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对城市雕塑创作的影响论文_陈素玲

城市文化对城市雕塑创作的影响论文_陈素玲

杭州大泽景观雕塑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市 310013;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雕塑也逐渐兴起,城市雕塑的发展成果有目共睹,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鱼目混珠的现象。为了找到正确的方向来指导城市雕塑创作,应该深入认识城市文化对城市雕塑的影响。城市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在对城市雕塑创作的影响上,物质文化表现为城市环境、城市雕塑创作的材料和城市雕塑制作的技术;非物质文化表现为城市环境法规、城市居民的传统观念、城市居民的审美心理、城市的精神和城市居民文明素质等。这些因素一起共同作用于城市雕塑的创作,它们为城市雕塑的创作划定了一个范围,雕塑家要在此范围内找到最优解。

关键词:城市文化;城市雕塑;非物质文化;物质文化

引言

城市雕塑不仅是装饰城市空间、各类建筑的一项重要手段,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所在城市的城市文化予以集中体现,因此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通过探究城市文化和城市雕塑之间的关系,不仅可以有效拓宽城市雕塑的设计思路,也可以引导人们着眼城市雕塑,加大对城市文化的传播力度,推动城市文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城市雕塑的简要概述

城市雕塑,通常是指在城市公共空间当中设置的各种雕刻艺术作品,通常在城市广场、名胜景区以及居民小区等户外场所中会放置雕塑艺术作品,其目的在于对城市空间以及各类建筑起到美化、装饰的作用。特别是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发展背景下,城市公共空间逐渐增多,城市雕塑也获得巨大发展。

二、当代城市雕塑材质选择的创作原则

材质的多样性是当代城市雕塑艺术的一个显著特征,当代雕塑艺术多材质、多工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明显。城市雕塑创作过程中创作者通过材质自然魅力与艺术创造的有机结合来表达观念,创作出视觉美感和心理功能的效果。当代城市环境雕塑有着丰富的材料资源,不同的材料拥有不同的质地。城市雕塑的不同材质具有不同的审美价值。材质不仅是城市雕塑艺术表现的媒介,而且材质美感也丰富了城市雕塑造型语言。城市雕塑艺术具有实体性构成城市雕塑实体的物质材料本身就是作品呈现的一个重要方面。材质对城市雕塑来说,其表现力既体现在内容的传达上,又体现在形式的构筑中。作为物质实体的城市雕塑,其材质自身所具有的审美价值往往通过它的肌理、质感、色彩直接作用于人的视觉,产生审美感受。不同的材质拥有不同的材质美在当代城市雕塑创作中所使用的材质多种多样,无论是石膏、石材、木材、金属、混凝土等比较传统的材质还是玻璃、陶瓷、纤维、感光材料这些材料都具有不同的特性,显现出各自特有的材质美。丰富的材料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创作空间,在创作中通过合理的材质的选择,把视觉肌理、触觉肌理与内容形式进行有机的结合,来提升作品的审美品质。然而,当代城市雕塑是工艺与材料相结合的艺术。尽管可选择的材料很多,每一种材料都会显露出自身所具有的美感,但我们才选择某一种材质时首先必须要了解其在人们视觉心理中的产生审美作用,其次,对材质的选择还受限于工艺加工技术水平。在城市雕塑创作中使一种材质由物质属性转化为审美属性仅依靠其单纯的自然属性是很难实现的,我们应该认识到开发材料的审美特征和提高工艺加工水平。在创作过程中选择某种材质,在对其经过艺术的创造的同时,还应显现出材质本身的自然美。

三、城市环境对城市雕塑创作的影响

雕塑制作完后融入现有的城市环境,是雕塑制作的主要限制之一。黑格尔在《美学》一书中指出,“艺术家不应该先把雕刻作品完全雕好,然后再考虑把它摆在什么地方,而是构思时就要联系到一定的外在世界和它的空间形式和地方部位。”城市雕塑要和周边环境形成共生的关系,而不是破坏了环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艺术家要充分考虑到大自然的阳光雨露、地形地貌以及周围建筑景观的位置、规模、风格等一切可能对城市雕塑产生影响的客观环境,使雕塑作品对外可以作为景致的延伸,对内构成空间环境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不是以附属和点缀的身份出现。”华中科技大学校园里的世界文化名人园雕塑,可说是这一原则的具体体现。它面对着高等学府这个大环境,雕塑所处的位置又有假山、眼睛湖和醉晚亭等景观,要将它们捏合在一起,是需要花费一点脑筋的。它在创意和形式两方面思考得比较到位,创意上主要是在圆留下一个缺口,留待华科大学子填补,以此激励师生。设计者选用自然的花岗岩作为材料,题字的石头又是不规则和自然的形式,因而和环境能融合到一起。它兼顾了大和小的两个环境,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好评。华中科技大学西九楼后面的四大发明雕塑也有异曲同工的效果。有些城市雕塑看起来和环境不太协调,像巴黎德方斯广场的米罗的彩塑和考尔德的彩色动态雕塑和环境有些反差。笔者认为,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和谐”,它是用彩色的富有人情味的雕塑来消除城市环境钢筋水泥的冰冷感,创造更适宜人的生活环境。

四、城市文化的公共性的影响

城市雕塑是公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坐落在公众场合的城市雕塑不可避免要受到城市文化的公共性的影响。公共性的核心是邀请大众参与,为大众服务,将公众的意愿、品位和审美趣味作为中心。参与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邀请大众参与对雕塑从选稿到建造全过程的决策与管理;二是雕塑自身具有一种和受众从视觉到听觉触觉等交互,这就是作品和公众的互动。前者的保障依靠制度的完善,目前我国这方面存在比较大的制度缺陷,后者则主要依靠雕塑家的责任感和道德心。最早在雕塑创作中闪现公共性灵感的是大雕塑家罗丹,他在创作《加莱义民》时有过将作品人物从台座上请下来以便和公众零距离接触的想法。我国在这方面走在前面的城市是深圳。著名的雕塑《深圳人的一天》最初是以“让居民告诉我们做什么?”的概念来创意的,它将过去雕塑只表现伟人、英雄和神的形象转而表现普通人。武汉汉口江滩公园有一处以码头工人搬货为题材的雕塑《放签》,该雕塑里的账房先生这个人物面前的算盘珠子可以拨动,几乎走过的人都会轻轻拨几下,似乎这样可以体会到作为账房先生劳动的快乐,这就是观众和雕塑交互的一种体现。

多元化的审美观念决定了城市雕塑创作必定是各种艺术流派并存。西方传来的写实和抽象雕塑已经在中国落地生根,而中国传统的民俗和带有浪漫气息和一些夸张规模宏大的雕塑仍旧在全国各地盛行,各种脱离了原有艺术形式局限的前卫雕塑艺术也随处可见。这些前卫雕塑往往蕴含的是新观念的诞生,或是对社会现象探讨或是雕塑家内心世界的抒发。各种流派根据不同的标准有很多不同的分类方法,如根据大的地理区域分,可将城市雕塑分为南派和北派,北派雕塑同样和其他北派艺术一样有气魄宏大、雄浑的特点;根据雕塑的动静可分为动态雕塑和静态雕塑,有些雕塑会随着空气和流水运动而运动;还可以根据雕塑的色彩、材料等来分类。社会的繁荣必定带来艺术的繁荣,未来的城市雕塑必然走向更加的百花齐放。在林林总总的流派中,难免是鱼龙混杂,一些带有堕落、庸俗等性质的雕塑也会伴随出现,要更加提倡积极健康向上的城市雕塑作品,抵制腐蚀人们精神健康的劣质品。

结束语:

“城市雕塑永远是从属于城市文化的”城市雕塑与城市文化永远是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从行文中至少可以看出一点,城市文化对城市雕塑的影响是全方位和多层次的,这些影响也是限制,雕塑家需要在限定的范围找到最优解,这就注定城市雕塑家不仅是一位艺术家,还要是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才能为雕塑创作找到正确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刘森林:《公共艺术设计》[M].上海大学出版社.2016.

[2]俞孔坚、李迪华:《城市景观之路——与市长们交流》[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7.2

[3]袁运甫:《有容乃大》[M].岭南美术出版社.2017

论文作者:陈素玲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6

标签:;  ;  ;  ;  ;  ;  ;  ;  

城市文化对城市雕塑创作的影响论文_陈素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