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欣 吴岩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特诊医疗科 江苏连云港 222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炎症性肠病(IBD)患者肠道菌群结构变化及其与炎性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150例IBD患者临床资料,其中溃疡性结肠炎100例(UC组),克罗恩病50例(CD组),其次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5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集所有研究对象新鲜粪便标本进行菌群培养,对比三组肠道菌群结构变化,并分析C-反应蛋白、血小板、血沉、血小板等炎性指标和菌群结构变化的相关性。结果:UC组肠道内SC、SB、PS、BL、BD、LC以及EC等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UC组ES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D组PS、SB、BD、LC、EC、BL等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D组ES、SC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高炎性指标组UC组患者SB数相对对照组显著偏高(P<0.05),其他菌种数量差异较小(P>0.05),CD组患者EC数相对对照组显著偏高(P<0.05),其他菌种差异对比较小(P>0.05)。IBD患者炎性指标和肠道菌群呈弱相关性。结论:IBD 患者肠道菌群结构被破坏,肠道菌群失衡,和真杆菌属数量减少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肠道菌群结构变化;炎性指标;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R5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1-0182-02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病情容易反复发作[1]。目前,临床尚未明确IBD具体发病机制,有学者提出可能和免疫系统、感染、环境、遗传、肠道菌群变化等相关。肠道黏膜自身免疫系统紊乱导致炎症反应是引发IBD的主要原因[2]。为进一步研究IBD发病机制,为临床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7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150例IBD患者(溃疡性结肠炎100例、克罗恩病50例)以及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50例健康人菌群培养的临床资料。
1.基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150例IBD患者临床资料,其中溃疡性结肠炎100例,克罗恩病50例,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5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IBD患者中男78例,女72例;患者年龄18~70岁,平均年龄(44.4±5.3)岁。对照组中男72例,女78例;患者年龄19~67岁,平均年龄(43.6±5.2)岁。三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对比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取三组研究对象新鲜粪便0.5g放置在厌氧罐中(无菌操作),采用10倍稀释法添加稀释液稀释到10-8,取溶液10ul,采用琼脂培养基进行接种。本次研究的肠道菌群代表包括肠球菌(EC)、乳杆菌(LC)、肠杆菌(EMB)、酵母菌(SB)、消化球菌(PS)、拟杆菌(BD)、双歧杆菌(BL)、小梭菌(CD)、真杆菌(ES)、葡萄球菌(SP)等。放置于37 ℃ 条件下培养48 h,统计菌落数。采用生化、革兰染色进行细菌鉴定,菌落数(CFU/g)取其对数值 LgN(CFU/g)。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本次数据,菌群数量等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量数据差异,计数数据采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说明两组数据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三组肠道菌群数量对比
UC组肠道内SC、SB、PS、BL、BD、LC以及EC等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UC组ES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D组PS、SB、BD、LC、EC、BL等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D组ES、SC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2.2 炎性指标肠道菌群数对比
高炎性指标组UC组患者SB数相对对照组显著偏高(P<0.05),其他菌种数量差异较小(P>0.05),CD组患者EC数相对对照组显著偏高(P<0.05),其他菌种差异对比较小(P>0.05),具体见下表。
2.3 炎症指标和肠道菌群数量之间的相关性
UC组患者EC、BL、EMB和C-反应蛋白呈负相关性(r=-0.35,r=-0.27,r=-0.26),EC、ES和白细胞数量呈负相关性(r=-0.34,r=-0.22),SB和血沉呈正相关性(r=0.23),肠球菌属和血小板数呈负相关性(r=-0.27)。CD组患者SP和血沉呈负相关性(r=-0.34)。由此可见,IBD患者炎性指标和肠道菌群呈弱相关性。
3.讨论
有学者研究提出[3],肠道菌群比例失调是引发IBD的主要原因,也有学者提出肠道功能异常是导致IBD的主要原因。本次实验研究表明,UC患者乳酸杆菌、肠球菌、消化球菌、小梭菌、酵母菌、拟杆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等数量相比对照组显著偏高(P<0.05),但UC组患者真杆菌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CD组患者拟杆菌、真杆菌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他菌群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这和刘永爱等[4]研究报道结果(IBD患者肠道菌群结构失衡,相比健康人变化很大)一致。酵母菌、肠球菌等条件致病菌增加,会导致原肠道微生态环境被打破,破坏肠黏膜屏障功能,减弱机体自身免疫力,从而导致肠道炎症反应。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数增加,可能是由于肠道菌群对抗炎症反应作出的自我保护。其次,本次从炎性指标组间差异对比可知,肠球菌、酵母菌数增加容易刺激机体产生炎症反应,其他肠道菌种数并没有很大差异。
综上所述,IBD 患者肠道菌群结构被破坏,肠道菌群失衡,和真杆菌属数量减少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参考文献】
[1]蔡尚党,陈建设,娄宁,等.炎症性肠病患者肠道菌群结构变化与炎性指标的关系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9):1942-1945.
[2]戎建明,王少东,汪芳裕.炎症性肠病患者肠道菌群结构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25):2750.
[3]杨荣萍,郭梅梅,肖鹏,等.血常U检查对炎症性肠病活动性判断价值[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3,22(12):1247.
[4]刘永爱,徐之静,汪良芝.红细胞分布宽度与炎症性肠病活动度的关系[J].临床荟萃,2013,28(1):41.
论文作者:张欣,吴岩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4
标签:肠道论文; 患者论文; 杆菌论文; 对照组论文; 相关性论文; 球菌论文; 指标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