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秸杆揉切特性及其虚拟仪器测试系统的研究

玉米秸杆揉切特性及其虚拟仪器测试系统的研究

马素玲[1]2000年在《玉米秸杆揉切特性及其虚拟仪器测试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改装后的摆锤式试验台上,进行了三个玉米秸秆揉切特性的试验。试验一.动定刀间隙及动刀滑切角对揉切能耗和揉丝效果的影响,这是一个三因素正交试验,得出滑切角对能耗影响不显著的结论。为了验证此结论,又作了试验二.滑切角单因素对揉切能耗和揉丝效果的影响,此试验验证了第一个试验的结论。另外,试验三.秸秆含水率及其生长部位对揉切能耗和揉丝效果的影响,考察了秸秆本身特性对指标的影响程度。 试验中,在LabWindows/CVI软件开发平台下,开发了用于测量能量消耗的虚拟仪器,此仪器可计算能耗、速度并显示其数值和相关曲线。 本论文的研究可为今后小型秸秆揉搓类机具的设计提供理论指导和参考数据,同时也可为进一步进行试验研究提供试验思路和测试方法。

王波[2]2005年在《揉切后玉米秸秆的压缩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畜牧业的发展,玉米秸秆作为青贮饲料越来越受到农民的青睐。据统计,国内推广秸秆青贮饲料每年约2亿吨,秸秆总饲用率达到30%左右,可节约饲料用粮2000多万吨,为缓解我国粮食供需矛盾做出了贡献。但是,目前秸秆青贮主要采取地下青贮的方式,工序比较多,运输与封存的劳动强度大;需要投资和场地、秸秆浪费较多甚至易发生霉变。如果对揉切后的秸秆能够进行压缩打捆,用塑料薄膜密封后在地上贮存,将会使上述问题得到较好解决。 用压缩的方法对揉切后的玉米秸秆进行处理是玉米秸秆地上青贮的第一步。研究揉切后玉米秸秆压缩过程的流变特性,系统地揭示出揉切后玉米秸秆压缩过程中压力、压缩变形、变形恢复、应力松弛的规律,为开发玉米秸秆地上青贮提供关键性技术支持。为压缩设备参数的确定、压缩设备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本文以自行设计的压缩装置为实验设备,进行了“闭式”压缩试验研究,试验发现揉切后玉米秸秆在闭式容器内的压缩过程可分为松散、过渡和压紧3个阶段。在松散阶段(p:0~0.08MPa)压力与压缩密度的关系为γ=a+bp,表明揉切后玉米秸秆的变形是以克服物料之间空隙为主,随着压力增加揉切后玉米秸秆的密度迅速增大;在过渡阶段(p:0.08MPa~0.2MPa)压力与压缩密度的关系为γ=ap~b,随着压力增加揉切后玉米秸秆压缩密度变化趋缓;在压紧阶段(p>0.2MPa)压力与压缩密度的关系为γ=ap~b,揉切后玉米秸秆密度逐渐达到了试验要求。 对压缩装置做相应改进,进行了“开式”压缩试验研究,发现揉切后玉米秸秆状态在压缩室内呈三阶段变化。对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进行流变特性分析,分析了确定压缩频率的原则,提出了合理抑制第一阶段变形恢复的方法,给出了最大压缩力与秸秆喂入量的关系以及确定最大压缩力的根据。通过计算机模拟,得到了喂入量临界值,得出了最大压缩力随喂人量变化的规律。 通过试验的数据及分析结果,得到了压缩装置主要设计参数。依此为据,进行了压捆机结构设计,重点设计了液压系统。计算了液压元件的基本参数,运行周期为40s,油泵压力为16MPa、排量为40ml。按照草捆的体

参考文献:

[1]. 玉米秸杆揉切特性及其虚拟仪器测试系统的研究[D]. 马素玲. 中国农业大学. 2000

[2]. 揉切后玉米秸秆的压缩试验研究[D]. 王波. 山东农业大学. 2005

标签:;  ;  ;  ;  ;  

玉米秸杆揉切特性及其虚拟仪器测试系统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