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智能和人工口译的对比分析
沈佳颖/中国计量大学
摘 要: 本文旨在探究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AI智能与人工口译的差异,通过“彩云小译”软件应用与人工口译文本的对比,寻求如何更好结合AI智能和人工翻译,为口译服务。
关键词: AI智能 人工口译 人机结合 人机耦合
一、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AI智能翻译的现状
在信息化时代,技术已经被全面运用到语言专家和翻译人员的工作中,“计算 机辅助翻译 ”(Computer Aided Translation)已成为语言学专家的常用词。2018年的博鳌亚洲论坛,启用了由腾讯翻译君和微信智聆推出的“腾讯同传服务”。现场双语字幕翻译,每个人手机上可同步看到翻译字幕,听语音,代替了同传翻译机。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科大讯飞又通过AI智能翻译展露头脚。AI智能翻译越来越火热,但目前会议上很少使用翻译机,译员还是第一选择,因为机器的准确度、应变能力还需要考量。在会务上,机器翻译的占比很低。特别是技术性含量较高的会议或者权威研讨中,仍是人工口译为多(潘少颖,2018)。当下AI智能只能作为一个工具,帮助口译人员完成任务,但并不能够替代人工口译。
二、AI智能与人工的口译结合分析
(一)彩云小译和译员的译本节选对比
在日常对话中,有很多方言,语气词和口语化的表达,AI智能往往不能做出正确的解释。通过日常对话形式文本翻译的对比分析,分析AI智能和人工口译的优缺点。(其中准确度按扣分制来判定。)
康川司法所使用手机定位社区服刑人员有很多弊端。手机定位要求服刑人员必须随身携带手机,一旦手机脱离了服刑人员,司法所就无法及时联系他们。携带者如果预谋犯罪,甚至有可能造成刑侦误导。[5]
BMS-936559是一个人源化的抗PD-L1的单克隆IgG4抗体。一项评价PD-L1抗体(BMS-936559)在实体瘤疗效和安全性的多中心Ⅰ期临床研究共计入组207例不同肿瘤类型的患者,其中包括14例胰腺癌患者,中位治疗时间12周。总的客观缓解率6%~17%,并延长了疾病稳定时间(24周的患者比例是12%~41%),但没有缓解[22]。
英文文本:选自电影《阿甘正传》。
以下是译文节选:
采用SPSS 16.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此外,一位同传译员在知乎上发文称,在上海的一场会议中,讯飞的翻译其实为人工同传,译文由机器朗读,并非机器智能翻译。虽然各个科技公司都大力宣扬AI智能翻译,但是其在实际应用中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成熟。科大讯飞高级副总裁江涛接受采访时说道:“尽管机器翻译获得发展,明年能达到英语专业8级的水平,但依然没办法代替同传。科大讯飞没有提到AI同传,并没有造假吹牛,目前的情况是一个误会。”AI智能并不能达到同声传译的地步,取代人工口译需要很大的努力(郭丁源 2018)。
(二)AI智能翻译的实例
人机耦合指的是一种“控制方法”。科大讯飞创始人刘庆峰(2018)认为“算法突破,脑科学和数学建模方法相结合,人机耦合是人工智能下一步的关键”。“人机耦合”在翻译中是指通过机器和人的结合,降低同传工作者的工作强度,用机器识别同传译员写的译文,再将译文朗读出来。这一举动实际上并没有减少译员的工作量,没有尊重译员的劳动成果。因此,人机耦合还需要更长时间的实践和努力。
通过文本对比分析,彩云小译的翻译速度明显快于译员,流畅度也高于译员,但译本未达到“信达雅”中“雅”的标准(赵琳,2017),带有中文的语法错误。结合语境看,译员的译本更让人理解,也更口语化。目前AI智能在逻辑思维和算法上胜过人类,如阿尔法狗战胜围棋世界冠军,但口译是一项需要情感的工作,而不仅仅是处理一套庞大的数据。
三、AI智能与人工口译结合实践及出现的问题
(一)科大讯飞提出“人机耦合”理论
在一场国际会议上,AI将演讲者的“不乏”翻译成了“步伐”,但随着整句话翻译的进行,AI似乎意识到了错误,改成了符合上下文语境的“不乏”。这一小失误说明AI是听到了后台人工译员“bufa”的中文拼音,而后通过语音识别系统识别出“不乏”这一中文翻译,并不是AI听懂内容翻译出来的(孙奇茹,2018)。
(二)机器翻译可能会侵犯知识产权
在2018创新与新兴产业发展国际会议(IEID)的一场分会上,现场同传译员称,科大讯飞是在识别出译员说的中文译文后,再将译文投放到屏幕和直播中,此举事先并没告知自己,涉嫌冒名使用翻译成果和侵犯知识产权。由此可见,机器翻译和人工结合时,涉及到知识产权的问题,需要译员和机器所在公司事先达成共识。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徐英瑾认为,“如果人机耦合中,人类并不知道自己的成果被利用,那这并不是真正的人机耦合。”在新技术下,法律和伦理又有了新的挑战。
(三)AI智能还需要克服的技术困难
目前AI翻译仍是字对字的直译,而不是结合语境上下文的意译。口语表达中大多按意群划分,还有双关语,隐含意和修辞手法的运用,给机器翻译增加了难度。机器还要克服电源短缺,网络中断,设备故障等的问题。此外,人工现场翻译时需要手势,眼神,表情和语气的结合,这一点机器也做不到。AI和人工结合,可以克服这些问题。
信息化时代下,人类从大量繁多的劳动中解放出来,AI智能翻译不断发展。我们要正视目前的发展实际,辩证看待AI智能翻译的优劣,对翻译事业充满信心。相信有一天,AI智能和人工口译能找到最好的契合点,互利互补,为语言的交流沟通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孙奇茹.人类同传短时间内无可取代[N].北京日报 ,2018-9-25.
[2]刘庆峰 .“AI的未来 :算法突破、脑智同飞、人机耦合”[J].上海信息化,2018(9).
[3]潘少颖.AI翻译替代人工,难!同传译员:饭碗稳得很[N].IT时报,2018-9-29.
[4]赵琳.汉英交传中AI口译与人工口译质量评估对比分析——以总理答记者问为例[D].北京:北京外国语大学,2017.
[5]郭丁源.科大讯飞同传“风波”凸显技术鸿沟目前仍未跨越[N].中国经济导报,2018-10-9.
★指导老师: 范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