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基施工技术及路基压实质量的控制措施研究论文_贾伟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及路基压实质量的控制措施研究论文_贾伟

中交基础设施养护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 100011

摘要:在实际的公路路基施工技术与路基压实质量控制方面一定要做到技术选用合理,形成相互有效衔接的技术体系,确保路基施工应用技术的有据可依,也保证质量控制目标的有的放矢。总体来说就是要做到结合公路工程实际情况来展开技术处理工序,确保公路工程项目建设高品质。

关键词:路基;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引言

公路工程是一项直接影响到我国民生生计与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工程。公路路基路施工技术以及路基路面压实技术作为公路施工中的重要技术,对提高公路施工质量及后期使用效果起积极作用,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公路路基施工以及路基路面压实技术的控制工作,使施工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按照相关规程进行操作,以保证公路施工质量。

1路基施工技术分析

1.1路基基层处理技术

基层处理中,要遵循设计图纸测量放样,确保边线位置准确,有效指导施工。应该重视基层处理工作,确保下承层平整和坚实,不得出现局部松散或软弱点,为后续施工创造良好条件。严格遵循施工技术规范,根据设计标准合理配制施工材料,一次性完成处理任务,确保施工效果。保证其压实度质量合格,防止不均匀沉降现象发生,并保证路基施工效果,对存在的不合格部位及时修复和处理,保证满足施工规范要求,然后才能开展后续工作。

1.2路基测量放线技术

用全站仪进行测量放样,确保位置准确,并做好标记,更好指导施工。要详细测量各桩号左、中、右三点的地面高程。根据设计高程与地面实测高程,计算并推算出断面高程,科学确定原地面碾压高程,保证路基填筑平均宽度符合要求。碾压宽度要大于设计宽度约50cm,并撒上白色石灰做好标记,从而有效指导后续碾压施工。

1.3路基碾压施工技术

为保证碾压施工效果,增强路基的稳定性与可靠性,提高路基强度与刚度,碾压施工采用20T重型振动压路机分层压实。整个压实施工过程中,应该用小石块或石屑将缝隙填充密实,有利于保证路基压实度。碾压至路基稳定,不再出现下沉现象,并且石块衔接紧密,路面平整度合格,压实度满足规范要求为止。整个碾压施工中,速度控制在2~4km/h之间为宜,不得过快或者过慢,有利于保证路基压实度和施工效果。开始进行碾压施工时,首先静压路基一遍,然后振动碾压4~6遍,至轮迹消除,压实度合格为止。先进行路基两侧部位的碾压施工,然后完成路基中间部位碾压任务。为保证碾压质量,一般要求重叠1/3轮宽。重视路基碾压施工质量检测,用细料填充孔洞和孔隙部位,并进行再次碾压。整个路基碾压施工应该缓慢、均匀、连续进行,中途不得任意停顿或急刹车,有利于实现对压实度的有效控制。

1.4路基的防护

1.4.1锚杆、锚索框格梁护坡

根据路堑边坡防护工程设计图纸,在需要钻锚孔的位置,必须搭设横向和纵向的脚手架作为钻机和施工人员的操作平台。锚杆框格梁防护更适用于土质挖方边坡,施工过程中,框格梁要每隔10m施工一道2cm宽的竖向伸缩缝,用沥青和麻丝在缝内填塞。施工前,要充分做好准备工作,对于锚孔的布置、钻孔及锚杆的放置和注浆工作都要做好充分准备,施工过程中对于锚孔位置的定位一定要精准。当锚杆安放完毕后至水泥浆强度到设计龄期前不可以随意碰撞动摇锚杆,要做好锚杆的保护工作,有效防止因受到敲击、碰撞或拉拔锚杆而造成锚杆废除的问题。当锚杆施工完成后方可进行横向肋柱的架线放样,确定骨架边距,进行骨架坑槽的开挖工作。

1.4.2现浇混凝土及砂浆砌人字格、拱形骨架边坡防护

现浇混凝土拱形、人字格骨架边坡防护施工工艺为:a.施工前,按照路基拱形骨架设计的施工大样图和边坡施工现场的坡面情况,对拱形、人字格骨架在边坡上进行施工位置定点放样,将坑槽和拱形、人字格位置在施工现场标识清楚,拱形部分采用特制形状的样架放样,为保证骨架的平整性和完整性,挂线采用坡面挂线和横向挂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施工放样。b.严格控制骨架坑槽开挖的宽度和深度,尺寸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不得超挖和欠挖,保证其骨架边线顺直,从上往下开挖。c.按照设计图纸要求的孔深、孔径钻进锚孔,锚孔经检验合格后安放锚杆并注浆。d.浇筑骨架混凝土应按照由下往上分段依次浇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注意必须采用人工插钢钎振捣或振动棒振捣混凝土至密实。

2公路路基压实质量控制措施

2.1对路基填土含水量的检查

一般来说,对路基土质的最佳含水量要保证在10%左右,以黄土为例,它的最佳含水量就应该保证在11%,此时可以选择压实土质。在压实过程中如果出现再次出现土质缺水状况,就要适当补充水分,例如洒水机均匀洒水可以满足水分补充要求。再者就是利用旋耕机进行充分的土壤搅拌,促进土壤渗水能力。如果土层含水较多,就必须摊开土层,专门处理其中多余的水分。

2.2对碾压次数的控制

在路基压实过程中,要在第一回进行稳压,随后再进行振动压实。主要是压实底层路基与路面基层,其碾压次数大概要控制在6~9回。而如果是石料铺筑层,它的碾压次数要提升到7~10次左右。

2.3对土质颗粒大小的分析

按照公路路基施工行业的相关技术要求,要针对压实过程中土质颗粒的大小进行深度分析。分析过程主要是针对路基土质的整体结构优化,根据分析结果来制定公路路基土质的大小颗粒良好性鉴定方案。

2.4对填筑的分层

要在填筑过程中采用分层技术方式,保证路基实现分层压实。在公路路基压实分层作业过程中,也要充分考虑土层厚度,如果土层过厚,则必须考虑它对路基下层土层的压实效果影响,避免路基出现变形问题。所以说公路路基的压实作业首先要翻起土壤,对最下层土质进行核查压实,然后再逐层实施压实作业,确保土层压实效果良好,为公路路基压实质量提升奠定技术保障基础。

2.5对公路边缘压实宽度与质量的控制

在公路路基压实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其边缘位置,保证边缘压实质量与宽度。目前某些公路在路基应用方面普遍存在边缘区域倾斜现象,严重时还会引发坍塌事故,这就与路基边缘路基未能及时有效压实有关。换言之,路基的性能由于边缘问题有所降低,比如雨水浸入路基边缘土壤位置中直接影响路基内部结构的稳定性。为此,要对该方面进行修正,可适当增加5~6cm的边缘宽度,强化路基的压实效果。另外,要采用逐层填料法进行压实,确保公路路基压实质量的提高。

2.6原料的选择

控制好公路的施工质量有利于提高公路工程的整体建设效果,使得公路可以在后期的使用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以及作用。相关施工人员在选择施工原料时,应注意把控好原料的质量,从而有效控制施工环节的质量。选择的施工原料的质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具体标准要求且符合施工设计中的具体相关要求。在施工原料正式用于施工前,应对这些原料进行取样、质量检验等工作,根据实验、检测的结果对施工原料能否投入工程进行判断。由于沥青路面的标准与国家相关文件中的具体标准相符合,因此沥青路面逐渐成为公路工程中重要的施工项目,有利于保证工程质量。在进行材料的试配工作时,应注意检查石料的级配是否足够稳定、石料与沥青是否能相互契合。

结束语

路基作为公路项目施工技术的基本保障,它确保了公路路段车辆通行安全,换言之路基的压实质量控制也决定了公路路基整体的施工质量。从技术角度讲,公路路基压实施工质量控制是具有一定难度的,需要对其进行深入分析研究。

参考文献:

[1]朱旺旺.关于公路路基施工技术及路基压实质量的控制措施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02:250-251.

[2]杨怀涛.分析公路路基施工技术及路基压实质量的控制措施[J].低碳世界,2017,20:232-233.

[3]杨帆.浅析高速公路路基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7,44:239-240.

[4]路永军.公路路基施工技术及路基压实质量的控制措施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7,33:177.

[5]潘丁涵.公路路基施工技术及路基压实质量的控制措施[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7,11:117-119+14.

论文作者:贾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2

标签:;  ;  ;  ;  ;  ;  ;  ;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及路基压实质量的控制措施研究论文_贾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