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我国的事业单位也和过去有一些不同。人事档案主要就是事业单位对员工的信息进行统一管理,这一项工作实际上是非常重要的,人的管理过程中很多信息的来源就在于此,这个工作中的主体是档案,档案能够非常真实地反映个人信息、家庭成员、社会关系、工作经历、学习经历,可以从档案中看到个人的品德素质以及过去的表现,这些资料是非常重要的,其参考价值是非常高的。随着时代的变革,在现在的社会中,对于人事档案管理应该有一些新的方式,要做到与时俱进。
关键词: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价值;途径
在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建设的复杂程度进一步加剧,必须予以重视,进行优化和创新。人事档案主要记录与个人相关的职业情况,比如入职背景、岗位设定以及工作概况等,是事业单位进行人事安排以及岗位调动的主要参考信息。通过查阅并分析相关档案资料,有利于针对性地筛选目标人员,提升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效率。
1事业单位现阶段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优化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结构,提升个体能效。人力资源的重要价值已经得到广泛认可,对于事业单位而言,创新单位内部人事档案管理,有利于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效率,挖掘个体潜力,并对现有人力资源结构进行优化和完善,激发个体积极性,提升个体能效。(2)人事档案管理为评估、调配个体工作提供基础资料。事业单位通过改革建立了完善的工作评价机制以及晋升制度,个体在工作中的表现都会记录在人事档案中,形成了完整的信息链。人事档案管理根据岗位以及部门等维度对个体信息进行记录与分析,并从中提取相应的关键信息用于其工作评价以及任免。相关考核人员通过人事档案能够动态评估个体发展轨迹,为进行客观判断创造必要条件。(3)有助于提升档案资料的管理效率,实现规范化管理。创新事业单位档案管理能够建立有效并且规范的管理体系,减少档案资料的损坏,并且在管理过程中,根据单位以及部门实际状况创新管理模式,使档案管理更好地服务单位发展,维护档案的安全。
2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的现状和问题
很多从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员,对于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不够重视,觉得这个工作随随便便就能做好,是非常简单的,甚至有人会觉得这是一个养老的工作,很清闲。这些人员非常不重视这项工作,这就使得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有很多的问题,会走很多弯路。领导对于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非常不重视,很多领导把关注点都放在了业绩之上,认为工作的业绩才是最重要的,只有做好了业绩,做出了成果,才是真的有贡献,对于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领导会觉得不是本职工作,很多领导会认为这项工作就是对档案进行保管,只要不丢失就行了,这样的想法其实是非常不可取的,会使得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变得很困难。很多单位的档案管理方式还是比较传统,对于现代化的科技并未大规模使用,在管理中,一般没有专门的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软件,都是用人工在登记,这就会容易出现信息登记误差、资料大量堆积,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使用手工对档案进行分类、编辑、保存,非常容易出现错误,工作人员也很累,这样的方式是有很多缺陷的。如果需要对事业单位人事档案进行排查,这就会加大工作量,如果使用现代化科技,使用电子方式管理,那效果一定非常好,对于现在的情况一定有所改善。
3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
3.1增强人员能力
要想提高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能力,主要可以从两方面入手,即事业单位方面、管理人员个人方面。例如:事业单位需要对管理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加深其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为提高工作质量奠定基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自身,才是提高综合能力的关键。具体来说,工作人员应该积极学习关于档案管理个工作的知识、技能,同时纠正自身不恰当的思想、行为,为提高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提供基本保障。在工作中,人事档案管理人员,需要结合工作的需求、时代的发展,考取专业的人事档案管理等级证书,证实自己的能力,并能够以此加大事业单位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有利于推动事业单位的稳定发展。
3.2完善管理制度
为了能够解决当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其最为主要的工作就是完善其相关的制度,为提高工作质量提供保障。实际上,事业单位可以将《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规定》《干部档案工作条例》等相关的规定,作为基础,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需求,细化其中的内容。基于这样的方式,能够保证管理人员的工作有确切的依据,强化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性。例如:事业单位可以针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相关细节,制定相关的制度,从而提高管理制度的有效性。以收集档案工作为例,可以通过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明确管理人员所需收集信息的重点、范围,同时要求管理人员尽可能收集规定之外的信息,提高档案的完整性。在档案的整理中,应该通过管理制度,禁止管理人员擅自修改职工的信息,保证档案的原始性,一经发现则进行严肃处理。基于此,对管理人员产生警示的效果,便于充分发挥管理制度的价值,优化人事档案管理工作。
3.3加强人事档案的业务工作
为了强化人事档案业务管理工作,在开展工作期间应做到:第一,建立单位内部整理文件的相关规定,合理确定档案管理的相关范围,确定科学的档案整理程序,保证文书档案、业务档案、人事档案均有合理的案卷质量。第二,保证资源信息、档案数据录入的规范性,利用计算机软件及系统将传统文件数据转换为归档存储,为信息检索提供便利;第三,整理归档传统人事档案管理,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归档现场指导,提升数据传输的高效性;第四,制定档案缴纳的期限,保证档案文件具有完整性,定期进行档案整理监督,将已发现的问题及时上报给相关人员,防止出现文档无存档的现象。
3.4加强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力度
保证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充分的合理性,进而保证信息资源的参考价值。人事档案管理过程中需要以科学技术为依托,实现现代化的人事档案管理,利用信息科学技术提升人事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在现代化发展影响下,人事档案管理突破了手工档案管理的局限性,降低了管理成本与人力消耗。对此应当做到:第一,利用计算机系统优化人事档案管理流程,构建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库,必要时准确快速的调出所需资料档案。第二,利用计算机系统转变档案存储模式,利用电子化档案,保证数据跟新的及时性,实现动态化的人事管理。利用电子人事档案记录,及时了解员工的具体工资发放情况、奖惩情况、个人技能特点等;第三,建立人事档案管理数据库,为决策者的合理人力资源配置提供参考,通过构建完整的人事档案信息库,为人才与岗位的匹配提供参考依据,利用数据库信息,为事业单位的发展与管理提供便利。
4结语
在新形势下,事业单位必须进行人事档案管理机制的完善与优化,既有利于优化单位内部人力资源结构,提高个人工作能效,也为有利于实现规范性管理。所以应从认识层面,引导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加强学习时政热点,掌握社会最新发展动态;拓展业务培训的深度与广度,提高档案管理人员业务水平以及构建现代化的档案管理制度,提升标准化和信息化水平,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升人事档案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其价值。
参考文献:
[1]何丽芬.解析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规范化水平提升策略[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21(05):172-173.
[2]胡潇潇.网络时代事业单位人事档案数字化管理的探讨[J].才智,2018(06):249.
论文作者:张玉亭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9
标签:档案管理论文; 人事档案论文; 事业单位论文; 档案论文; 人事论文; 工作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