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式教学之我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我见论文,启发论文,式教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多年来,启发式教学受到了普遍重视,但什么是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应如何实施,又总是各有各的说法,本文拟结合课堂实例,谈一点个人的想法。
【例一】这是初一的一堂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对劳动者的感情。
上课一开始,我就问:“大家一定见过老农的手,请讲讲是什么样子。”这对于来自农村的同学不是难题,他们纷纷举手,有的说老农的手黑、粗糙;有的说老农的手有皱纹、裂口子,显得很脏……
我连连点头,马上又问:“难道老农的手生下就是这样的吗?”
学生们更活跃了,有的说,农民的手原来与我们一样,经长年野外劳动才这样的。有的说,夏天,烈日炎炎,老农要下地干活;冬天,北风刺骨,老农有忙不完的事……
我表扬同学们爱动脑筋、积极回答问题,接着又问:“通过这双手你还想到些什么?”教室里沉寂了几秒钟,但马上有同学举手:“老农用这双手,数十年如一日辛勤劳动,不知生产了多少粮食、棉花、瓜果等社会财富。”有的说:“老农几十年来不知吃了多少苦,流了多少汗,我们应从老农的这双手上看到老农战胜困难的坚强意志。”
我在肯定了同学们的精彩发言后神情严肃地指出:“同学们,老农用这双手,不知创造了多少物质财富,也把我们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一代代传下来。而社会上有些人,包括我们极少数同学却看不起老农这双手,这是极其错误的。”在这样的情感氛围中,我开始了“尊重劳动者”这一单元的教学。
【讲评】启发式教学的关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按照通常的教法,这一节课首先讲什么是劳动,然后讲劳动的作用,由此讲为什么要尊重劳动者,怎样尊重劳动者。如果这样,这必然是一堂非常平淡而典型的说教式的课,上课一开始就对初一学生讲这些抽象的道理,学生必然进入不了教学的情境,注意力也不集中。如果采用上述办法,就能从上课一开始牢牢抓住学生,让他们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为组织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作用十分巨大。如果学生对你这门课、你这节课很感兴趣,学习的欲望强烈,那么,对于传授教学内容、开展教学活动、最终完成教学目标,将会是事半功倍,否则只能是事倍功半,乃至于劳而无获。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认为:启发式教学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例二】这是高一年级的一堂习题课,目标是巩固、理解、运用价值规律这一重要知识点。
为帮助学生总结、整理知识,我出了第一道题:
1.简答: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有哪些?
这是对课本基本知识的简单总结,学生回答较全面,也较顺畅。于是我又出了第二道题,并要求大家前后左右相互讨论。
2.辨析:“好货不便宜,便宜没好货”。
这道题是第一道题知识的运用,但学生在思维过程中会遇到障碍,因为学生知道,价值决定价格,而使用价值不能决定价格。果然,一段时间讨论后,教室里仍静不下来,学生面有难色。我在黑板上划了几个联号:好货——质量高——使用价值大——耗费了较多的社会劳动——价值量大——不便宜。我刚写完,学生脸上就露出了会心的笑。最后我请一个同学整理了答题的要点:从价值决定价格的角度看,这句俗语有合理的成份,因为好货的生产往往耗费了较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量大,因而不便宜,反之则便宜;从供求关系影响价格的角度看,这句话又不完全对,因为质量高的商品,如果供过于求,也可能便宜,质量不高的商品,如果供不应求,也可能不便宜。
我肯定了学生的答案,马上又出了第三道题:
3.简答:什么是市场形成价格的价格机制?我国通过改革形成这样的机制有何现实意义?
前半个问题,学生已经掌握了,但后半个问题对学生尚是新问题,如不加提示,学生会摸不着头脑。我要求大家仍以第一题为基础,从市场形成价格机制的含义的两个内容分两个角度展开思考:第一,从价值量决定价格这一角度看对现实经济活动有何影响;第二,从供求关系影响价格这一角度看对现实经济活动有何影响。果然,学生们恍然大悟。有的说,这一机制形成后,有助于促使企业面向市场,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从而优化我国产业和产品结构;有的说,这一机制形成后,有助于促使企业改进技术,加强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有的说,这一机制实际上是一种竞争机制,导致企业优胜劣汰,这有利于我国生产力的发展。我把学生的回答用十二个字加以概括:优化结构,增进效益,加快发展。
【讲评】启发式教学的实质:充分调动学生思维。
启发式教学必须使学生的智力活动始终处于积极的状态,从而充分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要做到这一点,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不断设疑并引导学生释疑。学贵有疑,只有不断设疑并引导学生释疑,学生的思维才会有目标(目标不明确,学生的思维就会分散或中断);同时,不断设疑并引导学生释疑,就会使学生感到思维的魅力,品尝到思维这颗智慧之果的甜头。我觉得,从系统论的角度看,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就是一个疑问系统,这一系统又由若干个有联系、有梯度的疑问子系统组成。新授课有新授课的疑问系统,复习课有复习课的疑问系统,习题课也有习题课的疑问系统。在本节习题课中,我把价值规律这一知识分解成了三个有联系又有梯度的题目,使学生不断处于知疑和释疑的思维状态,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2.要适时加以点拨。启发式教学中,要学生的思维活动始终处于积极的状态,就不能使思维活动有大的障碍,更不能使思维活动偏离正确的方向,这是教师所要把握的。学生思维出现太长的停顿,或学生思维走过多的弯路甚至歧路,这是教学质量不高的表现,为此,就要求教师适时加以点拨。在以上教学中,当学生在答第二题时,由于在质量高低与价格便宜之间找不到内在联系,因而出现了思维的停顿,我适时提示,使学生思维得以展开,进入积极状态。在点拨的过程中,教师是工程队,为学生的思维修桥补路;教师是路标,为学生思维指明方向、指点迷津;教师是教练员,为学生的思维作场外指导。抓住、抓准学生思维的特点,在启发式教学中至关重要。
3.要抓住最基本的知识。学生的学习是学生认知结构的重新组织的过程。知识结构由知识的点和线构成,新知识是旧知识的派生物,而旧知识乃是推进新知识的基本点。因此,启发式教学中要善于选好推进新知识的基本点。以上课例中的那节课之所以能使学生处于思维的积极状态,顺利登上几个大台阶,一个重要原因是选好了一个知识基本点,因而一步一个脚印,达到了巩固、理解、运用知识的目的。
【例三】这是高三年级的一节课,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明确: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形成的。
上课前,我就布置学生预习课本,并填写下表:
近代中国人民探索史简表
政治力量大致时间事件代表人物代表思想或口号
课堂上,同学们积极发言,很快填好了上表。我马上问:各种政治力量纷纷登上中国革命的舞台,探寻救国图存的道路,都以失败而告终,为什么这一历史的重任最终由中国共产党来担当并完成了?学生回答: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的。因为中国共产党由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组成,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这一科学的指导思想,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在长期的革命过程中逐步确立的。
【讲评】启发式教学的目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最终是为了调动学生的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启发式教学不应重问题的结论,而应重问题分析、解决的过程。也就是说,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针对疑问去思考、对比、分析、综合、归纳,逐步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获取知识的能力,才是启发式教学的最终目的。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在1962年的一篇书简中说:“我近来常以一语惊人,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1978年,他又讲:“教师教任何功课,‘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是为了用不着‘教’。”叶老的这一观点,实际上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习。
启发式教学就是要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自学的方法、自学的习惯、自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良好的思维习惯,从而使学生不但掌握老师已涉及的知识和能力,而且掌握老师未涉及的知识和能力,而且在以后的生活中继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以适应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真正“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启发式教学是一个常讲常新的话题,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永恒的话题。在素质教育引起关注的今天,她一定会显示出更强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