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活动研究——基于系统论视角的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系统论论文,思想政治论文,教学活动论文,视角论文,课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课程改革是在一定教育理论和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进行的,我国的思想政治新课程改革也经历着将理念转化为文本,再从文本走向实践的过程。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新课程的具体实施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那么,从系统论的视角研究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活动对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有效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活动系统概念界定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也得到更多人的关注,这时我们认为将课堂教学活动视为一个系统更有利于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活动系统是存在于一定环境条件下各要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所谓的“一定环境”是指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活动系统的环境。系统论认为,“系统的环境是指系统之外的一切事物或此系统与其他系统的总和”,“把握一个系统,必须了解它处于什么环境,环境对系统有何影响,又如何回应这种影响”[1]。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活动系统离不开一定的系统环境。例如,宏观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大众传播环境及社会环境;微观的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等。而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活动除了受上述因素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影响外,作为一门高中德育课程,教学活动更多的是受到一定时期课程理念的统领和影响,而新的课程理念就成为影响现阶段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活动最重要的外部环境因素之一。“课程理念是课程设计者蕴含于课程中,需要课程实施者付诸实践的教育教学理念,它是课程的灵魂和支点。”[2]新课程的价值在于通过促进人的发展来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进而实现人的发展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融合,这种融合便是新课程的价值取向。课程价值的融合为了共同的目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首先,要求课程改革把目标指向学生发展,寻求学生以能力和个性为核心的发展,它解决的是课程改革的目标定位问题;其次,要面向每一个学生。新课程改革是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教育只有面向每一个学生,才有可能使全体学生各自走上不同的成才之路,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最后,要关注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告诉我们,人应当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完整的人。虽然人要经历由低级到高级若干发展阶段,但是在任何一个发展阶段中,人都应该是完整地、均衡地、全面地发展,而不能畸形发展。这样一种新理念的“输入”对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活动系统的有效运行提出了新的要求,促使思想政治教学活动系统各要素发生深刻的变革。 二、明确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活动系统的关键要素 教师和学生是参与教育教学活动的行为主体,但双方的定位却一直以来都是困扰着课堂教学的重要问题。另外,教材本身承载着思想政治的内容信息,是教师和学生互动的媒介,教材在教学活动中承担什么样的任务也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教材是教学活动系统的关键要素之一。因此,在新课程理念的背景下,这三个关键要素在思想政治教学活动中的重新定位就成为他们的必然选择。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活动过程更多的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教师角色的转变上,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新课程要求教师既要十分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又要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注重焕发学生生命的活力,因此,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便成为教师工作的重要方面。另外,一个完整的动机概念包括三个方面的因素,即动机的内在需求、外在诱因和自我中介调节作用(具体运行过程如图1所示)。 教学活动系统中除了教师和学生“双主体”外,还有连接“双主体”的媒介,那就是知识,而知识的载体又是教材。虽然教师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对教材所承载的知识进行了“活化”,但不管教师的活动范围有多大,最基本的授课知识还是从教材上获取的,也就是教材提供的知识要求已经为教师的活动范围做出限定。新课程要求教师树立新的教材观,即要“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三、明晰思想政治课教师与学生间的关系链 教学活动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学活动系统各主体间的信息与能量交流将各主体紧密地连接在系统中,由此形成的各主体间的关系链又极大地丰富了教学系统的形态。在教学活动系统中,最为重要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因此两者的关系链分析也就显得极为重要。 在新课程理念中,强调教师主导地位的同时更加侧重于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与学生成为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体。在教学活动系统中,教师与学生形成一种新型的双向的能量沟通的关系。教师在向学生传递思想政治信息的同时学生也将自身的学习信息有效地传递给教师。信息的有效沟通是不同系统间保持平衡链接的重要条件,由此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就存在两条逆向关系链。 一是接受链,教师将一定的思想政治信息传递给学生后,学生的“接受有三个链式反应环节,即前接受环节、现接受环节、后接受环节”。“前接受环节是指思想政治信息接收活动中的准备状态的形成”,“主要在心理层面”。“现接受环节是指受体在对思想政治教育者所传递的思想信息接触后,进入直接接收活动状态,对教育所提供的信息作好恶的直觉判断,是非的认知判断,利害的价值判断,经过真理性权衡,功利性权衡,进而做出受、拒选择的过程”,“主要在思维层面”。而“后接受环节是指受体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后的后续接收活动,是指经过反省、验证而后的接受延伸”,“主要在行为层面”[4]。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学生作为有自主选择性的接受主体。 二是反馈链,这是学生在将教师传递的思想政治信息转化后再将自己的学习信息反馈给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有前反馈环节、现反馈环节和后反馈环节三个链式反应环节。在第一环节中,学生对教师传递的思想政治信息进行加工、接受而后作出反应,在同一时间,教师也要做好接受学生反馈信息的思想准备。第二环节是教师对反馈信息的处理环节。第三环节是教师在对学生的信息作出判断后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在反馈链中,教师作为信息的接受者,同样也符合上述接受过程的三个链式反应环节。因此,在思想政治教学活动系统中,教师和学生都是思想政治信息的传递者和接受者,这样形成较为有效和完整的信息传递,使学生和教师在良好的互动中共同推进思想政治活动的顺利进行。 四、建立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活动系统的能量供给 思想政治教学活动是一种双向互动的运动过程,因此,教学活动系统的能量要求其实就是推动教学活动正常进行的动力需求。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动力当然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存在的基本矛盾,是教师所代表的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与学生现有思想认识水平之间的差距。如何消弭差距,达到基本平衡,从根本上讲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能否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最根本的是取决于学生自身的学习需求,但学生的学习需求又离不开学生对教师以及学生对所学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认识,只有正向的、积极的认识才有助于学生学习需求心理的建立,而这种认识中最重要的就是“认同”的确立。因此,推动教学活动系统能够正常进行的能量供给,主要是来自于系统内“认同”的获得。 一是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认同。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认同要求教师必须深入理解这种理念的实质及核心,先内化为自己的教学理念,而后进一步落实在教学实践中。 二是教师对学生的认同。教师的课堂教学是有目的性的活动,这样教师就会对学生预设一定的发展目标,学生能否达到教师的预设要求决定着教师对于学生的认同程度。 三是学生对教师的认同。怎样才能提升学生对一名思想政治课教师的“认同”度呢?一是教师要有坚定的政治信仰,正确的价值导向,合理的行为方式。能让生活于其中的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在为什么样的社会培养什么样的人,社会在提倡什么、在限制什么、在反对什么,从而促使学生在认同教师的同时形成一种选择能力。二是教师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不断涉猎本学科的前沿知识与时政信息,并且能将这些前沿知识、时政信息灵活地与所要讲解的课堂内容相结合,不断挖掘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从而在提高学生“认同”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三是教师要提高教学技能,慎重使用教学语言。一个教师如果拥有了高超的导课、提问、学法指导、“以学论教”的评价及“画龙点睛”的结课技能等,再加上能体现思想政治课特色的个性化语言,再巧妙辅助于多媒体教学,势必会提升学生对教师的“认同”。四是通过加强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和认同进而提升学生对教师的认同。研究表明,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和认同在很大程度上也在影响着学生对教师的认同,它要求教师能够对学生多一些理解和包容,客观合理地评价学生,给予学生正向鼓励,进而提升学生对教师的认同。认同度的提升可以融合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使教学活动系统中各要素得到合理、有序的优化组合,进而使教学活动系统能够在持续的能量供给中保持有效的平衡运行。 五、力求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信息传递的完整性 思想政治课作为一门德育课程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不是一门单纯地进行科学理论知识传授的课程,“新课程改革对课程目标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已确立”,新的思想政治课尤其强调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为适应新课程理念对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活动系统的输入,思想政治课堂上的信息传递不仅要有科学理论知识的传输,还应该更加强调通过课堂教学最终培养学生应有的情感、态度以及思想价值观念,保证教学活动系统中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和完整性,保证能量供给的持续性。 思想政治的必修内容为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哲学生活和文化生活,涉及多方面的科学理论知识。一直以来,这些科学理论知识也是思想政治课的授课重点。既然思想政治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德育回归生活”为统领,以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阐释为主要内容,那么,在教师通过实际的教学沟通教材的普遍性知识与学生各自的特殊性实际生活的过程中,如何有效地传输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这就要求教师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反对任何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割裂、肢解、歪曲、断章取义、望文生义、以偏概全、庸俗化及实用主义的态度以达到课程面向生活的目的。因此,要求教师完整准确地理解并系统传授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将有利于学生正确的认识和分析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政治、经济、文化政策以及目前的发展态势,能够更好地认识世界、把握社会发展规律,更好地成长成才。 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思想政治工作者需要及时把握教育客体的思想动态,了解其情绪。思想政治课教师也需要及时了解高中学生的心理、情绪,及时地给予引导,使其保持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在课堂上依据一定的条件运用情境教学法或者富有情感色彩的影视、歌曲小品等,激发学生的某种情感,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渗透教育。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在情感态度渗透教育中进行及时沟通并保持信息传导与反馈渠道的畅通有利于双方更为紧密的接触,有利于教育主体进行教育工作,将其所代表的社会要求完整传导给教育客体,教师在潜移默化的工作方式中,加强与学生对话交流,及时了解并帮助其解决遇到的实际困难,久而久之便能赢得学生的尊敬。 思想政治在对学生进行科学理论知识传授、情感态度渗透教育的同时还对人的思想观念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高中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判断和鉴别能力,开始有意识地去认识和分析社会现象,对自己的人生价值也有一定的思考,所以在这样一个关键阶段,如何帮助高中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显得尤其迫切,而这也成为高中思想政治的一个重要使命。“思想接受中的基本矛盾是受者的思想接受需要与思想影响源的目标之间的非互适性矛盾,这是由接受主体与接受客体,即受体与源体的思想认识差距所致。”[4]正是基于这样的基本矛盾,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学生因其所处特定发展阶段而造成的认识上的局限性,在教育过程中要做到循序渐进。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是一个生态系统,它具有情感体验性和教学的互动性、平等性及超越性。作为新时期的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要更新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巧妙灵活地创设多种教学情境,在完成培养知识能力目标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力求实现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完整性,从而更为全面地诠释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意义。新课程理念下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活动研究&基于系统论的分析_思想政治课论文
新课程理念下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活动研究&基于系统论的分析_思想政治课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