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商品价格理论模型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商品价格论文,模型论文,理论论文,技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 在现代技术贸易活动中,技术商品的价格确定一直是个难点。技术商品交易价格有别于一般商品的交易价格,对它不能用一般的方法来分析。本文通过对技术商品各种理论价格模型进行比较分析,尝试给出其模型结构。
[关键词] 技术商品 技术商品价格 价格模型
技术商品价格的确定一直是技术商品交易花费成本的最大之点。技术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其价格特征与一般商品价格有相似之处,又有许多不同点。目前,对技术商品价格理论的研究远不及对一般商品价格理论的研究成熟,还处于起步阶段。
(一)劳动价值论模型
按马克思的经典理论,商品的价值决定于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以此理论为基础,并考虑技术商品的一些特殊性,价格模型如下:
该模型采用成本定价方法,并将创造性劳动用倍加系数来计量。(1-2)式与(1-3)式还考虑了科研的风险,把价格与技术对经济效益的贡献率联系起来了,从形式上看模型似乎很完备。然而,它没有考虑到:1.技术商品生产的唯一性,即一件技术商品只可生产一次。一项新技术一经发明,重新发明它就毫无意义。技术商品的生产具有创新性,而非批量生产,因此它又具有垄断性,其价值难以用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来衡量。2.创造性劳动倍加系数的确定。我们说科研劳动是复杂的脑力劳动,同一个小时内的简单劳动所创造的价值远低于它。那么,复杂脑力劳动如何折算成简单劳动呢?生产“每件”技术商品的复杂劳动都有质的差别,因此从理论上进行定性分析可以源此思路去思考、分析而无逻辑错误,但是要进行定量分析却有难以逾越的障碍点。
(二)劳动价值论与效益结合模型
该模型同样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为基础,把技术商品价值与一般物质商品价值联系起来加以考虑。
P=(S+J+T+d[,0])K(1-4)
其中:P——技术商品价值
S——采用技术后生产产品原材料成本降低量
J——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节约劳动时间价值
T——与单位物质商品性能提高相当的价值
d[,0]——采用该技术商品摊用到物质商品的费用
K——技术商品合理生产量
应当说该模型只是技术商品价格的一种特例,而非一般形式。即新技术应用到已有的产业中去,如果是一件全新的技术商品,生产一种全新的物质商品,这个模型显然就有它的局限性。这是理论分析要避免的。再者,K值的含义不明确。技术商品不同于一般商品的生产,前者无法进行批量生产,只能是一种技术有另一种替代技术可以达到同样的功能与效用,而不会是前一技术的翻版。如果这样,它将不能作为商品在技术市场上出售。因此,给出K值为技术商品合理生产量和技术商品生产的特殊性是有矛盾的。K值也无法进行定量分析。
(三)利润分享原则模型
利润分享原则即技术商品价格为技术利润额的一定份额,又称LSLP原则(Licensor’s Share of Licensee’SProfit)
P=LSLP(%)×需方引进该技术产生的利润
(1-5)
这是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DIO)对一些发展中国家引进技术价格进行分析后,认为LSLP值常在16-27%之间,交易双方都能接受,也较为合理。显然这是一个经验模型,但极具可操作性。关键在于由技术带来的实际利润来确定技术商品价格,是符合双方利益要求的。
(四)价格限制模型
这种模型从需方经济效益与投资额加以考虑,确定的是技术价格的上限。
P≤(m-tr)*N
(1-6)
其中:P——技术商品价格
M——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后的期望利润
t——需方应用技术的配套投资
r——该行业平均资金利润率
N——比例系数(N≤2)
在这个模型中,技术的开发成本是不加以考虑的,与模型(三)相似,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因为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后的期望利润可以估算出来,实际上,也就是对技术商品潜在价值的估算。
当我们把技术商品看成一种中间性商品时,通过间接衡量法来计算该商品的价值量是可行的。由此,我们给出间接衡量价格模型。
(五)间接衡量价格模型
由于生产技术商品劳动的特殊性以及价值完成的特殊性,无法直接去计算凝结在技术商品上的人类无差别的抽象劳动量,都可以采取间接的方法来度量。这种间接方法实际上就是计算当技术并入生产过程后新产生的超额利润的大小,不考虑技术商品的价值与凝结在该商品中的劳动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跳出一般商品价值衡量的窠臼。假设某企业生产一台摄像机带来利润为800元,当采用某项新技术后劳动生产率得以提高,实际利润为1000元,那么1000-800=200元利润则为技术并入生产后发生的。如果采用技术并未增加其他生产要素的投入,这200元就可以看作是技术本身的价值转移。我们不必计算生产该技术所消耗的劳动量,而是通过它被应用于生产后带来的利润间接反映出它的价值。
由于是间接衡量,我们给出的价格模型不再包含技术商品的研制成本费用(成本费用作为影响技术商品价格因素将另文论及)。
公式中最难确定的是a值,即技术对经济效益增长的贡献率。从理论上讲,技术与其他生产要素诸如劳动、资金的投入一样,对利润产生具有重要贡献。据日本经济学家估计,在日本经济增长中,技术革新和应用新技术而带来的经济增长的技术进步贡献率,由50年代的41.2%,增加到70年代的67%。不过,这个数据并不符合我国技术进步实际贡献率。技术的产生与技术的发展是依据既定的社会经济基础的。我国目前仍是发展中国家,据有关专家进行回归分析,得出的经验数据是a值在15-30%之间变动。
公式中一项从理论上说是预期利润值,难以估算。但既然我们采取间接衡量法,价格支付可以在技术并入生产后完成。由其产生的实际利润来确定。这也是技术商品交易常采用的方法。另外,也可以根据新投资的总额,计算其生产能力。根据总销售额及同类产品利润率水平计算出利润值。当然由于交易双方存在利润的非一致性,以及影响实际生产过程因素的复杂性,预期利润与实际利润有一定的差距。有时,差距还比较大。所以,技术商品理论价格模型在实际交易中只具有指导性意义。交易价格的最后确定仍需双方谈判进行。
在间接衡量价格模型中,如果把价格支付放在技术并入生产后完成,就避免了对预期利润的估算。如果交易完成,价格一次性支付,其客观依据是什么?就是说对技术商品潜在价值的衡量仍然没有找到一个可以量化的标准。目前国内有关这方面的研究非常欠缺。笔者从陈德棋先生对“技术商品的无形收益”分析中得到启迪,认为技术商品潜在价值可以从以下几个因子指标加以考虑。见图1-1。
(图1-1)
图中的指标体系比较粗略,仅技术类别等级一栏,就可以一直细分下去。首先将技术分类,在同类技术中进行横向比较,然后采用回归分析法,找到该项技术的合理价格范围。例如:计算机软件技术样本回归分析,选择已完成交易的同类技术作样本,采用一元线性方程:
根据计算求得样本中技术商品价格,一般作为该技术应用后获取总利润的百分比。当某项新的软件技术进行交易时,可以将其预期利润与初步价格制定与计算所得进行比较分析。同理分析其他几项因素指标并进行相应回归分析,最后找到该项技术商品合理的价格范围(而不是确定的价格点)。价格点的量化分析,有待于更深入的研究。
间接衡量价格模型的优点是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它将影响技术商品价格的几个主要因素纳于其中,诸如预期带来的利润,技术商品出售次数以及技术商品的寿命周期。该模型不再考虑技术商品的研制成本,是由于技术商品价值形成的特殊性。通常技术研制成本与技术应用后潜在价值实现的大小并无确定的关系。考虑技术商品的价格从逆向思维出发,从而摆脱了传统的一般商品定价模式。但是该模型对高、尖、新技术商品的价格确定尚缺乏分析,因为对这些处于金字塔顶端的技术在应用中可能带来的预期利润不易作量化分析。我们的因子指标分类确定的较成熟的技术商品价格范围(属半定量化分析),接下去的研究分析,将更具广泛的应用价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