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课标》认为,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教学不只是忠实地实施教学计划的过程,更是一个适合于学生个性主体发展的创新过程,应当说,巧妙的提问正是激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手段。课堂提问是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是沟通师生教与学的桥梁,是传授知识的有效途径。提问得法,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提高学习效率;提问不当,不仅对教学无益,而且会堵塞学生思路,窒息课堂气氛。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堂提问 技巧
新《课标》认为,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教学不只是忠实地实施教学计划的过程,更是一个适合于学生个性主体发展的创新过程,应当说,巧妙的提问正是激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手段。课堂提问是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是沟通师生教与学的桥梁,是传授知识的有效途径。提问得法,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提高学习效率;提问不当,不仅对教学无益,而且会堵塞学生思路,窒息课堂气氛。
一、教师进行课堂提问的必要性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教师的提问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是非常必要的,绝大多数中学语文篇目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想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课堂气氛活跃、教学目标明确是离不开教师的提问的。“教师是学生课堂学习活动的服务者,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其次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初中学生的思想还不太成熟,需要一个很好的组织者来促进其学习,且中学生普遍存在一种上课时思想开小差的现象,也就是前文所说的“思维缺席”。就是比较优秀的学生也存在着“思维的惰性”,所以教师的提问显得尤其必要,教师的提问可以尽量克服学生广泛存在的“思维缺席”和“思维惰性”现象的出现;激活课堂教学气氛,体现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效果;克服学生自主学习时存在的一种盲目性和无序性现象,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把握住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所以教师的提问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环节。
二、明确目的,综观全局
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要特别注意各提问之间的连贯性与逻辑性,既要做到胸中有教材又要做到心中有学生,既要考虑知识传授的严谨性又要考虑学生活动的趣味性,既要注意优等生的能力发展又要照顾后进生的接受能力,在全局观念的指导下精心设计有效的课堂提问。老师问题的语言要规范、简明扼要、针对性强。问之得当,才能做到科学有效地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发展语言,发展学生智能;问之不当,则往往启而不发,最后还是变成教师自问自答。有效的课堂提问要准确体现教师的教学思路,有效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全面落实三维目标,让学生在兴趣上得到发展,思想上受到教育,情感上得到熏陶,思维上受到启迪,能力上得到提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巧设问题,引导学生充分解读文本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问,必须以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并有效地学习为前提,要以学生的学习兴趣、基础水平和性格特点、反应能力等为中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只从自己的角度去设计问题,容易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达不到预期效果。每一节课主要问题的设计必须紧扣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巧妙设计出问题。通过一两个问题来牵动课文与学生,学生思维的神经才能被课文内容紧紧吸引。
例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为了让学生理解菲利普夫妇态度变化的经过和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金钱关系这一主题,可问:“菲利普夫妇是怎样对待亲弟弟于勒的?他们变来变去的态度,不变的是什么?”再如教学《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可提问:“沙漠里有哪些奇怪现象,为什么会有这些现象呢?作者解释这些现象的目的是什么?”两个问题就能引导学生把这篇说明文所阐述的内容及中心思想都理解了。在具体的课文教学中教师要领悟文本,并能设计出恰当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揣测作者的想法,深入感悟文本,达到开发学生思维的教学效果。
四、难易适度,适合学生
所谓问题难易适度,是指教师提出的问题既有一定的难度,又是学生经过努力才可以解决的。问题过难或过易都不利于学生开展探究学习,不能有效地促进他们智力和能力的发展。问题过于简单,不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不能使学生积极思维。问题过难,又会使学生感受到力所不及,不知从何做起,因而失去探究学习的兴趣。其难易程度应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才能激发学生思考,学生顺藤摸瓜,最终找到答案,保证学生的探究活动付出并且有所收获。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精心设计问题,把握好问题的难易程度,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预测学生哪些问题能轻易回答,哪些问题经过思考才能回答,哪些问题经过查找资料才能回答。设计的问题力求学生经过思考、查找资料、讨论就能解答,亦即像猴子跳一跳就能吃到桃一样,从而达到教学目的。这样既可以使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感,又能使学生养成积极思考问题的习惯。
五、教师对于学生回答问题后的评价
在语文教师提出的许多问题中,有的问题的答案要有统一的标准,有许多问题的答案不应要求有统一的标准,特别是现在许多还未定论的问题,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落实素质教育的方针。
我们从许多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来分析,他们对问题的答案有一定的期待性,教师对学生的回答放任自流,而不整理不归纳,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始终没有清晰、明确、完整的认识,这种做法在许多条件下是不正确的,比如在上《最后一课》这一课时,有这样一个案例:教师问:“小说的主人公是谁?”这就要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恰恰教师没说出小说的主人公是谁,学生如坠五里云雾。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单单说:“各位同学回答的都很好。”这样便过于笼统与混乱,教师应明确:答案的虚化和不清晰并不等于多角度的理解。
对于我们现在还无定论的许多问题可以培养学生一种创新思维能力,教师不应彻底否定哪一种观点,毕竟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可以赞成任何一种说法,可让学生自由发挥,只要言之成理,哪怕有点偏激都是可以理解的,对于这样一个他们学术界一直在讨论都无定论的问题,教师也不应定论,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求异思维能力的一个机会。
论文作者:姚玉景
论文发表刊物:《教师教育研究(教学版)》2014年1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25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课堂论文; 思维论文; 现象论文; 激发学生论文; 目的论文; 《教师教育研究(教学版)》2014年1月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