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舒胶囊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42例疗效观察论文_丁敬

胆舒胶囊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42例疗效观察论文_丁敬

成都市新都区第三人民医院 四川成都 610504

摘要:目的 观察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应用胆舒胶囊治疗的临床路径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84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84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观察组患者给予胆舒胶囊药物治疗方案,对照组患者给予消炎利胆片药物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应用安全性差异。结果 经不同药物方案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达95.24%,相比对照组患者84.25%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而言,组间差异显著(P<0.05);且两组患者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观察组患者相比对照组患者明显较低,组间差异对比,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定向给予胆舒胶囊药物治疗方案,具有着确切的临床疗效及应用安全性,可有效强化患者预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综合应用推广。

关键词:胆舒胶囊;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治疗路径;疗效

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是临床较常见的一类慢性胆囊炎疾病,能够引发胆绞痛、胆道感染及胆源性胰腺炎等诸多疾病反应,如不及时治疗将可能导致胆囊炎病情迁延,产生胆囊壁增厚及胆囊萎缩等组织学变化,为患者带来较大的生理痛苦,亟待临床合理治疗关注。目前临床针对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多采用具有溶石利胆作用的药物实施治疗,而胆舒胶囊主要药物成分是薄荷素油及茵陈,有着疏肝、利胆、止痛、理气等实际功效,近年来被临床广泛应用于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治疗范畴[1]。本研究为进一步分析胆舒胶囊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疗效,定向纳入了我院2012年6月以来收治的84例同病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次给予了胆舒胶囊、消炎利胆片药物治疗方案,并就不同药物方案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实施了综合对比,现将研究结果具体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84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胆绞痛发作病史,时有阵发性恶心、呕吐伴右上腹疼痛、压痛及反跳痛、肌紧张症状。临床超声影像学检查提示:患者胆囊炎性改变,胆囊壁明显毛糙,可见结石声影,结石大小不等,直径<17mm,排除胆总管梗阻性结石、慢性肝病、胰腺炎症状,均经临床进一步诊断确诊为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症状。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84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观察组42例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21例,年龄区间25~74岁,平均年龄(45.3±12.7)岁。对照组42例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20例,年龄区间27~72岁,平均年龄(46.5±12.8)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给予胆舒胶囊药物治疗方案(四川济生堂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20026078,药品规格0.45g/粒),给药路径:引导患者口服胆舒胶囊2粒/次,每日3次,维持治疗1个月为1疗程[2]。对照组患者给予消炎利胆片药物治疗方案(江西瑞金三九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20064263,药品规格0.3g/粒);给药路径:引导患者口服消炎利胆片6片/次,每日3次[3],维持治疗1个月为1疗程。

两组患者服药期间,均严格禁忌烟酒及辛辣饮食,注意低脂饮食及低胆固醇补给,同期禁止其他相关慢性胆囊炎及胆石症治疗药物服用;定期复查超声,观察患者疾病改善情况,并注意观察患者治疗过程中有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若见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则应即刻中断给药,考虑改行其他治疗方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疗效观察

本研究所纳入84例患者临床疗效评价共分为痊愈、有效、无效3级标准;痊愈:治疗后,患者各项临床症状均告消失,饮食趋于正常,无上腹疼痛发作情况,经B超复查显示胆囊无异常表现。有效:治疗后,患者各项临床症状均告有效缓解,饮食正常,偶有轻微上腹疼痛情况,经B复查显示胆囊壁由明显粗糙转为光滑,结石数减少超过1/3以上,或单个结石缩小1/3以上。无效:治疗后,患者各项临床症状无缓解,厌油腻饮食,常见上腹疼痛,复查B超提示胆囊结石无明显变化。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治愈+有效。

1.4统计学处理

将本研究数据系数纳入SPSS18.0作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表示,采用t检验,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42例患者临床治疗后,治愈患者22例(52.38%),有效患者18例(42.86%),无效患者2例(4.76%),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24%;对照组42例患者临床治疗后,治愈患者17例(40.48%),有效患者18例(42.87%),无效患者7例(15.75%),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4.2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差异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对比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不良反应率对比可知:观察组42例患者治疗过程中,仅出现1例恶心、呕吐患者,临床不良反应率为2.24%。相比对照组42例患者治疗过程中,共计出现恶心、呕吐患者2例(4.76%),嗳气患者2例(4.76%),腹泻患者1例(2.24%),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11.26%。组间差异对比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随着当前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饮食习惯发生了较大改变,加之工作压力的不断加大,导致了各类慢性疾病的不断发生,而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即是较常见的慢性疾病类型,患者主诉表现为右上腹持续性胀痛、腹胀、恶心、呕吐等,严重者可呕出胆汁。尤其是出现结石性梗阻情况时,患者会产生剧烈绞痛感,难以耐受。加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病情迁延发展,易于在合并感染、梗阻、创伤等情况是产生急性穿孔、弥漫性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问题,影响患者机体健康[4],因此尽早选取适宜的结石治疗方案,客观而必要。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应用的胆舒胶囊是遵循中医疏肝利胆、理气止痛理论所研制的一类胶囊制剂,主要药物成分为天然植物萃取的薄荷素油及茵陈,薄荷素油具有较强的挥发刺激效能,能够有效排除胃肠气体,解除胃痉挛同时,缓解腹胀、恶心、呕吐情况。其次,薄荷素油还存在着显著的利胆作用,能够明显增强胆汁流量,溶解胆固醇,促使胆汁内胆叶酸排除,降低胆汁酸碱度,从而发挥疏肝利胆效能[5]。而胆舒胶囊中的茵陈药物成分,具有着较好的抗炎抑菌作用,且同时具备促胆汁分泌及排泄的作用,可进一步作用于结石层,最终将混合结石溶蚀至胆囊能够自行排除的程度,具有着较好的胆囊结石溶解效果。而消炎利胆片也是目前临床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常规药物,具有清热通下、疏肝利胆的作用,但是其整体疗效明显不如胆舒胶囊,且患者服药耐受性较差,容易出现嗳气、呕吐、恶心等不良反应情况,对此从本研究中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即可窥见,有待临床合理择取应用。综上所述,应用胆舒胶囊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具有着确切的临床疗效,可发挥较强的利胆消炎、镇痛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综合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 苏荣.胆石利通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效果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20):45.46

[2] 刘海波.老年慢性结石性胆囊炎保守治疗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1):427-428.

[3] 满春艳.胆石利通汤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48例[J].中医临床研究,2012,04(9):526-527.

[4] 余勇.胆舒胶囊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2013,(9):28-28.

[5] 巴吾才仁.慢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内科治疗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3,(7):410-411.

论文作者:丁敬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7

标签:;  ;  ;  ;  ;  ;  ;  ;  

胆舒胶囊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42例疗效观察论文_丁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