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科技进步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科技进步论文,增长方式论文,农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实现“九五”和2010年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改革经济体制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体制转轨”与“增长转型”同步推进,这是党中央在全面分析我国经济现状和发展趋势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新的历史时期经济工作必须遵循的指导方针。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也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这一指导方针,积极推进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
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是农业跨世纪发展的战略选择
农业增长是社会经济运动结果的综合反映。农业增长从本质上看是农业生产要素相互作用、推动农业生产力不断提高的过程。从经济学的角度考察,人们把农业的增长方式分为两种类型。主要依靠生产要素数量的扩张来实现农业增长是粗放型增长,这是一种投入多、产出少、质量低、效益差的农业增长方式;主要依靠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并提高要素质量和使用效率来实现农业增长是集约型增长,这是一种投入少、产出多、质量高、效益好的农业增长方式。集约型农业增长方式,不仅有利于实现农业持续快速增长,而且有利于全面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
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有了长足发展,粮、棉、油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已跃居世界首位。我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这是了不起的成就。但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农业基本上仍处于粗放经营状态,资源浪费比较严重,成本高、效益差、投入产出率低的问题相当突出。以水资源的利用为例,我国天然降水的利用率仅为10%左右,灌溉用水的有效利用率不到40%,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尚有20%的潜力。以色列每立米灌溉用水增产粮食2.32公斤,我国只增产1公斤。化肥的施用也是如此。我国化肥的有效利用率只有30%左右,而发达国家已达到60%以上。耕地的产出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更大。比如小麦亩产,英国为457公斤,法国432公斤,我国235公斤;水稻亩产,美国为427公斤,日本418公斤,我国390公斤。此外,我国在粮食损失率、饲料报酬率、农产品综合利用率、劳动生产率等方面也大大低于世界先进水平。上述状况说明,粗放经营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尽快地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日益显得重要和迫切了。
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也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农业是一种自然再生产与社会再生产交织进行的产业,资源约束力比较强。我国人口多、耕地少、资源相对紧缺。目前,全国人均耕地只有1.2亩,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为美国的1/9,加拿大的1/20,澳大利亚的1/34。人均占有水资源2470立方米,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名列世界第88位,而且时空分布不均,有些地方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10。人均森林面积更少,仅有1.65亩,只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6。而今后人口还要不断增加,耕地等难以再生的农业资源还要继续减少,人增地减的趋势在一定时期内不可逆转。也就是说,我国今后要以更少的耕地养活更多的人口,农业资源紧缺的状况将更加突出。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实现农业的持续发展,不能把立足点放在扩大外延上,必须在协调人口与资源的关系、优化人力资源与自然资源组合的基础上,切实保护并合理利用农业资源,走“内涵挖潜”、资源节约型的路子,大幅度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和生产率。
从农业面临的任务看,实现农业发展目标迫切需要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确定了我国农业发展的重点任务和奋斗目标。在今后5年、15年,不仅要保证粮棉油等基本农产品稳定增加,还要保证农民收入有较快的增长,这些都要求农业既要有较高的产量又要有较好的效益。“九五”期间,全国增产800到1000亿斤粮食,需年均增产160到180亿斤,要比“八五”期间年均增长幅度提高近一倍。这一期间,粮食播种面积不可能有相应幅度的增加,粮食增产的潜力主要来自于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实行集约化经营。到本世纪末,农民生活达到小康目标,农民人均纯收入需年均增长7%,增长幅度也要比“八五”期间提高近一倍。实现上述目标,任务是十分艰巨的。需要在国家加强对农业保护和扶持的同时,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自身素质和效益。这是实现农业发展目标的根本途径。
综上所述,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是由农业发展的现状、我国的国情和农业面临的任务决定的。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实现农业跨世界发展目标,必须坚定不移地实行由粗放经营方式向集约经营方式的转变,走高产、优质、低耗、高效的发展路子。这是农业发展的潜力所在,希望所在。必须从战略的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农业转变增长方式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积极推进这一根本性的转变。
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核心在于推进农业科技进步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告诉我们,经济增长的根源是劳动力和资本的增加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马克思曾经指出“社会的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的力量”。邓小平同志精辟地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实质上是提高生产力水平,其核心是技术创新。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需要解决产业结构、发展政策、生产条件、管理水平等问题,但最根本的是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增长中的科技含量。农业最终要靠科技解决问题。紧紧依靠科技进步,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振兴我国农业的必由之路。
历史证明,农业科技发展了,农业才能发展。建国后的实践证明,农业能不能稳定发展,政策是主要因素;农业能不能上新的台阶,科技是主要因素。以占我国粮食作物面积和产量40%左右的水稻为例,品种上三次大的更新带来产量上三次大的飞跃。50年代主要推广地方良种,平均亩产提高到130—180公斤;60年代开始推广矮秆良种并进行一代更新,亩产平均跃至200—280公斤;1976年开始推广杂交水稻,平均亩产提高20%,亩产一跃达到280—360公斤。又如约占全国粮食作物总面积1/4的小麦,建国以来总产增加了5.5倍,平均单产提高了3.7倍,这一成就增产范围之大、幅度之高和持续时间之长,在国际上也是少有的。究其原因,科学技术的投入是首要的。仅选用良种一项就约占小麦综合增产能力的1/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之所以能够连续登上3500亿公斤、4000亿公斤、4500亿公斤三个台阶,除了党和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农村政策和必要的物资投入等因素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有杂交水稻、杂交玉米、地膜裁培等这些科技成果的大面积推广应用。一项新技术出台,就推动一次革命,就促进农业上一个新台阶。如果没有这些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就不可能有农业的大发展。
今后农业的发展,农业科技必须走在前头。科技进步是过去我国农业增长的内在动因,也是实现“九五”和2010年农业发展目标的主要途径。从今后农业发展潜力看,主要靠提高单产。开发利用后备资源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资源不足与农产品产量增长压力之间的矛盾,但要解决我国人民吃饱吃好,提高生活质量的问题,关键是要通过科技进步提高单位物资投入(包括土地)的产出效率。因此,加快农业科技发展步伐,为实现农业发展目标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就成为本世纪末和今后长时期我国农业进一步发展的一个根本性问题。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水平与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差距更大。同时,科技成果转化率还不高,只有30—40%,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进一步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及其贡献水平,大有文章可做。从种植业看,靠科技增产粮食,潜力很大。比如水稻旱育稀植技术,不但省种、省地、省肥、省工,而且根系损伤少,缓秧快,低位分蘖成活率高,每亩一般增产50公斤左右。现已推广7000万亩,如果推广到2亿亩,可增产稻谷100亿公斤。据专家测算,到2000年我国粮食增产500亿公斤中,玉米需增产165亿公斤,水稻140亿公斤,小麦130亿公斤。据现有科技储备情况分析,科技进步在玉米、水稻、小麦增产中的贡献份额可分别达到51.6%、73%、40.6%,其中仅良种更新和推广一项技术就可望达到31.8%、20%和21.6%。
未来农业的发展,更要依靠科技的高度进步。农业生产水平越高,科学技术在农业产值中的比重就越大,农业生产对科学技术的需求就越明显。本世纪初经济发达国家农业生产率增长量中不到20%是靠科技进步实现的,如今已经达到60—80%。随着科技的进步,这个比例还会增加。美国近半个世纪以来,农业资源情况没有明显变化,由于科学技术投入的不断增加,农业劳动力减少了4/5,农业总产值却增加了一倍多。加拿大由于育成了低芥酸硫代葡萄糖甙和无芥酸无硫代葡萄糖甙油菜品种,由一个从来不种油菜的国家变成当今世界上油菜籽的主要生产国及其加工品出口国。80年代以来,面对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都在积极探索发展农业的新出路,在依靠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绿色农业”的同时,向利用微生物工程发表“白色农业”和开发海洋生物资源创建“蓝色农业”进军。据美国世界观察所估计,通过微生物发酵工程,如果利用每年世界石油总产的2%,生产出的单细胞蛋白质可供20亿人吃一年;可加工成人类食物的近海领域自然生长的藻类植物,年产量相当于目前世界小麦总产量的15倍以上。日本从1980年开始实施“海洋腾飞”计划,目前海水养殖产量已超过200万吨,居世界首位。美国正在大力发展农业生物技术产业,预计到2000年产值可达1000亿美元。我国将逐渐具备规模开发海洋资源的条件,农业生物技术也有一定基础。全方位推进农业的新发展,逐步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必须瞄准世界农业发展趋势和科技前沿大踏步前进。
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的思路和对策
90年代后五年和下个世纪初,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科教兴国”和“科教兴农”战略的逐步实施,农业科技发展的环境将进一步改善。同时,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农业和农民对先进实用的农业科技的需求也将日益增强。为了适应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需要,使我国农业科技发展水平跃居世界先进行列,并逐步成为促进农业增长的主要因素,今后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的思路和对策是:确立科技进步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优先地位,把农业科技放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通过制度创新、体制转换、技术开发、政策保障等配套改革和整体推进措施,力争在本世纪末基本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符合农业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科技与生产、经济相结合的新型科技进步体制,并为二十一世纪初叶我国农业科技的更大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第一,制度创新:建立农业科技进步机制。农业科技进步的意义在于突破由缺乏供给弹性的生产要素对农业增长的制约。科学的农业科技进步机制是促进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关键。农业科技进步机制的构造需要一系列相关的制度创新与设置,以制度创新为基础的农业科技进步机制具有持久的功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科技进步机制是农户在利益支配下能动的技术选择和国家对技术选择实现的推动两者的有机结合。土地产权关系的明晰、农村要素市场的完善、正确的农业科技进步战略和价格政策是农业科技进步机制发挥作用的基本条件。基于上述,建立和完善有效的农业科技进步机制,必须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农村经济关系。核心是通过落实延长土地承包期和建立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的政策、深化农产品价格和购销体制改革以及合理调整、优化农村经济结构等,稳定并提高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收入预期,塑造其作为农业科技选择和投入主体,对农业科技的主动需求并建立起长期投入的机制,从根本上调动农民采用农业科技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第二,体制转换:深化农村科技体制改革。按照“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方针,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对农业科技进步的作用。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改革农业科研管理体制,二是改革农业科技成果运行供给和扩散机制。在农业科研管理体制上,宏观上要改变传统的“条块”割裂、不同条块之间科研项目低水平重复等弊端,建立起适应农村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部门之间、中央和地方之间协调灵活的农业科技宏观管理体制;微观上,要合理设置农业科研单位的后勤和管理机构,提高科研人员比重,健全所长负责制,切实落实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按劳分配制度,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在农业科技成果供给和扩散机制上,改变过去农业科研项目的确定和农业科技扩散由国家集中决策和行政推动的做法,根据不同地区区域经济特点、资源差异和未来农业发展对农业科技的多样化需求,农业科技由偏重增产技术向节约资源、提高品质、易于推广、增效明显并兼顾增产的方向转化。同时,逐步建立和发育农业科技市场,探索企业和社会办科研的农业科技发展新路子,把农业科技进步和扩散真正纳入市场化轨道,以促进农业科研面向农村经济建设需要,缩短农业科技成果供给与农村经济发展需求之间的距离。
第三,技术开发:完善农业科技开发体系。可以考虑分三个层次进行,第一个层次是面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迅速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推动传统农业的科技进步。在这个层次上,主要是在选择并大面积组织推广已取得的重要农业科技成果的同时,组织实施国家和行业科技攻关计划,力争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带有全局性、关键性的重大课题上取得更大突破。如动植物新品种的选育、动植物重大病虫害与自然灾害的综合防治、主要农业高效优质栽培(饲养、养殖)技术等。第二个层次是跟踪世界农业高科技发展趋势,选准有限目标集中组织攻关,发展农业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在这个层次上,主要是通过国家“863”计划的实施,把农业高新技术开发与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紧密结合起来,把开发区建设成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基地、高新技术向传统产业渗透的辐射源和对外开放的窗口。同时,加快国外先进农业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转化工作,促进我国农业科技水平更快提高。第三个层次是面向二十一世纪农业的发展,加强农业科技的基础性研究,不断增强农业科技发展后劲。在这个层次上,要按照“有所赶,有所不赶”的原则,充分发挥我国自己的优势,在资源利用、细胞工程、生物农药及其产业化等前沿领域取得新突破,为农业长远发展提供科技储备。
第四,政策保障:制定农业科技发展政策。发展农业科技,需要国家强有力的政策保护和扶持。这是由农业科技科研的长期性、成果的区域性、学科的综合性和效益的社会性决定的。为此,要通过加大农业科技投资力度、健全农业科技推广网络、改善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推进农科教结合、提高农业劳动者整体素质等,建立长期稳定的农业科技促进政策。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是制定农业科技发展政策的核心,也是确保这一政策得以实现的条件,应给予切实保障。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努力,首先,建立健全农业投资法规,规范农业科技投资主体行为,将农业科技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纳入法制化管理的轨道。其次,增强国家对农业科技投入的功能,合理调整工业与农业的资金分配关系,运用再分配的手段将国民收入中获得的积累资金向农业科技适度倾斜。再次,强化非政府性投资主体的积累能力和动力,通过对高盈利的农业多种经营项目征收一定比例的资金等途径,建立农业科技发展基金。最后,综合运用价格、财政、利率、税收等杠杆,加强国家对农业科技资金运行的宏观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