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数据通信业务营销策略初探

四川省数据通信业务营销策略初探

周清久[1]2002年在《四川省数据通信业务营销策略初探》文中提出本文在分析中国电信所在通信行业的发展趋势、竞争格局和竞争地位的基础上,针对电信业中高速发展的数据通信业务所面临的国内外激烈竞争和四川省区域市场的特点,依据现代市场营销理论,运用科学分析方法,结合数据业务的自身特点及用户市场情况,给出了四川省数据通信业务的市场营销策略。 首先通过对电信业发展回顾,特别是数据通信业务在国内及我省的兴起与发展,提出了数据通信业务发展面临的问题,指出研究数据通信业务营销策略的重要意义。并从宏观环境、加入WTO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及行业竞争等叁方面对数据通信业务发展的环境进行分析。 其次通过市场细分,结合四川省数据通信业务特征,确定大客户市场、商业客户市场和公众客户市场为中国电信在四川省数据通信领域的目标市场,明确各项业务的市场定位。 进而针对所选定的目标市场,结合具体数据业务产品,通过对产品策略、定价策略、促销策略和渠道策略的讨论,给出了四川省数据通信业务组合营销策略。 最后结合电信体制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对企业竞争策略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各项业务的竞争对策和营销措施。 根据以上组合营销策略,四川省电信公司数据通信事业部对所管辖的21个市州分公司的数据通信业务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并针对市场中出现的新形势进行了适时调整,经过近一年的实际运营,业务发展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更为可喜的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逐渐改变了过去那种“计划拍脑袋,执行靠运气”的粗放型经营方式,培养出了一支懂得科学精细规划准确执行的市场营销队伍,为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奠定了坚实基础。

粟昶[2]2004年在《四川省无线市话营销调研》文中研究指明市场营销调研是市场营销的起点,而选择市场调研方法是市场营销调研的重要环节。市场营销调研的方法很多,其方法选择的合适与否,会直接影响到调查的结果。 本文尝试采用定量调查和定性调查相结合的混合调查法来收集第一手数据。定量调查采用常见的问卷调查方法;而定性调查中,我们采用了目前国内很少应用的心理投射法。心理投射法是将心理学的测验方法运用到营销市场调查中来,主要用于探察一个人潜意识中的思想、态度、情绪、欲望,因种种原因不易表达的那一部分,作为显性调查提供线索或印证性补充的手段。 本文旨在探索有效的市场营销调研方法。以四川省无线市话市场调研项目为实证研究所得结果表明,我们设计的定量调查和定性调查相结合的混合调查法是有效的:它摸清了无线市话的消费特点,得出了无线市话的产品卖点,明确了无线市话的市场竞争地位,找出了无线市话的问题所在,并分析了无线市话的市场发展趋势。 我们的调研结果为电信运营商决策者开展新一轮的市场营销提供了决策基础。

冯远洪[3]2008年在《通信产业战略转型背景下的通信高职人才培养初探》文中研究指明通信产业的战略转型需要人力资源的转型作为支撑,如何把握企业人才需求的新变化是通信类高职学院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分析通信产业战略转型及其所引发人才需求新变化,提出了通信产业转型背景下通信高职人才培养的初步思路和举措以及应当注意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杨慧[4]2005年在《四川农村移动通信市场投资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四川移动通信市场取得巨大发展,尤其是城市地区的移动通信市场已经进入了市场成熟期,增长势头趋于稳定;但农村市场发展缓慢,农村移动电话普及率还比较低。四川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0%,农村移动市场巨大。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不断推进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深入,极大地推动了四川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为农村移动通信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经济环境。从整体发展趋势来看,四川省未来的移动通信市场将逐渐从城市向农村渗透,四川本地的各运营商也会在农村市场展开激烈争夺,因此,如何开发农村市场日益成为四川移动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论文首先对四川移动提高农村市场投资力度的必要性进行阐述,接下来从分析目前的移动通信市场现状入手,从市场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两个方面分析农村投资的可行性以及将会面临的风险;最后根据可行性研究结论,提出在农村投资的策略以及风险控制措施。在阐述必要性时,论文主要从投资农村市场与四川移动公司目标实现、业务持续增长和应对市场竞争等叁方面关系的角度进行论述。分析投资农村市场给四川移动带来的机会。现状分析部分主要分析四川移动农村地区的网络现状和四川农村移动市场现状。既包括对四川移动自身情况的分析,也有对竞争对手的分析。可行性分析分为市场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分析两个部分。市场可行性部分主要从四川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变化、制约农村居民使用移动通信主要因素变化以及农村用户消费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经济可行性部分不仅分析投资农村市场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而且分析间接经济效益,主要选取了四个典型地区,比较投资农村市场前后的经营效果,测算已建农村基站的经济效益。最后,四川移动农村市场投资策略部分给出了农村网络发展策

李海东[5]2004年在《高速公路经济论》文中研究指明高速公路作为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高速公路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缩短了时空的距离,适应了人类对于速度和效率的追求。随着高速公路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发展,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在我国,尽管高速公路进入的时间不长,只有短短的十六年,但对社会经济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高速公路经济正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我国理论界对于公路经济学的研究比较多,但对于高速公路经济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迫切要求理论上的支持,要求在政策创新上和体制创新上的跟进。为此,我将博士论文的选题定位在高速公路经济上,希望能够利用经济和管理的相关知识,结合自己在高速公路行业的切身体会和感受,对高速公路经济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和感受。 论文试图在有关专家、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大胆提出自己的研究心得和体会,对高速公路经济的有关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和分析,从而完成博士阶段的研究工作。论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高速公路经济进行研究: 1、对高速公路经济属性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高速公路具有独特的经济属性,因此在高速公路建设、运营和管理中,应充分考虑高速公路的这一特点,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和方法。高速公路具有自然垄断的准公共物品的经济属性,这决定了政府应该在高速公路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通过特许经营的方式从宏观层面上配置高速公路资源。在微观层面上,尤其是涉及建设、养护、收费管理等方面的具体运作时,则应更多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采用招投标制、项目法人制等市场经济的方式。高速公路具有规模收益递增的经济属性,这决定了高速公路必须向网络化、系统化的方向发展,在高速公路的规划设计和建设上,应具有一定的超前意识,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采用较高的设计标准和建设标准。高速公路具有级差效益的经济属性,因此实行收费制是非常合理的。一般来说,高速公路所收取的通行费应低于缴费车辆所获得的级差效益,这样才能吸引车辆通行高速公路,保证高速公路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高速公路具有资金密集性的经济属性,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来说,政府无法承担高速公路的全部投资,需要通过多种渠道来筹集高速公路建设资金,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渠道多样化,让社会资金、民间资金和外资能进入高速公路行业。对于大多数投资者来说,由于资金实力所限,无法进入资金密集型的高速公路行业,这就使能投资于高速公路的人寥寥无几,导致高速公路资本运作和经营权转让发生困难。适应高速公路的这一经济属性,必须进行高速公路投融资体制创新,采用资产证券化、股票融资、拍卖、BOT等新型融资方式,通过“化整为零”、“风险共担”等方式,让众多的中小投资者都能够参与高速公路行业的投资。高速公路具有影响区位经济的属性,高速公路的建成使生产要素迅速向产业带和发达地区集中,从而形成新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并进而形成了高速公路产业带。 2、研究了高速公路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高速公路是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在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促进对外开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高速公路的出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加快了国民经济现代化的步伐,改善了综合运输结构,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对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推进和拉动作用。同时,高速公路还应充分发挥处理公共危机方面的独特作用,率先建立公共危机处理系统,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对经济的损害,保障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 3、研究了高速公路建设中的有关问题 高速公路具有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的特点,是大型的交通基础设施。本论文从经济学的角度,对高速公路建设程序、建设管理、国民经济评价、项目财务评价、项目后评价和招投标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4、探讨了高速公路投融资体制创新的问题 高速公路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离不开投融资体制的保障。我国高速公路投融资体制改革的目标是:本着“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渠道多元化、融资手段多样化”的原则,初步建立和完善了“国家投资、地方筹资、社会融资、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利用外资”和“贷款修路、收费还贷、滚动发展”的新型投融资体制。在具体的操作层面上,应大力引进新型的金融创新工具,拓宽高速公路投融资渠道,论文对资产证券化、收费权拍卖、基建贷款贴息等投融资创新方式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对高速公路B盯、TOT等投融资方式进行了理论和实践上探讨。 5、分析了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体制 论文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角度分析了我国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体制的现状和创新取向,探讨了高速公路运营机构设置的原则和方法,并对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和路政管理进行了探讨。 6、探讨了高速公路收费及改革思路 论文对高速公路收费进行了经济分析,对高速公路收费政策进行了经济评价,着重分析了收费政策对高速公路发展的影响。论文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高速公路收费标准的制定?

颜景毅[6]2015年在《国家广告产业园集约化发展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广告业恢复发展以来尽管持续高速增长,但发展方式却是粗放型的,并造成中国广告产业低集中度、泛专业化的产业后果。其主要原因是政府缺位,选择了不符合中国实际的以美国为代表的自由开放背景下的产业发展模式。要实现中国广告产业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就必须改变既有的广告产业发展模式,变政府缺位为政府到位,进行新的广告产业发展制度的设计和选择,建设国家广告产业园即是政府广告行业主管部门,为实现中国广告产业的集约化发展所进行的重大的制度创新和国家产业行动。自2011年启动至今,作为国家广告产业集约化发展转型的主体依托,并承担了集约化发展转型示范和引领职责的国家广告产业园的集约化发展进程如何?又怎样推动其朝着既定目标不断向前发展?这就是本论文的研究初衷。论文围绕国家广告产业园集约化发展这个主题,从国家广告产业园集约化发展分析框架的建立、国家广告产业园建设的制度安排、国家广告产业园集约化发展的实证分析、国家广告产业园管理模式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的转变、国家广告产业园集约化发展的路径选择等方面展开研究。鉴于此前对于国家广告产业园的研究多流于非实证化的泛泛而论,本论文采取了实证分析的方法,采集了14家国家广告产业园运营方和216家入园广告企业有关集约化发展的数据资料,并实地走访考察了8家10区的国家广告产业园,从而使论文建立在可靠的事实基础上。为了科学分析和评价国家广告产业园的集约化发展状况,论文通过梳理集约化理论,结合产业园区和广告产业园区的集约化发展特点,提出了以规模、结构、效率叁个分析维度构成的分析框架。在此分析框架和实证调查数据资料的支撑下,论文发现国家广告产业园在规模方面,呈现出发展规模不高且不均衡的状态。在结构方面,虽然产业结构还较为合理,广告产业主体地位也较为突出,创意设计和新媒体成为各园区主体产业节点和业态,但也存在规模企业偏少,产业集中度不高等缺陷。在效率方面,尽管整体投入产出效率,以及与所处市域广告产业的比较经营效率较高,但单位经营效率与单位面积经营效率却明显过低。无论是规模、结构,或者效率,这叁个方面都呈现同样的园区之间的较大差异性。针对国家广告产业园集约化发展中取得的进展、存在和出现的问题,论文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首先提出了国家广告产业园的管理模式应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的战略选择观点,认为国家广告产业园建设运营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重点任务,也需要不同的运营管理模式来保障。建设期的政府主导模式有其必要性和必然性,运营期政府主导模式向市场主导模式的转型,同样具有必要性和必然性。运营期的政府职能不是完全退位,而是转变为服务-督导角色,既服务于园区的企业化经营管理,又督促其承担必需的广告公共服务职能,沿着集约化的既定路线演进。在政府扶上马又全程护驾的背景下,运营企业在充分用好扶持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必须寻找到稳定持续的盈利模式,才能不断发展壮大,才能够承担好广告的公共服务职责,推动园区及其入园企业顺利地实现集约化发展的目标。在国家广告产业园集约化发展基本路径的探寻上,论文认为可以从完善广告产业链、扶持重点广告业态、壮大龙头企业和培育广告产业集群等四大路径入手。完善的广告产业链并不是完整的广告产业链,其核心在于围绕园区特色化的广告服务需求而自然聚集形成的广告生产和服务网络,也不一定都要在园区内聚集。重点业态主要集中在数字广告企业、依附业态和融合型业态等方面。这些业态都符合了当下广告产业的发展趋势。重点业态的扶持,重点不在于这些业态中的企业个体,而是政府,特别是运营方要通过扶持优惠激励政策、专人服务、需求供给、整合推广等手段,来服务和推动。龙头企业的发展,一方面要发挥政府、行业组织、运营方的作用,更要发挥其自身作为园区集约化发展主体的作用和示范价值。没有龙头企业的集约化经营管理,就难以形成具有集约效应的大型广告企业,没有这些集约化的大型企业,龙头企业的培育也难以达成。广告产业园区的产业集群应该是实体性广告产业集群与虚拟性广告产业集群齐举并进,从而加速集约化的发展进程。

陈锡金[7]1998年在《向企业管理要效益》文中认为在列陈了四川省邮电管理目前存在的思想观念陈旧,投入产出严重不平衡,缺乏市场营销策略研究,管理手段落后,职工文化素质偏低等不足后,提出了要转变观念、转变认识,在全程全网上下功夫,注重提高通信网的技术含量,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加强市场营销研究,改善服务,向企业管理要效益。(ed)

佚名[8]2013年在《中国版本图书馆月度CIP数据精选》文中指出毛泽东读书与写作纪实/中屿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978-7-5161-2068-2:$38 A752毛泽东正值神州有事时/顾保孜着.-人民文学出版社,20 1 3.-978-7-02-009695-4:$29 A752毛泽东家居/龙剑宇着.-中共党史出版社,2013.-978-7-5098-2025-4:$38A757:K871.7邓小平传/(英)伊文着.-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3.-978-7-5125-0483-7:$49.8 A761邓小平交往纪实/于俊道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978-7-5161-2069-9:$38 A762马克思主义导读/中共山西省委党校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3.-978-7-5035-501 5-7:$26 A8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顾钰民,韩

贺传凯[9]2016年在《中国博物馆营销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博物馆”一词涵盖了它的基本特征,即“博”与“物”。“博”意味着它收藏的广泛性;“物”象征着它收藏的实物性。纵观博物馆发展史,它不仅是社会发展的产物,而且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催化剂,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具有卓越的贡献。博物馆的存在价值即依靠广博的收藏,搭建起过去、现在与未来之间的桥梁,创造出记忆的现场与文化的殿堂,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博物馆营销”是随博物馆生存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的概念,特指借鉴市场营销学的理论与方法,在恪守博物馆非营利性的原则下,结合博物馆实际,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发现、创造、交付价值,完成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使命。如今,经过长期探索,博物馆营销形成了诸多代表性的理论与方法。然而,中国博物馆营销研究整体滞后,实践发展不平衡,尚未形成一套科学的理论体系。新时期,立足中国博物馆营销现状,从博物馆营销对象、营销产品、营销策略、营销目标、营销评估来整体建构中国博物馆营销体系,这不仅有利于博物馆营销学的进一步发展,而且有助于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博物馆营销面向整个社会,其中政府、企业、学校、公益组织、公众是博物馆营销的主要对象。它们占有不同的社会资源,拥有不同的社会地位,在博物馆事业发展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是博物馆事业发展的社会支撑。博物馆只有明确与营销对象的关系,发现营销对象的需求,着力构建彼此长效的互助合作机制,博物馆的营销实践才能顺利进行。博物馆营销产品是博物馆立足营销对象的需求,为营销对象创造的产品与服务。它是广义的,囊括博物馆建筑、藏品、陈列展览、文化创意产品、服务等,它们多位一体,构成了博物馆营销完整的产品与服务链。博物馆只有从多环节、多层次的营销产品入手,不断为营销对象提供优质的营销产品,才能满足营销对象差异化的需求,这既是博物馆营销的基本内容,也是博物馆体现价值的根本所在。博物馆营销策略是博物馆营销的关键环节,是实现博物馆价值转换的过程。根据政府、企业、学校、公益组织、公众在博物馆事业发展中角色和地位的差异,需求的不同,博物馆只有实施差异化营销,有计划、有目标地制定和落实营销策略,博物馆营销才能获得实效,才能顺利吸引营销对象的参与,进而满足营销对象的需求,得到营销对象的支持,最终完成博物馆营销的使命。博物馆营销目标是获取市场资源,资源是完成博物馆营销使命的前提。根据中国博物馆现行的馆长负责制及组织结构,引入“目标管理”理论,从上到下贯彻博物馆营销的目标,使之渗透各部室、各人员,从而激发共同的努力,以充分调动市场经济环境下博物馆可以利用的一切资源,包括政策、观众、人力、资金、藏品,促进博物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博物馆营销评估立足博物馆的公益属性,从评估指标、评估原则、评估办法、评估意义入手,拟构建科学的博物馆营销评估体系,客观全面地审视博物馆的营销绩效,推动博物馆重视成本效益,重视社会反馈,帮助博物馆发现不足,为针对性地改进提供参考依据,切实发挥评估的价值和意义,从而监督和鼓励博物馆更好地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中国博物馆营销体系完整揭示出博物馆营销的全貌,是中国博物馆学研究的进步,对中国博物馆事业的繁荣发展会产生实质性的意义。但与此同时,中国博物馆营销体系的研究是无止境的,它面临非凡的挑战,未来要做的工作很多,要走的道路很长。

佚名[10]2013年在《中国版本图书馆月度CIP数据精选》文中研究指明资本论/(德)马克思着.-译林出版社,2013.1.-978-7-5447-3593-3:$152.8A123资本的秘密/杨勇编.-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2.12.-978-7-5534-1155-2:$15A123-49资本的秘密/杨勇编.-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2.12.-978-7-5534-1154-5:$15A123-49中华诗词研究丛刊/周兴俊主编.-中国书籍出版社,2013.1.-978-7-5068-3303-5:$35A44

参考文献:

[1]. 四川省数据通信业务营销策略初探[D]. 周清久. 西南交通大学. 2002

[2]. 四川省无线市话营销调研[D]. 粟昶. 四川大学. 2004

[3]. 通信产业战略转型背景下的通信高职人才培养初探[C]. 冯远洪. 四川省通信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8

[4]. 四川农村移动通信市场投资问题研究[D]. 杨慧. 西南财经大学. 2005

[5]. 高速公路经济论[D]. 李海东. 四川大学. 2004

[6]. 国家广告产业园集约化发展研究[D]. 颜景毅. 武汉大学. 2015

[7]. 向企业管理要效益[J]. 陈锡金. 四川通信技术. 1998

[8]. 中国版本图书馆月度CIP数据精选[J]. 佚名. 全国新书目. 2013

[9]. 中国博物馆营销体系研究[D]. 贺传凯. 河南大学. 2016

[10]. 中国版本图书馆月度CIP数据精选[J]. 佚名. 全国新书目. 2013

标签:;  ;  ;  ;  ;  ;  ;  ;  

四川省数据通信业务营销策略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