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姜堰中医院 江苏泰州 225500
【摘 要】目的:明确护士在无痛病房中的作用,提升护士疼痛的管理理念,通过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使患者满意,同时提高优质护理服务内涵。方法:将两个病区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传统手术常规疼痛控制,观察组通过疼痛的规范化管理,从病房管理、疼痛护理、患者满意度、护理安全方面对护理质量进行评价。结果:无痛病房通过护士为主导的疼痛管理模式,能明显提高患者对疼痛控制的满意度,增加住院治疗的舒适度,明确护士在无痛病房中的独特、关键作用。
【关键词】护士;骨科;无痛病房;作用;评估者;落实者;教育者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8999(2015)8-0496-02
疼痛是一种令人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主观感受,伴有现存的和潜在的组织损伤。国外已经将疼痛作为“第五生命体征”而与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同。[1]近年来国内部分医院借鉴国际疼痛管理先进经验,开始建立“无痛病房”。无痛病房就是疼痛规范化管理病房,通过医/护/患共同努力,在患者住院期间,将疼痛控制在微痛,甚至无痛的范围内。我院骨科于2014年10月创建骨科无痛病房,对围手术期疼痛进行规范化管理,医护人员共同努力,应用全程无痛、超前镇痛、安全镇痛等新理念,采用多模式、多阶段、多途径的三阶梯镇痛原则,使患者安全、舒适的度过围手术期。[2]不仅将手术疼痛降低到最小化,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还提高了患者对手术质量的整体评价,使患者尽早开展康复训练、降低术后并发症,快速恢复健康,降低医疗费用。
而研究发现,以护士为主导的疼痛管理模式,是目前最佳的术后疼痛管理模式。这不仅提升了护士疼痛管理理念,也建立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满足患者需求的长效机制。[3]疼痛管理的专业组成人员正在以麻醉医师为主体转向以护士为主体,护士在疼痛管理中的独特、关键作用日益凸显,护士真正成为了患者疼痛的评估者,镇痛措施的具体落实者以及患者和家属疼痛知识的教育者。[4 ]
1 护士是患者疼痛的评估者
疼痛是一种复杂的、主观的感受 ,疼痛评估的金标准是患者的主诉,有效的镇痛措施需要以主动、客观和持续的疼痛评估为基础,如果护士不能恰当地评估疼痛,我们将永不能恰当地治疗疼痛。[5]
1.1疼痛评估的工具
疼痛评估的量表主要有Numeric Rating Scale,NRS 、词语描述量表(Verbal Deseriptor Scale, VDS)和面部表情疼痛量表(Faces Pain Scale Revised, FPS-R),其实用性和有效性已经得到证实。[6]为了更好地衡量疼痛的程度,我们将NRS、VRS和FPS-R相结合,制成疼痛评分尺,用VDS、FPS-R对NRS的刻度进行解释、限定,既有比较精确的0—10的刻度来评分,又有病人易于理解的文字描述,护士对病人进行宣教也相对较容易,从而保证了评估结果不会出现较大偏差。对于语言表达能力薄弱、接受能力较差的老年患者使用FPS-R时也可以方便的转化为数字来记录。护士每一一把疼痛评分尺,随身携带,病房内病床的对面墙上设有疼痛评分尺图,便于患者随时能够自己评估疼痛。
1.2疼痛评估的实施
护士在每位患者入院后开始使用疼痛评估记录单,具体项目包括评估日期、时间、工具、部位、疼痛评分、持续时间、处理措施、不良反应、患者疼痛评分掌握情况、对疼痛管理满意度、护士签名等。在患者入院4小时内完成首次评估,此后每日晨8:00进行疼痛评估。手术后当日判断麻醉失效后,根据麻醉方式进行全面的评估:气管内麻醉、硬膜外麻醉、蛛网膜下腔麻醉或背丛神经阻滞麻醉患者每小时评估一次,共评估4次;局部麻醉患者每小时评估1次,共评估2次,此后护士每班评估一次,至术后72小时止。另外对于疼痛评估>4分者,通知医生,予以镇痛处理后及时复评(静脉或肌肉注射后30min,口服药后1h)一次,然后每4h对患者进行评估,直至疼痛评估≤4分;患者主诉疼痛时,及时评分。
2 护士是围手术期镇痛措施的具体落实及疗效观察者
护士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疼痛评估后,与管床医师一起,制定适合患者的多模式、个体化镇痛方案,实施疼痛干预,并及时评价镇痛效果及观察不良反应,如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通知医生及时调整镇痛方案。
2.1术前疼痛评分<4分,由管床护士教会患者掌握非药物护理干预方法,并与手术前3天开始超前镇痛,口服塞来昔布0.2g,bid。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7]非药物护理干预方法有:①保持病室环境安静舒适,减轻患者心理负担.②运用心理疗法如支持疗法、暗示、放松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生物反馈法,减少患者的疼痛强度,转移患者对疼痛本身的注意力,从而降低其对疼痛的关注度,缓解因疼痛造成的负面情绪;善于倾听患者主诉,观察情绪变化,帮助患者解除疑虑和担忧,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③避免引起疼痛加重的因素,如体位不当、固定过紧、伤肢的位置、角度异常、操作频繁等。④应用物理治疗镇痛解痉、促进炎症消散。如冷疗、光疗、磁疗等。⑤应用中药及中医护理技术活血化瘀、通络止痛:口服中药汤剂骨折一号活血通络、耳针疗法、中药外敷、刮痧镇痛等。[5]
2.2术中镇痛由麻醉师承担,使用患者自控镇痛电子泵术毕返房后,护士及时巡视记录PCA的使用情况,告知患者及家属使用PCA的注意事项,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及时通知麻醉师进行相关调整。
2.3术后:①轻度疼痛(疼痛评分1-3分),予以口服塞来昔布0.2g+非药物护理干预②中度疼痛(疼痛评分4-6分),予以口服塞来昔布0.2g+口服曲马多50mg-100mg,+非药物护理干预或口服塞来昔布0.2g+地佐辛10mg im+非药物护理干预[8]③重度疼痛(疼痛评分7-9分)予以口服塞来昔布0.2g,bid+盐酸布桂嗪100mg im +非药物护理干预或口服塞来昔布0.2g+盐酸哌替啶100mg im+非药物护理干预。
3 护士是患者和家属疼痛知识的教育者。
研究表明,疼痛控制知识教育的满意,即可改善患者对疼痛控制的满意度评分。因此,护士对患者和家属疼痛知识的教育是贯穿住院过程的始终。[4]
护士在患者入院4小时内完成首次疼痛教育,了解患者对疼痛、止痛药的认识、疼痛体验经历及需求,向患者讲解镇痛的新观念及疼痛评估的方法,在病房张贴无痛病房相关宣传资料,向患者及家属发放疼痛教育小册子。术前教会患者相关非药物镇痛方法的措施,术后有针对性的强化疼痛相关知识的教育,重点讲解药物镇痛的作用及不良反应、功能锻炼与疼痛的控制等。让不愿主动告知疼痛、害怕药物成瘾、担心难以治疗的不良反应的部分患者解除疑虑和担忧,保证疼痛治疗的有效性,同时指导患者和家属参与疼痛的治疗护理过程。
4 结果
构建骨科无痛病房护理工作模式,是创建优质护理服务工程的一部分,护士不仅提高了疼痛管理知识和技能,同时也提高了对患者的疼痛控制质量,而患者也得到了优质的无痛护理服务,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得到了显著提高。
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2月骨科住院患者408例患者,分属于两个不同的病区,其中一病区实施无痛病房护理工作模式(为观察组),另一病区实施普通病房管理(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202例,其中男108例,女94例,年龄10-95岁,平均年龄47.8岁。对照组206例,其中男102例,女104例,年龄7-93岁,平均年龄46.5岁。入选病例均为四肢骨折患者,并在入院一周内接受手术治疗。表一从病房管理、疼痛护理、患者满意度、护理安全方面对护理质量进行评价,各项指标均为100分,分数越高,考核结果越好。
表一 2组临床护理质量评分比较(分,χ±s)
组别 例数疼痛护理病房管理患者满意度护理安全
观察组20298.9±1.297.2±1.099.7±0.797.7±0.7
对照组20686.4±1.488.9±0.890.1±0.890.1±0.7
注: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ρ<0.05
5 讨论
随着无痛病房的推广,专业化、规范化的疼痛管理必须重视护士的作用,护士的护理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着无痛病房管理的效果。观察组是护士为基础的疼痛管理模式,护士参与镇痛方案的制定,90%的患者疼痛控制不佳的原因都是由护士发现并提出针对性建议,给以护理干预,护士在疼痛管理担任重要的角色。目前,我国护士的疼痛知识水平与实践尚待改善,国内学者建议借鉴国外疼痛专科护士的培养、使用及美国疼痛治疗认证的做法,加强疼痛护理的基础教育和在职培训,发展疼痛专科护理,培养疼痛专科护理人才。对于骨科无痛病房的护理人员职责、培训、工作规程需要进行进一步完善,对疼痛需进行持续质量控制,促进护理疼痛管理水平的整体提高。[9]
参考文献:
[1]Cleve I.V Bossert EA Savedra MC Scientific inquiry cancer Pain in children the selection of a model to guide research J Journal for Specialists in Pediatric Nursing 2002(74):163-165
[2]中华医学会骨科学会分会.骨科常见疼痛的处理专家建议[J].中华骨科杂志,2008,28(1):78-81
[3]黄天雯,何翠还,陈晓玲,等.骨科无痛病房护理工作模式的建立与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3):221-223
[4]赵继军,崔静.护士在疼痛管理中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4):383-384
[5]赵继军.疼痛护理学:人民军医出版社,2013.
[6]董加萍.成人疼痛评估方法与疼痛护理新进展[J].中国现代医学,2008,46(19):42-43
[7]杨金星 杨欣建 李旭春,等超前镇痛在骨科术后疼痛治疗中的应用[J].国际骨科学杂志,2011,32(3):201
[8]徐建国,罗艾伦,吴新民,等.地佐辛术后镇痛专家建议 [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3,29(9):922-923
[9]赵继军,宋丽娟.国外疼痛专科护士的培养与使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10):882-883
作者简介:
丁雅琴,女,(1979-10-),职称:主管护师,职务:护士长,研究方向:中医护理、疼痛护理。
论文作者:丁雅琴
论文发表刊物:《中医学报》2015年8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11
标签:疼痛论文; 患者论文; 护士论文; 病房论文; 骨科论文; 评分论文; 药物论文; 《中医学报》2015年8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