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供电可靠性管理的现状与发展方向论文_盖杰

浅谈供电可靠性管理的现状与发展方向论文_盖杰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徐州供电公司 江苏徐州 221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进步,人们对于用电数量需求上升到了一定阶段之后,开始更加关注电能的质量,供电可靠性是电能质量组成的重要部分,本文主要是介绍供电可靠性管理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关键词: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管理现状,发展前景;解决措施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科技均取得了重大的发展,在电网系统中的配电技术也越来越成熟,电网越来越可靠,停电越来越少,以前家中常备的蜡烛、手电筒、应急灯也早已难觅踪影。这一切的改变都离不开更高效的供电可靠性管理。供电可靠性管理不仅能够增加企业的利润,也能够提高用电户的满意度。

一、供电可靠性管理的意义

供电可靠性管理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整个供电系统的稳定性以及可靠性,减少停电次数、缩短停电时间。电力用户的切身感受就是停电次数少了,停电时间短了;用电满意度提高了。加强供电可靠性管理不但对用户有利,对于提高供电企业管理水平以及提高售电量都具有积极的意义。从而实现电网的经济运行,提高整体服务质量。

二、供电可靠性管理的现状

供电可靠性管理在发达国家已开展几十年,基本实现以低压用户为统计单位的精细化管理,而在我国由于用户众多,设备量巨大,目前只开展到以中压用户(公用变压器)为统计单位的供电可靠性管理,远期发展和提升空间巨大。

(一)统计方式

经过多年的投资改造,目前基本上实现了所有的中压用户在末端安装负控装置,所有公用变压器及低压表箱安装集抄用采装置。这些装置主要是用来监测用户的用电情况的,经过升级改造后,具备了自动记录电压曲线及用户停送电时间,从而成为供电可靠性管理的中压运行数据的来源。

对于中压基础数据则由各基层单位的供电可靠性管理维护人员根据中压线路的现场实际情况按照《中压用户供电可靠性线段分段导则》的要求在电能质量在线监测系统的基础台账中进行手工添加;在营销系统、PMS2.0系统中如有新增中压用户、公变,则由各网省公司的主站系统推送到到系统的待确认集成台账中,由基层维护人员在7日内将其确认至其所在线段,如有错误、异常数据则写明原因后予以忽略。

(二)供电可靠性数据的传送与处理中压运行数据的传送与处理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步骤。

1、从装置上传到主站系统

负控装置、用采装置采集到用户的停送电信息之后,通过光纤专网、GPRS无线公网等信息通道将停送电时间、终端编号等信息分批、多次上传至各网省供电可靠性主站系统。

2、从主站系统传递到电能质量在线监测系统

各网省的供电可靠性主站系统在将接收到的用户的停送电信息经过筛选、剔除无效信息并将终端编号转换为用户编码、用户名称后传递到供电企业总部的电能质量在线监测系统。

3、电能质量在线监测系统生成停电事件

总部的电能质量在线监测系统在接收到各网省主站系统传送的用户停送电信息后,将用户编码、用户名称与系统内中压基础数据进行一一对应并生成中压停电事件后推送至各下级单位对应的管理账号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各地市、县公司修改、确认、剔除停电事件

总部的电能质量在线监测系统推送停电事件后会以手机短信等方式通知基层供电可靠性管理维护人员,由相应的责任人在24小时内查看修改停电事件,对于完全正确的停电事件在维护好责任原因、停电原因等信息后保存确认入库;对于有偏差的停电事件可以修改停电起始、终止时间后经上级部门审核后保存入库;对于实际未发生的停电需要忽略并提供证据提交总部审核,后期还需分析错误发生的原因并进行整改。

(三)供电可靠性数据的统计分析与应用

有了供电可靠性中压基础数据及中压运行数据作为基础,我们就可以利用电能质量在线监测系统中的各项供电中压指标统计功能,统计出的供电可靠率、用户平均停电时间、停电用户平均停电时间等指标可以作为评价供电企业运行水平、电网改造与修理的可靠依据。

三、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问题

这条半自动化的供电可靠性记录、分析流程看似很完美,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解决

(一)负控、用采装置存在的问题

负控、用采装置在设计、制造的时候是以监测用户用电情况为目的,并没有考虑供电可靠性记录的需求,虽然在后期经过软件升级实现了电压曲线、停电事件记录功能,但出现了不少错误、无效信息。例如用采装置出现过停电之后当天0点之后至停电开始时刻的电压曲线全部丢失,造成停电事件被误记录为当天0点至复电时间,大幅增加了记录的停电时间;还有就是由于停送电日期记录的错误造成停电事件的无效。

(二)营销系统台账与PMS2.0系统台账的问题

因为供电可靠性系统的应用同时也要依赖于营销系统用户台账与PMS2.0系统用户台账,三者并非同一系统,存在更新不同步的问题,因配电网络切转频繁,易发生线变关系错误,本来是一条线路停电可能会推出两条甚至三条线路的停电事件。

五、解决问题的措施和思路

(一)升级装置软件、研发新一代装置

对于负控、用采装置产生的问题,经过与装置生产厂家的沟通、排查,厂家提出再次更新升级终端软件版本的解决方案,目前升级效果有待验证。如果想彻底解决问题必须重新设计、制造具备供电可靠性数据记录、传输功能的新一代负控、用采装置,要求装置具备更强大的数据记录、处理能力,更快速可靠地数据传输通道,对于我国日新月异发展的电子行业来说,应该是可以做到的。

(二)做好各系统基础台账的更新工作,最终实现统一基础数据

基于目前的现实状况,只能要求各单位各部门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基础台账如有变动,需在一定的时限内互相沟通并修改各自的系统基础台账。彻底解决的办法就是各部门统一使用一套系统基础台账,各部门负责维护本部门负责设备的基础台账更新工作。

六、供电可靠性管理的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稳步提升,人民群众对于电能质量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国际上通行的基于低压用户的供电可靠性管理体系是必然的发展方向,随着微电子科技的进步,智能电表、智能终端的升级换代,不久的将来,我们也能采用与发达国家一样的以低压用户为统计单位的精细化管理。

七、结语

在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配电在整个工作过程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供电可靠性管理最能体现电能质量的优劣,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用电体验。本文就供电可靠性管理工作的特点,现状以及发展前景做了简要的讨论,希望读者对其有简单的了解。

参考文献

[1]石巍.电力系统可靠性研究[J].机电信息,2013,18.

[2]DT/T836.1-2016,供电系统供电可靠性评价规程,第1部分:通用要求.

[3]DT/T836.2-2016,供电系统供电可靠性评价规程,第2部分:高中压用户.

[4]DT/T836.3-2016,供电系统供电可靠性评价规程,第3部分:低压用户.

论文作者:盖杰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3

标签:;  ;  ;  ;  ;  ;  ;  ;  

浅谈供电可靠性管理的现状与发展方向论文_盖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