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视角下我国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路径选择_三农论文

“三农”视阈下我国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路径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三农论文,城乡论文,路径论文,新格局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三农”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农村社会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问题日益凸显。当前,学术界对“三农”问题的研究理论成果颇多,但纵观其研究成果,普遍缺乏“三农”视阈下对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深入研究。因此,将城乡一体化新格局放到“三农”视阈下来考察,认真探究“三农”视阈下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内涵和发展趋势,这不但有助于拓宽和深化对“三农”问题和新农村建设的研究,而且有助于重塑符合时代新要求和新特点的城乡一体化新格局。

一、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确立是新时期“三农”问题的应有之义

近年来,“三农问题”的严重性已引起上上下下的高度关注。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能否持续、健康发展,关系到国民经济全局;农村是否稳定,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农民收入能否增长,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们责无旁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事业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但还存在不和谐的因素,其中农业经济落后工业经济,农村发展滞后城市发展,城乡存在社会事业发展不协调、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社会保障不同步、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等仍然是制约我国全面、协调、和谐发展的主要矛盾,成为困扰我国走向城乡和谐发展的障碍。逐步缩小工农、城乡差距,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这不仅是当前我国农民的迫切诉求,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既是衡量新农村建设成效的五条标准和五项基本要求,也是构建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使然。城乡一体化新格局是指城乡之间通过资源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优势互补,以城带乡,以乡促城,互为市场,互相服务,打破城乡分割的发展模式和城乡分离的体制,整体推进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农村工业化、社会文明化及生态和谐化建设,在保持城乡各自特色的同时,加强城乡联系,推进城乡平等的融合发展,实现城乡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让城乡居民共享现代文明的发展格局。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1]。因此,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是新形势下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跳出我国以往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就“农民论农民”的传统思维方式,拓宽了加快我国现代化进程的视野和思路,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深化和提高,是涵盖农村和城市整体发展更高层次的目标。

二、当前构建城乡一体化新格局面临的实然困境

1.农业现代化技术层次不高

农业现代化是指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和手段。在这个过程中,农业日益用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管理方法武装起来,使农业生产由落后的传统农业日益转化为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农业。农业现代化是一种过程,同时,它又是一种手段。由于我国一些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仍然是以传统产业为主,在农业总产值中,仍以农林牧副渔为主,现代农业所需的龙头企业、市场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尚发育不全,在引进新品种、特色产品和新技术方面步伐缓慢。同时,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导致农业产业技术层次较低,产品的附加值低、竞争能力弱,经济发展缺乏新的增长点,加之农业产业结构落后,一些地区农村产业结构和农村生产结构调整速度较慢,表现为乡镇企业发展的差距和农业产业内部结构的低层次,不利于推进农村的规模经营和农业现代化的实现[2]。

2.现有农村城镇化水平低

根据世界城镇化、工业化发展的历史经验,城镇化要与工业化发展相适应,但实际上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水平相比工业化发展水平一直落后。农村和城市的纽带是城镇,农村的城镇化有利于各种要素向农村城镇聚集。当前我国一些地方农村城镇规划起点低,缺乏科学性,布局不合理,基础设施功能不全,小城镇规模小,布局散乱,经济聚集效益低。许多地区城镇发展滞后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这对于农业现代化和人民生活的现代化很不利,阻碍了城乡一体化良性互动共同发展。有些地方存在“把耕地围起来、楼房建起来、农民进城来就是城市化”的片面认识,农村城镇发展忽视了供电、供水、供气、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一体化的配套建设。当前,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水平低下制约了生产要素的有效集中和合理配置,影响了工业化进程和工业经济效益的提高,限制了以其为载体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弱化了城市功能,削弱了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吸纳能力,造成了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滞留在有限的土地上,既妨碍了农业效益的提高,也阻碍了农民收入的增长。

3.当前农村工业基础相当薄弱

中国是农业大国,其城乡二元格局形成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最为根本的原因在于当时中国特殊的社会历史背景和生产方式在西方工业革命冲击下的应急选择。国内的城乡二元结构最初形成于计划经济体制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决策基础上,通过服务于此的制度构建和体制结构而造成城乡发展的二元轨道,并使城乡二元结构不可逆转。这种二元结构是内生的,是由内部制度安排形成的,具有巨大的稳定性和惯性,很难打破和改变[3]。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农村产业依然较单一,农业机械化程度相当低下,农村工业基础相当薄弱,农村基础设施依然落后,还远远不能满足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影响了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农村与城市发展的差距仍在扩大,要根本改变农业、农村、农民的落后面貌,真正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还需付出长期不懈的努力。

4.农村社会文化教育相对落后

伴随我国农村人口的不断减少,城乡人口受教育程度的“二元性”依然明显。近年来,我国农村地区公共教育文化事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然而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和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相比明显不足。农村社会公共文化教育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也呈现出了一定的问题:农村义务教育师资水平依然不高、数量不足,资金投入有限;农民专业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教育覆盖范围窄,普及率偏低;农村公共文化娱乐设施不足,内容单一;村内公共文化活动组织性和多样性缺乏,政府的服务功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当前我国农村文化建设和发展态势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不相适应。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既是当前农村、农业、农民实现持续健康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5.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突出

我国水环境不断恶化,由于工业废水和污水的大量排放,对水体污染加重,同时化肥、农药以及生活污水等对水体的污染也不容忽视。工业的发展在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同时也极大地消耗了人类的水资源,而且已经成为用水量最多的一个产业。值得关注的是工业还在进一步扩张,这些都将相应地消耗大量的水资源。农业用水量呈下降趋势,工业用水量则呈明显上升趋势(如图1所示)。

图1 工农业用水量变化趋势图

工业对水体的污染不仅导致农业用水量减少,而且也严重破坏了农产品生产的土地资源。在困难地区,既要发展经济,又要防止把城市的污染转嫁到农村,当地政府的环境保护压力相当之大。同时,随着城乡一体化的不断发展,不少城市的城郊结合部成了“三不管”的“城中村”,污染严重,环境恶化。一些城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相对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民的饮水工程、河流污染治理、农业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农村的生活污水处理、资源与生态保护等问题亟待解决。

三、“三农”视阈下我国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路径选择

1.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是加快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有效载体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4]。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是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的重要手段。提高和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是实现传统农业的产业化、商品化和集约化,重点是推进产业化。龙头企业是新型的市场竞争主体,现代农业产业化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育引导农民走向市场的龙头企业,尽快使农民走向经济富裕、幸福安康的小康社会。对此,要尽快建立一批起点高、带动力强、功能全、辐射强、潜力大的龙头企业,带动千家万户的农民进入市场,形成一个融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和科技服务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体系。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对龙头企业应实行重点扶植、优先发展的战略,使其真正发挥开拓市场、引导生产的带动作用。龙头企业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将贸工农、种养加、农科教融为一体,增强城乡产业的关联度,促进城乡产业优势互补、一体化发展,从而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在城市反哺农村的基础上缩小城乡发展差距[5]。同时,要用现代科技、现代设施和现代组织方式改造提升传统农业,这是一条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必然途径。但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各地也要注重因地制宜,电信、邮电、交通、电力、水等基础设施的改善有利于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发展和推进农业现代化,还要努力培育出一大批适应现代化要求的新型农民。要把义务教育和农民职业技术培训结合起来,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经营水平,切实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这是推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原始动力和重要环节,形成相对集中建设的乡村空间结构,并通过土地综合整理,为农业机械化、规模化、标准化打好基础,无论对农村经济、社会还是环境建设,都是非常有益的。

2.抓好农村城镇化建设是推进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内在动力

城镇发展,是带动农村经济增长的“火车头”,是转移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推进器”,是城镇辐射农村的“连接点”。农村城镇化的实质是城镇以其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较多的就业机会、比在农村更高的收入、方便的生活使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并在城镇有固定的职业、较稳定的收入和一定的居住条件[6]。城镇化是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并向城镇集中的聚集过程,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以城镇化带动农村,通过减少农业,实行城乡二元结构向一元结构转变,农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转变,农民向市民转变。推进城乡一体化,必须抓好城镇化建设:坚持繁荣农村与发展城镇相结合,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坚持凝聚内力与借助外力相结合,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同时,必须创新机制,建立多元化、多形式、多渠道的投资体制,注重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在加快城市化发展的基础上,强化城市主体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城乡之间各种要素的双向流动,实现资源的共享、互补和合理配置[7]。城乡一体化的过程是农民向城镇转移的过程。对此,要完善有关政策,为农民进城营造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认真贯彻和落实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相关政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落实放宽中小城市、小城镇特别是县城和中心镇落户条件的政策,促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并享有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的权益。多渠道多形式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鼓励有条件的城市将有稳定职业并在城市居住一定年限的农民工逐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8]。可见,农村城镇化建设是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和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培育和发展农村市场,扩大国内需求的需要,也是推进农村城市化、现代化、社会化进程,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一项战略决策。

3.实现农村工业化建设是推进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关键环节

农村工业化的实质是以城镇优越的区位优势、良好的基础设施、显著的积聚效应、较低的企业成本、广阔的发展空间,使乡镇企业从分散走向集中,从农村迁入城镇,促进城镇工业的积聚发展和结构升级,并带动城镇第三产业的发展。城镇人口的聚集、工商业的集中、第三产业的发展,有助于推动城镇综合实力的提高,吸引更多的农村人口和乡村工业企业进城,城镇化水平迅速提高[6]。对此,要实现土地资源合理配置,要克服城乡相互隔离、城乡规划分离,要按照促进城乡一体化的要求,统一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引导经济社会发展和优化资源配置。在制定统一的城乡发展规划中,要坚持集约用地和耕地保护制度,合理安排市县域城镇工业化建设,要注意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农村服务业和乡镇企业,引导城市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等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按照一、二、三产业互动、城乡经济相融的原则,促进城乡各产业有机联系,协调发展。以现代工业物质技术装备改造传统农业,以现代农业的发展促进二、三产业不断更新升级和发展壮大。

4.加强社会文明化建设是推进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必然要求

城乡一体化社会文明化建设是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具体化,是遏止城乡文化发展差距拉大趋势、扩大农村市场需求的根本出路,是解决“三农”文化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随着农民向市民的转变,农民个体素质的提高,必然带来农村社会的进步,乡村文明最终将会走向现代城市文明,农村城市化才真正实现。建立健全教育机制,进一步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要引导农民符合农村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需要的价值观,坚持对农民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倡导正确的义利观,要以文化为载体,借助企业文化、家庭文化等,使思想教育渗透到各类丰富、形象、高雅的文化活动中,使农民在接受这类先进文化中受到健康思想的熏陶。为此,就必须加强农村社会文化阵地建设,健全文体队伍,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形成健康文明的社会新风尚。积极倡导诚实守信、团结友爱、勤劳致富、勤俭持家的社会公德、公民道德和家庭美德,塑造积极、健康、文明和谐的乡风、民风,努力培育文明向上的社会主义新风尚。通过科普宣传、科技讲座和信息咨询等形式开展技能培训,把农民的文化需求与勤劳致富结合起来。全面落实九年制义务教育,逐步提高农民的科学知识水平和参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能力,为农业、新农村建设培养出大批的创新型人才[9]。

5.推动生态和谐化建设是推进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必然诉求

水资源是工农业生产的关键要素。我国地域广阔,东西南北部地理条件与气候等差异明显,特别是资源分布不均,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北方干旱与南方水涝灾的并存,并存在一定的波动(如图2所示)。

图2 我国水、旱灾害受灾面积与成灾面积变动图

这将使本来已经短缺的资源和脆弱的生态环境面临更大的压力。因此,激活生态经济、倡导生态文明、推广绿色生活方式、营造绿色城市环境势在必行。在城市生态化发展的过程中建设若干田园城市、花园城市、绿色城市和风景城市,实现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和谐统一,环境与发展的平衡、开发与保护的平衡、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的平衡、物质生产与文化富足的平衡、城市外在形象与内涵精神的平衡[5]。当前,必须抓住有利时机,突出工作重点,统筹城镇乡村绿化美化,推动城乡生态一体化建设。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积极鼓励各村、各企事业单位植树绿化,实现城镇乡村环境质量的根本性好转。加快生态、和谐、宜居、创业的城乡建设步伐,积极开展“园林式村庄、花园式庭院”创建活动,运用物质和精神的双层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城镇乡村人们植树造林、美化环境的能动性。重视城乡绿化美化,继续搞好退耕还林工作,做好天然林保护和水土维护,加大资金扶持力度,着力发展城市林业、近郊林业、远郊林业,改善城乡生态环境。切实做到城乡管理法制化、服务社会化、环境优美化,全面提升城乡环境综合质量,创建城乡“以城建城、以城养城”的发展新思路,最终实现城乡生态和谐一体化。

标签:;  ;  ;  ;  ;  ;  ;  ;  ;  ;  ;  ;  

“三农”视角下我国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路径选择_三农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