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结构的变化趋势与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结构论文,高等教育论文,变化趋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五、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
为了迎接知识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加入世贸组织三大挑战所带来的就业结构变化,作为培养知识创新人才的主要阵地的高等教育,必须进行与之相适应的调整和改革。
1.学校类型结构的调整:营造多学科融汇的学术环境。
学校类型结构调整的目标是:合理配置综合性大学、多科性大学、单科性院校。但不管是哪种类型的院校,都要营造多学科融汇的学术环境。多科性、单科性院校应加强学校之间的合作办学,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目标。
为什么这么强调营造多学科融汇的学术环境呢?量子论的奠基人普朗克曾深刻指出:“科学是内在的统一体,它被分解为单独的部门不是由于事物的本质,而是由于人们认识能力的局限。”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辩证过程。在古代社会,人们是把客观世界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和研究的,我们可以称之为古代朴素的整体化认识阶段。到了近代社会,进入以分化研究为主的认识阶段,这种认识方式大大推进了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内部的认识。到了现代社会,人类的认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这就是由以分析为主进行确定性研究,逐步进入到以整体化为主进行具体的、不确定性研究的认识阶段。“模糊集”、“混沌学”、“灰色理论”等等概念的出现,就是这个阶段的重要标志,它综合了前两个认识阶段的优点,表现了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更加深化。
与人类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的发展进程相适应,学校的教育教学内容与培养人才素质模式也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过程:由最初的“统一的知识教育”培养“百科全书”式的人才;进到“向前发展的知识教育”即“学科教育”,培养“学科专业”式的人才;再进到进行“交叉学科的综合知识教育”,培养综合知识、综合能力和综合思维的综合素质人才。最早提出要培养综合素质人才的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在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之后,从1947年到1948年,麻省理工学院用了两年时间,分析了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刚刚出现的在高度分化基础之上高度综合、而综合是主要趋势的同时,研究了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办学方针和发展规划,形成了著名的《刘易斯报告》指出:“人文和社会科学也成了职业的组成部分”,“为了能从现代社会的各种问题形成的障碍中找出一条通道,我们看事物需要有两个焦点。”因此,麻省理工学院决定创办人物和社会科学院,提出培养人们能从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两个焦点看事物的办学理念。这种综合的办学理念体现了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也正是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麻省理工学院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大学。(弗兰西斯·怀德《麻省理工学院史话》华中工学院1980年出版)
新中国成立之初,在当时的国际政治大环境下,我国采取“一边倒”的政策,全面学习苏联,在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为了适应部门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高校进行了大规模的院系调整,中央各部委,许多省、自治区、直辖市业务厅(局),纷纷举办与自己所管辖的业务相对应的单科性高等学校,其结果是使我国高等教育结构出现了这样的格局:没有一所真正意义上的综合大学;各院校所设的专业的服务面十分狭窄,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改革开放。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素质与社会发展的要求严重脱节,于是人们纷纷研究和探索改革的对策。通过研究,人们逐渐认识到,随着科学技术日益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导致许多科学的概念的内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以麻省理工学院为代表,把“现代工程”做了新的界定:现代工程是关于科学知识和技术的开发应用,以便在物质、经济、人才、政治、法律和文化限制内满足社会需要的一种有创造力的专业(专门的职业)。即现代工程作为科学技术活动向社会各领域的延伸,应该考虑非技术因素的评价和限制,现代工程已不是一个孤立的系统,它涉及社会、经济、市场、环境、生态,甚至伦理和道德。与“工程”内涵变化相对应,对工程师的素质要求也发生了变化。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工程院组织了一个项目组,对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他们的研究报告指出:从大工程观观念出发,对于一个合格的工程师,必须具备一定深度和广度的科学知识,又要有一定的本专业的知识,以及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必须对所属的经济环境(市场)、社会环境、公共政策、人际关系、道德规范、审美以及自然环境有一定了解与适应能力。(中国工程院工程教育咨询项目组:《我国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咨询报告》,1998年5月)。在新技术革命推动下,“医学”概念的内涵也发生了变化:由“生物医学”发展为“生物——心理医学”再发展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推动这种变化的因素主要是:其一,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化,现代医学必然既要注意人体各部位的联系,又要注意人与自然的联系,人与社会的联系。只有把人类与自然、社会看作一个纵横交错的网络系统,把健康与疾病放在整个自然、社会背景下,运用整体的观点,系统的方法,才能探索出医学的规律,促进医学的发展。其二,现代科学技术广泛地渗透的医学领域,促进医学更紧密地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工程技术相互渗透、融合。与“医学”概念内涵的这种变化相对应,医生的素质也必然要求综合化。其他学科及其培养人才的素质,同样也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作为高等教育应该怎样改革,才能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综合素质的人才呢?我国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将四个层面的改革综合推进,即:将那些有条件的学校合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综合大学、或多科性大学,营造一种多学科互相融汇的学术氛围;对于那些单科性和多科性院校,则鼓励他们合作办学,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扩大服务面向,推动学科建设向综合交叉的方向发展;大力推进课程综合化;大力改革教育教学过程和方法。
2.学校层次结构的调整;创办少数一流大学,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一流大学是一个国家的教育竞争力、科技竞争力的标志,也是一个国家的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创办一流大学,是竞争的需要,是实现现代化的需要。1998年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江泽民同志从国家前途和命运的高度,代表党中央和国务院发出庄严的动员令:“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一流大学的标准是什么?总的来讲就是:培养一流人才、创造一流成果、提供一流服务。具体的有许多说法。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院士认为:“世界一流大学的最大的标准是获诺贝尔奖人数”。具体的他讲了三条:“有相当数量的国际一流学术权威”、“有一批国际上有重大影响的研究成果”、“培养出一批能够应对未来挑战、对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产生重要影响且具有国际视野的一流学生”(科技日报2002年3月19日:《北京大学重奖科技功臣》)。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院士则认为,一流大学“要打造一流的师资队伍和管理人员队伍,打造一流的教学体制和科研基地”,“更重要的应看它培养的学生在社会上是不是普遍取得成功,是不是对社会发展作出了一流的贡献”(文汇报2002年3月18日:《一流大学要培养一流人才》)。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国家已经连续几年加大对若干所大学的资金投入。清华、北大也都提出了在21世纪初要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上海交大的一项有关我国名牌大学的研究报告认为:10年到20年之间,我国名牌大学将产生出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型的杰出校长,而到2005年左右,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有可能进入世界大学体系的前100名,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其他若干所名牌大学有可能进入世界大学体系的200名,成为世界知名大学(文汇报2002年3月18日:《北大清华有望进入世界前百名》)
创建一流大学是中央的要求,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同样是中央的要求。但是,后者的发展,包括资金投入、生源等等都面临诸多困难。但是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很需要职业技术人才,最近从许多媒体的报道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这种急迫的需求:人民日报2001年10月8日有两则报道。一则是“能工巧匠”获济南市政府津贴,因为该市认为,经济建设不仅需要高级管理人才、科技人才,还需要大批具有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和高超技术的技能人才。一则是“技术工人是个宝贝”,报道说,温州近几年有这样一种现象:学经营管理的大学生,工作并不好找,月薪至多两三千,掌握高级技能的技术工人,则是众多企业争抢的“宝贝”,月收入通常在万元以上。人民日报2002年3月19日以“‘中国制造’谁来造?”为题报道说:一些企业盼来了订单却不敢接单;许多工厂的生产线比国际著名公司的还要先进,但生产出来的产品根本不能和人家竞争;使用同样的配件,但我们组装的手表远远达不到瑞士产品的质量……。目前我国的企业产品平均合格率只有70%,不良产品每年损失近两千亿元。中国教育报2002年3月23日报道:广州今年接受高校毕业生出新招:高等职业院校的专科毕业生实行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对取得高级职业证书的专科毕业生,按照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政策办理。我国城镇共有1.4亿职工,其中技术工人只占一半。而在技术工人中,高级工只有5%。发达国家正相反,技术工人中高级技工的比例超过35%,中级技工占50%,初级技工只占15%。这一切都说明:我们急需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大批合格的技能人才。
3.学校地区结构的调整:加强西部地区的发展。
学校地区结构的调整目标是:既有为全国服务的大学,又有为地区服务的大学,但更多的高等学校应该为地方(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中心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截止2001年,全国有普通高等学校1225所,其中教育部直属的71所,少数特殊的中央部门(单位)直属的40所,其余1114所均为地方所属的院校。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高等教育的地域分布存在着不合理、不均衡现象。因此,地区布局调整的另一个重要任务,是加强西部高等教育的发展实现高等教育相对均衡化。其内容包括:加强发达地区高等教育的建设和发展,不断提高数量和质量;加强发达地区高等学校对西部地区院校的支援。其目的是使西部高等教育的发展同“开发西部”的大战略的需求相适应。
4.学校专业结构的调整:实行多学科渗透和融合,大力推进学科专业综合化。
人们常说,当今世界,学科多而交叉,它们互相融合互相促进,经常碰撞出预想不到的创意,各种激动人心的成果随时可能出现。最早顺应这种趋势而创建控制论的维纳,总结自己成功的经验时指出:“在科学发展上可以得到最大收获的领域是各种已建立起来的部门之间的被忽视的无人区”;“到科学地图上的这些空白地区去做适当的查勘工作,只能由这样一群科学家来担任,他们每人都是自己领域中的专家,但是每人对他的邻近的领域都有十分正确的熟练的知识”。其实,早在100多年以前,马克思就曾预言,科学发展的趋势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当时马克思称之为“人类的科学”)相互把对方“总结在自己下面”,“它将成为一个科学”。
为了适应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国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以及提高高等教育办学效益的需要,必须进行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建国初期,我国高等教育的专业划分太细。例如,一个会计就分为五、六个专业;有的学院只有半个专业,如沈阳黄金学院。学科专业划分太细导致人才知识结构能力结构过于单一,与社会的需求严重脱节。于是,拓宽学科专业成为20世纪90年代高等教育调整和改革的一个重点。这种调整和改革有几种类型:
①调整合并原有学科专业。例如,北京科技大学把原来分属3个学院5个系的冶金(包括钢铁、冶金和有色金属)、压力加工、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铸造、粉末冶金、复合材料、金属腐蚀与防护等11个专业整合成为材料专业。毕业学生的适应性和学科研究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很强,受到用人单位的赞誉。
②创办交叉综合学科专业。例如,清华大学于2001年10月创办“工业工程系”。“工业工程”是一门以系统效率和效益为目标的工程技术,是运用自然科学知识、工程技术方法和社会科学的理念,对各种系统进行综合设计和优化的一个新学科。
③跨学科整合已有的优势资源,形成新的学科专业。例如,北京师大利用心理、经济、管理学科条件创办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整合经济、中文、体育、影视艺术等学科力量的基础上,设置新的体育经济与新闻专业等等,他们改革的方向,是通过有重点的调整,实现学科强强联合,发展一批新兴的、应用性强的社会科学专业和高新技术学科专业。
学科专业是一个比较刚性的结构,而社会需求却是不断变化的,但学生学习的某个学科专业,是由几十门课程置换组合而成的,因此,通过调整课程结构,可以比较快速地对学科专业作部分的调整。弹性学制是调整学科专业、发展学生特长的一个重要措施,各高校应有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目前,各高等学校虽然实行了选修制,但必修课仍然过多,应该增加选修课的数量。
调整学科专业可以有多种思路。目前的调整大多是去掉定语,如旅游管理、旅游文化、旅游经济等统统去掉“旅游”二字,变为“管理”、“文化”、“经济”,这是纵向的合并。为了突出特色,也可搞些横向合并,比如将管理、文化和经济串在一起,合并成旅游专业。
我们国家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在工业化尚未完成的时期同时要实现信息化,因此生产水平、技术水平是十分悬殊的,跨度是十分巨大的。考虑到这些特点,专业调整也不应一刀切,有些专业面也可以适当地窄一些,多讲些专业知识。特别是在那些经济结构特色鲜明的地区,专业不妨窄一些。比如云南是烟草产区,烟草专业虽然比较窄,但它与云南的经济结构相适应,就应该保留。
5.高等教育形式结构的调整:加强职业培训,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终身教育”的概念是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于1965年首次提出的,1972年发表的著名报告《学会生存——教育的今天和明天》,进一步对其理论、原则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并为各国所逐渐承认,乃至成为许多国家教育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化社会,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1999年我国召开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江泽民同志在会上强调了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要求就更为迫切了。其一,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的技术含量日益增加,所有在岗人员都必须接受岗位培训,要求“做到老,学到老”;其二,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减下来的富余人员,急需接受“转岗培训”;其三,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需要不是为了寻找工作的“岗外”培训;其四,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需求也十分迫切。
加强职业培训,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也是建立灵活的劳动力市场的紧迫需要。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将给效益低下的产业带来巨大的冲击。农业、汽车制造业等将出现更多的下岗人员,工人们离开劣势产业,进入蒸蒸日上的产业,是实现经济调整的一条有效途径。这就需要有一个高效的劳动力市场。而建立这种高效的劳动力市场需要有三个条件:一是使工人们具有重新就业的能力;二是工人们能获得新的工作技能的机会;三是信息的自由流动。很显然,要创造前两个条件,就必须加强职业培训、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建立健全终身教育体系更为重要。正如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于2001年所指出的:“科技创新与企业效率突飞猛进是过去10年来两股最大的力量。”在这个新时代里,创新的快速性与不可预测性却意味着我们也需要强化整体劳动力的学习技能。劳动力不单要具备科技知识,而且要拥有创造、分析及转化资讯的能力,并与其他人能更有效率进行电子性互动。福特公司首席专家罗斯讲得更具体:“在知识经济时代,对你的职业生涯而言,知识就象鲜奶,纸盒子贴着有效日期。工程技术的有效期大约是3年。如果时间到了,你还不更新所有的知识,你的职业生涯很快就会腐掉。”
6.高等教育投资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民办教育,构建以公办为主的公办、民办共同发展的格局。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出现了经济成分、经济利益的多元化,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并由此带来经济结构和社会关系的新变化,激发社会生产出各种不同类型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和竞争个体,必然导致教育需求多样化、办学主体多样化、办学形式多样化。这种“多样化”和“多元化”的出现,既强烈呼唤民办教育的发展,也为之创造了越来越广阔的天地。正是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这种状况,我们国家教育发展规划提出:到2010年左右,逐步发展成为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据2001年统计,民办高等教育机构1202个,注册学生113万人,其中具有颁发学历文凭资格的89所,比2000年翻了一番,注册学生32.1万人。各地发展很不平衡,有的地方发展很快。例如,科技日报2002年4月26日报道:截止3月底,江西省已兴办各类民办学校4150所,在校生32.6万人,其中高等学校45所,在校生8.7万人,分别是公办的120%和80%,民办教育正撑起该省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当前,民办教育发展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其一,发展不平衡。经济发达地区的需求较旺,支付能力也较高,民间投资办学的发展势头也好。而经济欠发达地区,政府投入能力较弱,本应是民办教育发达的重点地区,但由于社会支付能力较低,导致很难吸引投资者,民办教育的势头不强劲,造成地区发展差异日趋扩大。其二,民办教育的法规和政策不完善,公平竞争的制度和环境尚未形成,由于观念和体制上的原因,有些地区政府对民办教育的扶持不够,优惠政策没有完全落实,有的主管部门甚至有歧视性的直接干预过多,政府措施与管理的随意性较大,使民办学校在不公平的竞争中步履艰难。其三,办学缺乏特色。我国的民办教育起步较晚,又是在公办教育强势背景下进入教育服务市场的,要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努力办出特色,特色就是质量,就是水平,就是生命。没有特色,质量不高,就会出现招生难、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最终可能倒闭。其四,办学行为不规范,自我约束机制不健全。如乱发广告、乱招生、乱收费、家庭式管理、经营不透明、校务不公开、财务管理混乱、产权关系不清、资金“体外循环”等等,这些都已经严重地影响了民办教育的社会声誉。
解决上述问题,首先要提高全社会对发展民办教育的必要性和必然性的认识,与此同时要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和市场秩序,要确立民办学校和办公学校同等的法律地位,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明确政府、民办学校的举办者和管理者以及学生的责任、权利和利益关系,促进公共利益最大化,规范政府管理行为和民办学校的办学行为,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其核心问题之一是对民办教育属性的定位。
世贸组织服务贸易总协定第十三条规定,除了由各国政府完全资助的教学活动之外,凡收取学费、带有商业性质的教学活动均属于教育贸易服务范畴。该协定将教育服务作为全球十二大类服务贸易的第五类,认定教育可以作为一种“商业存在”,即一部分教育分化为在商业运作机制下被消费者购买的服务。那么,在这种国际游戏规则下,民办教育能不能营利?加入世贸组织后,外国以营利为目的与我方的合作办学将越来越多,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在公立学校之外,都还存在营利与非营利两类私立教育机构,但这两类教育机构不仅在税收待遇上有所不同,而且在财务、会计和审计制度上也有所不同。
7.政府和学校关系的调整:政府转变职能,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促进学校办出各自的特色。
高等学校从事学科前沿工作的特性,决定了它必须享有充分的办学自主权。市场经济的发展,又要求政府转变职能,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随着以需求个性化为特征的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更进一步要求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以便各个学校办出自己的特色,培养出各有特点的人才,提供各有特点的科技成果和社会服务,以满足众多的个性化的发展。高等学校是有别于经济生产实体的非赢利组织,它的决策和活动是为了在竞争中追求最大的综合效益,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不是追求最大利润。因此,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又是有限度的,需要国家宏观调控,使其能满足社会发展的全面需要。而且随着高等学校职能的扩大和由边缘走向社会中心,国家的调控也必然不断加强。
所谓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实质,是指高等学校具有的能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包括个人)发展要求的自我调节的能力。其核心问题是依据本校所处的内外环境因素,正确定位,办出特色。特色就是质量,就是水平,是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所在。曾担任我国加入WTO首席谈判代表佟志广说:在加入WTO、迎接世界性竞争的情况下,“差异性显得非常重要,比较优势成为重要的竞争力。你就会管旅馆,到世界各地管旅馆怎么不行;你就会修电脑,修世界各地的电脑,有什么不可。人才不一定都是钱学森级的大科学家。你有绝技、有绝活,你的企业管理良好,上档次,就没有理由害怕竞争”(光明日报2002年3月21日:《身怀绝技才能闯天下》。“一招鲜,吃遍天”是老百姓对特殊技能及其作用的形象化解说,在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下,这一观念具有了强烈的现实竞争力。
8.高等学校职能的调整:正确处理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关系,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国际交流合作。
在现代社会,科学研究是高等学校的重要职能之一。我国的高等学校已经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的强大生力军,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高等教育的竞争更加激烈,必然对高等学校的竞争实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而高等学校竞争实力很重要的一个体现就是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没有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就难于提供高水平的教学内容,也就难于培养出有竞争力的高水平的专业人才,最终必然遭到教育消费者和教育市场的抛弃。当然,对于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校,科研应各有侧重,不应该提出统一要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研究——发展——生产成为完整的创新链,“研究和生产的差别”也日益缩小。这种新特点要求高等学校必须大力进行科技成果转化。世界上的著名大学,都越来越重视科技成果转化的工作。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是其中的一个典型。据1999年的统计,麻省理工学院毕业生已经创办4000家公司;自1990年以来,麻省理工学院毕业生和教师平均每年创建150家新公司,对美国经济特别是麻省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仅1994年这些公司就雇用110万人,创造2320亿美元的销售额。
我国的高等学校,特别是国内著名的大学,也越来越重视成果转化工作,并被看作是大学的一项新的职能。2002年3月21日的科技日报报道,清华大学“三驾马车”奔向市场,一年与企业签定技术合同900多项,金额超过5个亿。据道说:“清华大学作为国内外知名的研究型大学,在技术转移方面独辟蹊径,清华大学科技开发部、清华大学与企业合作委员会和清华大学国际技术转移中心‘三驾马车’使它走在了前列。”
国际化、终身化和以学生为主的个性化,已成为21世纪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三大潮流。在1999年召开的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发表的宣言中,把“国际化”作为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准。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经济活动与世界经济接轨,在这种国际国内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各个院校更应重视加强对外交流,加快国际化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