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跨国兼并的新浪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浪潮论文,资本主义国家论文,年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 90年代以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跨国兼并有了新的发展,其特点是跨国兼并的次数和成交额明显增加、大企业之间的兼并占据了主导地位、集团成员国的兼并活动加剧等。跨国兼并的加快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资本集中、积累程度的提高有关。跨国兼并活动增强了垄断资本的力量,还对国际贸易产生重要的影响。
90年代以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跨国兼并浪潮有了新的发展,具有许多不同于以往的特点。它已越来越成为垄断资本争夺世界商品市场和投资市场,争夺世界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的重要形式和手段。它是当代世界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反过来又对世界经济和国际经济关系产生着重要影响。
一、当前跨国兼并的新特点
跨国兼并这种资本活动形式存在已久。它是资本间的兼并活动跨越国界的表现。跨国兼并活动既发生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也发生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以及发展中国家相互间的经济关系中。但到目前为止,它主要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资本彼此争夺市场,进行相互渗透的手段。80年代以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间的跨国兼并活动有许多新的特点。
首先,跨国兼并的次数和成交额明显增加,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外直接投资中,跨国兼并的作用在提高。以美国为例,1980-1987年,美国兼并其他国家企业的成交额累计达244.5亿美元。而1989年一年美国仅兼并西欧企业的成交额就达158亿美元左右,1990年又有微小增长,近几年则由于其国内经济不景气,有所停滞和下降。1980年,外国兼并美国企业的成交额还仅有54亿美元左右,1988年达608亿美元,1992年则达652亿美元。
其次,大企业之间的兼并占据了主导地位。在当代跨国兼并浪潮中,尽管小企业之间,特别是大企业吞并小企业这种传统的“大鱼吃小鱼”的斗争比比皆是,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大企业之间相互吞并的“大鱼吃小鱼”的斗争,这使跨国兼并的斗争更加尖锐和复杂。在美国,超过10亿美元的兼并活动,数目越来越多。1970-1978年,在登记的兼并活动中,超过10亿美元的只有5起,1984年这种巨额兼并活动增加到16起,1985年增加到22起。其中,1984年发生的两起石油公司兼并中,一起的金额达130亿美元以上,另一起也超过100亿美元。
第三,在跨国兼并中,美、欧、日之间出现明显的发展不平衡趋势。美国从主要兼并国变成被兼并的对象。1980-1992年,外国企业兼并美国企业成交额高达3569亿美元。1988年,外国在美国的直接投资总额首次超过美国在外国的直接投资总额,其中一半以上便是用来兼并美国企业的。在外国兼并者中,最突出的是日本,最引起美国震惊的也是日本。1988年2月22日的美国权威性金融杂志《福布斯》载文:“虽然夏威夷上空仍飘扬着美国国旗,但它已走上了成为日本经济殖民地的道路。”1989年10月9日的美国《新闻周刊》,在封面上把手举火炬的美国自由女神换成了身穿和服的日本女郎,形象地提醒美国公民要警惕日本的经济入侵。在服务业、金融业、房地产等领域,以及美国的某些地区,日本资本通过兼并、收购等活动向美国经济渗透,确已达到相当规模。夏威夷世界闻名的疗养胜地怀基基海滩,60家最大旅馆一半以上已被日本人收购。1989年,日本三菱房地产公司以重金买下美国著名的洛克菲勒集团中心大厦,这一行动被认为是“买走了美国的灵魂”,“日本在近逼美国心脏”。但在目前,日本还不能取代西欧成为美国的最大兼并者。在目前对美国企业的兼并中,西欧约占60%,其中英国就占36%左右。1984年,美荷壳牌石油公司以52.7亿美元兼并美国壳牌石油公司。1987年,英国石油公司以75.6亿美元收购了美国标准石油公司45%的股权。以上现象表明,一方面日本在急起直追,另一方面欧洲等国在兼并美国企业方面仍占主要地位。这使美国腹背受敌,处境更为困难。
值得注意的是,除传统领域外,近几年外国公司对美国出版业的兼并活动明显加强。1987年,德国的贝特尔斯曼公司用5亿马克,兼并了美国著名的矮脚鸡出版公司及其子公司。1989年英国的出版业巨头马克斯韦尔斥资26.4亿美元,兼并了美国久享盛名的麦克米伦出版公司。1989年,法国阿歇特出版公司出资4.5亿美元兼并了以出版百科和儿童图书著称的美国格罗利尔出版公司。之后,美国第七大报刊公司——迪尔曼蒂斯出版公司又被法国人以7.2亿美元买下。美国有关人士惊呼,美国出版业正受到“外来入侵”。
第四,区域集团化趋势使集团成员国之间的兼并活动加剧。世界各区域经济集团的组成,使之对集团外国家进行兼并活动的限制相对加强了。由于在集团内部,程度不同地消除了资本流动的障碍,使集团成员国之间的兼并活动以更快的速度发展。
最后,由于科技发展等原因,非所有制形式的控制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跨国兼并中的作用加强了。在这种情况下,再把跨国兼并限于企业间的股权转让就远远不够了。除了收购股权,跨国公司还常常通过控制其他公司的技术、控制合同条件和外部销售条件等办法,进行跨国兼并活动。
二、跨国兼并加速的主要因素
80年代以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跨国兼并活动所以出现上述特点,主要是两种因素的作用。一种因素与战后科技进步等原因引起的资本和生产国际化趋势的发展以及国际分工深化有关。另一种因素则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资本集中和积累程度的提高,市场矛盾的激化有关。
战后,由于科技进步等原因引起的资本和生产的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各种类型国家间国际分工的发展,出现了各种类型的“国际产品”以及所谓的“全球性”公司。如一架“波音-747”客机由450万个零部件组成,它们是美国和其他6个国家的1500家大企业和1.5万家小企业分别生产,然后在美国组装的。这说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生产与贸易的关系比过去更加密切了。在国外为波音公司生产零部件的很多是美国跨国公司设在国外的子公司。在这种情况下,生产和贸易之间的联系,同传统的关系相比,有了某种质的变化。通过兼并在国外建厂既是为了贸易的需要,又是为了吸收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完善生产体系的需要,以便在竞争中占有优势。从这个意义上讲,即使没有其它原因,仅仅为了实行国际化生产和经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跨国公司也会在国外积极进行兼并。
资本的积聚和集中,在战后有很大发展,它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间争夺市场的矛盾变得更加尖锐和复杂。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使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跨国兼并具有明显的“大吃大”的特征。垄断集团手中积聚的资本越多,其向外扩张以占领世界市场的欲望和需要也就越大,而使兼并斗争愈演愈烈。另一方面,是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加剧推动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兼并浪潮。资本主义的发展不平衡既表现在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中,也表现在不同企业和不同的垄断集团的发展上。这两种不平衡在战后都有进一步发展。发展不平衡的状态越突出,兼并者实行兼并的野心和可能性便越大,发生的兼并行为和次数便越多。以上两个方面是造成跨国兼并的内部原因。
从外部原因讲,首先,80年代初资本主义世界发生的战后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以及这次的经济衰退和滑坡造成的大批企业倒闭,给跨国兼并创造了条件。如美国在1989年经济不景气的影响下,储蓄及贷款公司破产数字打破纪录,银行倒闭数创30年代以来第二次最高纪录;1990年,加拿大有23651家企业破产,创1981至1982年经济大萧条以来的最高纪录;1990年,英国的英格兰、威尔士地区破产的企业数比上年增加35%,创10年来最高纪录。企业倒闭为跨国兼并创造了条件。其次70年代中期兴起的新贸易保护主义浪潮以及80年代中期以来的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也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跨国兼并加剧的重要原因。面临严厉的贸易壁垒和集团成员国一致对外的抵制政策,发达国家往往采取在当地直接投资的办法,大力兼并当地企业,利用企业原有的生产能力和销售网络,就地生产和销售,以绕开贸易保护措施,占领当地的市场。最后,80年代由于跨国公司纷纷实行兼并,在国际上引起了所谓的“追随效应”。发达国家一旦有跨国兼并的举措,同行业企业为加强自身在国外市场的地位,就会竞相向国外扩张,掀起跨国兼并浪潮。
三、跨国兼并对90年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的影响
跨国兼并活动有力地增强了垄断资本的力量,扩大了它们占有的世界市场的份额。当代的兼并活动,无论是合并或吞并,一般并不是一个垄断集团完全吞并或合并掉另一个垄断集团,而是属于某个垄断集团的企业兼并另一个垄断集团的企业。即使是实力相当的属于不同垄断集团的企业,在平等的基础上合并,也会使彼此的实力都得到加强,大大增强支配市场的垄断势力。
跨国兼并还对国际贸易产生重要影响。通过兼并在国外设厂,从产品就地销售这一点讲,既有取代国际贸易的一面,又有促进国际贸易发展的一面。通过跨国兼并在国外设厂,从产品就地销售这一点讲,它确实取代了国外的部分进口,起了进口替代的作用。但实际上,当地生产的产品并不都在当地销售。一部分产品甚至是大部分产品,往往用来出口,或者返销兼并国,或者向第三国出口。跨国兼并并不是一种孤立的行为,它是跨国公司总体战略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目的是加强在国外的生产——销售网络。被兼并的企业或者变成兼并企业在国外的装配车间,或者成为它的零部件生产点,或者成为向其他国家和地区销售产品的中转站。不论属于何种情况,兼并企业所在国和被兼并企业所在国,或者被兼并企业和第三个国家之间的贸易,一般说来会随之增加。
跨国兼并对兼并国和被兼并国的生产结构、经济结构必然会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一家面临危机的企业被兼并后,由于投入了新的资本、技术和经营方法而得到加强,从而给有关经济部门带来了活力。其次,一家企业被兼并,或一家企业在国外进行兼并活动,有时是因为垄断集团出于结构调整的原因。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有助于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效益。
跨国兼并还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依赖向着更深的层次发展,使彼此间的经济联系变得更加错综复杂。一项重要的跨国兼并活动常常会影响双方在某个领域的力量对比,从而不但引起经济界,而且引起政界人士的关注。1990年7月,日本富士通公司收购了英国最大计算机制造商国际计算机公司(ICL)80%的股票,日本有影响的报纸《朝日新闻》为此发表社论说:“以前不为人知的日本与欧洲的相互依赖关系正在发展”,现在,“日本对欧洲变得更加重要了”。认为富士通公司的这笔交易加上此前不久日本三菱汽车公司和德国奔驰汽车公司的合作协议,表明了“日本——欧洲”关系的前途。这说明了重要的跨国兼并活动对国与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关系的影响之深刻。
标签: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论文;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论文; 市场垄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