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中的应用论文_杨小庆

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中的应用论文_杨小庆

核工业井巷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313000

摘要:伴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还有城镇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当下情况来看,采用混凝土来建设房屋还是主要的方法,但是许多的安全事故也会因为各种原因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发生,因此,本文主要对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混凝土,建筑物,施工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建设步伐和我国的经济有了高速的发展,这对于建筑企业来说是一个新的发展机遇,伴随着机遇而来的还有一系列挑战。在这些问题中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莫过于房屋的安全问题,混凝土几乎承担了房屋的防渗透功能和房屋建筑的结构安全,为此,混凝土的质量对于房屋建筑工程来说就变的非常重要,一定要重视起来并很好的解决。混凝土是由无机的,有机无机复合的或有机的胶结料,颗粒状的集料以及必不可少的化学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按一定比例合理组成的混合料,或者是硬化后而形成的具有堆聚结构的复合材料(一般的是以粗骨料,细骨料,水,胶凝材料,在需要时掺入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并按照一定比例进行配制,经搅拌,密实成型和养护硬化而形成的人工石材),混凝土一般包括粗集料,细集料,水泥水和一些添加剂等。水泥是一种胶凝材料,砼在搅拌过程中随着一系列化学反应便胶结成为一体,然后就形成了在流动状态下可以浇筑,并凝固成型的建筑材料,混凝土在成型后拥有一定的耐久性与强度。所以,混凝土在现代建设中被广泛使用。

1.由于原材料而造成的问题

现在我国的一些建筑公司为了方便搅拌混凝土和运输,在现场施工的砼一般都采用商品砼。长时间,长距离的运输已经搅拌好的混凝土将会使混凝土出现变稀,水灰比变大等情况的出现,所以这对混凝土的质量难以保证。如果在现场搅拌的混凝土材料中粗集料和细集料本身的含泥量过大而冲洗不够或没进行冲洗都将会使拌合的砼强度降低不符合标准。而且砼中沙,水泥,石,水配料比例不够精准,粗集料级配系数不符合要求,因此会造成许多问题,例如会因为水泥浆的不足导致现浇的砼构件出现许多蜂窝麻面等问题,这对于混凝土的结构强度来说使致命的,严重的可能质量上也会出现问题。

2.由于施工工艺而造成的问题

2.1.模板环节出现问题

在混凝土进行施工时,模板的组合安装是一项非常精密严格的工作,然而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相关模板的安装和拆卸的防护方案设计基本没有,而且一些基本的规范说明都没有。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对于模板的拼装,制作和模等都无法做到精准,在实际作业时普遍出现了开缝和漏浆以及蜂窝麻面的问题,使混凝土的强度性能没有达到规范要求。

2.2.在作业使浇筑和振捣的问题

在搅拌过程中,如果混凝土的的拌合时间不够将会导致水泥无法进行充分的水化反应,在施工时施工混凝土的的配合比没有按照标准的要求去配置等,这对混凝土成型后的强度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在混凝土进行浇筑时,如果混凝土的振捣不充分,振捣的部位不完整,振捣棒的插入深度不够等情况,这些都有可能导致浇砼构件在成型后出现强度不够,蜂窝麻面等一系列质量问题。

2.3.浇筑中温度测量存在的问题

温度测量是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的重要技术要求之一,特别是现在城镇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向高层发展是建筑行业的一个趋势,大体积混凝土是施工中经常用到的,大体积混凝土的运用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对混凝土浇筑温度进行有效的控制可以防止在底板产生温度裂缝。对混凝土各层温度进行测量是在对混凝土进行温度测量的过程中必须要做的,随后根据其温度的特性进行分析。在施工中所使用的温度传输器一般是电阻型温度计,测温点和测温线分布施工是温度测量是必须要注意到的,首先要做的是选定位置,编订记号以及定位,其次就是测量温度。但是,在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位置的选定不够合理,测量出来的温度精确度比较低,这就使得混凝土的内部会产生温度应力,进而出现裂缝。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因为养护技术而出现的问题

混凝土施工结束后,对浇筑完成的混凝土应该进行相应的养护。对混凝土进行养护主要的目的是对混凝土内部温度进行有效的控制,用此方法来降低内外部的温差,使之达到砼抗力方面的相关要求。进行塑料布覆盖是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必须要做的一件事,尤其是在冬季,需要在塑料布的基础上进行防寒毡覆盖,要做好保温保湿的工作,避免因为砼表面缺水而出现裂缝。除此之外,还需要制作一些隔热层,以此来有效的降低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对混凝土在生产过程中所用原材料进行合理的选择,对砼的配比进行进一步的优化配置。对原材料进行合理的选择和对混凝土的配比进行优化能够使砼的防裂性能大大增加,同时对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和极限拉伸的变形能力有了较大提高,以此来减小线膨胀系数。

3.1.控制混凝土的温度

对于混凝土的温度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对混凝土的内外温差进行有效的降低,最重要的是要防止砼表面的温度出现突然降低。在冬季,施工过程中可以通过使用低温度的水来搅拌混凝土,在夏季时,在施工过程中往往通过冰水或者是冷水来搅拌混凝土。对骨料进行冲洗时骨料使用之前必须要做的一个措施,以降低骨料的温度,同时还要注意骨料不要受到暴晒。减小混凝土的出机温度,在冬季时,要在浇筑的十二小时内在混凝土的表层添加保温材料,这样能有效降低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可以对砼表面温度梯度的降低起着巨大作用。

3.2.改变构造条件和边界约束条件

在结构孔洞的四周变断面转角处或者转角部位,由于混凝土的收缩和温度的变化,会导致应力集中,这样就会很容易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为了防止混凝土出现裂缝,可以在变断面的部位作局部处理使断面进行缓慢的过度,同时一些抗裂的钢筋也可以增配,抗裂钢筋要尽可能的采用小直径和小间距,配筋方法要采用全截面进行对称配筋,增强混凝土的抗裂能力,一般来说全截面的抗裂钢筋含筋率要控制在0.4%左右,通过实际操作发现,当混凝土的含筋率低于0.3%时很容易导致混凝土开裂。

3.3.提高浇筑的施工工艺

如果想要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质量,当遇到混凝土的浇筑是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普遍采用“分层浇注,一次到顶,同意坡度”的原理,这样来施工可以大大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同时还可以防止混凝土的沉落而产生裂缝。为了使混凝土内部裂缝减少,还可以实施二次振捣,简言之就是将已经浇筑完成的混凝土进行二次振捣,以此来避免混凝土泌水在骨料和水平钢筋下部产生空隙和水分,对混凝土与钢筋间的握裹力也有较大提高,还可以使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增加15%左右,最终可以使砼的抗裂性得到提高。用泵输送混凝土是现在混凝土的主要浇筑方式,用泵输送的混凝土表面水泥一般比较厚实,浇筑完3-6h后,需要用长刮尺依照设计的标高进行刮平,然后需要用抹子将表面抹平,使混凝土的表面达到所需要求,在砼初凝前要用铁板压光,降低表面水分的蒸发,同时还可以减少砼表层出现的裂纹。

3.4.选择合适的天气进行施工

混凝土的浇筑对天气也是有要求的,要选择适宜的天气,特别是夏天,在夏季施工时要尽量避开比较炎热的天气进行施工。

结束语:混凝土的施工在房屋建筑中是一项繁琐的过程,无论是原材料的选择,还是混凝土的拌合方式,温度的控制,配合比等都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特别是对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所以在进行施工时一定要特别注意混凝土的浇筑方式。此文章主要简述了一些提高混凝土浇筑质量的施工手法,希望这些方法可以提高房屋的质量,为建筑业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给建筑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帮助,在提出这些施工措施后,对工程施工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夏涛.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探析【j】.门窗,2016(2):74-75.

【2】叶萍.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探析【j】.江西建材,2017(8):104-105.

【3】王刚,刘朝.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建筑工程,2017(3):84-86.

论文作者:杨小庆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1

标签:;  ;  ;  ;  ;  ;  ;  ;  

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中的应用论文_杨小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