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命意识看贾平凹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散文文本_散文论文

从生命意识看贾平凹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散文文本_散文论文

生命意识视角下的初中语文教材中贾平凹散文文本细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视角论文,散文论文,文本论文,意识论文,初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所有文学品类中,散文创作强调的是作者生命的在场,即散文表达的是作者的真情实感,是作者独特的生命历程引发的独特情感和感悟。在众多的散文作品中,北京版教材选择了贾平凹的《一只贝》和《丑石》,课外阅读教材中选了《我的小桃树》,苏教版和浙教版都选了《月迹》。这4篇散文分别从面对命运不公平时的忍耐、面对命运不理解时的沉默和等待、面对坎坷命运时的勇敢挣扎和对美好生命的不懈追寻等方面反映了生命成长过程中的几个方面。作者用其自身的体验和对生命的感悟,以不同的对象阐述生命的多元,启迪人们去认识这些生命历程中的各个方面。中学生还基本没有遇到这些问题,但以这种形式对他们进行生命及其价值的启迪会潜移默化地对他们以后的人生产生影响。为了强化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运用主题单元教学的理念,将4篇散文组成“生命意识”的主题进行教学,以生命主题教育为主线,通过研读作品,品味语言来体会作者贾平凹对生命的感悟和追求,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生命中的磨难。“语文课堂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场所,也是学生体验人生、解读社会的地方”。初中学生正处在由少年向青年过渡的人生关键期,成长中的困惑和痛苦、挫折和坎坷都可能遇到,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阅读文字背后的人生与社会,追求精神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将有助于他们顺利走向新的人生阶段。

一、品读语言和情感,理解磨难和成长,从具体作品中体会不同的成长内涵

(一)《一只贝》——面对命运不公平时的忍耐

这篇散文写于1983年,正是贾平凹文学创作的开始,也是在反思文学的影响下,作者开始对生活和生命的意义价值进行反思。

在这篇散文中,作者着重写了“一只贝”的命运。和“别的贝”相比,“一只贝”同样常年生活在咸涩的海里,承受着风浪的压力;同样“都曾经投影过太阳、月亮、星星,还有海上长虹的颜色,也都曾经显示过浪花、旋涡,和潮峰起伏的形状”;涨潮的时候,同样被抛上潮头,退潮的时候同样“被永远地留在了沙滩上”,同样被蚂蚁和虫子“啮掉”了软肉,同时结束了生命。

但是“别的贝”死后,在“光洁的壳上还留着这色彩和线条”,于是被孩子们捡起来,挂在脖子上,被人们称赞,供人欣赏。而那“一只贝”,活着的时候,“就是一只丑陋的贝”,只是因为“有一颗石子钻进了他的壳内”,于是失去了曾经的颜色和图案,甚至“失去了做贝的荣誉”。死后又长期“被埋没在沙里”,不被人发现。直到“壳已经破烂,很不完全了”,就像“两片瓦砾似的”。孩子们玩腻了“那些贝”,又来寻找的时候,即使被发现了,也被当作瓦砾踢飞了……所以作者说这真是“一只可怜的贝!”只是在被踢飞的那一刻,他怀里的珍珠显露了出来,这时候人们才认识到这是“一只可敬的贝”。当人们再去寻找那贝壳时,却没能找到,连形体都消失了。

作者在这只贝的身上,倾注了对命运的思考。人的生命历程中,谁也不愿意承受苦难,但是当磨难来临的时候,怎么办?

“一只贝”在磨难来临的时候,第一反应是想“挤碎”那个“十分硬”的“带着棱角”的石子,但“无论如何不能挤碎它”。“无论如何”透露出“一只贝”想尽办法要摆脱这种命运,实在是摆脱不了,才只好忍着。“他的壳上越来越没有了颜色,没有了图案,他失去了做贝的荣誉”,既表明时间长,也表明“一只贝”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不是在主动地和命运抗争。同时还要注意到作者说的“但他默默地,他说不出来”。他不是不想说,“是说不出来”,他只能“默默地”。但令人肃然起敬的是“一只贝”并没有因为痛苦放弃生命。

即使珍珠长成了,我们看到“海水又涨潮了;潮又退了”,这是怎样的漫长的等待啊!已经变得丑陋不堪了,他的价值还没有被发现,这真是一只倒霉透顶的贝。

因此“一只贝”不是默默奉献,也不是无私奉献,他不得不用自己的血和肉去磨制这坚硬的石子,他的经历彰显了苦难对一个人的意义——磨难是一种财富。我们不期待苦难,但当它真的来到面前时,我们要经得起磨难,学会隐忍,最终才能获取人生的精神价值。

(二)《丑石》——面对不理解时的沉默和等待

“丑石”之所以丑,是因为这块石头坠落的不是地方,它落在了一个农家的院门前,在辛苦劳作的农人的眼里,“它黑黝黝地卧在那里”、“牛似的模样”。盖房子,它不能垒墙,铺台阶也不行;凿一盘石磨,石匠“摇着头,嫌它石质太细”;每年的农忙时节晾麦子,它还碍事;在妇人们那里,它不能浣纱捶布;在孩子那里,它不能供攀登玩耍;在工匠那里,它不能刻字雕花;甚至满身的绿苔、黑斑。要不是搬动太费劲,大概早就被清除了。所以,在农人的生活中作者反复强调:奶奶总是说“这块丑石……”孩子们“时时咒骂它”,以至于丑石周围的所有人“都骂它是丑石,丑得不能再丑的丑石了”。作者用了全文一半的文字来铺写其丑,石头命运的转折在“终有一日”,作者用一个“终”字让我们感受到时间是如此的漫长;天文学家“从我家门前路过”,机会太偶然了,但天文学家的“眼光立刻就拉直了”。在天文学家的眼里,丑石“是一件了不起的东西”,以至于“小心翼翼地将它运走了”。

从题目看这是一篇状物散文,实则是一篇哲理散文。作者通过人们的生活情景和心理活动写出了人们判断价值的局限性。农人们以自己的生活需要为依据对石头做出了无用的价值判断,于是石头就成了“丑石”;天文学家从认识宇宙的需要出发,石头就是无价之宝。到底是美还是丑,是价值判断的角度不一样。

从丑石的角度来说,生命的价值不被承认时,不必急躁,更不必痛苦,这么漫长的时光里,丑石只是“默默地忍受着这一切”,从不炫耀那段在天上“发过热,闪过光”的经历,也不沉浸在曾经被无数人“仰望”的辉煌中;人们可以从农人和天文学家的立场,认识到生命的价值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发现和判断。人们还可以设想,丑石的价值始终未被发现,但别人也消灭不了它,它肯定会继续沉默着,直到有一天天文学家出现。所以不要轻易地给生命下结论,无论怎样都应该尊重每一个生命的存在。

如果再结合作家的人生经历,品味《丑石》还能更好地体会生存的寂寞与意义,即作者赞颂的“那种不屈于误解、寂寞的生存的伟大”。

本文中的议论句,即天文学家说的,“它是以丑为美的”,“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它不是一般的顽石……”这是文眼,说明美与丑的价值判断标准是最重要的,不是简单的外在与内在的关系。

作者在最后一段写道:“我感到自己的可耻,也感到了丑石的伟大;我甚至怨恨它这么多年竟会默默地忍受着这一切!而我又立即深深地感到它那种不屈于误解、寂寞的生存的伟大。”正是丑石的默默无言,不计较误解,反衬了作者和农人的浅见;天文学家发现了丑石的价值之后,丑石还是默默的,决不炫耀,更显丑石的伟大。

(三)《我的小桃树》——面对坎坷命运时的勇敢挣扎

从《我的小桃树》中,读者可体验到作者正经历着人生中的又一次沟坎。“往日我多么傲慢,多么矜持,原来也是个孱头。”作者在冲出了大山之后,在城市里有了一定的成绩,有过志得意满,更有过风光尽显。但在遇到新的痛苦和困难时,才发现自己还是一个没有勇气的弱者。因为作者“慢慢发现了我的幼稚,我的天真。人世原来有人世的大书,我却连第一行文字还读不懂呢。”作者遇到的困难和坎坷,不是专业技术能力的提高和突破,而是社会生活方面的,作者一定遇到了他无法理解的丑陋的社会问题,凭自己目前的心智无法解决。于是“脾性也一天天地坏了,常常一个人坐着发呆”。这表明无人能理解他,他也无法把目前的问题去和别人沟通,“心境似蒙上了一层暮气”。想想从前的理想,真是壮志未酬,壮志难酬,以至于身依旧,心已老,失去了奋斗的理想和勇气。

就在这时,奶奶去世了。这是更大的打击。读者从作者一系列的作品中能感受到奶奶是作者成长的引路人,她对孙儿充满了关爱和期许。可是眼前“看着满屋的混乱,想着奶奶往日的容颜,不觉眼泪流了下来,对着灵堂哭了一场”。作者在哭奶奶,也是哭自己。一个亲密生命的消失,让作者倍觉人生苦短,时光易逝。奶奶走了,自己却不能给老人家带来慰藉,反而失去了生命的活力。

就在这无路的时刻,小桃树站在了作者的眼前。

小桃树历秋经冬,最终从“角落里拱出一点嫩绿儿”,它不在乎别人的忘记;尽管长得“弯弯头,紧抱着身子”,即使“舒展开身来”,也是“瘦瘦的,黄黄的,似乎一碰便立即会断”。正如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说的:“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小桃树不在乎长得丑陋,也不在乎大家(包括奶奶)的嘲笑,不在乎长大了没用,“结些毛果子”,因为我“执著地偏要它将来开花结果”。

小桃树的成长,无人关爱,大家忙着侍弄盆景;就连作者走出大山也忘了它,但它却从两尺来高、弯着身子“努力撑着枝条”,长到了“院墙高了”,这期间侥幸躲过了猪啃斧剁。小桃树始终在默默地生长。

小桃树终于在墙角开花了,“却开得太白太淡了,花瓣儿单薄得似纸,没有肉的感觉,没有粉红的感觉,像是患了重病的姑娘,苍白的脸,偏又苦涩的笑着”。“从来没有一只蜜蜂、一只蝴蝶飞绕”,多么孤独、寂寞,无人欣赏,更不用说喝彩了。偏又赶上大雨滂沱,“花瓣纷纷零落……片片付给风雨了”。就在作者绝望之时,“我的小桃树千百次地俯下身去,又千百次地挣扎起来”,“就在那俯地的刹那,我突然看见树的顶端,高高的一枝上,竟还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嫩红的,在风中摇着,却没有掉下去”。这是文中最华彩的部分,作者特意用了“我的小桃树”,说明作者的心灵已经和小桃树融为一体,小桃树千百次地“俯下身去”和“挣扎起来”让作者体验到了人生就是千百次的挣扎,千百次的坚强。所以,无论如何,小桃树会“灼灼的”、“香香的”,“会孕育出一个桃儿来的”,作者在读懂了小桃树之后终于重拾了生命的勇气和理想。

(四)《月迹》──对美好生命的不懈追寻

《月迹》是贾平凹的代表作,所以他的散文集以此命名。这篇散文向人们透露了贾平凹从一个商州大山中走出的农民的子弟获取生命价值的秘诀。

文章的开篇说“我们这些孩子什么都不满足”,结尾说“大家都觉得满足了”,不仅拥有了月亮,“连无边无际的天空都是我们的了”,在银色的月光下甜甜地睡了。能够达到这样的境界,是因为孩子们对于美好的,即使是高高挂在天上的月亮,也始终在不懈地追求。

文章从充满好奇的纯洁的孩子的视角入手。孩提时代“什么都不满足”,“什么都觉得新鲜”,看来要想得到美好的情感,就必须有一颗不带任何功利诉求的赤子之心。在这里,奶奶是个线索性的人物,在不自觉中引领了孩子们追寻的脚步。奶奶提示我们“月亮进来了”。用了一个“进”字,写出了月亮的多情与主动。接着用了“款款地”一词,月亮慢慢地雍容地却又毫无声息地由“白道儿”到“半圆”再到“满盈”的“圆”。奇妙的是,这满圆竟是落在镜子里,别样地增添了一份清凉通透神秘。很快“那满圆却慢慢又亏了,缺了;末了,便全没了踪迹,只留下一个空镜”。孩子们的情感由“高兴”变成了“失望”,这是第一次起伏,孩子们开始寻月。

来到院子里,作者写道:“尽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银银的,灯光也没有这般亮的”,用了两个叠词“玉玉的,银银的”,既写出了孩子语言的特点,也表达了月光的纯洁可爱。作者接着笔锋一转,写院中的桂树,“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疏疏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累累的骨朵儿了”,又是一连串的叠词,读者的心在词语的跳动中也变得疏朗纯净起来。抬头望月,却在远远的天穹,虽然是“明显大多了,也圆多了”,由于不满足,孩子们继续追问。这一问,“倏忽间,哪儿好像有了一种气息,就在我们身后袅袅,到了头发梢儿上,添了一种淡淡的痒痒的感觉;似乎我们已在了月里,那月桂分明就是我们身后的这一棵了”。此刻人间桂树与天上桂树融为一体了,读者的心也随之“袅袅”。在继续的追问中,天上的神女和人间的姑娘又融为了一体,嫦娥就是“和三妹一样漂亮的”。

得到这样的答案孩子们还不满足,于是起了争执,月亮到底属于谁?奶奶再次出来引导故事向前发展。孩子们端着酒杯,“我们都看着那杯酒,果真里边就浮起一个小小的月亮的满圆。捧着,一动不动的,手刚一动,它便酥酥地颤,使人可怜儿的样子。大家都喝下肚去,月亮就在每一个人的心里了”,作者准确地摹写了杯中之月,尤其是“酥酥地颤”,感觉清凉纯透,真是渺渺欲仙的感觉。

到此孩子们还是不满足,于是在院子里的细处寻找,寻来了兴致,又到河湾儿寻找——“河水细细的,却漫着一大片的净沙;全没白日那么的粗糙,灿灿地闪着银光,柔柔和和得像水面了”。这一处的景物描写,既写出了月下心情愉快的孩子们眼中的沙滩,也让读者对这孩子们拓宽了认识的视野,“哪一处的水里都有月亮”,关键看你是否去寻找。接着从自然回到人,“我们都看着天上,我突然又在弟弟妹妹的眼睛里看见了小小的月亮”。月亮从心里又外溢到了眼睛里。作者写出了关键句子:“噢,月亮竟是这么多的: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按说到此文章可以结束了,作者又荡开一步:“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不仅是月亮,连苍茫的天空也融进了孩子们的心里,大自然和人完全地融合在一起。

复返读来,觉得这篇散文像个寓言故事,任何美好都需要不断去追寻,当你不能理解寻不到时,就在我们身边的世俗生活中去寻找,终有一刻你会有意外的收获!

贾平凹在编选《散文自选集》时,将《丑石》放在篇首,以《月迹》命名,其用意显而易见。贾平凹童年的生活体验十分复杂、深沉。他初中没毕业即赶上“文化大革命”,回乡务农五年,1972年成了西北大学中文系的一名工农兵学员。为了留在省城,贾平凹开始了文学创作,在收到137份退稿信后,才发表了第一篇作品。贫寒的家庭、羸弱的身体以及频繁被退稿等体验和经历,在贾平凹的成长经历中是抹不去的阴影,也使他一度陷入自卑和孤独。但是,凭着农民吃苦耐劳的精神,他在创作上终于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因此,如何面对生命中的磨难,如何思考和超越这些磨难,如何追求生命的精神价值是这4篇文章的共性。这4篇散文可以说是贾平凹自我心灵的象征和精神世界的外化,身处逆境,任何世俗的讥讽、鄙视和欺侮都能默默承受,决不放弃生命价值的追求,坚持对美好理想的求索。贾平凹用他童年的人生体验给了人们一种深刻的生命体验。

二、“生命意识”单元教学的建议

(一)要抓住作者独特的对生活的情思和感悟去理解生命和生命的价值

在此主题下的单元教学中,教师要重点理解作者借一只贝、借月亮、借桃树和丑石寄寓的思考——生命的价值。

色彩斑斓的贝壳是没有错的,具有装饰作用,被人们喜爱,同样是有价值的。有的分析文章认为漂亮的贝“以华丽的外表取悦于人、征誉于人”,这是犯了二元论的错误。“一只贝”的价值在于它面对痛苦、磨难的态度:默默地忍受,“磨制”那份苦难,不弃不离,最终成就石子为珍珠,同样成就了自己。生命之中有欢乐要尽情享受,遇到磨难同样可以承担,磨难也是一份财富,否则磨难就是磨难,会断送青春与生命。

同样,教师要启迪学生体会生存的寂寞与意义,即作者赞颂的“那种不屈于误解、寂寞的生存的伟大”。要让学生重点理解文中富于哲理的句子,理解在生命中美与丑的价值判断标准是最重要的,而不是简单的外在与内在的关系。

要启发学生认识到,任何美好都需要不断去追寻,当你不能理解、寻不到时,就在我们身边的世俗生活中去寻找,终有一刻你会有意外的收获!

所以,在单元的整体教学中,教师要抓住作者独特的对生活的情思和感悟,教会学生厘清眼前的生活,超越现实的生活,把目光送向生命的深处,接受生命,接受生命中的一切必然和偶然。

(二)扩充生命主题相关的作品,以进一步体现本单元教学的意义

主题单元教学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更重视语文教学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因此主题单元的“知识与能力”目标需要教师根据年级、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来设定。哪篇精读,哪篇略读,再补充哪些篇目,关于成长和磨难的主题继续进行横向的比较还是纵向的深入,开展怎样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有极大的自主权。如果纵向深入,可以引入史铁生的《合欢树》、《秋天的怀念》等作品;如果横向比较,可以引入林清玄的《百合花开》,比较百合花那种清醒和坚定的自觉主动的生命成长意识。

在中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需始终把学生的精神生命的成长作为一个主题,还要结合不同的单元和篇目进行积累和整合,设计出更精彩更适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单元教学内容。当生命和生命发生碰撞,语文课堂就会充满生命的活力。

标签:;  ;  ;  ;  ;  ;  

从生命意识看贾平凹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散文文本_散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