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优秀运动队管理体制研究*_体育训练论文

西北优秀运动队管理体制研究*_体育训练论文

西北地区优秀运动队管理体制的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西北地区论文,运动队论文,管理体制论文,优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主要从管理体制改革、完善主教练负责制、教体结合、退役运动员的安置等方面,阐述西北地区优秀运动队管理体制的现状、存在的问题。通过对西北5省区的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等方法,收集了大量资料。经过统计和综合分析,对西北地区优秀运动队管理体制的改革、运动队向单项协会化过渡、教体(训)结合的具体实施、退役运动员的安置等当前急待解决的问题提出建议和对策,供领导决策参考。

关键词 优秀运动队 管理体制 改革

The Study of Managing System for Elite Sports Teams in northwestern China

Li Maolin,et al. 1994,14(5):11

(Xinjia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Sports Science,Urumqi,China 330002)

Abstract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of managing system for elite sports teams in northwestern China.Thereform of managing system.the perfection of main coach responsibility system,the combination of teaching and training,and the arrangement for retired athletes are discussed.In our strdy,a vast amount of data has been collected through practical investigation of five northwestern provinces and by means of questionnaire.After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comprehensive analysis,suggestions about the reform ofmanaging system for elite sports teams in northwestern region,the transition from sports teams under the charge of sports commission tosports teams under the charge of sports event association,the combination of teaching and training,the arrangement of retired athletes and the solution of urgent problems have been put forward as reference for the leaders to make policy decision.

Key words elite sports team,managing system,reform

1 前言

目前西北地区运动队的管理体制,仍基本上沿用了50年代末期的管理模式。党的11届3中全会以来,特别是近几年对优秀运动队管理体制的改革问题,一些专家学者和有关单位曾做过有益的探讨和尝试,也进行了一些改革,但并没有从根本上突破原来的模式。调查结果表明,目前西北地区运动队的管理体制很不完善。加强西北地区优秀运动队管理体制的研究,对促进和提高优秀运动队的科学管理水平,充分调动教练员、运动员和管理人员的积极性,迅速提高竞技体育水平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略)

2.2 问卷调查法。用开放式调查表,对西北5省区体委系统102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体委机关48人,科研单位11人,训练大队40人,体校3人。从干部职务分布看:厅局级3人,处级42个,科级16人;从职称分布看:厅局级3人,处级42个,科级16人;从职称分布看:高级28人,中级16人,初级8人;从所学专业看,体育22人,管理25人;从事管理的类别看:行政62人,科研11人,运动训练26人,教学3人。共发问卷110份,收回102份,回收率为92.7%。

2.3 特尔菲法。(略)

3 西北地区优秀运动队管理体制的历史与现状及改革的必要性

3.1 管理体制的历史演变与现状

从1949年10月1日至1958年这段期间,西北地区曾于1953年在西安举行一次田径、体操比赛,另外还举行过篮球、排球等单项比赛。为了迎接1959年9月在北京举行的第1届全运会,从1958年开始选拔组队集训。全运会结束后,除少数人调整外,绝大部分人仍留下来继续培训。当时的篮、排、足、乒乓、田径、体操、摔跤、射击、摩托、航模等运动员统辖于体训班之下。70年代以后,又将摩托、航模、射击等项目划出成立军体校。11届3中全会以后,经过不断改革,各省区运动队为便于加强管理和发展重点项目,又先后分成体训一大队、二大队、三大队。机构越来越多,队伍越来越庞大,经费开支越来越多。将原来的体训班划分成若干个大队,但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管理体制的改革问题,现在世界竞技体育竞赛项目,大的有几十个,小的单项有几百个。就西北地区来说,大的也有20多个,小的有40多个。这些项目左右横向联系较少,上下纵向的联系密切。一个项目的国家队与省、市、自治区的优秀运动队及业余体校队的在输送后备人才和指导基层训练方面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然而目前的管理体制,恰恰是把缺少联系的几十个项目横拼在一起由训练大队统一“总管”,而让专项的上下一条线的联系隔离疏远了。体育系统“总管”多,“专管”少。体委领导是“总管”,体训大队、运动学校也是“总管”。特别是体训大队往往只有一个领导主管所有项目的训练工作,成为名副其实的“总管”。到了运动队不是“总管”了,可是基本上只有执行权,没有多少决定权。从竞赛、训练、人事安排,直到伙食的安排、服装的发放,都由“总管”决定。这种体制,使许多业务性、科学性、随机性很强的问题得不利及时正确的解决。这对于迅速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是极为不利的,形势要求必须改革这种阻碍事业发展的管理体制。

3.2 改革管理体制的必要性

从102份问卷调查结果来看,认为改革管理体制很有必要的有94人,有必要的有8人。认为现行管理体制不完善的占96%。随着我国进一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速发展,特别是亚欧大陆桥的贯通,要求西北地区竞技体育要以更快的速度发展,只有通过深化改革,才能产生新的动力机制,加快竞技体育的发展,促使优秀运动队踏上新的台阶。

4 西北地区优秀运动队管理体制改革的设想

4.1 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是运行机制的转换,而运行机制的转换必然要涉及行政部门的管理职能,行政权力以及各自利益的调整,触及国家机关与社会团体,集体与个人的责、权、利的分配。因此必须加强思想教育,提倡顾全大局,强调整体效应,使改革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增强优秀运动队的活力和全面发展,有利于优秀运动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4.2 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是改变原来在计划经济条件下,高度集中的单一化、完全靠国家办运动队的管理体制,逐步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符合竞技体育运动规律、国家调控、依托社会、自我发展、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运动队管理体制和良性循环的运动机制,形成国家办与社会办相结合,并逐步过渡到以社会办为主的新格局。

4.2.1 改革的核心是运行机制的转换,而运行机制的转换必将涉及到体育行政部门的管理职能、行政权力的调整,上级与下级、集体与个人的责权利的分配等。体育行政部门要切实转变职能,要放权,把更多的权力赋于单项运动协会,充分发挥单项协会的作用,从西北5省区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积极而又稳妥地加快单项运动协会实体化的步伐。使有条件的单项运动协会逐步与体委机关分离。由直接管理转向间接管理,由行政管理型向事业经营型转变,由“总管”型向“专管”型转变,由综合型向系统型、专业型转变。使其成为责、权、利相统一的实体化的事业单位,由单项运动协会独立负责,全面管理该项目的发展。实体化的单项协会应该有聘任中层干部和该项目主教练及人、财、物的支配,工资、奖金的分配、外事联络和开发经营等权限。

4.2.2 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有雄厚的经济做基础,西北5省区改革开放起步晚,经济发展较沿海地区落后,而且差距较大,管理体制的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分步骤、分阶段向实体化过渡,有秩序地逐步进行。

4.2.3 7运会后各省区根据运动项目的任务和特点,以及各方面条件成熟程度,逐步向单项运动协会过渡,并对竞技体育项目的单项运动协会实行分类管理,具体措施如下:

4.2.3.1 把本省区奥运会优势项目和重点项目的协会作为一类协会。这类协会由家重点投入,以保证运动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

4.2.3.2 本省区的重点而又需要保留的奥运会项目的单项运动协会,国家拨给一定的经费,使其适度发展。

4.2.3.3 其它项目的协会,要逐步减少国家投入,使其走自我发展的道路。条件成熟的项目,可逐步向职业化过渡。预计在“八五”末期有1/3左右或1/4的协会可以完成由现行管理体制向协会实体化过渡的转轨工作,到本世纪末基本到位。

4.3 完善主教练负责制的方法与途径

4.3.1 主教练负责制的现状

西北5省区现有运动项目的问卷调查表明(见表2),在所有22个项目67个队中实行主教练负责制的有50个队,占74.62%;实行领队负责制的有14个队,占20.9%;实行总教练负责制的有4个队,占5.94%。这就是说目前尚有25.38%的队不具备实行主教练负责制的条件。实行主教练负责制,对主教练的要求是很高的,主教练水平(政治、思想水平,业务水平、管理水平)的高低,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能否通过科学训练和科学管理把运动队推向世界体育技术的高峰。一个国家能培养出多少世界冠军,首先在于他们能够拥有多少个具有世界水平的教练员。随着运动技术水平逐渐逼近人体生理和心理能力的潜在极限,加上竞技体育与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的关系日益密切,运动技术水平的高低早已不仅仅取决于运动训练过程本身,而取决于整个社会诸因素的发展水平和有效配合。决定运动技术水平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主教练是决定训练水平的主导因素。因为主教练处在训练竞赛、管理教育工作的最前沿,在培养指导运动员参加运动竞赛,争取优异成绩的工作中,起着极为重要的特殊作用。因此作为主教练必须具备与其任务相适应的知识能力结构。

表1:实行教练负责制情况统计表

主教练 总教练

领队教练实行 竞选 协会 考核 有无任期

负责制 负责制 负责制 负责制 聘任推荐 有无

篮球 7 7 7

排球 4 4 4

足球 5 5 5

乒乓 5 5 5

女垒 1 2

1 1

男棒 1 2

1 1

曲棍球2 1

2

1 11

射击 2 2

3

1 13

射箭 3 1

4

1 14

掖跤 4 3 5

柔道 3 4

1 14

拳击 2 1

1 3

体操 1 1 1

艺术体操 1 1 1

田径 2 24 1

4

赛艇 2 2 2

皮划艇2 1

2 2

速滑 1 1

游泳 1

1 1

滑雪 1 1 1

自行车2 21

5 2

3

马术 2 1 1

注:表中数字为事人数

4.3.2 主教练应具备与训练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深的专业理论以及管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科的知识等。

4.3.3 加强对主教练的培训。

4.3.4 坚持业务考核。对教练员进行业务考核是检验和提高教练员素质、调动教练员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也是对教练员实施有效管理的前提。通过考核可以减少在任命、解聘和培训教练员时的盲目性,有利于合理使用教练员,有利于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提高工作效率。

4.4 关于竞技体系和教育体系的结合问题

党的11届3中全会以来,教育和科技被列为国家四化建设的战略重点,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逐渐形成风气,为加强优秀运动队文化教育工作开辟了较好的社会大环境。为了提高优秀运动队的文化素质,1988年国务委员李铁映指示:“要加强竞技体系与教育体系的结合”(以下简称“两结合”),随后部分省、市进行了一些探索。但从收回的102份问卷调查来看,认为“两结合”为好的有48人,认为结合一般的有42人,认为结合较好的有10人,这说明西北地区“两结合”的工作起步较晚,“两结合”的体制仍未完全形成,主要表现在:

4.4.1 除陕西省将优秀运动队改为运动技术学院外,其它省尚未建与优秀运动队竞技训练体系相适应的文化教育体系。在队运动员因频繁的外出比赛、训练而不能坚持正常的文化学习。将退役离队的运动员临时组织起来开办中专或大专班进行学历教育,但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又不能完全适应社会需要,因而出路仍然不畅。

4.4.2 在强调运动训练时,往往忽视文化教育工作;在强调文化学习时又往往忽视运动训练的特殊性。从“两结合”的观点看,优秀运动队运动员入队年龄和原有文化程度差异较大,各运动项目每周训练次数多少、时间长短各不一样,加上文化教师数量有限,所以文化教学十分困难。这样优秀运动队的文化教学年龄与普通学校相比存在着较大幅度的滞后现象。

4.4.3 调查表明西北除陕西外,其它省区程度不同地缺乏适应优秀运动队需要的文化教学的保证条件。由于文化教学的经费短缺,文化教学的基础设施长期得不到加强,给文化教学造成很大困难。

4.4.4 对策建议

4.4.4.1 根据不同运动项目的特点,采取单科结业、学分制的方法,灵活安排文化学习的进程,对贡献突出的运动员可以给他们提供离队后继续学习的机会,使他们在文化知识方面得到提高。

4.4.4.2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运动队在完成了向单项运动协会过渡以后,“两结合”的形式也将发生变化,运动员文化学习的设想是:一些年龄大的队如足、篮、排球俱乐部的运动员将进入大学的专科或本科攻读自己喜爱的专业。一些需要从小系统训练培养的运动项目:如体操、跳水等,最理想的是成立单项运动学校,进而成立单项训练中心。该中心把各层次的业余训练和优秀运动队的训练、比赛、文化教育及教练员的培训等纳入统一规划之内,建立以中等体育专业教育为主体,向两头延伸的体制,将是加强竞技体系和教育体系密切结合,促使运动队伍良性循环的一种有效体制。

4.4.4.3 加强“两结合”体系,是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的共同任务,需要从组织上予以保证。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需由一位省区级领导统一主管。体委和教委需由一位主管领导交叉兼职,这有利于协调理顺训练的学习的关系。

5 运动员来源和退役运动员安置现状与对策设想

5.1 运动员来源:在102份关于运动员来源的问卷调查中,有60人认为从运动学校中选拨的只是小部分,回答大多数从运动学校选择的有18人,回答一部分和极个别的各有12人。办运动学校的目的就是给优秀运动队输送后备人才,但调查说明西北5省区运动学校的输送率是很低的。究其原因,除科学选材差外,还有招生中存在的不正之风。核心的问题还是训练体制上各训练环节脱节,各自为政。初、中、高三级如何衔接多年来始终没有很好解决。在回答是否从各类运动会上选拨时,有42人回答说从运动会上选择的只是小部分,29人回答是一部分,有31人回答是个别的,这说明各类运动会是发现和选拨运动员的最好机会。除此以外,直接从学校或社会上选拨的也占相当数量,有18人回答说大部分是从学校选拨的,32人回答一部分是从学校选拨的,35人回答是小部分,17人回答是个别的,以上说明相当一部分是从学校或社会上选来的,起点一般都比较低,直接影响着运动技术水平迅速提高。

关于运动员选材的方法问题:有48人(占47.05%)是按照自己定的标准进行测试选材的,有34人(占3363%)是凭经验选材的,有20人是依据国家体委定的标准选材的,这就是说西北地区优秀运动队科学选材的仅占19.6%。由于科学选材较差,运动员的淘汰率自然就很高,这种现状亟待改变。各省区体委要加大对体育科研,尤其是科学自动检索的资金投入,要切实转变观念,下达攻关课题任务,实行有偿服务,以加速体育科学化的进程。

5.2 退役运动员安置的现状

优秀运动队在经常性的调整中,一些人退役下来,一些人补进去,这是竞技运动本身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调查结果表明,西北地区优秀运动队每年大约有15%左右的运动员退役。退役运动员进入体院深造的有10%,进入自办大专班和普通高校大专班学习的有20%,直接分配包括自己联系、自找出路的大约占50-60%。目前仍在待分配的大约有10-15%,有的待分配长达15年左右。为了解决好退役运动员的出路和安置问题,各省区体委都曾建议由政府统一安置,但目前安置退役运动员的工作仍然十分困难。

5.3 退役运动员安置政策建议

妥善安置退役运动员是一项政策性较强、难度较大的工作,既关系到退役运动员的切身利益,又关系到现役运动员的思想情绪的安定,对现役运动员创造优异成绩,解除后顾之忧有直接关系。因此在安置去向和工作分配上必须与在队期间的贡献紧密挂钩。政策建议如下:

5.3.1 退役运动员在队期间获得世界三大赛前8名,亚洲三大赛前6名,全国三大赛前3名者,愿意上体院或普通高校的可由组织出面推荐,建议免试进入大学学习自己喜爱有专业。凡愿意当干部并经考核符合干部条件的,可免试聘任为国家干部。在编制和岗位空缺的情况下,根据需要由本单位或体委系统分配适当的工作。若因编制和岗位限制不能安置者,可上报省区人事厅分配安置。

5.3.2 凡在中等体育专业学校、运动技术学院和体育院校学习2年以上,取得大中专毕业证书者,坚持哪里来、哪里去的安置原则,在退役运动员离队的当年或次年,由体委主管部门将退役运动员名单统一上报到省区人事、教育部门,由教育部门列入当年或次年大、中专毕业生分配计划,分配到地、州、市、县或企业学校当体育教师、初级教练员或体育行政干部。

5.3.3 通过一级运动员等级标准的高中或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退役运动员发给退役费,由单位向普通高校推荐深造,毕业后可由省区教育部门列入当年毕业生分配计划分配,由体委系统办理其行政、工资和组织手续。

5.3.4 对不具备上述条件的二级以下的退役运动员,一次性发给退役费,由各级劳动部门在原选招地、县、企事业单位安排当工人。

5.3.5 由省区人事、教育(教委)、劳动部门批准安排的退役运动员,自批准之日起3个月内不到安置单位报到者,按自动离职处理。

5.3.6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退役运动员“下海”经商干得很出色,其中有的人慷慨解囊赞助体育事业。为此建议国家体委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鼓励更多的退役运动员名正言顺地下海经商,自谋职业,拓宽安置分配的渠道。(鸣谢:课题组在调查中得到西北5省区体委系统部门领导和有关人员的大力协助和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1994.1收稿,1994.3修回)

* 国家体委科学研究管课题

标签:;  

西北优秀运动队管理体制研究*_体育训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