中动态的分析比对,对成本、进度、质量进行重点管理与控制,在其间做出平衡与抉择,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对工程信息的及时处理。
1.2信息化
信息化的本质就是要为企业建立一套适应外界变化的快速反应机制,它的直接的效果是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水平,间接效果则是潜在的经济和社会的效益。
1.3工程项目管理应用信息化的意义
工程信息管理应用就是通过信息技术对工程信息资源开发利用。通过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等技术等对工程信息收集、整理,以项目管理理念为支撑进行深度处理,在建设一个新的工程项目时提供以往类似项目的信息资源辅助决策,同时在建项目过程中对信息实时开发与应用,提升工程项目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信息化在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应用的意义在于:(1)对工程项目信息进行数字化及网络存储,有利参与建设各方(包括运行方)对项目信息的查询,加强参见各方的沟通与协调,有利实现项目管理目标;(2)对工程信息的程序化处理提高了项目信息的准确性,提高了数据处理的效率,利于建设项目文档管理,能提高执行过程中和最终交付文档的质量;(3)随着信息的电子化及传输的网络化,对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的加强,也有利于运行方的管理,提高工程项目建设的真正全寿命的经济价值。
2我国工程管理的信息化的主要过程
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应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计算机、网络、通讯设备的硬件,其次是工程管理信息化的项目管理软件。从中国当前情况来看,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硬件条件(如计算机硬件、网络设备、通信工具等)与西方国外发达国家差距不大,但是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软件条件却有很大的差距。我国在工程领域较普遍应用的项目管理系统软件大致经过了2个阶段。
2.1PC单机应用为主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
项目系统软件以现代项目管理理论(资源平衡技术、进度控制技术等)为依据,实现项目管理的进度、费用控制,对进度图形化,工程计量,赢得值计算,在PC个人电脑上运行,尚不具网络功能,因此只能由项目参与方各自独立使用,使用领域多为能源、水利、电力等领域。代表软件是Primavera的P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信息门户网络平台载体的项目管理系统
进入21世纪,项目管理理论的发展成熟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与普及,以项目管理控制理论、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理论、协同控制管理理论为支撑,通过Internet通信、服务器、数据库等技术,实行项目的全面管理,满足项目参与各方信息交流、协同工作,并对项目的多阶段进行集成管理,形成一个统一的项目信息门户平台。比较典型的如美国Autodesk的Buzzsaw,国内的有上海普华的PowerPIP等一些成熟的商业软件系统。
未来网格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全面集成项目各参与方信息,构建工程项目管理平台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3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措施
3.1提高对项目管理信息化的认识
提髙企业项目管理的信息化水平,首先要从企业的管理层面提髙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认识程度和重视程度人手。要充分认清企业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性,将信息化在整个项目执行过程中进行贯穿执行,充分提高企业各级对项目管理信息化的重视程度,树立全新的信息化管理理念,从资金、技术等加大支持和投人力度,多维度促进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实现提高管理工作效率的目的。
3.2加强项目管理信息化的人才队伍建设
未来企业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企业竞争的基础。作为企业来讲,要加强企业的人才建设和发展,不断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管理,通过完善的教育和管理措施,加强人才培训,建立固定的人才培训基地等方式加强对工作人员的项目管理信息化培训和教育,从而实现提供工作人员计算机技术和项目管理水平。实现培训一批既懂管理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髙素质人才,最终实现推进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3.3加强项目管理信息化的推广
目前,大多数的企业还没有认识到项目管理信息化的作用和带来的经济效果,因此需要有关的部门采取积极的措施,加大市场的推广和宣传力度,使得更多的企业及其管理者认识到项目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意义和效果。在进行项目推广的同时,要加大人员的培训力度,采用针对性的人才培训方案,实现最佳的人才培训效果。
4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专业化创新
4.1工程项目的SMART管理
使用SMART原则,能够有效的管理工程项目中的质量、费用、进度和安全。如果在工程项目管理实践中运用了SMART原则,这样项目管理就会有非常好的实践意义,促进项目有效性、可衡量性的提高。严格执行SMART原则,能够保证工程的各项指标处于可控的范围之内。
4.2开展项目管理可行性分析
项目的可行性对于整个项目的开展意义巨大,如果使用非常科学有效的手段在项目开始建设之前进行技术分析、方法论证以及对经济效益做出评价,保证以最小的投资而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选择最为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施工,为了保证建设项目的决策、工程设计以及筹集资金符合项目管理的需求,要选择科学的方法对可行性进行详细评估。科学论证中,企业根据自身的竞争力以及外部环境分析,选择最佳的管理模式,同时使用完善的决策方法进行充分论证,以保证整个项目的成功率。
4.3进行多专业协同设计
现代项目管理是一个专业性非常强的统一整体,各个项目的管理又分为多个子系统,其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工程项目管理中,需要计算大量的数据,同时还需要储存大量的数据信息,因此,必须要引入计算机等现代化办公方式和手段,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在网络环境下,应该使用计算机技术实现信息的共享。使用TQM方法、网络计划法以及核算等科学方法,建立强大的网络信息平台,为所有信息的使用者提供完善的信息,同时及时进行交流和服务。加强电子化数据的转化,使用与之相匹配的管理软件,将计算机作用完全发挥出来。计算机辅助设计经过了“二维”向“三维”转变,同时还具备多专业设计作用。比如,使用建筑信息模型(BIM)软件和三维设计软件PDMS,进行多专业协同设计,就能够完全解决结构设计问题,建立与实际情况完全相符的三维模型,将3D数字工厂模型与项目中所需材料和部件进行详细分析,确定工程中所用部件和材料的详细数据,从根本上提高设计效率。
4.4工程项目的风险控制
工程项目的风险受到工程中所有项目的影响,资金、合同、技术、采购、生产都能够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要建立一套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以全局的观点来控制风险的发生,建立健全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以避免企业蒙受较为严重的经济和财产损失,为企业的发展带来非常负面的影响。
结束语
为了增强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效益,必须进行项目人员应用模块、项目技术应用模块、项目设备应用模块等的协调,进行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方案的优化,从而适应愈演愈烈的工程项目市场竞争趋势。
参考文献:
[1]李虹,徐宏钢.建设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的探讨[J].建筑与预算.2013(06).
[2]陆群浩.浅谈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J].价值工程.2010(10).
论文作者:王贞新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9
标签:项目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信息论文; 工程论文; 企业论文; 工程项目管理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