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中学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澳门中学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陈晓蓉[1]2012年在《重庆市巫山县中学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现代社会信息化与民主化的不断进步,学校内部与外部环境变得越加复杂。同时,受到西方校本管理思想理念的影响,我国中小学学校内部管理的民主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学校内部的管理体制正面临重大转折,逐步从集权走向分权、从专制走向民主,从控制走向服务。因此,在基础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如何理解教师与学校的新型关系已经成为中学管理者不可回避的问题,教师参与学校管理逐步也被提上日程。本文从探究中学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理论出发,使用文献法、问卷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重庆市巫山县中学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在重庆市巫山县,中学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活动、观念、机制和体制上都存在严重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分别从巫山县中学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活动、观念、机制和体制四个方面提出了对策,试图解决巫山县中学教师参与学校管理在理论与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本研究的主要内容除绪论外,共分为叁个部分:第一部分对中学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理论进行探讨,对中学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内涵、意义进行阐述后;主要从四个维度来构建中学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研究的理论框架,即中学教师参与学校管理活动、中学教师参与学校管理体制、中学教师参与学校管理机制和中学教师参与学校管理观。该部分构建了该研究的理论框架,为后面两部分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二部分笔者运用问卷法和访谈法对重庆市巫山县中学教师参与学校管理在活动、观念、机制和体制上的实践情况进行了探究,根据这些实践情况提出并分析了巫山县中学教师参与学校管理在活动、观念、机制和体制方面存在的问题。第叁部分针对第二部分重庆市巫山县中学教师参与学校管理在活动、观念、机制和体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分别提出了规范中学教师参与学校管理活动、完善中学教师参与学校管理体制、健全中学教师参与学校管理机制、确立科学的教师参与学校管理观。

黎志伟[2]2002年在《澳门中学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教育工作是百年大计,然欲发挥教育之整体功能,以达成教育目标,诚有赖教育行政组织功能之提升。然而,过去本澳的学校行政运作普遍显得保守,权威主义色彩较为浓厚;而在学校行政运作过程中,又往往以校长个人意见作为校务决策的凭依。在这种种不利的因素下,过去中学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成效大家可想而知。 但随着时代之转变,教师参与学校管理已是大势之所趋,而且从国内外不同专家学者研究所得,学校行政当局如能安排适宜,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确实能发挥正向的功能。故此本澳已越来越多学校纷纷朝向这一目标进行大大小小的行政革新,让教师们有更多参与学校管理的途径与机会。 故此,本研究是希望探讨现在本澳中学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现况,以及教师参与管理的意见,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具体建议,供学校行政机关作为实施及改进教师参与学校管理之参考。 本论文所探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叁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探讨澳门中学学校管理的历史背景及发展; 第二部分是探讨澳门中学教师参与学校管理之现状与问题; 第叁部分是探讨澳门中学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对策建议。

司徒秋芳[3]2011年在《澳门教会学校与非教会学校中学体育教育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对教会学校与非教会学校中学体育教育进行比较性研究,比较范围包括中学体育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材教法、教学组织方法、评核方式、课余体育活动及体育资源分配等,研究两类型中学是否由于宗教和历史背景的不同,导致对体育教学目标产生差异,而由于目标上的差异,进一步使学校体育的教学上,开展课余体育活动及体育资源分配等各方面也存在差异。本文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式分别向澳门10所教会学校和10所非教会学校,两类型学校共80名体育老师,初中二年级及高中二年级共1040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从以下因素比较:第一.教会学校与非教会学校的体育教学目标比较;第二.教会学校与非教会学校的体育教学内容比较;第叁.教会学校与非教会学校的体育教学教材比较;第四.教会学校与非教会学校的体育教学组织方法比较;第五.教会学校与非教会学校的体育评核方式比较;第六.教会学校与非教会学校的课余体育活动比较;第七.教会学校与非教会学校的体育资源分配比较。研究得出的结论:是由于教会学校与非教会学校在中学体育的教育,教学目标存在着差异,教会学校对中学体育存在着宗教背景的影响,教会学校的中学体育目标是要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运动知识,在课堂中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为主;而非教会学校的体育教学目标,除了要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运动知识外,更以竞赛训练,取得成绩为终极目标。因此两类型的中学体育教学目标存在差异,导致随后在体育教学内容、教材教法、教学组织方法,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及体育资源分配等方面的差异更为显着。

刘可欣[4]2016年在《澳门政府在中学推进融合教育研究》文中提出子曰:“有教无类”,孔子的这一教育理念对当今教育界影响甚大,也是教育工作者追求的一个大理想。融合教育需要学校及老师的全面配合,才有机会取得成效,是一项先进的教育理念实践。受到1948年联合国《人权宣言》、1960年代欧美兴起的人权运动强调“权利”、“机会均等”、“反歧视”的影响,美国国会于1975年通过94-142公法,规定给所有障碍学生提供免费且适当的公共教育。20世纪80年代,则努力于调整普通班课程使更适合于特殊学生。政府如何统合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以及如何做好管理,是影响整个教师团队发展的关键。在现今的政策指引方案上,似是完善,但其中对教师的关注度实则是不够的,在旧有教育体制下,轻度特殊学生可以选择在普通学校或特殊学校接受教育,但中、重度特殊学生则只能选择在特殊学校成长。当学生从特殊学校毕业之后,面对一个他们从未接触过的世界,可能会无法适应如此剧烈的变化。本研究主要目的是探讨澳门政府对融合教育管理现状的不足之处。澳门政府一直以来都非常关注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的成长和发展,在1991年已开始在各公立学校实施融合教育,并逐步增设特殊教育专业团队,提供支持服务。目前公立学校的融合教育已推展至中学。与此同时,当局近年来亦鼓励有条件进行融合教育的私立学校参与推行融合教育。本研究除了发掘澳门政府推进融合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之外,也希望提出加强澳门政府对推进融合教育管理的建议,并完成以下改进项目:一、提升对家长进行相关教育及多开办亲子活动二、为参与融合教育的教师定期举办经验分享会叁、加强监察及跟进融合同学在校受教育的情况四、由政府订立措施鼓励教师修读特殊教育课程要做到全澳学校均参与在校推行融合教育计划,目前来说实在不容易,以下希望能藉本调查研究,进一步了解及提出建议,期望澳门政府在融合教育的推动及管理能够更上一层楼!

黄宇棋[5]2012年在《澳门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的调查研究》文中认为本课题以澳门中学体育场地为主,研究、探讨、对比这些运动场地的变化对澳门学校体育教育的影响,如何利用澳门现有条件,配合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和社会的体育场地设施优化使用,从澳门学校体育教学发展的长远目标出发,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为澳门特区政府体育场地设施和学校体育场地的优化和长远发展提供依据。本文主要研究的是澳门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的情况,对澳门17所较学校的学生和老师进行了调查。主要采用文献资料分析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和数据统计法。研究后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研究澳门体育教育发展与特点,进行体育教学课程的改革,使澳门学校体育本土化,建立有澳门特色的学校体育体系。2.澳门体育场地设施严重缺乏,澳门学校的类型,现行管理体制和社会因素,极大地困扰着澳门学校体育教学和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3.调查研究认为:体育场地不足对体育教学会产生诸多负面影响,这些影响因素制约着澳门体育教学的实施和体育活动的开展。4.体育运动及体育教育,应抓住机遇,借助东亚运动会的成功举办的经验,实现澳门体育运动与场馆对学校开放的抉择。5.改革体育教学的课程设置,在小学开设游戏、娱乐性体育课程,中学则可充分利用户外运动的可能与条件,以减少对校内教学的依赖,减少对学校体育设施的依赖。

杨叁军[6]2008年在《2007健森杯参赛中学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一个国家足球运动水平的高低,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但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是最基础、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而在目前,我国有近1亿多的青少年在中学,且中学阶段是学习与训练的黄金年龄,是足球人才成长的关键时期,为普及我国青少年足球,为各级队伍提供后备人才,解决我国目前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质量不高,数量萎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参加2007中国中学生“健森杯”足球锦标赛的16支来自全国各地(包括香港、澳门)的中学生队伍的比赛现场调查,实地访谈,对它们的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状况及影响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专家调查法、问卷调查法获取研究资料,采用逻辑分析、数理统计方法对材料进行分析和处理。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中学阶段是青少年足球培养和文化学习的黄金时期,抓好中学阶段足球后备人才培养对普及我国青少年足球,解决我国目前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质量不高,数量萎缩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足球训练对中学生运动员文化学习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足球后备人才试点中学、足球传统项目中学、内地普通中学中以足球传统项目中学的学生运动员学习较好;足球训练的动机主要是为了升上一所理想的大学。3)中学生足球运动员训练态度较为积极,基本上能保证训练时间,训练的组织形式以成立青少年俱乐部的形式效果较好,中学生足球比赛少,其主要原因是组织部门少与组织赛事的经费少;香港地区的区域中学赛事组织开展较好,参与中学多,赛制合理;中学生足球比赛组织经费主要以社会赞助与学校行政经费为主。4)教练员普遍缺乏高水平的运动经历,以兼职教练员居多,足球后备人才试点中学教练员配置较好,香港澳门地区中学能做到严格教练员上岗资格认证。5)内地中学用于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经费极不平衡,其来源主要以学校行政拨款与学生交纳一部分训练费为主,社会赞助没有形成统一投资市场。6)中学招生正在逐渐向纵深和横向发展,但选材的局限性还很大,农村广大生源没有挖掘,其招收的生源主要以本市为主,大学是中学足球人才输送的主要阵地。7)中学生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社会关注还远远不够,而家长主要关注训练是否影响文化学习,是否获得运动员等级进入好的大学。

宗永杰[7]2010年在《普通高中教师工作状态调查》文中指出高中教师的工作状态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而我们对高中教师的工作状态还缺乏客观的了解及应有的关注与关怀。本研究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对教师工作状态进行再定义,确定研究框架,从学校组织的角度出发,从组织、群体、个体叁个层面了解教师的工作状态。并分别从教师视角的不同维度(性别、地区、教龄),教师、校领导不同视角的比较进行具体分析,从而扩大我们看待教师问题的视野,改进及提高学校管理。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教师工作状态进行调查。通过对教师,校领导的调查,了解不同角色者对教师工作状态的看法。了解处于学校组织中的教师,既作为组织中的一员,又作为独立个体所表现出来的工作状态。从教师视角来看:组织层面,不同维度教师对参与管理积极性认识有异,但都认为教师具有较高的主人翁感;群体层面,其认识差异主要体现在性别、教龄维度,地区之间看法一致,都持基本肯定态度;个体层面,除工作繁重感外,不同性别的教师在各项上均存在显着差异。女教师成就感、收入满意度都高,但压力也大。地区维度上,中部地区教师状态相对较好,其压力与工作繁重感为叁地最低,收入满意度最高;而西部教师相反,压力和工作繁重感最高,收入满意度最低;东部地区各项水平居中。不同教龄的教师在成就感上没有显着性差异,成就感都普遍偏低。在压力感上,教龄愈长的教师压力相对愈小从教师、校领导比较的视角来看:教师、校领导对教师工作状态的认识仅在个体层面的教师成就感这一项目上无显着性差异,在组织层面、群体层面的各项目上均存在显着性差异。校领导更肯定教师参与积极性与主人翁感,更肯定教师的人际关系,对教师的工作繁重感、压力也有更高的认同感,在工作满意度上也比教师有更高的认可度。基于研究的结论,本研究从提升教师领导力、促进教师与校领导之间沟通的角度提出一些建议,也给出了相关研究的建议。

罗兰芝(Lo, Lan, Chi)[8]2012年在《澳门国际学校发展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澳门自十六世纪中叶以后被葡萄牙逐步占领,而在这四百多年中,澳门成为中国与西方的商贸中心。四百多年来,华洋共处,东西文化不断交流融汇,形成澳门本地中西文化和平共处的城市特色。澳门国际学校正是在澳门这种独特的中西文化融合相处的地方所兴办的国际学校,这亦是全球化下的产物。本文以澳门国际学校的历史叙述作为基点,以名词解释来详述国际学校、国际化及教育国际化,并以澳门国际学校整体的教育理念、办学模式、教学语言、课程设置、师资生源、管理政策为考察点,以文献分析、质性研究和综合阐释的方式,结合相关理论,对澳门国际学校的发展历程及办学特色进行描述、分析和论证,指出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成功的经验进行总结,以对澳门及中国地区主流的教育模式、尤其是中小学教育的模式产生有益的借鉴作用。

陈燕[9]2009年在《澳门中学地理教学中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文中认为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社会发展迫切需求具有较强综合能力的人才。地理作为一门跨文理的综合学科,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文科综合和理科综合都要涉及地理知识。而且,地理学的时空特性和综合特性又使地理知识成为综合能力考查的切入点。学校教育是培养人才的主渠道,基础教育在其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中学地理教学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上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在全面了解祖国、澳门综合能力培养研究状况基础上,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从中学地理学科科学出发,探讨培养学生地理学科综合能力的途径和方法。一方面充实综合能力的理论内容,另一方面推进基础教育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方面向深层次发展。本文在阐述综合能力培养的教学原则基础上,从合理构建地理认知结构、以地图为载体、创设地理问题情境、采用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方法、开展地理研究性学习、开展地理课外活动等几方面探讨培养学生地理综合能力的途径。

李栋[10]2011年在《台港沪叁地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制度”比较研究》文中指出论文摘要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大陆地区高中教育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实现了从精英预备教育到大众普及教育的转变。在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0年)》中,提出在2020年普及高中教育,并明确提出要在普通高中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在此时期,对台湾、香港和上海叁地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制度”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学生发展指导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总结叁地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的经验和教训,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全文共分为叁个部分,一共包括六章:第一部分属于引论,由第一章和第二章组成。第一章绪论部分,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厘清了与学生发展指导相关的概念,对本文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明确了研究内容和方法。第二章主要探讨了学生发展指导与学校教育的关系。首先回顾了现代学生发展指导的发源地,美国学生发展指导和咨询的发展演变,突出现代学生发展指导出现的社会时代背景,以及社会改革运动等对学生发展指导的影响。其次,通过对世界范围内学校教育的考察,表明学生发展指导己成为学校不可或缺的教育职能,并以芬兰、法国和日本为例,具体分析学生发展指导在学校中的重要职能。最后,在我国大陆地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主题下,通过对普通高中发展困境和高中学生发展需求的探讨,进一步表明学生发展指导,是我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的保障。第二部分是本文的主体部分,由第叁章、第四章和第五章构成。其中第叁章和第四章,主要对台湾、香港地区的“学生发展指导制度”进行介绍和分析。考察了两地学生辅导服务的历史沿革,并从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分析学生辅导服务在两地的起源和改革发展背景。另外,对两地普通高中现行的“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做了较为详细的评述,包括学生发展指导的模式、组织、人员等方面。着重分析了台湾学生发展指导所面临的困境,以及香港学生发展指导的特点和启示等。第五章对大陆地区与“学生发展指导制度”相关的“学校德育制度”、“班主任制度”和“心理健康教育”做了简要的介绍和评论。分析了上海学校德育工作的发展和突破,以及在实施中所面临的实际困境。重点介绍了上海普通高中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以学校为单位进行的“学生发展指导制度”的探索,表明了普通高中对学生发展指导制度的呼唤。第叁部分是结论部分,由第六章组成。在前五章的基础上,通过对台湾、香港和上海叁地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制度”的比较研究,表明我国大陆地区在普通高中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的阶段,应该从社会发展的高度认识学生发展指导,普通高中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是我国大陆社会转型期间的必然选择;从学生成长需求的角度认识学生发展指导,学生发展指导是学生能够健康成长、多元发展的关键,是学生毕生发展的内在需求;应该建立起全方位的学生发展指导模式,突出学生发展指导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真正地实现全员育人的目的;转变现行学校德育机构的性质,用学生发展指导的理念完善学校德育工作,从管理学生转变为服务学生;必须对现有的学校德育内容进行整合和重构,使学生发展指导能够有序有效地进行;设立学生发展指导专职人员,明确其在学校中的地位,提高专业化水平,提供专门的编制等;国家和地区层面建立学生发展指导的资源库,提供学生发展指导所需要的量表和职业信息等,为学校开展这一工作提供必须的社会支持。

参考文献:

[1]. 重庆市巫山县中学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研究[D]. 陈晓蓉. 重庆师范大学. 2012

[2]. 澳门中学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 黎志伟. 华南师范大学. 2002

[3]. 澳门教会学校与非教会学校中学体育教育比较研究[D]. 司徒秋芳. 北京体育大学. 2011

[4]. 澳门政府在中学推进融合教育研究[D]. 刘可欣. 天津师范大学. 2016

[5]. 澳门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的调查研究[D]. 黄宇棋. 北京体育大学. 2012

[6]. 2007健森杯参赛中学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 杨叁军. 北京体育大学. 2008

[7]. 普通高中教师工作状态调查[D]. 宗永杰. 华东师范大学. 2010

[8]. 澳门国际学校发展问题研究[D]. 罗兰芝(Lo, Lan, Chi). 华中科技大学. 2012

[9]. 澳门中学地理教学中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D]. 陈燕. 天津师范大学. 2009

[10]. 台港沪叁地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制度”比较研究[D]. 李栋. 华东师范大学. 2011

标签:;  ;  ;  ;  ;  

澳门中学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