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语文教育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教育之一, 民族文化的延续与丰富无不依赖于它。 而小学教育是语文教育的起点,其重要性绝不亚于中高等语文教育。而如何加强小学语文教育也成了当今教育界的一个新课题。本文从理性角度和教学实践两个方面分析了朗读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 朗读 重要性
当前我国实行的语文教学标准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中,均有对传统教育的创新,使得传统的语文教育更具活力,也更符合时代发展对于语文教育的实际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必须重视进行教学改革,以达到新课改的要求。根据教学大纲的规定,小学语文课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使学生对文章进行整体感知,使其能够通过阅读的过程领悟一些东西。
由此可见阅读在小学教育阶段的重要性。阅读教学是一种能够提升学生朗读能力的重要形式,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应用。
我国古代著名文学家苏轼曾经就读书提出过独到见解:“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尔自知。”这句话重点强调了在阅读过程中要注意进行思考。另外,我国古语、民间谚语、名家诗作中也有很多关于探讨朗读重要性的句子,比如“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等,文章篇幅有限,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从生理学角度和心理学角度出发,对朗读进行评价可以发现,朗读本身并不是一种单一行为,而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活动,其中涉及的思维活动非常多,涉及的器官包括眼睛、耳朵、嘴巴、大脑等。正是这些器官的同时参与,才使得阅读成为了一项认知活动。
在朗读的过程中,人的阅读能力将会得到显著的提升。朗读利用视觉对语言符号进行扫描和感知,之后对筛选后的信息进行转化,使其以语言信息的形式被大脑接收并以概念的形式存在,这些概念能够与人脑中原有的相关概念联系起来,通过联想与推理等过程,能够形成不同于以前的新认识,这个过程相当复杂。
朗读可以提升语感,这是显而易见的。语感可以理解为感知文章的能力,体现了阅读能力。因此,要想获得好的语感,就应注意多进行一些朗读训练。朗读需要一定的技巧,在某种程度上来讲,好的朗读者也是文章的阐释者。
朗读能力可以代表语文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个擅长朗读的人能够将字符转化为艺术,使其从无声变为有声,对于文章的精华也能够更好的欣赏。
笔者依据自身教学经验,并结合相关研究成果,对于朗读的重要性也有了更深的认识。现行语文教学标准规定,第一学段学生需认识小学阶段一半的字数。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讲,其在上学期需识400字,这对于小学生来讲是一个相当庞大的数字。不少老师觉得新教材识字任务太重,与小学生的记忆力情况不太适应。但是实际上,小学生在记忆力方面往往比成人更为出色,这是因为年龄增加,人的记忆力会日渐衰退。然而,无论如何,在短时期内教会小学生认识这么多汉字依旧是一项巨大挑战。
朗读是一条比较有效的途径。站在理性视角,所谓综合识字实质上指的就是阅读识字,这个过程中融合了阅读与识字。这样做不仅符合小学生的发育规律,还能够起到提升其识字兴趣的作用。通过识字和写字的过程,小学生能够逐渐培养起对于语文的兴趣,对其以后阶段的学习有着巨大益处。
小学生朗读实际上包含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欣赏,因此,这样做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记忆力以及理解能力,还有助于学生的知识积累,对提升其文字感受力有着巨大的积极作用。
朗读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对文章的语言和用词理解的更为深刻。一般来说,文章需要经过多次诵读,才能真正深刻、全面的理解其涵义和精髓。因此,反复诵读的过程能够提升阅读者对于文章感情和作者意图的感知力。
朗读具有自主性,但教师也要注意发挥作用,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科学引导。小学生由于受教育时间段,在知识累积方面存在很大不足,但是,其优势在于模仿能力较强,这一点如果能够好好利用,对于提升教学成效也有很大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范读的教学方式,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帮助作用。学生模仿教师行为,对其自身能力的提高也有所助益。小学教育中还要注意的一点是,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很多时候并不知道文章是什么意思,在这个时候,教师要注意对其进行讲解,使其明白文章表达的意思和思想感情,这样对于改善学生的朗读效果也有一定的益处。
参考文献
[1]吴红燕《低年级识字教学初识》[J].教学与管理,2006年,第六期。
[2]徐宪国《朗读艺术与教学实践》[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六期。
[3]黄群《多法促读、激发学生朗读兴趣》[J].读与写杂志,2007年,第二期。
论文作者:吴松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5年12月总第19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3
标签:语文教育论文; 文章论文; 能力论文; 过程中论文; 学生论文; 小学论文; 小学生论文; 《素质教育》2015年12月总第190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