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共情”管理艺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班主任论文,艺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1477(2006)06-0052-03
在校园生活中,基于班主任的特殊地位,班主任能否与学生建立相互信任、理解的良好关系是其很好地解决学生的诸多问题的关键。“共情”作为一项沟通技术,被认为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最关键的因素[1]。
一、“共情”在班主任工作中的意义
“共情”一词源自希腊文empatheia,原来是美学理论家用以形容理解他人主观经验的能力。心理学上的“共情”是指咨询员一面聆听当事人叙述,一面进入来访者的内心世界,以感同身受的方式体验来访者主观的想法与情绪,对来访者所处的情况要达到心领神会,然后跳出来访者的内心世界,将他对来访者的了解,传递给来访者知道,对其进行帮助[2]。
校园生活质量的高低有赖于师生关系是否和谐、融洽。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学生的指导者,肩负协调师生关系发展的重任。“共情”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项基本技能。拥有“共情”的态度,就能使班主任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问题,而不是一味教诲、劝说。班主任能以同理、一致、真诚、关爱与支持的态度,让学生觉得被了解、重视、关心,这是建立互信师生关系的良好开端。具有了“共情”这项基本技能,班主任会让学生从心底真正感受到教师的关爱,从而培育了学生健康、积极的良好心态,完善了他们的人格,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最终创造一个和谐的校园。
二、“共情”技术在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伊根(Gerard Egan)的分析,“共情”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初级“共情”;另一种是高级的、准确的“共情”[3]。初级共情是站在对方的角度上去了解对方的信息,听明白对方在说什么。它适用于任何沟通阶段,尤其适用于沟通初期。高级的准确的“共情”是理解对方的感情成分,理解对方隐含的成分,才是真正听懂对方的“意思”,是深层的同感。班主任与学生的会谈、辅导过程可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1.初级“共情”运用阶段
班主任在初级“共情”阶段的工作是把认识重点放在学生个人身上,而不是急于去解决问题。几乎所有的辅导理论都承认,辅导关系是决定辅导成败的首要因素。许多实验研究也证实,倘若辅导者能够成功地建立起一种充满信任、理解、真诚、关爱、尊重、宽容、接纳、自由和托付感等成分的关系气氛,即便不应用特别的辅导技术,也能得到良好的辅导效果。反之,即便使用了最科学的辅导技术,其效果也不会好。
在这个阶段,班主任首先应当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要摆脱以往师生关系模式,以平等关系相待,以真诚面孔相对[4]。学会运用言语与非言语的技巧,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时刻让学生能感受到班主任对自己的一片真心。
2.高级“共情”运用阶段
随着师生间建立了良好的辅导关系之后,班主任与学生的沟通逐渐进入到高级“共情”水平阶段。在这一阶段,班主任仍要以倾听、理解、平等、尊重等态度出现,努力帮助学生尽情表达和宣泄。在班主任创造的安全、自由和充满理解的气氛下,学生逐渐尝试开放自己,包括自己遭遇的困难,自己的感受,自己对周围人的看法等等。
班主任应该深入了解学生,在广泛搜寻有关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信息的基础上,抛弃肤浅的、表面的信息,找到问题的症结,发现导致学生思想波动的各种因素。同时,在谈话中为学生展现新视野,加深学生对自己以及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的了解。有的班主任在“共情”的过程中关注了学生的言语和非言语行为,只抓住了细枝末节,但忽视了每个学生的家庭情况、成长环境、个人体验等,导致学生的问题类型化,处理方式雷同,就不能解决问题的根本。这就要求班主任在前述的初级“共情”的前提下,能进行换位思考。这已经不再局限于初级“共情”阶段的要求,班主任从学生的角度来理解学生的行为和想法,更重要的是要求班主任能从学生的角度来理解周围的环境对学生的内心产生了什么样的触动,从而掌握哪些对学生的心灵有负面影响的环境因素。
在充分探索和表达的基础上,班主任会逐渐发现话题开始转向学生对自己的认识和理解。深层次的“共情”是与探究联系在一起的。如果班主任在与学生“共情”的时候,有意地把自我探索与自我认识联系起来的话,这一过程会更快一些。
3.实施行动阶段
在班主任用他自己的知觉、思维、体验完全接触对方的内心世界之后,就将从对方心里知觉到的东西带到自己的世界里来,进行清理、辨别,进入、出来,反复进行,保持客观、公正的立场,体验对方的内心。换句话说,班主任对学生的烦恼应觉得好像就是自己的烦恼,却又不能让它们变成自己的真实烦恼。要适时、适人、适地、适度,做到恰到好处,既能进得去,又要出得来。
当不太确定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时,可以通过言语或非言语方式把接收到的信息表达出来。有些时候,仅仅把对方的意思和感受准确表达出来即可,偶尔也可以比他更深一些,或加一点自己的理解和解释。在反应的同时留意对方的反馈和反应,看对方是否感到你准确地理解了他。因为你的同感可能出错,对方的反馈可以纠正错误的重要信息。
班主任在洞悉了学生的问题之后,除了使用一些“共情”的技巧,如倾听、自我揭示、解释、指导等之外,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还得配合使用其他不同的手段、方式。例如,当学生的问题是关于学习的,班主任可以找相关任课教师,要求他们配合学生制定出适应的、具体的学习计划。当学生的问题是关于班级同学之间的交往,班主任可以找班干部深入了解情况,号召全班同学协助、支持、理解他。当学生问题是关于家庭亲子关系的,班主任需要作家访,与其父母进行沟通,共同找到解决的最佳途径。
4.评估、反馈阶段
班主任帮助学生制定了具体的解决方案并不意味着“共情”的过程就此结束。班主任要随时注意学生的动态,他们是否真正执行了,执行的效果如何,又有哪些新的问题,这都需要班主任的“跟进”。
在这一阶段中,班主任特别留意三种工作:(1)介入到当事人的行动过程中去,对行动中遇到的困难、不明白之处予以及时讨论或指导;(2)保持对行动过程的监控或作必要的调整;(3)随时注意评估进展情况。在做所有这些的同时,一定不要忘了维持一种安全、信赖、积极的关系氛围,最有力的支持总是来自班主任的态度[5]。
当“跟进”结束后,双方要对整个辅导过程进行一次全面回顾,根据确定的目标进行评估,确认目标达成的情况。这种评估的价值不仅在于明了辅导的收获,还能提供一个机会,让学生有经过一段艰难努力终于达到目标的成功体验。
辅导结束后,班主任仍然要关心学生,并对于学生的问题做好保密措施,欢迎学生的随时来访,并主动、热情地帮助学生。
“共情”反应有不同的水平。低水平的“共情”不仅无助于当事人的改善,还会损害辅导关系;高水平的同感往往显得比当事人对自己的理解更深刻、更中肯,使当事人感到对方比自己更理解自己。“共情”的目的不是帮学生找到解决的办法,代替学生思维,而是授学生以渔,教会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能自我思考、自行解决,最终达到自我成长、自我实现。
三、“共情”技术在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技巧
运用“共情”技术进行师生间的沟通,真正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增进对自己的了解和接纳;是为了引导学生增强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觉性。在上述的运用“共情”技术的过程中,班主任还可以运用以下技巧相配合。
1.在“共情”的过程中,班主任应注意词语运用的技巧
诸如“嗯”、“是”、“我明白”、“啊”、“哦”等,表达承认、认同和理解,也可以协助对方作进一步的自我探索。重复学生话语中的关键字词,促使学生就所强调的部分进一步展开话题[6]。
例如:学生:“我不喜欢学习。”班主任:“不喜欢?”学生:“我什么都学不好,没人看得起我,没有成就感,糟透了。”班主任:“真糟糕。”
还可以重复句子,具有强调、核对的作用,但不可多用,以免有鹦鹉学舌的感觉。运用概括性重复将学生陈述中的关键内容,言简意赅地表达出来。这种概括不仅包含其表层的含义,还包括其内隐的动机及含义,特别有助于传递高层次的同感。
2.非言语的传递
非言语传递通常包括目光注视、点头示意、面部表情、身体姿势、语音语调、相隔距离等的运用[7]。面部表情轻松自然,生动传情富于变化,却又不显夸张;保持视线的接触及适时的变化;人际距离大致在1m左右,身体姿势自然松弛,适当倾向学生,维持一种开放而非封闭的姿态;恰当运用点头示意、语气语调,这些都有助于心理沟通。但同时应注意双方的性别、年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等的影响,以免产生不当或相反的效果。
仅仅靠语言技术并不一定能打消学生的顾虑,伴随着一系列非语言的技巧,学生逐渐体会到老师的真诚、关心、友爱,才愿对老师坦诚心迹。
3.班主任丰富的阅历和广博的知识也有助于心理辅导
班主任现在所面对的学生不再是被动、单一接受教师所授知识的孩子,他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既快又新,并有自己较为成熟的见解。因此班主任应丰富自身的知识、经验,尝试了解和接受新事物,有助于对学生经验、世界的了解和把握,有助于“共情”阶段的发展。而班主任的丰富的阅历和广博的知识也有助于班主任在和学生沟通的过程中发现那些真正重要的部分,巧妙引导学生介绍相关的情况,并且在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相关信息之后,能够对这些信息进行有效地辨别,在众多的信息中找出那些真正影响学生学习的原因,从而为顺利解决问题做出铺垫。而教师如果不及时更新、汲取日新月异的知识,为自己的传统思想所局限、禁锢,又何谈了解、帮助这些存在困惑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