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源渡坝区泥沙淤积及减淤措施试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聂芳容[1](2021)在《构建洞庭湖生态和经济新发展格局》文中研究说明文章基于三峡运行以来洞庭湖水情变化的分析,提出洞庭湖水生态修复和经济发展必须找到抗旱水源,可考虑上移进水口,连通现有渠系,建设1 000万亩自流灌区,修复生态湿地,同时对优化三峡水库调度提出建议,以保护长江泄洪蓄洪能力,挖湖修堤,建设高质量堤防,科学利用水土资源,发展生态经济,构建洞庭湖生态和经济发展格局。
任恒杰[2](2020)在《船闸下游引航道口门区淤积防治研究 ——以沙颍河沈丘枢纽船闸引航道淤积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在国家淮河水系高等级航道开发的总体规划下,河南省航运快速发展;沙颍河作为河南省境内主要的通航河段及淮河最大支流,经过多年的复航运营后,航线上的控制性工程出现不同情况的碍航问题,影响了船舶过闸能力,制约了航运对腹地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船闸下游引航道口门区泥沙淤积成因并提出解决措施,对于改善沙颍河全线通航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沙颍河周口至省界航道升级改造工程为依托,针对沙颍河沈丘枢纽下游引航道口门区泥沙淤积的问题,采用1:65的水工物理模型试验,通过在导流堤堤头和口门区前端引入射流的方式,对正常蓄水1、正常蓄水2、最高通航、5年一遇洪水、恶劣放水5种典型设计工况下进行放水分析,研究引入射流后对船闸下游引航道口门区水流流态的影响及清淤防淤效果,为平原内河航道类似问题防治提供参考。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船闸下游引航道口门区的淤积主要为回流在口门区较粗泥沙的淤积和引航道内较细泥沙的异重流淤积。(2)采用在现有导流堤设计型式下延长导流堤长度的措施来减少本枢纽下游引航道口门区的泥沙淤积,效果不明显,且实际建设成本高,不推荐选用。(3)当引入足够流速的射流时,能有效的阻止异重流进入引航道内,一定程度的破坏或压缩回流区的范围和强度;当下游水深一定时,引入的射流强度越大,对回流区的压缩或破坏效果越好;当引入射流的强度一定时,随着下游水深的增大,射流对回流区域的压缩或破坏效果越来越不明显;当引入射流的强度一定时,引航道口门前端纵向布设射流阻止异重流入侵引航道内效果更好;当其他条件不变,水流强度较大时,采用堤头45°布置射流时,破坏或压缩口门回流区的效果更好,水流强度较小时,采用口门前端纵向布置射流时,破坏或压缩口门回流区的效果更好。(4)通过下游引航道口门区的流速测定分析,节制闸泄水时,当河道主流绕过导流堤堤头与引航道内静止水流相遇时,产生较强的紊动混掺水流,此区域水流流态复杂,流速大小和方向无规则性;当引入射流后,能一定程度减弱回流区水流的紊动强度,减小回流区范围。
何勇,朱昊,邵勇,杭丹[3](2018)在《新孟河感潮河段支流口门闸下极限冲刷试验研究》文中认为感潮河段支流口门外江侧水流受涨落潮牵制作用明显,水流流态复杂,为保证河道堤防安全,避免在大流量引、排水时河道严重冲刷,危害临近建筑物,对闸下冲刷展开研究十分必要。以新孟河延伸拓浚工程界牌水利枢杻为例,构建1:50物理模型开展试验,结果表明:若新开河被开挖至粉砂层,由于粉砂起动流速较小,极易被水流冲起造成河道严重冲刷;由于水流在软硬介质边缘处会产生漩涡,不停的淘刷坑底,使冲刷坑不断加深,所以在进行建筑物护底设计时,应全河段宽度范围内进行防护;根据感潮河段水流受涨落潮牵制作用的水动力特征,可以有针对性的对主流路上冲刷较为严重的区域建筑物进行防护。
隆院男,刘晶,李志威,蒋昌波[4](2017)在《近30年湘江中下游典型江心洲演变规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湘江中下游为典型的分汊河道,现有15个江心洲,江心洲发育与稳定性对河道演变与航道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选取衡阳水文站1953-2014年和湘潭水文站1952-2014年实测逐日水沙数据,1987、1995、2002和2015年6个典型江心洲的遥感影像,以及香炉洲和冯家洲分别于1983、1988和2008年的水上水下地形数据,分析了近30年湘江中下游的年际与年内水沙变化,江心洲的面积变化,以及洲头和洲尾的泥沙淤积。湘江下游年径流量变化幅度较小,但1970年代以来输沙量不断减小。湘江来沙集中于汛期,且汛、枯期输沙量有较大差异。1983-1995年江心洲处于发育阶段,洲体的面积与体积持续增加。1995年之后由于上游水库群修建,江心洲出现大幅度的面积萎缩。近20年湘江中下游的江心洲处于不断地冲刷萎缩中,需要采取人工护岸以保护江心洲湿地和维持航道稳定。
李云,胡亚安,宣国祥,韩昌海,刘本芹,李中华,李君[5](2016)在《国家高等级航道网通航枢纽及船闸水力学创新与实践》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内河航运事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在通航建筑物的建设领域,已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尤其是近10年来一大批高水头大型通航建筑物相继建成,使我国跻身世界高水头通航建筑物建设前列。重点围绕通航枢纽及船闸水动力学的研究难点及关键技术,总结分析了多年来所取得的创新研究成果及其应用情况。同时基于新形势下的建设要求和面临的挑战,对通航建筑物水动力学的研究领域提出了展望。
赖涛[6](2014)在《无闸低坝枢纽引航道水流条件数值模拟》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为解决一些河段内泥沙、灌溉取水以及通航条件等问题,无闸低坝水利枢纽这一方案被越来越多的采用。无闸低坝水利枢纽主要作用是抬高上游水位、拦蓄泥沙,其特点主要在三个方面:泄洪道无闸门,水流过坝为自由溢流,来流量等于下泄流量;坝高小,小流量下尚能形成库,大流量下作用更类似于潜坝;规模较小,船闸建筑物缩窄河道的比例较大,流量较大时来流受引航道顶托后口门区横向流较强。因为它这些特点使得其上游引航道水利条件复杂,对通航不利。因此,分析无闸低坝水利枢纽引航道水流条件复杂的成因并对改善措施进行研究显得非常必要。本文在系统总结了各种引航道改善措施研究现状及水流数学模型发展的基础之上,根据福建闽江水口水电站坝下水位治理工程的实测地形、水文资料以及枢纽整体水工物理模型试验所得结果,建立了基于有限元法的能够较为准确地模拟复杂引航道边界条件的平均水深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对水口水电站坝下水位治理工程的引航道进行改善研究。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①通过将所建立的二维数学模型与水工物理模型实测资料的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此数学模型得到的水位、流速及流向与实测资料较为接近,说明二维水流数学模型的建立、数值计算方法以及各参数的设定较为合理,能够较为准确地模拟实际河道及引航道的水流。②针对引航道口门区横向流速过大的问题,提出了引航道透空式导航墙边界处理方法,能够较好模拟透空式导航墙对引航道水流条件的改善情况。③通过对水口水电站坝下水位治理工程坝上河段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出致使其上游引航道水流条件复杂的原因。④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分析研究,提出了延长隔流墙、增加带不同底孔大小的导航墙、增加隔流墩等改善措施,使通航最大流量提升到12000m3/s。
曹毅[7](2014)在《弯曲分汊河道航电枢纽布置及通航水流条件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依托澧水青山枢纽船闸改造工程项目,采用整体水工物理模型、船模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弯曲分汊河道航电枢纽的平面布置,弯曲分汊河道引航道口门区水流特性,改善弯曲分汊河道引航道口门区的通航水流条件措施等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澧水青山枢纽航电枢纽布置研究,得出弯曲分汊河道枢纽建筑物宜采用分散布置。对通航建筑物分别布置在左、右两汊两个方案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两种方案的上、下游口门区及连接段通航水流条件,对于复杂地形的弯道口门区通航条件受地形和流量的影响较大,小流量时水深浅通航条件差,随着流量和水深的增大地形对通航条件的影响逐渐减小。原设计左、右汊船闸两个方案的上、下游口门区水流条件都不能满足通航水流条件的规范;对原设计方案进行初步优化后,口门区通航水流条件仍然无法达到规范要求。结合航电枢纽布置、原设计方案试验及初步优化试验分析,左汊船闸方案优于右汊船闸方案,右汊船闸方案进一步优化困难,而左汊船闸方案还有很大的优化空间。将左汊船闸方案作为推荐方案,针对左汊下游口门区附近河床凸凹不平,沙丘、深槽错落,多串沟的复杂地形,采用整平河床、封堵导流墩缺口、延长隔流堤及局部扩宽航槽等措施,进一步优化后左汊下游口门区水流条件达到规范要求。因此,弯曲分汊河道船闸布置应分别通过左、右汊的优化比较来确定。通过建立平均水深二维有限元数学模型,经过验证,数学模型与物模吻合较好,可以用于数值计算。通过对口门区水流条件的数值模拟结果分析,发现回流区域长度与横流强度呈负相关,回流区域越长横流强度越弱。数值模拟成果进一步验证整平河床、封堵导流墩缺口并局部扩宽航槽等措施能够有效地减小口门区横向流速。
刘晓平,周小玲,赵江,任启明,黄琼,谭威,扈世龙[8](2013)在《大源渡枢纽泄水闸堰前冲沙减淤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针对大源渡航电枢纽泄水闸堰前淤积导致的检修闸门不能正常使用这一问题,采用运行调度冲沙试验,分析泄水闸堰前冲沙效果,从而得出合理的冲沙减淤措施.试验结果表明:该枢纽实际运行过程中,通过泄水闸运行调度冲沙的方法,能够有效减少粒径小于4cm推移质泥沙引起的淤积;且隔孔开启泄水闸方式的冲沙效果比连续开启泄水闸方式的冲沙效果更好.
范焱斌,蒋明锋,郝品正[9](2012)在《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工程坝区河段河床变形预报试验研究》文中认为文章基于全沙动床物理模型,对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坝区河段河床变形情况进行模型试验研究。在模型河床变形验证相似的基础上,对枢纽正常运行初期中水中沙典型年以及丰水丰沙典型年坝区河床变形进行预报。研究表明枢纽建成正常运行后,中水年与丰水年坝区河段河床冲淤变化规律相似,但变化幅度要小。坝上河床冲淤相间,总体稍有淤积;坝下近坝段冲刷深度较大,冲刷的泥沙主要在下游附近河床淤积,随着枢纽运行时间的延长,该段河床的淤沙逐渐向下游输移。
普晓刚,李民,郝媛媛,冯小香[10](2012)在《狭窄连续弯道河段航电枢纽平面布置原则探讨》文中研究表明依托湘江土谷塘航电枢纽工程,采用资料分析、整体定床水流模型与船模航行试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船闸分别位于狭窄连续弯道中的下游反向弯道凸岸和凹岸2种枢纽布置方案进行了研究,并结合其它将坝线布置在弯道段的已建或拟建的枢纽布置情况,对狭窄连续弯道河段枢纽平面布置应遵循的一些原则进行了探讨,提出对于上游为急弯、下游为反向弯道的狭窄连续弯道河段,当枢纽坝线位于下游弯道段时,宜采取将船闸布置于凸岸侧的分散布置方式。
二、大源渡坝区泥沙淤积及减淤措施试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源渡坝区泥沙淤积及减淤措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构建洞庭湖生态和经济新发展格局(论文提纲范文)
1三峡运行以来洞庭湖水情变化 |
1.1洞庭湖泥沙淤积减少 |
1.2三峡水库运行以来,减轻长江中小洪水威胁 |
1.3三峡水库运行以来洞庭湖旱情严重加剧 |
1.3.1荆江10月多年平均流量减少42.5% |
1.3.2荆南四口10月至次年3月入湖水量减少80% |
1.3.3荆南四口入湖抗旱水源减少80%,使洞庭湖旱灾严重 |
2洞庭湖水生态修复和经济发展必须找到抗旱水源 |
2.1从长江恢复抗旱水源方案不可靠 |
2.2优化湘资沅澧水库调度,抓好汛末储水,是恢复洞庭湖抗旱水源的最可靠方案 |
2.2.1湘资沅澧干流大型水库有充足的储水库容 |
2.2.2抓住湘资沅澧8月末水量也可增储水100多亿m3 |
2.2.3大型水库储水措施 |
2.3江垭水库、皂市水库优化调度,可解除藕池河流域和东洞庭湖冬春干旱 |
2.4水府庙水库优化调度可解决娄底市区干旱和优化水环境 |
2.4.1基本情况 |
2.4.2水库运行效益及问题 |
2.4.2.1效益 |
2.4.2.2存在问题 |
2.4.3提高水府庙水库正常水位设想 |
2.4.4扩大效益措施 |
3上移进水口,连通现有渠道,建设1 000万亩自流灌区 |
3.1为什么要上移进水口 |
3.2需改建进水口和改善渠系的灌区工程 |
3.3新建环洞庭湖浅丘陵区灌区工程 |
4修复洞庭湖湿地生态 |
4.1洞庭湖湿地的重要性 |
4.2洞庭湖湿地生态严重衰退 |
4.2.1洞庭湖湿地生态严重衰退 |
4.2.2洞庭湖湿地生态衰退的原因 |
4.2.2.1生态水面积减少 |
4.2.2.2生态水位降低 |
4.2.2.3生态水量减少,湿地缺失灌溉水源 |
4.2.2.4外河生态流量变小,湿地难以取得水源 |
4.3洞庭湖湿地生态修复措施 |
4.4洞庭湖湿地公园建设必先搞好顶层设计 |
4.5南洞庭湖生态水利工程推荐报告 |
4.5.1南洞庭湖范围 |
4.5.2南洞庭湖自然面貌 |
4.5.3南洞庭湖自然资源 |
4.5.4南洞庭湖湿地生态衰退 |
4.5.4.1南洞庭湖形成 |
4.5.4.2南洞庭湖生态环境损伤和衰退 |
4.5.5南洞庭湖湿地生态急需修复措施 |
4.5.5.1 2018—2019年生态保护措施初见成效 |
4.5.5.2南洞庭湖湿地生态修复的根本措施 |
4.5.6南洞庭湖湿地公园六项综合工程 |
4.5.6.1十湖连通,引水灌溉 |
4.5.6.2万子湖出口控制工程 |
4.5.6.3南洞庭湖航道疏浚工程 |
4.5.6.4甘溪港河道改造工程 |
4.5.6.5黄土包河引水储水工程 |
4.5.6.6下塞湖湿地修复工程 |
4.5.6.7目平湖垸、新胜垸、永胜垸等垸蓄水养鱼工程 |
5希望继续优化三峡水库调度 |
5.1三峡水库调度需进一步优化 |
5.1.1三峡水库主要特征 |
5.1.2三峡水库防洪调度方式 |
5.1.2.1三峡水库防洪目标 |
5.1.2.2三峡水库调节方式 |
5.1.3三峡水库运行实际发现的调度困难 |
5.2 2020年洪水说明需要增加20%~99%中等洪水调度库容 |
5.2.1 2020年7—8月长江从上游至下游相继发生多次大暴雨洪水 |
5.2.2三峡水库优化调度可减少中下游洪水威胁和洪水灾害 |
5.2.3三峡水库2020年优化调度意义重大 |
5.3保留荆江分洪区原调度方案,完善保安措施,解除后续洪水风险 |
6全面了解江湖变化,保护长江泄洪蓄洪能力 |
6.1长江中下游泄蓄能力在减少,蓄洪区在减少 |
6.1.1泄洪能力减少 |
6.1.2蓄洪能力减少 |
6.2全面分析螺山站水位抬高原因 |
6.2.1螺山站洪水抬高是泄洪能力减小所至 |
6.2.2充分了解洞庭湖1998年蓄洪削峰作用 |
6.3应高度重视保护城螺河段泄洪和蓄洪能力 |
7挖湖修堤,建设高质量堤防 |
7.1洞庭湖存在特大洪水威胁 |
7.2为什么要建设高质量堤防 |
7.3高质量堤防有哪些要求 |
7.4挖湖修堤筑台,实现防洪安全和生态保护 |
7.4.1为什么要挖湖修堤 |
7.4.2挖湖修堤有利于洞庭湖生态修复 |
7.5洞庭湖区具备挖泥船修堤经验和设备 |
7.5.1洞庭湖区挖泥船筑堤技术 |
7.5.1.1吹填筑堤的基本方法 |
7.5.1.2几处堵口复堤施工 |
7.5.1.3关于泥沙沉淀池设计 |
7.5.1.4关于排水固结 |
7.5.1.5开仓取土试验情况 |
7.5.2洞庭湖区挖泥船队能力和设备 |
7.5.3挖泥船吹填堵口成功实列 |
7.5.3.1常德安乡县书院洲堵口 |
7.5.3.2长沙市丰顺垸堵口 |
7.5.4汉寿沅南垸堵口复堤 |
7.5.5岳阳华容团洲堵口复堤 |
7.6重点加固堤防布局 |
7.7修建洞庭湖中心防洪救生大道 |
7.7.1建防洪救生大道的必要性 |
7.7.2救生大道的高程 |
7.7.3救生大道路线选择原则 |
7.7.4线路初步设想 |
7.7.5优点 |
8科学利用水土资源,发展生态经济 |
8.1进一步明确洞庭湖区经济发展目标和布局 |
8.2洞庭湖区耕地利用方式和生产结构需调整和改革 |
8.3保护内湖蓄水容量,综合利用内湖资源 |
8.4科学利用湖洲芦草资源 |
8.5大力发展湖泊大水面养鱼 |
8.6目前养鱼的方式、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措施 |
8.7扩大部分天然湖泊水域和堤垸的蓄水经营 |
9发展旅游,弘扬洞庭湖文化 |
9.1洞庭湖自然环境优美、物产丰富、精神文化先进 |
9.1.1洞庭湖自然环境优美 |
9.1.2洞庭湖资源和物产丰富 |
9.1.3洞庭湖文化古迹和精神文明为世人歌颂 |
9.2沿大堤修建观湖和旅游带 |
9.3恢复和增建观湖楼台,弘扬洞庭湖文化 |
9.3.1修缮和增建楼台及旅游场所 |
9.3.2弘扬文化措施 |
(2)船闸下游引航道口门区淤积防治研究 ——以沙颍河沈丘枢纽船闸引航道淤积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引航道淤积成因研究 |
1.2.2 防淤减淤措施研究 |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小结 |
2 沈丘枢纽基本情况 |
2.1 沈丘枢纽概况 |
2.1.1 船闸 |
2.1.2 节制闸 |
2.2 枢纽河段水文泥沙特性 |
2.2.1 水文条件 |
2.2.2 泥沙条件 |
2.3 小结 |
3 模型设计制作 |
3.1 模型设计 |
3.1.1 相似准则 |
3.1.2 模型比尺确定 |
3.1.3 模型布置 |
3.2 模型制作 |
3.3 试验仪器设备 |
4 下游引航道泥沙淤积成因及防淤措施研究 |
4.1 下游引航道泥沙淤积分析 |
4.1.1 回流淤积 |
4.1.2 异重流淤积 |
4.2 沈丘枢纽下游引航道口门回流区泥沙淤积试验研究 |
4.2.1 节制闸单独泄水时淤积试验分析 |
4.2.2 船闸泄水时淤积试验分析 |
4.2.3 导流堤增加后节制闸单独泄水时淤积泥沙试验分析 |
4.3 本试验采用的防淤清淤措施 |
4.4 小结 |
5 下游引航道引入射流对泥沙淤积防治的试验研究 |
5.1 试验设计 |
5.1.1 试验思路 |
5.1.2 观测断面布设 |
5.2 各工况水流流态及淤积试验分析 |
5.2.1 不引入射流各工况口门区流态 |
5.2.2 引入射流后各工况口门区流态 |
5.2.3 口门回流区横向流速试验分析 |
5.3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新孟河感潮河段支流口门闸下极限冲刷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及地质条件 |
1.1 工程概况 |
1.2 地质条件 |
2 物理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
2.1 模型建立 |
2.1.1 模型比尺及范围 |
2.1.2 模型沙的选择 |
2.1.3 模型范围 |
2.2 模型的验证 |
3 试验结果 |
3.1 极限排水动力特征 |
3.2 引水冲刷试验 |
3.3 极限排水冲刷试验 |
4 结论及建议 |
(4)近30年湘江中下游典型江心洲演变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1 湘江中下游河道特征与水沙变化 |
1.1 河道特征 |
1.2 水沙数据来源 |
1.2.1 水沙年际变化特征 |
1.2.2 水沙年内变化特征 |
2 江心洲演变过程 |
2.1 形态变化 |
2.2 冲淤变化 |
3 结论 |
(6)无闸低坝枢纽引航道水流条件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各种枢纽引航道水流条件的研究现状 |
1.2.1 透空式导航墙的研究现状 |
1.2.2 浮式导航堤的研究现状 |
1.2.3 隔流墩的研究现状 |
1.2.4 丁潜坝的研究现状 |
1.3 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1.3.1 数值模拟概况 |
1.3.2 数值计算方法 |
1.4 研究工作的内容、技术路线及章节安排 |
1.4.1 研究工作的内容 |
1.4.2 研究工作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数学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
2.1 二维水流数学模型的建立 |
2.1.1 数学模型的建立 |
2.2 模型的验证 |
2.2.1 验证所采用的资料 |
2.2.2 模型的建立 |
2.2.3 模型的计算结果 |
2.2.4 水位验证 |
2.2.5 流速验证 |
2.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上引航道布置优化研究 |
3.1 无闸低坝水利枢纽上游引航道水流条件复杂的原因分析 |
3.2 闽江水口水电站枢纽坝下水位治理工程原设计方案模拟结果及分析 |
3.2.1 原设计方案的布置 |
3.2.2 原设计方案的模拟结果分析 |
3.2.3 原设计方案不良流态成因分析 |
3.3 隔流墙优化方案 |
3.3.1 隔流墙优化方案的布置 |
3.3.2 隔流墙优化方案的模拟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透空式导航墙的改善效果研究 |
4.1 动静水交界处流速关系 |
4.2 透空式导航墙的提出 |
4.3 透空式导航墙优化方案 |
4.3.1 透空式导航墙优化方案的布置 |
4.3.2 透空式导航墙复杂边界条件的处理方法 |
4.3.3 透空式导航墙优化方案的模拟结果 |
4.4 透空式导航墙优化方案在 Q=12000m3/s 工况下的模拟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隔流墩的改善效果研究 |
5.1 隔流墩的提出 |
5.2 隔流墩优化方案 |
5.2.1 隔流墩优化方案的布置 |
5.2.2 隔流墩优化方案的模拟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7)弯曲分汊河道航电枢纽布置及通航水流条件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及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弯曲分汊河道水流特性研究现状 |
1.2.2 航电枢纽平面布置研究现状 |
1.2.3 口门区通航水流条件研究现状 |
1.2.4 口门区通航水流条件改善措施研究现状 |
1.2.5 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4.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弯曲分汊河道航电枢纽平面布置研究 |
2.1 流域概况 |
2.1.1 青山枢纽现状 |
2.1.2 河床地形、地质特征 |
2.2 澧水青山航电枢纽布置方式对比 |
2.2.1 集中布置 |
2.2.2 分散布置 |
2.3 影响弯曲分汊河道航电枢纽布置的因素分析 |
2.3.1 地形、地质条件 |
2.3.2 电站的影响 |
2.3.3 通航水流条件的影响 |
2.3.4 泄洪和施工导流的影响 |
2.3.5 其它影响因素 |
2.4 澧水青山弯曲分汊河道航电枢纽总体布置方案 |
2.4.1 通航建筑物右汊方案(方案一) |
2.4.2 通航建筑物左汊方案(方案二)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物模设计及通航水流条件试验 |
3.1 物模的建立与验证 |
3.1.1 模型设计 |
3.1.2 模型制作 |
3.1.3 模型验证 |
3.2 试验基本参数 |
3.2.1 建设标准 |
3.2.2 水流控制参数 |
3.2.3 试验工况 |
3.3 总体布置方案通航水流条件试验 |
3.3.1 右汊方案通航水流条件 |
3.3.2 左汊方案通航水流条件 |
3.4 总体布置方案比选 |
3.4.1 总体布置方案通航水流条件对比 |
3.4.2 总体布置方案初步优化试验 |
3.5 左汊下游口门区通航水流条件优化试验 |
3.5.1 碍航原因分析 |
3.5.2 方案布置 |
3.5.3 通航水流条件试验 |
3.5.4 船模试验基本结论 |
3.5.5 优化方案对副坝泄流能力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改善口门区通航水流条件数学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4.1 二维水流模型的建立 |
4.1.1 直角坐标下的水流运动基本方程 |
4.1.2 河道水流平面二维方程 |
4.1.3 边界条件 |
4.1.4 基本方程数值离散和求解 |
4.1.5 总体有限元方程的求解 |
4.2 数模设计及验证 |
4.2.1 数模设计 |
4.2.2 网格划分 |
4.2.3 糙率系数的确定 |
4.2.4 数模验证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改善口门区通航水流条件数值模拟结果 |
5.1 数模方案布置 |
5.2 数值模拟结果 |
5.2.1 整平河床方案一数值模拟结果 |
5.2.2 整平河床方案二数值模拟结果 |
5.2.3 整平河床方案三数值模拟结果 |
5.2.4 整平河床方案四数值模拟结果 |
5.3 改善口门区水流条件理论分析 |
5.3.1 口门区回流分析 |
5.3.2 口门区斜流分析 |
5.3.3 口门区回流与斜流的关系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与科研项目 |
(8)大源渡枢纽泄水闸堰前冲沙减淤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模型试验 |
1.1 模型设计 |
1.2 试验研究内容 |
1.3 试验工况拟定 |
2 试验结果分析 |
2.1 冲沙试验最大粒径分析 |
2.2 不同闸门调度方式冲沙效果分析 |
3 泄水闸堰前减淤措施 |
(9)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工程坝区河段河床变形预报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河段自然条件和工程概况 |
1.1 水文泥沙 |
1.2 坝址河段河床质组成与分布 |
1.3 枢纽工程概况 |
2 模型设计与验证 |
2.1 模型设计 |
2.2 模型验证 |
3 枢纽正常运行期典型年河床变形预报 |
3.1 枢纽正常运行期中水中沙典型年河床变形预报 |
3.2 枢纽正常运行期丰水丰沙典型年河床变形预报 |
4 结论 |
(10)狭窄连续弯道河段航电枢纽平面布置原则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依托工程概况 |
2 依托枢纽工程平面布置方案优化 |
2.1 模型概况 |
2.2 左岸船闸方案 |
2.3 右岸船闸方案 |
3 不同方案综合对比分析 |
3.1 枢纽泄流能力的比较 |
3.2 船闸通航水流及船舶航行条件比较 |
3.3 其它方面对比 |
3.4 推荐枢纽布置方案 |
4 狭窄连续弯道河段枢纽平面布置原则探讨 |
4.1 弯道河段已建或拟建枢纽平面布置情况分析 |
4.2 狭窄连续弯道河段航电枢纽平面布置原则 |
5 结 语 |
四、大源渡坝区泥沙淤积及减淤措施试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构建洞庭湖生态和经济新发展格局[J]. 聂芳容. 湖南水利水电, 2021(02)
- [2]船闸下游引航道口门区淤积防治研究 ——以沙颍河沈丘枢纽船闸引航道淤积为例[D]. 任恒杰.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0(01)
- [3]新孟河感潮河段支流口门闸下极限冲刷试验研究[J]. 何勇,朱昊,邵勇,杭丹. 人民长江, 2018(04)
- [4]近30年湘江中下游典型江心洲演变规律[J]. 隆院男,刘晶,李志威,蒋昌波. 泥沙研究, 2017(06)
- [5]国家高等级航道网通航枢纽及船闸水力学创新与实践[J]. 李云,胡亚安,宣国祥,韩昌海,刘本芹,李中华,李君. 水运工程, 2016(12)
- [6]无闸低坝枢纽引航道水流条件数值模拟[D]. 赖涛. 重庆交通大学, 2014(01)
- [7]弯曲分汊河道航电枢纽布置及通航水流条件试验研究[D]. 曹毅. 重庆交通大学, 2014(03)
- [8]大源渡枢纽泄水闸堰前冲沙减淤试验研究[J]. 刘晓平,周小玲,赵江,任启明,黄琼,谭威,扈世龙. 交通科学与工程, 2013(03)
- [9]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工程坝区河段河床变形预报试验研究[J]. 范焱斌,蒋明锋,郝品正. 水道港口, 2012(06)
- [10]狭窄连续弯道河段航电枢纽平面布置原则探讨[J]. 普晓刚,李民,郝媛媛,冯小香.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2(06)
标签:洞庭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