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思维的电力营销——电力服务模式在移动应用上的进路分析论文_吴漾,程政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信息中心 贵州贵阳 550000)

摘要:当前,电力企业由于其拥有一个稳定、饱满的需求市场,使得电力企业服务人员对于用户需求不够重视,这导致了电力企业滋生出了以生产为目的的电力营销理念。而这样的电力营销理念是不能够适应当下电力市场发展需求的。所以在以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为导向的市场经济走向下,供电企业应该改变过去以卖方市场为主导的传统电力营销模式,建立一个满足当前这个多变的电力市场的服务模式和营销机制。所以电力服务模式应该在移动应用上取得突破性的进展,让互联网与电力行业进行深度融合,构建新型的电力生态圈也就成为一种必然。

关键词:电力营销;移动互联网;用电服务

近些年来,电力企业因为其特有的供给方的经济地位,像当前很多具有特殊供给经济地位的垄断行业一样故步自封着传统服务模式就能达到延续企业生存的目的,这导致了电力企业一直持有着以生产为导向的理念:营销模式以生产为主,而不是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严重忽视了用户体验,而这样的营销理念也导致了电力企业电力服务模式发展缓慢,逐渐变得不能够满足电力市场的需求。存在的问题如下:

第一,电力营销模式滞后于用户的需求。电力企业缺乏对电力终端用户进行需求特性的分析研究,这导致电力售前、售后服务体系停滞不前,制约了电力销售的庞大发展空间,电力市场也不能够正常发展,并最终形成了当前这样用户需求和电力企业供给存在着矛盾的电力销售市场,电力用户的购电来源于需求而非积极性。

第二,电力企业电力服务模式滞后于用户个性化需求。电力企业当前的电力服务模式还停留在人工服务的阶段,虽然在移动设备上也能进行缴费、电费账单查询等服务,但是这只是将传统电力服务模式与移动互联网相关联,并没有对电力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进行研究分析,覆盖范围单一,缺乏指向性。这也导致了电力用户将电力企业的移动互联网简单的当做了电费缴纳的快捷方式,并不能解决电力用户对电力企业的“互联网+”缺乏积极性这一根本问题。

第三,电力营销模式陈旧,不能有效的开拓电力市场。由于电力企业缺乏对电力市场的分析研究,导致电力企业缺乏对电力用户的信息掌握不足,对用电市场需求、潜力的把握也有欠缺,所以也不能够对电力市场进行更深、更广的开发,不能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第四,电力企业内部还保持着供给方主导,而非用户需求为主导的管理理念,这导致了电力企业各职能部门各自为政,没有以电力用户为核心,进行整体的规划与分工合作。

这些问题证明了电力企业应该调整好自己的营销策略,这样才能够满足当前多变的电力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所以,当前电力企业应该对传统的营销模式进行拓展,树立崭新的营销理念,调整自己的营销策略,这样才能够更加充分的挖掘潜在的电力经济市场。而要做到这样,新的营销模式就应该建立在对电力市场分析的基础、用户个性化需求之上。所以这时候结合“互联网+”实现贴合当前电力经济市场的电力营销模式是有必要的,而想要创建电力营销新的发展生态,如何让电力服务模式更好的实现与互联网的结合,也就成为了实现电力行业新型生态圈的重点。而为了实现电力生态圈的“互联网+”,让电力服务模式更好的与互联网相结合。在移动互联网大范围普及的情况下,研究电力服务模式在移动应用上如何进行更好的发展是有必要的。

1“互联网+”理念及其对电力营销的影响

当前的电力营销模式是有问题的,而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构建一套新的电力营销模式。由于国内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并且各种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所以基于“互联网+”的理念,进行新型电力营销模式的研究构建一个新型的电力发展生态是有必要的。

以往的电力营销策略存在着:电力营销模式滞后于用户的需求、电力企业电力服务模式滞后于用户个性化需求、电力营销模式陈旧,不能有效的开拓电力市场、电力企业内部还保持着供给方主导这几点问题,而在“互联网+”理念的影响下。电力行业正在逐渐的改变自己的营销理念,并确认了新的营销理念的几个核心点:

(1)利用互联网技术对市场环境进行深度分析的基础上树立营销策略: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基础上,都能够获取更多市场需求,用户需求的数据,并进行深度分析,从而能够树立更加具有精确指向性的营销策略。

(2)根据“互联网+”的理念确认营销策略以用户为核心,用户的需求为导向。

(3)跨界合作,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整合电力资源,与用户、与电力生态圈里的企业、电力生态圈外的企业合作,进行这几者之间的多线连接,从而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而在当前,移动设备已经大范围的普及,所以在移动应用上实现新的营销理念,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2 移动应用上基于用户需求的用电服务研究

2.1 移动应用上用户需求于用电服务的重要性

用户的需求无时无刻的推动着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增长、社会的进步。互联网技术能够在今天高速发展,和用户需求是分不开的。正是由于互联网技术发展的核心理念就是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才形成了现在互联网如此强的包容性,从而使互联网存在着如此庞大的用户群以及潜在用户群。如UGC(用户原创内容)这一伴随着web2.0概念兴起的互联网模式,其核心就是满足用户希望同时作为互联网内容的创造者与使用者的个性化需求。[4]而在这一理念下成功的豆瓣网证明了在互联网高速发展这一背景下,用户需求才是各种“互联网+”新型经济发展生态的主导,只有满足了用户需求,才能形成更好的发展生态,创造更多的效益。

2.2 移动应用上的现有用电服务

当前,大部分用电移动应用上拥有的用电服务基本是将传统的营业厅服务搬迁了上去,例如电费服务、业务办理、停电信息、用电档案等。这是电力企业在新型电力营销理念下努力向实现电力行业“互联网+”上靠齐的信号。虽然用电服务能够运用移动设备进行办理对用户来说方便了很多,但这也只是传统用电服务的移动互联网化,这个过程的重心依然是电力企业,用户只是被动的去进行用电服务办理。其中缺乏对用户个性化需求进行满足这一重点,这导致大多数用户对这些移动应用缺乏使用兴趣,更多的只是将此类移动应用单纯当做电费缴纳的工具,缺乏了与用户的交互性,自然也就无法符合新型的电力营销理念。

2.3 基于用户需求的用电服务

综上,我们知道当前在移动应用上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对于实现新型电力发展生态的重要性,以及当前移动应用上的用电服务并不能实现这一点。所以应该基于用户需求在移动应用上对传统用电服务进行拓展,并新增用电服务,这样次啊能提高用户交互性,吸引更多的用电用户使用移动应用,这样才能实现新型电力营销模式。

2.3.1 传统用电服务在移动应用上的拓展

想要在移动应用上实现新型电力营销模式就应该在以用户个性化需求,提高用户与电力企业、用户与用户之间交互性的前提下对移动应用上现有的传统用电服务进行拓展:

论文作者:吴漾,程政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8

标签:;  ;  ;  ;  ;  ;  ;  ;  

基于“互联网+”思维的电力营销——电力服务模式在移动应用上的进路分析论文_吴漾,程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