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阳县人民医院 湖南永州 426100
【摘 要】目的:对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患者行肺部肿瘤标志物检测以及腔镜引导下胸膜活检术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择取我院于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患者52例,分别为患者行肺部肿瘤标志物检测以及腔镜引导下胸膜活检术诊断。结果:经检验本组患者中共分出21例良性病变和31例恶性病变。且恶性病变患者的肺部肿瘤标志物水平相比良性病变患者更高(P<0.05)。恶性病变患者又可分为小细胞和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别7例和24例。且小细胞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肺部肿瘤标志物中除鳞状细胞癌抗原外剩余指标水平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原因不明的胸腔积液患者行腔镜引导下胸膜活检术的效果理想,且准确率高,特别是恶性病变的诊断效果更加准确。而肺部肿瘤标志物的检测能够为临床医生提供患者的病情参考,也是诊断胸腔积液的有效方式,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术;肺部肿瘤标志物;胸腔积液
内科胸腔镜具有操作方便、安全性高的优点,是微创诊疗技术的一种,对胸腔积液的临床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而肺癌由于发病率高,因此其肿瘤标志物检测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诊疗中,但是上述两种方式的应用有效性是否一致尚需探讨。为此,我院特择取52例患者参与研究,并取得良好的研究结果,现进行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我院于2015年3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患者52例参与研究,经影像学检测未有实质性病灶出现。所有患者自愿参与研究。参与病例中包括男36例,女16例,年龄介于25-77岁之间,平均(50.3±4.5)岁。
1.2方法
患者入院后采取空腹状态下静脉血样10ml,送检。
本组患者术前需进行常规血液、影像学检查,并登记过敏史。为患者行人工气胸建立,采取侧卧体位,提供吸氧。选取患者腋中线下低6~8根肋骨间的位置作为进镜点。行常规麻醉前为患者静脉滴注经过生理盐水稀释的10ml地佐辛注射液,缓解疼痛。以进镜点为圆心,15cm为直径常规消毒并铺设无菌手术巾,通过浓度为2%的利多卡因加深麻醉效果,并基于进镜点切出长度1cm~1.5cm的切口,分离患者的肋间肌至壁层胸膜,插入套管和胸腔镜,对胸水进行抽吸,后对患者的脏层、壁层和隔胸膜以及其前后肋膈窦进行按压和观察。
1.3临床观察指标
肺部肿瘤标志物内各指标的正常水平范围如下:癌胚抗原(CEA)介于0~5ng/ml;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介于0~1.5ng/ml;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CRP)介于-~65pg/ml;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CYFRA21-1)介于0~3.3ng/ml。四项指标中任意一项指标水平高于正常水准即视为阳性。
1.4统计学方法
本组研究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计量资料(±s)通过t检验,P<0.05时,差异在统计学当中存在意义。
2 结果
2.1活检结果
经检验本组患者中共分出21例良性病变和31例恶性病变。良性病变中包括10例肺结核,8例炎性病变以及3例脓胸。恶性病变中包括11例腺癌,9例鳞癌,7小细胞肺癌,4例腺鳞癌。
2.2良、恶性病变患者肺部肿瘤标志物比较
恶性病变患者的肺部肿瘤标志物水平相比良性病变患者更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经临床研究发现,恶性肿瘤患者发展至晚期时易发生性质恶劣的胸腔积液现象,其产生的主要原因为患者的肺部恶性肿瘤、胸膜间皮瘤以及乳腺恶性肿瘤等肿瘤细胞发生胸膜转移,在这其中最易引发胸腔积液的是晚期肺癌[1]。
胸腔镜下活检术属于微创技术,可以对患者的胸腔内部情况进行详细检查,相比传统的外科胸腔镜,内科胸腔镜可以在非全麻的条件下进行,同时患者术后无需住院。内科胸腔镜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可媲美支气管镜,同时应用该技术时患者的耐受性较好。有研究结果显示,内科胸腔镜在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诊断有效率高达93%[2]。在以往的恶性胸腔积液诊断中多以胸水细胞检测以及胸膜活检为主,但是大量临床研究和经验表明,这种诊断方式的准确率并不理想,在胸膜转移瘤的诊断方面敏感度偏低。而内科胸腔镜的出现则弥补了活检术和细胞学检查的大部分缺陷,其创伤小,用时少且检测取材率更高,现已成为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检测的首选方式。
血清肿瘤标志物是在肿瘤进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物质,能够对患者肿瘤的变化过程进行良好且真实的反映,因此,肿瘤标志物检测在临床诊疗中的应用逐渐频繁,其中以本次研究中选用的四项指标最为显著和清晰。CEA水平检测对肺癌患者预后具有良好的影响;SCC-Ag与肺癌分期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是唯一能够区分鳞癌与腺癌的血清指标;ProCRP能够对小细胞肺癌与非小细胞肺癌进行有效区分;CYFRA21-1与肿瘤TNM分期之间存在较为显著的关联,该指标升高表明非小细胞肺癌存在远处转移危险因子[3]。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内科胸腔镜在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检测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肿瘤标志物检测的推广价值较高。
结语:
综上,不明原因恶性胸腔积液应用内科胸腔镜诊断的效果良好,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也可在病理诊断结果明确之前为医生提供一定的临床参考,两种方法均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况里杉,张孝彬,廖秀清等.内科胸腔镜与经皮穿刺胸膜盲检对渗出性胸腔积液诊断价值的对比研究[J].海南医学,2014,25(01):21-23.
[2]王艳,王秋梅,李硕等.内科胸腔镜与经皮切割针胸膜活检对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J].中国综合临床,2015,31(11):1050-1051.
[3]高亭,何小鹏,党焱等.内科胸腔镜胸膜活检术与血清肿瘤标志物在不明原因胸腔积液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内镜杂志,2016,22(12):20-25.
论文作者:蒋跃文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4月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23
标签:胸腔论文; 患者论文; 胸膜论文; 肿瘤论文; 积液论文; 肺部论文; 肺癌论文; 《中国蒙医药》2017年4月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