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桂军
广西壮族自治区冶金建设公司
摘要:后浇带施工是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对于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施工单位必须严格依据建筑工程设计的具体要求,在建筑工程的后浇带预留适当的企口缝,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混凝土灌注,以确保建筑工程后浇带的施工质量,保障建筑工程整体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本文主要就房屋建筑工程中后浇带的分类进行分析,并对后浇带的施工技术要点进行具体阐述。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后浇;施工技术
1.前言
在建筑工程中,后浇带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着整个建筑工程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一旦后浇带施工出现质量上的问题,不仅会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还会影响到工程施工进度,增加工程建筑投入成本。因此,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依据建筑工程的施工要求进行后浇带施工,确保后浇带施工的质量,减少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隐患。
2.房屋建筑工程中比较常见的后浇带类型
2.1平直缝
平直缝是一种非常容易安装和拆卸模板的后浇带施工缝,常用于一些混凝土厚度较薄的建筑工程施工中,但是这种后浇带施工缝的渗水线路相对较短,难以确保后浇带界面结合后的整体质量。
2.2企口缝
企口缝的特点是混凝土的结合面可以与水压方向保持垂直,界面结合的效果相对较好,而且抗渗性非常强。但是企口缝后浇带形式支模施工难度较大,在浇注施工过程中,无法各个位置同时进行浇注,容易形成死角,对施工浇注的密实度造成影响,模板拆除与清理的难相对较大,且后浇带边角保护工作量非常大。
2.3阶梯缝
阶梯缝是一种支模方便、折除简单,且渗水线路比较长的后浇带缝。阶梯缝可以让混凝土的结合面在施工过程中与水压方向保持垂直,不仅能够保障混凝土界面结合的稳定与质量,还能提高后浇带的抗渗效果,为后浇带施工后期的清理提供方面,是当前房屋建筑后浇带施工应用最多的一种后浇带缝[1]。
3.房屋建筑后浇带施工工艺技术要点
3.1对施工的位置与材料进行正确的选择
(1)对后浇带的施工位置进行选择时,相关人员应该先整个建筑的混凝土结构受力能力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估,依据评估的结果,选取承受外部载荷力较小的位置作为施工点。避免在建筑物内部分的剪力墙中间部位开展后浇带施工,必须选择大梁或者模板上的适当位置施工,以免因为剪力太大或者弯矩太大增加构建的压力。施工前,应该先彻底清理施工部分,确保施工缝的清洁程度,以免有积水或者杂物影响到施工效果。施工结束之后,要让后浇带的构件表面持续保持湿润同,时间必须超过24小时。(2)对后浇带的施工材料进行选择时,应该对混凝土自身的收缩性进行全面考虑,优先选用微膨类型的混凝土,以免混凝土收缩过度,可以选择有适量膨胀添加剂和水泥的混凝土,为了确保后浇带的机械强度能达到相关的标准,施工混凝土应该选用建筑构件专用的混凝土标号高一级的混凝土材料,对混凝土进行准确的配置,且振捣到位。
3.2正确选择后浇带施工的时间
(1)房到建筑的混凝土施工应该在60天之内达到相关设计的要求,结合工程所在地区房层建筑楼层的最高层数和基础条件,选择后浇带施工的时间,如果房屋建筑工程低于22层,后浇带施工应该在建筑工程完工沉降结束后进行。(2)低于22 层的房屋建筑,其主楼与裙房建筑应该同时进行的后浇带主体结构施工,由于裙房建筑的施工少于主楼建筑的施工量,裙房建筑施工时间必然少于主楼建筑,就会导致建筑物的主体结构沉降迟于裙房结构沉降,加之房屋建筑主体沉降明显大于裙房结构沉降,进而对后浇带施工造成影响。因此,后浇施工必须等到房屋建筑的主楼完全停止沉降后进行,避免建筑的沉降应力对后浇带造成影响。
3.3合理设置后浇带的宽度与间距
为了解房屋建筑工程应力问题,后浇带施工技术需要将建筑工程的构件依据各自 结构和功能分成不同的模块,但是各个模块之间又必须具有一定联系,不能各自独立,因此,对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缝进行设计时,就需对建筑的整体性进行充分的考虑。如房屋建筑的楼层低于22层,那么楼层的楼板与建筑基础必须通过钢筋连接,避免切割和断开处理,这不仅能够确保房屋建筑结构的整体性,还能保障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对于一些施工后浇带跨度较大场合,则应该对受力钢筋进行适当的分割,并且在后期的施工中采用焊接方式进行连接,这样可以很好减少楼板两端的受力载荷,防止建筑结构完全下垂,但要注意进行钢筋分割的后浇带,其跨度必须大于7米。在对后浇带的间距进行设置时,施工人员应该严格依据施工设计图纸进行设置,如果施工图纸中没有标注具体的间距参数,则应该依据建筑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合理设置。
3.4保障模版设置和混凝土浇筑的质量
(1)模板设置。施工人员应该严格按照房屋建筑工程的设计图纸,对浇筑模板进行准确的安装,如果模板需要呈钢丝网状,应该选用规格统一,且网格比较均匀的钢丝网,以确保混凝土浇筑均匀。(2)确保模板安装设置的质量,确定模板完全固定牢固,且刚度和强度都能达到施工的标准,以免在房屋建筑主楼与裙房之间的连接跨度较大时,地下室的梁支撑载荷低于钢支撑的载荷极限,提高护钢支撑结构安全性与稳定性。(3)进行浇筑施工时,施工人员应严格依据预先制定好的浇筑方案进行浇筑,尤其要确保钢丝网的目标侧面承受到压力一直保持在设计规定的范围之内。(4)在后浇带的施工过程中,必须保证混凝土振捣的质量,并对后浇带施工的温度控制,浇筑时应该让浇筑施工混度保持在10 度左右,以确保新老混凝土成分之间能够完美结合。此外,还需要在保障混凝土完全振捣密实的情况,防止过振情况发生,以免对模板钢丝网造成损坏 [2]。(后浇带模板结构如图一所示)
图一后浇带模板结构图
3.5后浇带封闭技术
(1)在对房屋建筑工程的后浇带进行封闭施工时,施工人员应该确保后浇带两边的混凝土浇筑质量已经合格,避免出现漏浆和混凝土疏松等现象,以免对房屋建筑的整体质量造成影响。(2)施工单位应该安排专门的技术人员对后浇带施工的整个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督与管理,并提醒施工人员,让后浇带内部保持干燥与清洁,以免钢筋受到潮湿的影响,出现腐蚀生锈、踩弯以及压弯等情况。
3.6后浇带保护技术
在对后浇带进行封闭施工前,设计师应该提醒施工人员,不得在后浇带附近堆放相关的施工材料,并且在后浇带周围设置相应的保护措施。如采用快拆体系模板,在后浇带周围建立临时支护,防止进行模板体系拆除时(如图二所示),出现支撑移位和松动造成结构开裂,对后浇带造成损坏,也可以将模板直接覆盖到承台上皮钢筋表面,但要确保盖板两边必须大于后浇带宽度50cm以上;此外,还可以采用砌砖的形式,对地下室外墙竖向的后浇带进行保护,以免对后浇带造成损伤。
图二建筑工程后浇带的支撑与拆除
4.结束语
总之,近年来,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不仅在高层主楼和低层裙房之间的连接处应用,在较长的多层或者高层框架结构中也得了广泛的应用,有效解决了房屋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和混凝土过度收缩的问题。因此,施工单位必须在施工前依据设计的要求预留适当的企口缝,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灌注混凝土,加强后浇带施工的监督与检查,并且在浇注后对后浇带进行科学的养护,以确保后浇带施工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江国忠.关于房屋建筑后浇带施工技术要点探究[J].科技展望,2015,9(14):32.
[2]刘晓燕,王振.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建设中的要点分析[J].施工2015,08(02):123-124.
论文作者:黄桂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7
标签:混凝土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论文; 模板论文; 房屋论文; 房屋建筑论文; 质量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