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莉莉 史久喜 赵子义 赵家良
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河北唐山 063035
摘要:随着高铁制造高速、智能、绿色和人文一体化的发展需求,对车辆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要求也越来越高,电器控制系统作为我国轨道车辆日常运行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构成部分,其所用电缆绝缘性能稳定性直接影响到车辆的运行安全性。文中通过对生产过程中操作不当造成绝缘实验故障进行分析,阐述了动车组生产过程中一些影响电缆性能的要因及操作过程中相应处理方法的优化。
关键词:动车组 影响绝缘电阻实验要因 操作过程工艺优化
一、绝缘电阻实验目的
目的:对电气设备进行绝缘预防性试验,能及时发现设备绝缘材料遗留的或运行中产生的局部缺陷,便于掌握电气设备的运行状况及其绝缘的完好性,判断电气设备能否继续投入运行和预防损坏,使设备始终保持较高的绝缘水平。是保证电气设备绝缘可靠工作和变电站安全运行的重要工作。
二、动车组生产工艺
动车组生产整体工艺流程分为组装、调试两大部分。简单来说由剪线-车下线排准备-线排吊装-车内布线-铺设地板-车内设备安装-电气设备制作-转向架安装-单车调试导通-绝缘电阻耐压实验--单车功能实验-编组列调实验。在整个生产链条中组装工序电气作业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动车组的运行安全。电气质量就好比人体的心脏,它通过信号传输将各种指令传输个各个设备。
三、动车组组装工艺
动车组的组装工序属于动车组生产中的核心工艺。在组装工序中,电气质量工艺有属于核心中的核心。动车组制造已经整整10个年头,通过10年生产中出现电气绝缘电阻实验不通过故障分析,总结出以下工序属于电气绝缘电阻实验不通过高发区,应重点关注并进行工艺优化:
1.地板打孔:
地板打孔工序在打孔时没有考虑地板下的布置状态,打孔位置不符合图纸要求时存在钻头打伤线束质量隐患。
2.地板铺装工序:
地板铺装时,在搬运地板过程中存在地板剐蹭线束或在铺装过程中涉及VIP座椅线束,进行座椅线束穿孔过程中,线束没有全部拽出被地板挤压质量隐患。
3.分线工序:
电气分线工序分线完成后将线束放置随意,线束放在地板边缘位置,线束底部无防护措施或防护不到位存在线束与地板锐边干涉,挤压线束质量隐患
4.电气柜安装工序:
电气柜安装过程中穿线过程中对线束没有做到轻拿轻放,一人送线一人拽线工艺要求,对电气柜底部锐边隐患缺少识别导致在电气柜推送过程中存在刮伤线束质量隐患。
5.风道安装工序:
风道安装时受到作业空间的限制,风道与车体顶部空间狭小,车内有车顶天线、摄像头等电气设备从电气柜通过车顶穿出车外。在安装风道时没有仔细识别线束放置状态,存在风道挤压线束质量隐患。
6.接线工序:
电气柜接线过程中,线束绑扎不到位,在绑扎过程中没有识别出线束与锐楞干涉问题,绑扎过紧或接线过程中工具操作不当存在挤压线束或划伤线束质量隐患。
7.内装设备安装工序:
间壁柜安装或显示屏安装等工序在作业时没有识别出周围线束状态,存在挤压线束质量隐患。
工艺优化
针对以上7大部位,对以下具体部位进行工艺优化:(具体见下表)
打孔工序:地板铺装、间壁柜、拉门工序、司机室左右柜、VIP座椅安装
布线工序:底架返线、过线孔处理、地板布线、天花板、车内布线
分线工序:电气柜分线
电气柜安装:综合柜安装、中压柜安装、PIS柜安装
风道安装:大厅风道安装、司机室风道
电气柜接线:综合柜接线、中压柜接线、PIS柜接线
内装工序:显示屏安装、摄像头安装
结束语:以上总结的7大作业工序,13个具体作业工序是生产过程中易产生绝缘电阻实验不通过的具体工序及针对性的工艺优化。亡羊补牢式的管控方案、以结果为导向进行治理的工艺方法终究不是解决绝缘电阻实验不通过的最好办法。为了将问题消除在源头,在日常的工作中员工按图施工,以作业指导书为日常作业的依据。工艺人员在新项目开始时,切实做好节拍化工位首检,及时识别出质量隐患,将隐患解决在萌芽阶段并将方案固化,形成永久性方案才是解决各项质量问题的最优方法。才能真正充分践行“一点儿也不差,差一点也不行”质量理念,真正成为高铁制作“国家金名片”。
参考文献
EN 50343:2003 铁路应用 机车车辆布线规则 (欧洲标准)
TB/T 3153—2007 铁路应用 机车车辆布线规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行业标准)
论文作者:刘莉莉,史久喜,赵子义,赵家良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7
标签:工序论文; 线束论文; 车组论文; 过程中论文; 电气论文; 风道论文; 地板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