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促进建筑工程规模不断扩大,使得混凝土结构的应用更加广泛。由于对建筑工程的建设质量和安全要求不断提升,带动了混凝土结构设计研究的增多。从混凝土结构的应用角度来说,受到自然环境和混凝土材料自身性能等因素的影响,极易出现耐久性不强的问题,影响着建筑的使用。因此,探索如何提高混凝土结构性能的方法,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耐久性;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
引言
在这种形势下,我国建筑企业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了更好地满足城市发展的实际需求,要不断提高建筑整体的质量,提高混凝土结构设计的水平,在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相关要求,提高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水平,做到与时俱进,以此来提高建筑企业的的经济效益和整体的竞争实力,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创造有力的条件。
1建筑工程结构耐久性设计的重要性
我国的工程设施建设体量巨大所以,然而很多建筑的实际使用并没有达到应该有的设计使用寿命,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到处砸了修、修了砸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秩序和经济生产。也使得资源被严重破坏和浪费、影响经济。同时,也因此,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设计工作很重要,建筑工程混凝土的持久性对于人们的生活品质提升有着很大的作用。
2建筑工程混凝土耐久性存在的主要问题
任何产品都是拥有一定的使用寿命的,不可能无限使用。首先,因为对耐久性问题的认识程度不够深入,设计也没有特别注重耐久性设计,导致我国建筑结构使用寿命明显缩短。为了过多节约成本存在着使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够、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不够、混凝土中的钢筋直径偏小、构件截面宽度不足等因素,严重影响了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其次,在很多的设计工作中更多运用的是经验式方法对建筑工程进行设计,缺乏系统性的设计方法体系。虽然对结构耐久性在建筑结构构造、材料性能等方面有些简单的标准。但是没有对影响耐久性的因素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和在建筑工作结构设计阶段的重视,更多只是在建筑工程完工之后对建筑工程质量的检测。列如钢筋锈蚀、混凝土的碳化等问题缺乏设计阶段进行更深入的分析。最后,当前我国也存在缺乏在设计阶段细化的相应国家和行业标准。结构耐久性设计方面存在着标准、规范、制度跟不上的问题。
3耐久性设计要点
3.1合理选择耐久性材料
设计之前要对混凝土的材料进行合理化的选择,选择正确之后在对材料的实际配比进行设计,所以材料的选择非常关键,一定要对多种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例如:建筑设计使用的年限,环境的实际条件等,根据分析结果进行选择合适的混凝土材料。混凝土应用的环境如果是属于冻融环境,要对平均每年的冻融次数进行计算,将引气剂合理的掺入进去,在通常情况下,掺入量要多于水泥的质量。混凝土应用的环境中如果存在氯侵蚀,一定要对氯离子的含量进行严格的控制,能够有效保障混凝土的耐久性,其用量要小于水泥的用量。混凝土应用的环境如果存在化学侵蚀的情况,所选择的材料要具有一定的抗腐蚀性,做常用为耐腐蚀合金钢材。
3.2结构构造设计
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由于到预应力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材料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所以在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对设计使用年限、环境的实际情情况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进行选择。如果构件的使用环境比较恶劣,属于锈蚀情况,对于受力的钢筋来讲,将直径设置在16.5mm以上。为了更好的提高结构的稳定性,要采用有效的方法对结构表面进行合理化的设计,不仅利于进行排水,还可以对积水进行有效的预防。另外,还要在室外设置一个构件,对滴水沟优化设置。构件的应用环境如果具有化学腐蚀的情况,就需要采用有效的设计方法对混凝土的防腐情况进行及时的处理。
3.3限制裂缝的宽度
按照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相关规定,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根据不同环境类别进行控制。具体如表1所示。此工程设计实践中,对叠合梁端竖向接缝以及预制柱水平接缝剪承载力,进行了细致地验算,都能够达到要求。
表1 构件最大裂缝宽度限值以及裂缝控制等级
3.3施工要求
从影响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因素来说,除了使用环境因素外,混凝土质量也是重要因素。因此,在进行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时,要明确提出施工要求。结合工程实践经验,如果混凝土耐久性对抗冻或者抗渗等,有着具体的要求,那么开展施工作业前,按照抗腐蚀要求,开展混凝土材料配合比试验,确定最优的配合比。使用的外加剂材料,含有的氯离子不可以超过水泥含量的0.02%。使用的高效减水剂,含有的硫酸钠不可以超过减水剂干重的20%。在开展浇筑作业前,需要做好钢筋位置以及保护层垫块等的检查,保证保护厚度合理。除此之外,对于大面积混凝土浇筑作业,要合理设置施工缝,水灰比要小于0.45,做好混凝土养护,保证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混凝土结构施工作业时,要合理把控混凝土拌合全过程。一般来说,建筑工程建设使用的混凝土,主要为商品混凝土。在进行自拌时,必须严格按照设计的配合比作业,保证混凝土的性能达标。按照原材料使用量和投放顺序进行配制,均匀搅拌,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4结构设计要点的总结
在对建筑混凝土结构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以下几点:第一、对概念进行设计。在通常情况下,在实际设计的过程中,要有专业的设计人员严格按照标准对结构概念进行设计,唯有这样才可以保证结构具有较强的抗震性能。第二、结构选型。在设计时,要按照相关要求对结构进行设计,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异常的情况。对结构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做到与时俱进,对混凝土结构构件的设计进行合理化的改进和优化,以此来更好的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第三、积极做好结构地基基础的设计。如果建筑工程在沉降量上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和标准,不仅需要对地基进行严格的控制,还要对基础建设进行合理化的调控,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处理。如果工程沉降量相对来说比较小,需要利用褥垫作业法进行施工,并对建筑物的地带位置进行设置,如果一旦发生沉降,就要将混凝土保护层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一方面,可以保障地基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另一方面,还可以对地基机构进行合理化的保养。
结语
综上所述,只有执行非常严谨的混凝土工程耐久性的设计,特别是着重重视在不良的环境中的混凝土工程,保证它的耐久性的设计工作。根据不同结构原理,使用相应的混凝土材料和结构。才能有利于工程的耐久性的延长。混凝土结构一旦出现变化哪怕是微小的变化,就说明出现了问题,这时的补救效果就要大打折扣了。混凝土过程结构耐久性的设计要和施工过程相互照应,不能不利于施工,只有这样,才能方便施工,做到延长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谢琪.近海地区海洋氯化物环境混凝土桥梁结构耐久性设计的思考与建议[J].公路工程,2018,43(5):138-142,162.
[2]程长广,韩彦斌,袁悦,等.天津滨海新区地铁工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研究[J].工程质量,2018,36(9):21-25.
[3]吴赛兵.建筑结构设计中关于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的探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0):1143.
[4]汪加蔚,谢永江.混凝土结构腐蚀机理与PHC管桩的耐久性设计[J].混凝土世界,2018,(6):34-41.
论文作者:马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4
标签:混凝土论文; 耐久性论文; 混凝土结构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结构论文; 环境论文; 材料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