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工程与长江流域跨世纪可持续发展_水土保持论文

“长治”工程与长江流域跨世纪可持续发展_水土保持论文

“长治”工程与长江流域跨世纪持续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长江流域论文,长治论文,持续发展论文,跨世纪论文,工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背景

长江横跨我国三大巨型阶梯,地势西高东低,地形复杂破碎,山丘区面积占流域的85%。流域耕地面积2 280万hm[2],人均耕地低于全国均值,只相当世界均值的1/7;流域人均占有水量为2 380m[3], 和全国均值相同,相当于世界均值的28.1%;流域耕地中的高产梯田梯地约占1/4,其余3/4中低产田大部集中在山丘区内,更有一半还是土层瘠薄低劣的坡耕地,流域单位亩产粮食和人均占有粮均低于400kg; 另外,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作用,当前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已高达56.2 万km[2],土壤侵蚀总量24亿t,土地退化、砂砾化、石化相当严重,每年减少耕地数量大约在13~20万hm[2]之间。 这种水土流失日趋严重的现象,使有限的水土资源由浪费与破坏到丧失农用价值,由潜在危机与形势严酷到人口与贫困交织、环境与发展恶化循环,同时也是中下游平原洪灾的主要根源,从而严重阻滞着长江经济带建设,乃至影响整个国民经济跨世纪持续发展进程。

2 水土流失

长江中上游山丘区幅员面积147万km[2],集中分布在流域中上游的中西部腹心地带。这里水、土、矿产和生物资源丰富,气候和旅游更具特色,开发潜力巨大,三峡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西煤东运新铁路通道和千万吨钢铁基地等跨世纪特大工程在此兴建,是流域开发开放与跨世纪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国家向中西部战略转移的方向。然而山高坡陡、地形破碎、土层瘠薄、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水土资源相对匮缺,人多地少矛盾突出,农业生产基础薄弱,经济发展比较后进,是我国自然灾害的严重区,也是我国著名的老、少、边、穷地区,绝对贫困人口占全国的1/3。

水土流失主要分布在长江上游地区和汉江上游区,湘水、资水中游与赣江中上游区、沅水、澧水和清江中上游区,倒、举、巴、浠、蕲、皖水中上游地区,共52万km[2],占流域水土流失面积的92.8%。 土壤侵蚀主要发生在坡耕地、荒山荒坡和疏残幼林地类上,坡耕地是主要场所。统计表明,流域坡耕地近1 000万hm[2],仅占山丘区面积的6.8 %,而年均侵蚀量则超过9亿t,占全流域侵蚀总量的37.5%。坡耕地年均单(亩)产100kg左右,灾年甚至颗粒无收。 水土流失造成的土壤退化、砂砾化、石化面积逐年增大,威胁着人们的生存基础。同时,植被减少和土层变薄,导致水源涵养能力降低,生态环境系统恶化,灾害加剧。泥沙淹埋农田、阻滞交通、抬高河床,加速了水库塘堰等水利工程的淤积,而且还是造成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洪灾的主要原因。另外,长江上游还有1.6万多处滑坡和4 000 多条泥石流沟具有灾害危险, 威胁着200多万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每年平均暴发重大灾害数十次, 造成数百名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均在亿元以上。

3 水土保持

为了治理开发长江,建立健全流域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优化生态环境系统,开发利用水土资源潜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快扶贫攻坚进程,促进中西部山丘区经济发展,并服务于三峡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等一大批跨世纪特大工程,1988年国务院批准将长江上游列为国家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区,在云、贵、川、甘、陕、鄂、渝6省1市境内水土流失严重的金沙江下游及毕节地区、嘉陵江中下游、陇南陕南地区和三峡库区等4片162县(市、区),总面积30.4 万km[2]的范围中,分期实施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工程。1992年和1994 年又分别扩展江西贡水流域6县和丹江口库区7县为重点治理区。

“长治”工程实施8年来,仅上游4片重点治理区已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58万km[2],其中坡改梯兴修基本农田35.07万hm[2], 营造水土保持林122.52万hm[2],种植经济果木45.75万hm[2],种草21.55 万hm[2],实行封禁治理129.57万hm[2],采取保土耕作措施103.86 万hm[2],修建谷坊、拦沙坝、蓄水塘坝4.46万座,蓄水池、水窖22.35万个,排洪、引水沟渠8.04万km,总投工14 亿个工日, 工程土石方量超过16亿m[3]。工程浩大,气势恢宏,成效显著。在重点治理区,已初步形成了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改善了农业生产基础,增强了农业发展后劲,为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进程奠定了基础。

3.1 初步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系统

“长治”工程重点防治区以小流域为单位的综合治理工程,减少了荒山荒坡近80%,林草植被度由22.8%提高到41.1%, 减少坡耕地36.6%,其中大于25°的陡坡地减少77%,并对现存的缓坡耕地采取了保土耕作措施;加上各类小型水利水保工程的作用,治理区水土流失面积由65%下降到36%。初步测算,每年可减少土壤侵蚀量1.5亿t,拦蓄地表径流量22亿m[3],削峰滞洪效益明显。

3.2 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加快农村经济改革进程

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实质是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实施“长治”工程8年来,长江上游治理区农、林、草、荒及其它用地比例由40.8、28.9、3.6、17.7、9.0变化为34.9、45.9、3.7、9.1,基本农田增加,耕地比例降低5.9%,林草比例增加19.8%,荒地减少14%, 土地利用率由80%提高为94.1%,单位土地面积产出率每公顷约增加800元。 传统的种、养结构逐步向种、养、加多种经营协调发展,向农、工、贸一体化前进,向产、供、销一条龙多元化结构转化,从而带动了旅游业和发展了第三产业,促进了农村经济改革进程。

3.3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粮食产量稳步增长

改造坡耕地兴建基本农田,科学耕作和水利工程的配套,改善了农业生产基础条件,提高了蓄水、保土、增肥,以及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增强了农业发展后劲,粮食持续稳步增产。8年来, 长江上游治理区累计增产粮食320万t,基本解决了治理区的粮食问题,已有500 多万农民脱贫。

3.4 加快山丘区经济发展和群众致富步伐

“长治”工程坚持陡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和合理开发利用荒山荒坡,因地制宜、集中连片、规模发展名、优、稀、贵经济果木和药材基地,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商品率,从而将山丘区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据统计,长江上游治理区发展经济果木45.75万hm[2],累计总产值已达25亿元,进入盛果期后,每年还将递增5~10亿元。

3.5 实行防灾减灾方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在“长治”工程内组建滑坡、泥石流预警系统,贯彻“政府负责,站点预警,以点带面,群测群防”的方针,对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灾害性滑坡、泥石流实施监测预警和群测群防。目前,预警范围扩展及6省1市36县(市、区),监控面积达11.3万km[2],保护着30 余万人民财产的安全。截止1996年底,已有4处站点预警成功,特别是有70 余处滑坡、泥石流群测群防减灾避灾成效更为显著。统计表明,预警系统组建7年来,保护了灾害险区近万余群众的生命安全, 减少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亿元。

4 问题

目前,“长治”工程尽管取得很大成绩,但总体上讲,防治速度慢,规模不大,治理任务还十分艰巨。据测算,全流域还有水土流失面积50多万平方公里,按现有进度,约需70~80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完成治理任务。这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极不相称,亦不适应流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另外,长江中上游水土流失防治工作难度大,单位面积治理造价要求投入较高,目前国家投入只能补助重点地区低水平治理的需要,难以兼顾广大面上治理,更难以形成高标准、高质量、大规模的整体效应。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开发建设项目破坏地貌植被,任意堆放倾倒废土弃渣的现象严重,据不完全统计,全流域每年人为水土流失面积已高达1 200km[2]左右,任意倾倒废土弃渣总量也超过1亿t。堵塞河道,冲埋农田,并触发诱发山地灾害,造成更为惨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另外,已经治理的区域,还需管护、巩固和提高;需要进行建立水土保持监督监测网络,扩大滑坡、泥石流预警系统;也需要加大科学研究、人才培训、国际合作与技术推广应用。

5 对策

最近,党和国家领导人从历史和战略的高度,深刻阐明了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明确的治理方略和奋斗目标,对于推进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确保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乃至中华民族的生存、繁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结合长江的实际,建立流域水土保持对策系统,势在必行。

5.1 建设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监测监督基本网络

尽快落实流域水土保持监测监督网络的建设,进行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依法开展预防保护和行政执法,防止人为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的漫延,研究观测“长治”工程的功效,评价水土流失现状,预测未来变化趋势,为流域水土保持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5.2 加大“长治”工程力度,加快“长治”工程步伐

90年代以来,流域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约12 000km[2]左右, 其中国家重点治理区年治理仅7 000km[2],按照全国水土保持“九五”计划和跨世纪远景目标纲要,特别是在当前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的新时期新形势下,全方位分层次实施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在流域8 大片规划区重点推进上游、全面启动中游的治理工程,并相应提高治理进度,2010年初步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的50%;2030年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的80%;同时逐步扩大以群测群防为主的滑坡、泥石流预警系统的建设,争取在长江上游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年减灾率达到30%以上;循序渐进地推进崩岗治理工程,分期消灭南方花岗岩地区“红色沙漠”,实现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规划方案的“15年初见成效,30年大见成效”的伟大目标。

5.3 推进科学研究、人才培训、 国际合作与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科研、培训、国际合作与技术推广等水土保持的支持服务体系,是保障执行流域水土保持计划的先导和依托。

根据趋势预测,下世纪人口高峰期,流域将容纳5.5 亿左右的人口,每年最低需要2 200亿kg粮食,而在人均耕地仅0.04hm[2]左右的情况下,则只有进行坡耕地改造和开发宜农荒地、兴建基本农田,以及修建小型水利水保工程等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

使其每年每公顷增产1125kg,以及提高流域内耕地单位面积产量,可以解决580亿kg以上的粮食差额。全面实施“长治”工程,是根治长江、开发长江的新里程,将大幅度减少地面侵蚀和拦蓄地表径流,有效控制河流泥沙和提高调节河道径流能力。有关专题的初步调查研究和专家测算,长江上游水土流失防治工程全面完成后,可减少直接进入三峡水库泥沙0.5~1亿t; 可使三峡水库的防洪效率倍增;可提高三峡库区人口承载力30人/km[2], 从而有助于三峡工程长期有效运行与为移民安置创造有利条件。总之,“长治”工程将启动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形成种、养、加、多种经营,农、工、贸一体化和产、供、销一条龙协调发展,以及乡镇企业、旅游业、第三产业的兴起,是流域中西部广大山丘区农村产业化进程的标志;是最有效的扶贫攻坚消除贫困措施;是促进流域经济跨世纪持续发展的基础保证。

标签:;  ;  ;  ;  ;  

“长治”工程与长江流域跨世纪可持续发展_水土保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